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争宋 >

第277章

争宋-第277章

小说: 争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赵顼不出声只是皱了皱眉头,杨戬猜到刚刚的话并不对太子的心思,忙说道:“太子如果还担心刚才的事,不如请侯先生从中调和一下。我看一路上,镇南王有事多会和侯先生商议。也许侯先生可以劝劝镇南王消消气呢?”

赵顼忙说道:“那你赶紧去请侯先生啊!”杨戬领命,急忙去请侯书献。

太子赵顼认识王旁这么久,从来没见王旁对自己发这么大脾气,一句不解释扭头就走,还真把太子吓住了。左思右想,王旁的确是为自己好,怎么想怎么都觉得王旁说的有道理。更何况王旁被支到邕州,尽心竭力做事,三番五次都是王旁让自己化险为夷,心里越想越后悔。不一会听到外面禀报到:“侯书献求见!”,赵顼急忙说了声:“有请!”

侯书献刚刚看到王旁沉着脸出去了,就觉得有事,又听到太子要见他,心中已经猜到几分。来到太子房间侯书献躬身施礼,赵顼忙请侯书献就坐开口说道:“侯先生一路辛苦,本王现有一事不明想请教先生。”

“太子请讲!”侯书献恭敬的回到。

“嗯,刚刚在与镇南王交谈,提到秦敏学代本王在邕州被刺一事,有些言语不和。可能,是本王说的话有些重……”赵顼说着看了看站在身边侍奉的杨戬。

杨戬忙补充到:“大概是太子说镇南王对秦少傅使奸,王爷听了很不高兴。是吧?太子?”

侯书献眉头一簇“嗯?太子,这话是您从哪听来的?”问罢冷冷的看了杨戬一眼。杨戬一听这话,闭上嘴低着头不敢多说。

赵顼忙说道:“侯先生误会了,刚才只是一时冲动,想不到王兄真的很生气,您看这到如何是好?”

侯书献微微一笑:“太子不必担心,镇南王并非心胸狭窄之人。况且,以王爷的身份,还用对人使奸吗?秦敏学的事我也知道一些,我看这里一定是有些误会,不如等王爷回来,我再跟他谈一谈。不过,太子您放心,王爷一直待您如手足,他怎么会真的对手足动气呢。”

赵顼悬在的心放下了一些:“那样是最好不过了,您刚说等王爷回来,我王兄去哪里了?”

“王爷只是带了马匹出去了,我也不太清楚,太子不必担心。”

太子哦了一声,心里还是有点不舒服。两个人又聊了一会,送走了侯书献见王旁还没回来,赵顼又叫来杨士瀚陪着他也出去走走,顺便问了侍卫王旁离开的方向,二人顺路去寻王旁。

王旁自出了管驿,从官道上马朝当阳县方向走去。他们一行人从大理南江出关走荆湖北路,准备经过京西北路回开封,此时已经来到了硖州,再走不远就到了当阳县。王旁本准备再此地休整一两天,然后带赵顼去看一看三峡。自己计划的挺好,想不到赵顼这几日闷闷不乐,竟然是因为对自己的误解。

上了马顺着官路溜达了一会,王旁渐渐的静下心来。赵顼站在他自己的角度,这么说似乎也没错;错就错在赵顼虽然是太子,但毕竟年轻,恐怕是有人挑唆他才会这样说。胯下夜照玉狮子虽然脚力神速,但也似乎很通灵的知道主人的心情,渐渐的放慢了步子。王旁见不远处有一座陵,陵冢为一圆形封土堆,石墙、石栏环抱。陵中松柏郁郁葱葱,走近见一石牌坊上书“汉室忠良”。

见此陵王旁心中微微一动,这里就是古今传诵的关陵。想当年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孙权于临沮夹石擒关羽,斩关羽。关羽死后,孙权将其首级送曹操,曹以侯礼厚葬首级于洛阳关林,这便是”头枕洛阳,身困当阳”俗称的由来。而眼前的这座关陵就是关羽的葬身之处。

王旁下了马,将马匹在陵中找一处栓好,迈步走到关帝庙殿中,迎面关羽塑像威严耸立,心中敬意。从殿中出来,王旁心中怅然,古人忠义被人传诵,想到后世的人,有多少关羽这样的忠义之人。又想到自己,虽然也为朝廷做事,自己认为最多也就算是个仗义,却谈不上忠。若是忠,又何来与现今的太子未来的皇上争执。忠,可以向关羽那样,却不能愚忠。王旁试着说服自己,放下心事。不管怎么说,抛开对于朝廷所谓的忠之外,他对赵顼还是有些情谊的。

王旁想到此,似乎也觉得应该回去和赵顼好好谈一谈。再出关陵,迎面见几个人骑马而来,正是杨士瀚带了几个侍卫跟着赵顼朝他走来。待他们走到近前,王旁大度的笑笑打着招呼:“太子,你怎么也来了。”

赵顼从马上跳下,走到王旁近前:“王兄,刚刚我有些言重,王兄莫怪!”

王旁心里竟然有点感动,他拍了拍赵顼肩头语重心长的说道:“这不算什么,以后你听到事可能更多,不见得每件事都一定要有个结论;以后你身边的人也会更多,有些误会也在所难免。”

“嗯,我知道王兄是为我好。”

“你也没错!算了,不说这些了。”

兄弟二人把话说开,赵顼心头乌云尽散,立刻开心起来。看着面前的关陵说道:“咦,这里难道就是关羽尸骨被安葬之地?”

“正是!”

赵顼一拉王旁:“王兄,走,再陪我到里面走一走!”

两个人迈步朝里面走去,来到大殿赵顼忽然感慨到:“人杰惟追古解良,士民争拜汉云长。桃园一日兄和弟,俎豆千秋帝与王。气挟风雷无匹敌,志垂日月有光芒。至今庙貌盈天下,古木寒鸦几夕阳。”

说罢转头看着王旁,王旁知他动容,笑笑说道:“刘备起兵时,关羽跟随刘备,深受刘备信任。”

赵顼脸一红,知道王旁在暗示自己忙说道:“是啊,千百年来关羽这样横贯儒、道、佛共奉的再无他人,千百年来也只有一个刘备能让关羽追随。”

王旁见赵顼看着自己,目光中有几许期待,忽然想起兴庆府外塔上一幕,当时已经被李谅祚纠缠过一回,看赵顼欲言又止,生怕他在弄出个效仿古人的说法。一抬头又见关羽塑像正眯着眼不怒自威的看着自己。万一赵顼真有这想法,这事又闹大了。

他忙带着赵顼拜过关羽,出了关陵。回来了路上,赵顼开口问道:“王兄,你是不是已经知道了刺客是何人所使?”

“现在我只是知道个大概,这事和金莲会有关系,自从太祖杯酒释兵权,太祖鼓励大臣优游享乐:‘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好富贵者;不过欲积金钱;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耳。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年。’那以后官妓人数渐增,后来军中招官妓成了常态。金莲会就是给这些驻军输送培养官妓的组织,现在金莲会真正的会长,与朝廷有些瓜葛。所以才会掌握了朝中要事,甚至是太子你的行踪。”

赵顼听的十分吃惊:“那这事可就非同小可了,难怪王兄你要将此事移交刑部。看来这个金莲会非彻底剿灭了不可。”

王旁听着呵呵一笑:“剿灭金莲会,难道就没有官妓了吗?事情的关键不在金莲会本身,而是在于腐败,与其剿灭金莲会那些无辜女子,不如整顿朝中歌舞yin乐的风气。而且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一并治罪,那些受人指使的女子,不也是很无辜?”

赵顼一听有些为难:“王兄有什么好办法吗?”

“当然有,太子你要听我的一步一步的来,先把指使行刺的人解决了。至于金莲会,如果只是作为歌妓的工会倒也无妨。但是军纪要整肃,禁止官妓。现有的可以放到民间去。”

“放到民间?那做什么?”

“这些女子还是有些文学和姿色,况且如今酒是官卖,也是为了增加国库收入,不如就让这些官妓,去做促销。现在不也有一些酒楼用歌妓招揽生意吗?”

赵顼听了赞道:“王兄好主意,等回到朝中我一定上奏父皇!”

王旁点点,心说道等回到朝中,就知道时间点对不对了,如果对的话,这一些随着赵顼的登基都会慢慢改变的。

第三百五十一章 高峡出平湖

经过这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王旁和赵顼之间的感情似乎比之前更近了一步。赵顼愈发的发现,王旁确实是从治国的方面尽心尽力为大宋着想,无论是控制腐败还是为百姓谋取生路,王旁都看的更远。话说开了心情也就不一样了,赵顼的心情也一扫出了大理之后的阴霾,欣赏着沿途风景朝回京城的路上走去。

经硖州,赏三峡江上泊着的乌篷船,渔家悠闲撒网,群峰削玉乱石穿空,倒看峰峦影,涧中百花香,更是让一行人神清气爽。行至三游洞,王旁又指着石壁上的题字让赵顼看,其中有苏询的:洞门卷石流成ru;山下寒溪冷欲冰。天寒二子苦求去;我欲居之亦不能;还有苏轼的:冻雨霏霏半成霜,游人屐冷苍苔滑。不辞携被岩底眠;洞口云深夜无月。

赵顼一边赞叹,一边无比钦佩王旁,在赵顼的眼中王旁几乎是无所不知。再到坛子岭,遥听瀑布,王旁想到千百年后举世震惊的三峡工程,不由得引用主席诗词感叹道:“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璧,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赵顼在一旁就差没蹦起来,鼓着手称道:“好!王兄之志真高。但不知道高峡如何能出平湖?光想想就可谓壮观啊!”

王旁心中好笑,神情却十分淡然说道:“那都是千年以后的事了,到时候这里就不是硖州,而是叫做三峡。此硖非彼峡,那时候就会在这长江中上游段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

赵顼不解问道:“这,硖字还有什么不同吗?”

“当然不同”王旁说着,顺着折了一段树枝,在地上将硖与峡字写了出来。

赵顼歪着脑袋看了看这两个字,想了想说道:“不行,我可等不了一千年,若有一日我必将硖州更名这个峡字,到时候王兄就给我弄个高峡出平湖,我也要惊一下世人。”

王旁笑了笑:“等不了你也得等,你就是杀了我现在也做不成这事啊。”

“为什么啊?你能在辽国双塔山上建庙,怎么就不能在咱大宋建个湖呢?”赵顼这还较真上了。

王旁心知再跟这小子解释什么水利枢纽工程,再解释现在科技水平,那可就扯没边了。心中暗自叫苦,刚想起什么来了。他笑着说道:“湖我是建不了,再说这可是要花很多钱而且劳民伤财的事,难道你要学秦始皇,就为了造个让世人惊叹的奇迹吗?”

赵顼还是很听王旁的话,见王旁要拿他比秦始皇,忙摆手说道:“那还是算了吧,等咱们同化了那些外邦,国库有了银两,到时候再建也不迟!”

正说笑着,杨士瀚来到他们近前:“启禀王爷,再向前走就到了江陵府,知府已经做好迎接王爷的准备。”

“好!继续赶路,争取今天就到江陵府!”王旁发令道。

赵顼有点不舍得,眼前的大好河山,又有王旁的讲解,他正在寄情山水流连忘返之际,于是不由说道:“这么快就又赶路啊!”

江陵是荆湖北路的首郡,驻守此路的节度使,安抚使,以及各地都监总领都在此处,太子和镇南王经过此处,自然接待的规模更大一些。同样规模接待的还有京西北路的颖昌,继续向北时至初冬的时候,太子与王旁终于回到了开封府。

王旁护送太子回京城,并到皇宫去见宋英宗赵曙。此时天气已经转凉,北方的风嗖嗖的,吹得王旁还真有点怀念南方的温暖。中午的时候,王旁从皇宫回到王府,就一头扎进了书房。

房间里坐着不少人,先生侯书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