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争宋 >

第172章

争宋-第172章

小说: 争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家二小姐的时候,焦大哥将家产一份两份,我这一下子就衣食无忧了。回船坞不久,殷世杰前去找我,说大家遇到麻烦了,我去看了才知道,原来接管晋香府的官员,不但克扣工钱,还停了咱们原来的学堂和食堂,说那些都是耗费银两。这样每户的收入都少了许多。

这才是刚开始,后来官员不分雨雪天气,不等新坑排毒,排水就让村名下井,结果出了人命,他们也不上报,草草掩埋。晋香府因此跑了好多劳力,还在的也都是常年在那的老村民,没别的地方可去,我也没别的办法,只能变着法的周济大伙,但毕竟我的能力有限。

后来,晋香府出不来煤,官员就让把坑井填了,任由那自生自灭。前段时间,那官员去了,说马上要煤,所以这就有零星的出了点,加上所有晋香府剩下的煤都拉到京城了来了。而且,坑井都有官兵看着,就是采煤的村民都不许带煤回家。我看这也就最后这么些了,就偷着留了两车,带着一块送来。”

王旁听了觉得心头发闷,气不大一处来,这是什么狗官,草菅人命的不仅仅是煤老板,还有黑心官员和朝廷,更何况晋香府是王旁的心血,就这么给糟蹋了,王旁不禁大骂:“狗日的,真是可恶!?”可转念一想可麻烦了,若这真是最后的可用资源,他答应百姓的煤可怎么办?

王旁正在拧着眉沉思,余大年问道:“公子,现在晋香府就等着您说话呢。要是您说放弃晋香府,那大伙都商量好了,那地方大伙是不呆着了,谁爱挖煤谁挖,反正我们不是侍候了。”

这样不是办法!王旁要解决的事还不少,余大年见王旁不语接着说道:“公子,那是晋城和附近百姓的根基,咱们这么多年的心血不能白费,好容易大伙过几年踏实日子,这么放弃了怪可惜的。唉,现在我们也没主意了,就听公子您的了。”

王旁看着余大年心想,这小子跟着自己也有些年头,虽然看着憨厚,但也绝对不是毫无心机之人。自己身边这些人,对自己忠心耿耿,但眼下看经历这些事,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一件件事磕碰出来的,对这些人的判断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总结的。余大年他们能偷着携带两车煤到府上,必定还留着后手。

想到此,王旁说道:“大年,我倒是有找朝廷要回晋香府的办法,当年仁宗皇上曾赐我百顷之地,现手谕尚在,我只需要回土地即可。只是若是官员将坑井都填了,咱们再想做也和重开没区别。”

众人一听都瞪大眼睛长大嘴巴,余大年呼道:“百顷?!够好多晋香府了,公子快些兑现,那样晋城百姓生计有救了。”

王旁摇摇头:“我恐这纸手谕只可关键时刻用一次,若将此钦赐地手谕取出,怕是朝廷也会想办法终止增地,况且也解决不了京城百姓的燃煤之急。”

余大年点点头说道:“这倒也是,不过公子不用担心,据我所知本来晋香府停工会有影响,但停工之前那个姓秦的官员封了大批的煤炭,其中一部分他进贡到了皇宫,另一部分他窝藏起来了打算溢价谋利,那部分足够今冬京城所需。而且,他都运到了京城北面的卫州门外。另外,官府下令填埋坑井的时候,我们填埋的都是后来不安全的坑井,有几个好的井都是村民都做了记号,都是虚埋。还有,官府用的香饼,咱都没加料,估计皇宫内的已经感觉到与往年供奉香饼的不同了。”余大年说着狡黠的笑笑。

王旁指指他:“做的好,我就知道,你小子肯定留一手!”

“那是,跟公子好几年了,就知道公子关键时刻肯定能力挽狂澜!”余大年嘿嘿的笑着。

王旁见虽然事情多有坎坷,但是看见大伙在,王旁心中都有了底。崔福老掌柜不也说了,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王旁派人去叫来阮星,将阮星介绍给大伙,然后对阮星说道:“你不是要还东平府知府人情吗?你拉走一车先应急用,先搞定东平知府,等我有时间去,咱们再定梁山发展大计。”

阮星乐得嘴都合不上了:“王侍郎,您可真是及时雨!难怪人家说您是小孟尝,我这先代表我们石碣村谢谢您了。您放心,咱那块地只有您有用,您说办哪咱就办哪!”

及时雨,那是宋江不是王旁,不过说了也白说,他们肯定都不知道宋江是谁。算了,先占个坑弄个商标再说吧。“好了,你就不用再捧我了,这次我在梁山也多亏了你照顾,你先回去办事,我处理好手头的事,有机会再去探访。”

“那这买煤的银两?!”阮星估算着。

“这些银两你给余大年,只按照平价就好了,现在晋香府的村民不容易,先给大家暂时度过一时难关只用!”王旁安排到。

阮星听了更是大喜,能买到就不错了,更何况还是平价买到的。陆慎言带着两个人去交接,阮星高高兴兴的叫上石碣村的人赶着煤车回梁山去了。

第二百一十八章 兄弟重聚首

正当王旁为解决燃煤之急焦虑之时,听说京城北面的卫州门外有一处煤场,那里存放着姓秦的户部官员私压的煤炭,而且这些私押的煤炭可够京城百姓一冬所用。这也就是说,姓秦的准备将这部分煤高价出售蓄意谋利,这可真是天无绝人之路。

陆慎言前脚带着余大年和阮星二人出去,紧接着听家丁来报,颖王来了。王旁没想到仲针来的这么快,说了声有请,不大功夫颖王赵仲针便带着折克隽等人来到厅堂。互相见礼后,,从几人身后飞跑出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竟是一身小太监的打扮,喊着爹爹朝王旁扑来。

王旁吓了一跳,这不是童筱吗?如今这孩子个头长高了许多,王旁可是抱不动了,他半蹲下身子搂住童筱,小孩子眼泪哗哗的。见此情景众人也是眼圈微红。童筱哭是见到了亲人了,又哭干娘没有了。

他这一哭倒让王旁误会孩子被净身了,急忙伸手去摸童筱胯下,还好该有的都还有。童筱奇怪的看看王旁:“干爹你干嘛?”众人见状偷偷笑起来“验货!好好的怎么去认什么师父?!你这孩子!快去换件衣服,回来好和干爹说话。”王旁见童筱还全息全影的,心说还好,还有机会不让童筱成太监。

童筱应了一声,转身去找胭脂虎,王旁对仲针说道:“多谢颖王惦记此事,这下我就放心多了。”

赵仲针刚才也是偷偷笑的人之一,他收起笑容说道:“若无兄先别高兴,你可知道童贯只是暂时回来?这孩子改名和拜师,竟都是懿旨,太后的旨意可是不能轻易更改。若是若无兄弟实在不喜欢此事,咱们还得再想办法。”

王旁一听犯了难,太后懿旨怎么可轻易更改,不过现在孩子还小,此事只能从长计议:“既然还没净身,听说太后也准许他长大以后再给他个机会自行决定,那也只能暂时先如此。”

王旁请仲针上座,仲针说道:“若无兄长,我这么急着来是因为过了今日,怕有些日子见不到兄长了。”

“此话怎讲?”王旁急忙问道。

仲针解释道:“如今赵宋宗室子弟有率府副率以上头衔的已达八百余人,但宗室教官仅仅六人而已。父皇认为:如果没有优秀的教师,那么赵宋宗室子弟就不会勤奋上进。因而,宋英宗下令增置宗室教授。父皇还曾对宰相韩琦说;宗室子弟最怕中途荒废学业,还专门让中书舍人起草一道诏书,传达到各宗室家庭。”

王旁听着点头说道:“这是好事。”

仲针微微一笑:“父皇心意是好,只是召我与我同胞兄弟到文华殿专攻学业,并由专职教授督导,过两月便要考核。我恐这段时间出宫就难了,正好兄长不也要去请二位长辈衣冠入冢,所以,我说恐怕这次不能与兄同行。”

王旁偷偷松了口气,要是仲针老憋着跟自己出行,自己才真是麻烦了。“这样也好,过两三月我回来的时候,咱们兄弟再好好聚聚。”

仲针倒是没多想,王旁府上的事就算处理差不多了,该修缮的修缮,该调查的调查。虽然没有结果,但是王旁回来并没有埋怨父皇和朝廷的意思,对自己也一如既往,仲针算是放心了许多。他站起身来对折克隽等人说道:“既然王侍郎回来了,我也看出来了,你们几个心都飞了。这样吧,我明日进宫也不能多带侍卫,你们还是留下来听后王侍郎差遣。”

折克隽等人一听乐坏了,急忙拱手谢仲针,仲针笑着对王旁说道:“这几个家伙总背后嘀咕,恨不得回若无兄府上做事,我都奇怪,若无兄给他们惯了什么迷魂汤了。我颖王府待遇也不差啊。哈哈!”

王旁心里高兴,这些可是他的铁杆干将,不过他稍有迟疑:“多谢几位,不过我王旁今日已经递交辞呈,若朝廷批准我就不是侍郎,自然也就不需要侍卫,几位还跟着我让我怎么担当得起?……”

“王侍郎,王公子,这两个称呼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样的,我们哥几个,只要能跟着您就行了。”张平反应最快,大声说道。

王旁心里叫苦,幸好仲针不是他皇上老爸的性格,而且赵仲针对自己也很信任,否则这几个人这么忠心,换成小心眼的赵曙必定自己又成了眼中钉;可同时心中又有几分庆幸,能有这么多出生入死的好兄弟,自己还有什么遗憾呢。

王旁有心让这些人仕途一帆风顺,很显然现在仲针还不成气候,这些人发挥自然也还不到时候,见王旁不用仲针笑道:“兄长你怎么死心眼起来,你做官拿俸禄他们是侍卫吃官饷,你不做官他们是随从你掏工钱,这有何难?”

“好吧,那我就却之不恭了,多谢众位抬爱,若有一日我王旁混不下去了,你们还可以投奔颖王,颖王必定会关照!”王旁客气的说些场面话。

仲针对这几人也是印象极好,心里喜欢这些大将,但也知道自己身边留着这些人暂时派不上用场,不如做顺水人情,反正日后机会还很多,于是大大咧咧的说道:“放心吧,你们都是我若无兄长的好兄弟,我们都是一家人。”

王旁心想,你若知道有朝一能登基,怕就不会这么说了。他嘱咐折克隽等人说道:“你们明日送颖王入宫后再回府上,若颖王有需随时听颖王调用。”王旁这么一说皆大欢喜,赵仲针辞别王旁回府准备入宫的事。

王旁送走仲针,看了看天色不早,这一日如此忙碌竟然还有许多事未办,王旁想起答应拜访曾公亮之事,吩咐家人早备晚饭,简单吃口饭王旁回到房间更衣,见房间暖炉已将房间烘烤的暖暖的。

王旁本想换了衣服便去宰相府,见柔儿进来,她捧着王旁的将要换的衣服,她将衣服放在床头转身就要出去。急忙说了声:“柔儿等下!”

柔儿站住脚步,微微转过些身,但仍然是低着头:“公子有何吩咐。”

王旁轻轻叹了口气,他何尝不知道柔儿对自己一片痴情,别说眼下月下刚刚辞世,就是风平lang静之时,他对柔儿也并没有任何非份之想,最初明知道柔儿身份,可自己能在宋朝待多久都是未知的迷,眼下自己已经成家立业,不管怎么样将话说明白也好。

“坐下,我有话对你说!”王旁坐在桌边。

柔儿走到桌边,欠着身子坐下,王旁这么和自己说话还是第一次,她不由得心中小鹿乱跳。半天听王旁低沉的声音说道:“柔儿,我知道你的一番心意,眼下月下不在了,童筱以及如能寻回我孩儿,还望你好好照顾。”

“公子说的话见外了,柔儿服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