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争宋 >

第272章

争宋-第272章

小说: 争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林秀秀看看银票,这张可是足有百两的银票。

这银票是他半年的积蓄啊,如今充面子也得充下去,他一边朝外走一边说道:“我尽快想办法,姑娘等着我!”

别看这小子平时奸猾坏,但面子他不肯丢,而且林秀秀的确是美貌过人,更何况他知道,真太子赵顼总是喜欢林秀秀也是无缘,不如就落个近水楼台先得月。

一出满春院,秦敏学和杨士瀚互相瞪了一眼,两个人较上了劲儿,谁也不理谁闷着头朝王府走。一进王府大门,秦敏学就吓了一跳,王府进进出出不少郎中,有的背着药箱,大约十几个人,估计整个邕州的郎中都被叫到王府来了,这些郎中在王府院中交头接耳。

这是谁病了?他还没寻思过来,忽然见人群中杨戬冒出个小脑袋,看见秦敏学走近,马上跑过来拉着他:“走!快点,太子等你呢!”

两个人来到别院,别院门口多了侍卫守候,看到杨戬和秦敏学知道是太子身边的人,一闪身放他们进了去。“你什么啊?太子是不是着急知道林姑娘的事?”秦敏学试探的问道。

“不是!你进来就知道了!这下你可得装像点了。”杨戬连呼带喘的说道。

一进太子房间,赵顼,王旁都在,房间里面还有的道骨仙风的郎中。王旁见秦敏学回来了,拱手对郎中说道:“人来了,钱先生麻烦你给开副药吧!”

这道骨仙风的郎中就是钱乙,他呵呵一笑:“王爷放心,只要这位公子喝下这副药,外面的郎中谁也不知道他得了什么怪病!”

秦敏学一听,转身就要朝外跑,这要是害命啊!王旁好大的胆子,太子赵顼还在偷笑,今天破了财也没免灾,天啊,还有没有自己的活路。

第三百四十四章 用心去思考

秦敏学再糊涂,隐约也听明白了,屋里这位被王旁称作钱先生的郎中是来给自己下药的,而王府前院十几个郎中都是来给太子看病的。看来太子生病之事,王旁要在邕州搞的人尽皆知。他更明白的是,真正生病的不是太子,而是自己这个冒充太子的少傅。都这样了不跑还等什么,可是他能跑哪去。赵顼在他身后轻轻的一咳嗽,秦敏学腿就卖不动步了,他忙转身走到赵顼面前:“太子,这玩笑可开不得?”

让他大惑不解的是,赵顼也不知道让王旁灌了什么迷魂汤了,竟然同意了王旁的主意,这会正笑眯眯的看着自己:“秦少傅,你放心,本王在此你不会有事的。”

王旁也带着笑向秦敏学问道:“怎么,秦少傅难道还怕我王旁加害你不成?大家同朝为官,我总不至于来害你吧!”

“就是,就是!”赵顼也在一旁符合着。

王旁见秦敏学还在踌躇,他呵呵一笑说道:“如果这点事少傅都不愿意替太子做,那还谈什么忠心呢?”秦敏学这个恨啊,你自己怎么不做呢?还没等他说话王旁接着说道:“既然秦少傅已经冒充太子在先,那让秦少傅替太子去大理,还是替太子在邕州生病,我也不强迫你,二选一你来决定!”

秦敏学想起林秀秀的话,有人要在太子在大理之时加害太子嫁祸大理国和金莲会,如果让自己冒充太子去大理,还不如在邕州装病呢。“好吧!既然大家这么说,我也只好为了太子这么做了,药呢?”

钱乙将煎好的汤药递到秦敏学手上,秦敏学心一横皱着眉头咕咚咕咚喝下去,一会功夫就觉得头发沉腿发软看房内的人都模糊了,最后他看到赵顼即紧张又关心的看这自己然后就昏睡了过去。

王旁让杨戬将秦敏学搭到床上,钱乙搭了搭秦敏学的脉,点点头说道:“王爷,太子,药效起作用了,此人只是昏睡,脉象凌乱。不过睡两三天也就没事了,不会伤及身体。”

“好!那我们到书房稍坐。杨戬,一会外面那些郎中们来了,你知道该怎么办吗?”

杨戬忙说知道,王旁这才与赵顼,钱乙离开别院,并命人去请郎中进来。看着秦敏学昏睡的样子,杨戬摇摇头小声嘟囔着:“唉,你可真是不走运啊!”

两天过去了,这两天邕州镇南王府陆陆续续离开不少人,头一批走的就是回蜀地的王妃,据说王妃这次回眉州,是要带些蜀地的锦缎以及蜀地的工人。然后离开王府的是镇南王一行人,听说镇南王要陪同太子出使大理。这下人们糊涂了,太子不是说重病吗?是带着重病的太子还是替太子出使,这可是百姓们琢磨不透的。

镇南王出城与进城一样威风,一队人最前面有侍卫开道,折克隽、张平二将护卫左右,身后是高智升,赵顼随同,其次是张方平,侯书献两个年纪稍长者,和负责太子安全的少保杨士瀚,在他们后面跟着几驾马车;马车后面有韩德容,瓦壮带着四五十人的侍卫队垫后。

出了邕州一行人向西而去,经大新、天等过靖西,晓行夜宿走了六七天来眼看前面就是那坡县了。沿途王旁每天都能接到邕州往返的快信,州府官员每日将重要事项通过快信的方式等王旁批复,另外汇报户籍制度的进展。

那坡县地处桂西南边陲、云贵高原余脉六韶山南缘,东南与靖西县相连,向西便是大理,向西南即是交趾。眼前崇山峻岭,到处峰峦起伏,一行人带住马,王旁命人先去县衙通知当地官员,正好也走了大半天了,众人稍事休整。高智升指着前面不远处的规弄山山峰对王旁说道:“贤弟,过了这那坡县,然后再翻过这座山就到了大理了。”

“是啊!翻过这座山就不是我王兄邕州所辖,也不是大宋疆土了。”赵顼不无感慨的说到。

王旁听着二人的对话,自己却没有说话,他微皱的眉头和紧闭的双唇显得略有心事。众人都下了马,有侍卫过来把众人的马牵去喂料。眼前一座凉亭,王旁等人走到凉亭之中在石凳上坐下,杨戬张罗着随行的伙夫升起篝火,不一会便将热茶点心端了上来。

中途的休息,侯书献和张方平在一旁聊着天,高智升和赵顼坐在王旁身边,见王旁若有所思高智升笑道:“王爷怎么这一路似乎不怎么开心?莫非是因为咱们约定之事?”

赵顼好奇的问道:“二位兄长可曾约定了什么事吗?”

“哦,镇南王跟我打赌,说杨义贞会与我们同行,不过都走到了这里那杨义贞还没出现,我看镇南王这次是输定了。”高智升说道。

赵顼想起杨义贞就头疼,之前被杨义贞抓到,幸好他不知道自己就是太子,现在万一杨义贞跟自己同行那自己岂不是危险了?他忙看着王旁问道:“王兄,这个赌不好玩,我看还是你输比较好。”

王旁回过神来,微微一笑:“那有什么好玩,我要是输了,高兄以后还会听我建议吗?况且,我怎么可能会输呢!放心吧,现在邕州都知道太子之前生病在邕州,只要到时候高兄不揭穿你的真假,恐怕杨义贞也不知道你就是真太子。”

“反正,我就交给你了,要是我有危险王兄你肯定不会坐视不管,不过既然你有这么大把握,怎么我看王兄这一路话越来越少。”

王旁没有直接回答,高智升站起身来说道:“想必镇南王不语是因为你大宋之事,我看我也不便在此打听,我去方便一下”说着站起身来,朝不远的树林走去。

赵顼见高智升离开,他又问了一遍:“王兄怎么闷闷不乐啊!是不是还在生气我让秦敏学冒充我的事?”

王旁看他误会了,摇头说道:“那件事根本不值得我生气,秦敏学,不提也罢。赵顼索性打破砂锅问道底:“那你到是说说啊!”

“你真想听?”王旁直视这赵顼问道。

赵顼点点头,王旁说道:“以往我也走过不少地方,延州地处宋与西夏边境,保州等地处宋辽边境,同是边境差矣大很多。燕云之地宋辽边境,由于檀渊之盟又有两国的榷场,虽然也有些小小摩擦,但大多相安无事,百姓安居乐业。宋与西夏交接,百姓就已经很受苦,但好在西夏是对宋称臣,而且近几年也算有商榷相通,多数情况还是有百姓的谋生之路。可你再看邕州……”

“咱们出了邕州有几日了吧,所经之地府县你也看到,一处比一处破败,再看沿途百姓,自打过了天等县,你见过像样的民宅吗?沿途愈发荒芜不说,良田荒废,百姓离家,只能说明这地方有我们不知道的民生劣态。邕州所辖管州八个:除了邕州外,还有贵州,宾州,澄州,横州,钦州,浔州,峦州。县三十三个,这么一大片地方交给我,现在只看到邕州城有点模样,可这邕州周边怎么办?难怪杨义贞能屯兵在此交境,你看就地势,这样的防卫?咱们到靖西的时候,县城破烂不堪,能挡住都少兵?眼前就快到那坡了,真不敢想像,那坡县是什么样子啊!”王旁一口气说罢,叹了口气。

赵顼这才弄明白王旁忧心的是什么事,他宽解的说道:“王兄若是为了此事,等我回去禀明父皇,多派些兵来增加这些地方的防御就是了。”

“呵呵,你啊!我要是说你想的太简单了,恐怕颖王你又不爱听了。派兵?你看看这几个县,绑在一起都养不起兵。再说,现在邕州是自治的试点,就像保甲法,如果邕州都推行不下去,将来如何在我大宋推广?”

赵顼一脸无奈:“保甲法,乡村住户,每五家组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这都得有人户,你看这荒山野岭的,一个县都未必能出一个都保,派兵你又不要,难道王兄你有什么好办法?”

王旁有手指指自己的头:“办法还在想,不过总会有办法。我之所以沉默是因为之前没看到这样的情况,以为邕州靠港口码头商榷就可以繁荣经济,现在看来基础的生产也要抓起来,咱们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行。”

赵顼看着王旁哈哈的笑了起来:“王兄竟是新鲜的词儿,再说想办法要用心想,你指着你的头有什么用,呵呵!”

“呵呵,你们用心想,我用头想可以了吧?”王旁知道跟赵顼讲什么人是头脑思考的话是没用的,笑着说道。

高智升回到凉亭,见二人有说有笑便也笑着说道:“我就说你们兄弟有话说,我这刚刚走了一小会儿,镇南王的心事就解决了?”

赵顼将胳膊搭在王旁的肩头,笑着说道:“当然,我们可是好兄弟,自然王兄有事还得我这个做弟弟的来开导了!”

看着他们亲热的样子,高智升心中非常羡慕,又想起自己当年和段思廉也是兄弟情深,如今却如此僵持,不由的一声叹息。

三人说笑,一名侍卫走到近前,向王旁禀告到:“王爷,那坡县县令,长吏已经准备好在县城门外等候。”众人起身上马,朝那坡县走去。

第三百四十五章 怪异那坡县

一匹快马迎着王旁一行人飞驰而来,马上一个四十来岁的壮汉,快到众人面前的时候,折克隽喝道:“前面来的什么人?”壮汉抱拳拱手问道:“这可是镇南王护送太子去大理的队伍?”

折克隽上下打量他几眼,觉得这个人有几分面熟:“正是,请壮士让开路。”壮汉从马上跳了下来:“这位将军,在下是大理国相的护卫统领,麻烦通禀一下,在下有急事要见高国相和镇南王。”折克隽忽然想起,王旁来邕州时候在王府设宴,当天来找高智升的正是这个人。

王旁等人见前面的队伍停了下来,正要派人去问明原因,一名士卒跑了过来把队伍前面的事说了一遍。王旁看着前面不远的那坡县城:“放他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