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争宋 >

第42章

争宋-第42章

小说: 争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里钵激动的握着王旁的手声音略带哽咽的说到:“兄弟,我完颜劾里钵,定会完成祖上之重任。”

“你,你,你,大哥你叫什么?”王旁惊诧的瞪大眼睛。

何里钵说到:“等我回去,我就叫完颜劾里钵。!”

王旁矛盾心情难以言表,他问到:“打个族里可否有个叫完颜阿骨打?”

何里钵挠挠头,“这个,还真没有,阿骨打,阿骨打,这名字不错。刚正不阿,有骨气,谁欺负咱咱就打!以后我生子,一定要叫取这个名字。”

王旁咧着嘴,半嘲半讽半无奈的说:“行行,那我就做他义父”何里钵哈哈大笑,似乎他现在已经得子一般,说着那是必须的。王旁更加无奈,本来月下那边成了西夏皇后就够他纠结了,这万一何里钵真是完颜阿古打他爹,自己就别活了。

有杨班头带路三人不到两日就到了延州,以横山为界,西北部归西夏,南部为宋地属永兴军路延安府绥德军。延州是宋与西夏交战的边城。宋军在西北前线的最高军事指挥部就设在延州城内,范雍就曾是在这里发号施令,调兵遣将的,李元昊三川口之战中围点打援所围的“点”也即是这里。

李元昊死之后,立两岁的李谅祚继位,即夏毅宗这十几年夏毅宗年幼,由其母没藏太后与没藏讹庞。当时辽朝辽兴宗再度攻打西夏,最后西夏向辽朝称臣。没藏太后忙于荒yin好色,多次勾结外人,其中李守贵与吃多己多次争宠。

没藏讹庞忙弄权,罪后李守贵杀太后与吃多己,事后也被没藏讹庞所杀。没藏讹庞又将其女许配夏毅宗以控制夏毅宗。想想如此乱的朝堂,哪还有心侵略外族。所以这几年西夏和宋朝倒也算是大体相安。

王旁到了延州先找邸店住下,委托杨班头带去自己的名帖。若是有这层关系搭上去拜访一下也未尝不可。又同何里钵打探边境上关于梁氏女的传闻,最后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原来这梁氏女虽然与月下同姓,却并非月下,乃是没藏讹庞的儿媳妇。

梁氏女是汉人,但天生丽质,十三岁就嫁入没藏讹庞家。他的哥哥试图在宋考取功名,但被人检举家中有人与西夏结亲,因此被黜,后被月下识破的,化名梁乙的梁乙埋。王旁稍稍松了口气。但还是难过,若梁氏女果然是月下,至少还知道月下平安,而此时竟然有点生死未卜的味道。

在延州几日,王旁发现:西夏领有丝路商业要道河西走廊,再加上国内只盛产畜牧,对于粮食、茶叶与部分手工品的需求量大;

西夏青白盐除了供西夏人民食用外,主要用于同宋朝、辽朝、金朝进行官方贸易,其中运往宋关中地区最多,并以此换回大批粮食。宋廷为此禁止西夏进口青盐,宋人只能透过走私进口,谋取暴利。

王旁还发现州县周围的土地多有荒芜,偶尔见点农户也是不得已而维持,稍有体力脑力的便在边境来回流窜,走私倒卖些青盐,马匹,粮食。

按说西夏内部如此混乱,边境应该较为平安,但来了才发现,这里一片狼藉。守境的士兵勾结私通贩卖,西夏那边的兵更像土匪,突然就来了一批,抢了周边百姓的财务,践踏了土地,转身就跑。

他们本来就是做土匪来抢的,打仗的心思没有,就为弄零花。西夏的士兵也知道打不起来,眼见这宋朝的兵人多,但是想作为的不多。宋朝的兵也不想打,只要混着饷银相安无事,就好。这一来倒霉就是州县周边百姓。

但凡年轻胆大的,都把脑袋别裤腰带做些走私谋利的营生。没有这条件的便只能守着薄地,一面种地一面担心后怕口粮被抢。

这走私的营生肯定王旁是不能做的。毕竟他算半个在朝,若是被举报,那不光是自己掉脑袋的事,还会牵连家族。

眼见边境此状,王旁有点不知道从何下手。这日二人接到县令种仪的请柬,正准备去县衙拜访,刚刚走出邸店大门,迎面抬头见有两人走来。看到王旁两个亲切的打着招呼。

这两人都是二十多岁,正是在丹州王旁与何里钵酒店遇到的路人。又看到王旁二人,看又同住一家邸店,更是亲切。四人相约择日好好痛饮一番。

去往县衙的路上,王旁寻思,莫非这二人也是做走私生意的?再想这延州的县令的治理,自然比那丹州云岩张载要相差甚远,看百姓此状莫非这个县令像那陈州常县令一样,想想到不一样,那陈县令最多也就是个官匪勾结。这延州县令可是跟西夏之敌有瓜葛。

王旁心里想着这些,脚步已经到了县衙门口,衙役进去通报,一会的功夫县令种仪亲自出来将二人迎进府内。

这府衙也是二进院落,前院是县衙办公所在,眼下衙役已经交了班,按现在的话就是落晚下班了。沿走廊穿角门进了内宅,虽然不似丹州县衙那样清贫,但也不失简谱,格局也是很简单,内宅院子比较大,只是院中多了一个石景,几棵树。

一七八岁的孩子正在院中站在一块小板凳高的石头上,眼前站着两三个家丁,只见这孩子小收一挥:指着家丁,有模有样说到“你们听好,现在兵法三路,命你带两千精兵攻打洪州,你,”说着又指另外一个:“你带三千精兵去攻下龙州。”

一个家丁偷笑着,那孩子用手一指他,瞪着眼睛:“不许笑,你带200人,跟本将军偷袭十里井。”家丁回到:“公子,二百人不够啊!”

那孩子生气说到,“你敢违抗军令?”他指着已经发了三千两千兵的那个家丁说到,“你们两个把他拖出去,打打一百个手心!”

王旁看着差点没笑出来,打手心,这算什么惩罚?种仪也见到此景,笑笑,但很快就板起脸说到:“建中,有客人来访,不许胡闹。”

那孩子回头看见种仪,叫声“爹爹”跑过来,向王旁二人见礼。

种仪像他们介绍到,“此乃犬子:种建中”

(喜欢本书的读者朋友,谢谢你们的贵宾章推及鲜花,你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来捧人气加入书架或书评的也不盛感激)

第五十三章 边境白石神

种仪初见王旁虽然很礼貌却因听了杨班头介绍:此人拜访丹州云阳张县令,又是京城来的。以往也偶有些京城路过或是游地经商之人来拜访,种仪都会礼貌接待。但见到王旁只是一个不二十的孩子,若是一般京城公子此时应在温柔乡,或功于苦读考取功名,心中稍有一些佩服。问明王旁来意,王旁说到一是来寻人;二是来看看各地有没有可以经营之物。

种仪皱了皱眉头,这寻人但不知道王公子要寻何人?当得知是寻狄青之女,大吃一惊,狄青原有妻女之事种仪是知道甚至见过,想这种仪竟曾经任职狄青麾下。急忙问明事情原委,当得知狄青已于年初去世,其女现在不知所踪,大感悲切。

王旁所来,一路见百姓疾苦,本来是带着质疑来见种仪,但见种建中小小孩子竟指挥家丁过家家似去打西夏州县营地,未免也对种仪有些好看,再忽然见他无声泪流。心中又是感慨,想必这人曾是恩师旧部,等种仪定了定神擦了泪。这才问道,莫非大人与恩师有旧交?

种仪说到:“先父曾与狄大人共抗西夏。即是故人之托本人定当全力去寻。但不知狄姑娘可否在延州。”

王旁摇摇头:“一路寻来尚无音讯,因此人对小可很重要,所以还望大人多多留意边境之地人员往来。”

此时种仪已对王旁另眼看待,于是命家人准备晚宴。宴请王旁二人,席间王旁向种仪请教他此来的另一个目的:寻找商机。

说到此事,自然说到王旁路途所见及不解。交谈更知,种仪只是地方官员,此地属军事重地,自是军方级别更高一筹,地方官员几乎说不上话,且朝廷上的事不用说,派往边关军事要职的尽是些文臣,这些人能说,不能做。禁军无为,厢兵无力,管理的很混乱。说白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不是真的攻城,倒是省的征战。

王旁见他说的倒也是事情,这地方官员在此地基本没什么用处,种仪又是武将出身,自然更说动文官,说到动情之处,王旁似想到狄青之处境,也是处处隐忍,到反似体谅了很多。

至于说到这商机,种仪问起王旁有什么想法或者可以给些建议。王旁说到,看了几日途中也在思忖,正想请教大人对这马制有否了解。说这话王旁想起自己当初在濮邸,竟是背后笑称自己父亲是弼马温,可惜父亲王安石不在身边,况且已经辞了群牧司一职。

不过自己选择询问马也不是没道理,首先是这“党项马”名声在外,其次毕竟王安石做过群牧司,这里面也是有不少京城内外的关系,这条路绝对是捷径。

种仪和何里钵都不解王旁,一个是因为本身知道宋朝的马制还是相对健全,另一个则是不明白王旁为什么要选这么大的家伙。王旁笑而不语,既然要问,种仪便将自己所知到的讲给王旁。

据种仪所知:。据朝廷买马不外两种对象,一种是周边少数民族马,主要方向在西北;另一种即国内民间马。对马龄或尺寸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划分等级,按等给值。私人买马限制颇严,真宗咸平五年,还制定了“秦州私贩马条例”,规定:“自今一匹仗一百,十匹徒一年,二十匹加一等,三十匹奏裁。其马纳官,以半价给告事人。”

即使官员私买马也不允许,以保证政府对马匹的控制。但是由于官府买马“市良而弃驽”,又不准民间私买,蕃人往来驱赶,死于途中不少,获利不多,使得交易马匹减少,影响了政府用马。所以有时也允许私人买马,但良马必须卖给官府。总的看来,有宋一代禁止私贩的时候多,开禁的时候少,开禁只是调整马匹交易的权宜之计。

总的来说:宋朝缺马。王旁认准这一条,而且目前很显然是马匹数低谷,但如果一旦有战事或者急需,现找是来不及的。种仪提醒王旁,现在正值秋季,是马市边境开市,可以去看看。

三川口因是西川河,延河以及乌龙川的交汇处而得名,从这里河水汇三川并入延河成为黄河的一级直流,贯穿延州。曾经李元昊大军包延州城,鄜延路副总管刘平、石元退守此处随后寡不敌众,退守此处,后西夏军攻到此处,一场大战宋军大败浮尸遍野,鲜血将河水染红。

王旁站在河岸边,望着河水出了一会神,不忍再想下去,战争给百姓到底带来了什么,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流离失所招呼何里钵继续向西。

何里钵问道:“你是不是又昨天和那种仪聊的又想起来狄青大人了?”

王旁呼了一口气:“真没想到,种仪竟然是种世衡大人之子。”

何里钵也听过种世衡,大他更感兴趣的话题就是狄姑娘的事,这可关系到眼前这位小兄弟的终身大事。何里钵说到,:“我就说嘛,月下姑娘肯定不可能做西夏皇后,别忘了她可是狄大人的女儿!”

王旁看他一眼:“你怎么不早说!”这么一想恍然明白当年狄青在西北军可是赫赫有名,西夏人每当看着战场上带着青面獠牙铜面具,都胆战心惊。“你猜为什么狄大人会戴面具上战场?”

何里钵笑笑说到,“我们那的女人说,是因为狄大人长的太好了。不像打仗的将军。”

王旁听了哈哈大笑,二人说笑着继续西行再走几里就是金明寨,在延州城墙之上便可看见金明寨的寨旗。这里的地较为平坦,地理位置确实十分重要,地处延河和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