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争宋 >

第233章

争宋-第233章

小说: 争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童贯这么一说,王旁想起苏轼的那个叫高俅的书童来了,这事儿王旁还真有点犹豫,他扳起脸说道:“你看贺铸,折可适学习多用功,有他们陪你玩就好了。”别说现在王旁不能找苏轼要高俅,即便是要来,王旁也得好好看在身边。像看着童贯,蔡京那样。

一切妥当王旁带着苏小妹启程,一驾马车里面坐着新人苏小妹,和贴身服侍的丫鬟。王旁有折克隽,韩德容贴身侍卫首领,身后还有十几个镇南王府的侍卫跟着向扬州而去。

此时正是春意盎然,一行人晓行夜宿,这日天快落晚的时候,王旁听前面探路的侍卫来报,前面不远便是高邮的县城,离要去的扬州还有一日的行程。高邮,这地名听着很是耳熟,王旁忽然想起在临川的是,吴充曾经盛赞高邮县令,还说这县令给女儿定了一门亲。县令的女婿是当地闻名的少年才子秦观,这事王旁可记得清楚。

正在犹豫是否进县城,便有前面探路的侍卫回来禀报:“王爷,高邮县令徐良在城门处等候接您进城。”

王旁暗想,这县令消息到是很灵通,他们一队人来到高邮县城门口,果然见县令带着府衙的人在城门处。见到高邮县令王旁略觉得眼熟,但一时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高邮县令徐良将王旁等人接到府衙,一路嘘寒问暖不住的问候尽显谄媚。高邮县令给王旁准备的住处也是宽宅大院,看的出之前做了足够的准备和布置。“不知道镇南王对下官的安排是否满意,您先休息,明日我在府上宴请镇南王。”高邮县令说完退了出去。

看他出去了王旁长吁了口气,这一路能避免应酬他已是尽量避免,想不到这高邮县令不光消息快还挺热情。里屋的门帘一挑,苏小妹走了出来:“这人是不是有事情要找夫君来办?怎么如此谦恭客气。”

“你也看出来?我也觉得奇怪,我只是个途径此地的官员,又不是什么御史。咱们先住一晚,明日早些启程就是了。”

苏小妹呵呵一笑:“你倒不是御史,你是财神爷,你看咱走过的地方,哪里的官员不都是对你客客气气的。”

她说的倒也没错,更何况现在王旁在朝中的身份地位如日中天。王旁看看苏小妹忽然想起一事来笑道:“他可未必是是冲着我,大概是冲着我娘子小妹你。”

“关我什么事?”苏小妹不解的问道。

“呵呵,大概是怕你抢了人家的良婿。你可否听说过秦观这个人?”

苏小妹想了想:“不曾听说。”

王旁也笑了笑,看来所谓古时秘闻也不过如此,苏小妹都不曾知道秦观,何来小妹三难秦学士的典故呢?

次日一早,徐县令就亲自来见王旁,并在府中设下酒宴款待王旁众人,见徐县令热情王旁也不好推却,携小妹赴宴。酒过三巡,王旁想起秦观,说道:“听说徐县令有一准女婿,诗文非常了得,可否请来一见?”

提起自己这个女婿,徐县令很是得意,忙派人叫来秦观作陪。王旁一见秦观,果然是少年英俊很是喜欢,有心带他南下留在身边做事,怎知这少年说道:“学生自知才疏学浅,能蒙镇南王欣赏不胜荣幸,不过我想还是留在高邮专心准备科考。”

徐良心里暗骂,这个不争气的女婿,如此不知道深浅。如果能跟在王旁身边做事,必然会有高薪厚禄,而且以王旁与太子的关系,将来官场上肯定更会是如鱼得水。他忙看了看王旁的脸色,哪知王旁哈哈大笑:“好小子,有志气。将来定可一鸣惊人。你的老师是何人啊?”

这秦观可是让王旁很喜欢,他想如果能够让秦观师从自己的父亲,那将来可是一人才。听王旁这么问秦观说道:“在下居家耕读,尚未投师门。不过有一人我极为钦慕,王爷可否代为推举?”

“你说说看?”王旁笑吟吟的看着秦观,他可比高邮县令一副肥头大耳,一脸奸猾的好看的多。

“我想师从苏轼苏子瞻,不知道王爷可否代为推举?”秦观朗声说道。

王旁看了一眼身旁做的苏小妹:“嘿,这事儿,娘子你来办吧!”

第二百九十六章 银行要放贷

县令的酒席宴上,王旁对秦观十分欣赏,本想引荐他做父亲王安石的学生,怎知道秦观倒是对苏轼的学识十分倾慕。君子有成人之美,王旁笑着对苏小妹说道:“这事,还是娘子你来办吧。”

听王旁这么说,县令徐良和秦观都将目光投向苏小妹,王旁解释到:“我家娘子正是苏轼之妹,等有机会见到苏兄定会提及秦少游拜师之意。”秦观听了心中大喜,徐良拍手赞王旁与苏小妹是一对才子佳人。

酒席宴后,徐良请王旁到书房一坐,书房中只剩下徐良和王旁两个人,徐良说道:“听闻镇南王在京城开了家太保银行,聚收天下之才,我正有一事想请镇南王帮忙。”

王旁一笑:“徐县令有话请讲。”心想,就知道你有事要说。

徐良说道:“不瞒您说,在下原本是京城一代的商人,不过比起您来,做的都是小生意。对了,我可是您锦绣楼的常客~”

这个时候还在拉关系,王旁微微一笑,又听徐良接着说道:“王爷,现今我知道有一笔大生意,可我本儿小接不下来啊,我想了半天,也只有王爷您能做这事。”

这个县令还挺会找人的,如果王旁做不了的事,王旁相信大多数人也都做不了。“你说来听听。”

徐县令清了清嗓子:“咳咳,事情是这样。往年皇家南郊祭祀,所修园林植木朝廷都会有拨款,这活本来也不会落外人的头上。不过呢,在下机缘巧合,认识了专门管这事儿的高王爷。高王爷看得起在下,说要将这活分出一份来让下臣来做。可您也知道,这些可都是先施工,后收款的事,咱不能跟别人比,咱垫付不起啊。”

王旁边听着,便拿起桌上的茶杯,轻轻啜着。看似面无表情在听徐良诉说,但心里却想。能接到朝廷的工程,的确是大生意,而且都是利润极高的。要是能从徐良这开个头,贷款给能接到工程的,对于银行的运转倒是有好处。这要放到现代也有个词,叫政府采购,谁都知道这是块儿香饽饽。不说别人,就说王旁曾经的茶场,以及他的晋香府。这些全是靠着朝廷的采购,才让他捞足了第一桶金。

他等徐良说完了,放下手中茶杯:“徐县令,你说的确是不错的生意,不过既然是高王爷专管的事儿,我来帮你做也不太合适。”

徐良一笑:“王爷,看您说的,这事儿对我来说需要的是银两的周转。对您来说还叫什么事儿,您开的是银行,我听说您南下所需几百万两的银两都很快的筹上了,更别说我要用这点银子,对您来说还不就是九牛一毛的事儿嘛。”

王旁心想,我说这家伙怎么这么客气,原来是憋着借钱。他呵呵一笑:“这件事到也不是什么难事,不过你说的高王爷是哪位王爷,他将这修缮祭祀园林的事交给你可有凭证?而且,我借钱可是抵押了我的爵位,另外有朝廷给我担保。徐县令想借钱,是不是也得走个手续?”

徐县令尴尬的呵呵笑了笑:“王爷,我说的高王爷是现今高皇后的外甥,名叫高公绘。这位高王爷就在京城。他那里倒是有朝廷旨意,命他负责这事,可这旨意怎么能到我手里。我这也是花了不少银子走了关系,高王爷才答应将明年祭祀时园林修缮的事交给我做。这活可是大工程,就说皇上使用的一个器物,就需要六七十名工匠制作。所以,这不就得提前着手准备吗?要是您能通融一下,那我就接这活。不过我可没什么可抵押给您的,我这九品的芝麻县官,就是抵押给您,您也看不上啊!既然您说要走个手续,不如您开个方子,给下官指条明路。”

这家伙赚钱的脑筋还是挺灵光的,王旁在京城的时候也曾见过皇家祭祀,场面之大所用之多,想必要花去朝廷不少银两,更别说里面的油水也必然是很多的。这事如果换在几年前,王旁肯定会动脑筋琢磨琢磨,可现在他的想法还真有了些变化。事情不是不可以做,而是要看怎么去做,更何况王旁开始考虑到要用对大宋朝更有利的方式去做。

高公绘这个名字,他也听说过。京城大大小小皇亲国戚多了,这些人挂着爵位拿着俸禄,有的找些依靠朝廷发财的门路,各个赚得荷包满满的。这条道如果给他们都堵上,必然触犯了他们的利益,将来要做事可就难了。王旁沉吟了片刻说道:“这事儿也不难办,你可以抵押的你府宅和职田。既然高王爷手里有朝廷的旨意,就让高王爷给你做担保,你跟高王爷签份合约,上面说明你包的是哪一项工程,收入有多少银两。然后你再写一份申请,说明你要用多少银两,用多长时间。最后你将合约、担保书以及你的申请一并交给我。”

徐良听的头都大了:“王爷,这,要这么多手续吗?”

“当然!你要知道,银行虽然是我开的,可是有朝廷的监管,三司使蔡学士是朝廷钦点的监察御史,所以银行借出去的钱可不能有半分纰漏。”王旁板着脸说道。

徐良咬着牙说道:“好,那我去办就是了,只不过从银行借钱,这利息……?”

“银行大门敞开,凡有偿还能力的想做事,我肯定是支持。这利息嘛,年息百分之五。借款期间利息可是要照月还的,否则我就会给你写下不良信用记录。”

徐良先听到百分之五心里就乐开花了,他也到处打听过,民间借贷的钱庄放出钱要收十成利,换句话说就是百分之十。这王旁的银行利息比民间的借贷利息少了一半,虽然手续麻烦点,但如果精打细算这可省下来不少的开支。不过他也有听的糊涂的地方:“不良信用?难道这里还分良人和不是良人的吗?”

王旁暗自发笑,你当你是柔儿,丫鬟做妾侍?还良人不良人的。他笑着说道:“这次你用周转期间按时还息,到期按时结算,下次银行还会借给你。如果你不照做,不但抵押物不是你的了,将来想借款那肯定是不成的了。”

这回徐良算是听明白了,他连声附和道:“对对对,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嘛!”

徐良怎么去找高公绘去谈,王旁不关心,他反而借着徐良用钱将放贷的流程又顺了一遍。王旁回到住处给蔡襄写了一封信,说明了放贷的想法和实施步骤,信到末处又提到有朝廷漕运特供经营用途,提请房贷的需要三司使酌情进行审核,这样王旁等于给即将放出去的钱上了双保险。

王旁写完书信放下笔,这准备叫人给京城送去,一抬头看见苏小妹坐在他对面,一只手托着腮正看着灯烛。见她眉头微微簇着,似乎在想什么心事。

“怎么了?是不是一路劳顿不舒服?”王旁关心的问道。

苏小妹摇了摇头:“夫君,我听说邕州地处偏远,是穷山恶水的地方,虽说朝廷任命你做了镇南王,但是不发兵卒,让你如何镇守?还有,咱们这次为了开发邕州带了不少银两,我怕……”

王旁耐心的听着小妹的话,听到她说害怕,王旁笑着问道:“怕有劫匪吗?”

苏小妹又摇了摇头:“夫君身上有武功,又有高手侍卫,劫匪倒还在其次。我是怕你带了银子到那边也花不出去。”

王旁这次从京城出发,时间上比较紧;银行筹上来银子,他更为可以大展拳脚高兴。听小妹这么一说,王旁心想,小妹虽说是女流之辈,但也是考虑事情十分周到,或许有自己没想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