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争宋 >

第148章

争宋-第148章

小说: 争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说到这,停了下来,看了看满脸惊讶神情的众人:“你们说说看,我完颜部落该如何是好?”

张平抢着说到:“和他们联合吧打辽阳府吧。”

劾里钵听了呵呵一笑,他看着王旁,有些不安的说道:“兄弟,我也不知道我做的对不对,当时我琢磨着再回来请示也来不及了,你说说看,我该怎么做。”

王旁一笑:“何大哥,论武功战略小弟知道大哥也非等闲之辈,这次虽然是安排大哥去辽阳府,但凡事应变也是必须的。按照我对大哥的了解,我看你肯定没对辽阳府动兵,对吧?”

劾里钵一拍大腿:“嘿,还得说是我兄弟了解我,我看那几个部落不过是些乌合之众,听说还没开始打仗,几个部落酋长就为了争最后谁做大王,闹的很不愉快。我就知道他们成不了事。兄弟,你是否记得我哥哥完颜劾者,为什么被耶律宏孝抓着吗??”

王旁点点头:“记得,好像当时耶律宏孝和渤海军有点小摩擦,渤海军里有劾者兄的朋友。”

“对啊,你别看渤海军的兵权在耶律宗元手里,他们这些不同的军队,总是因为抢了东西分赃不均,或者谁也不服谁闹摩擦。我兄长劾者,替他渤海军的那个哥们出头,才被耶律宏孝抓着。我记得我临回完颜部落的时候,兄弟你说过,咱们去帮高丽打倭奴,要用渤海军。我就找到那个哥们。那哥们告诉我,朝廷已经派人接管了渤海军,渤海军的兵权已经不是耶律宗元的了。那我们还和渤海军干仗干嘛?我啊就派人骚扰了一下那几个部落,那几个部落的队伍就撤兵了。”

王旁赞同的说道:“劾里钵大哥这么做挺好,我们保存了渤海军和完颜部落的实力,而且辽阳府平安辽皇才会放心的借兵给我们!大哥辛苦了,小弟敬你一杯”说罢举杯向劾里钵敬酒,众人也跟着一同举起酒杯。

劾里钵憨憨笑道:“兄弟不怪我自作主张就好了,我这也是跟兄弟学了。”

王旁见劾里钵这么说,心知如果不改变历史,未来完颜部落的确是不可限量,可是现在完颜劾里钵还是对自己很敬重,他心中暗自感叹,他要怎么影响这些人,才可不杀戮!可没有战争,也许几百年后,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还是n个国。

历史就是这么的矛盾,历史因时间需要成为特定历史,因为事件需要而成为特定事件。有多少人能了解,王旁并不想改变历史或者架空历史的感觉?或者,只有身在其中才能看的更清晰;或者来此一遭,也不过只为了看的更清晰。

王旁想到此安慰劾里钵说道:“劾里钵大哥做的很好,咱们的目的又不是让辽国再战乱,咱们是为了借兵。达到目的就是了。”

众人也附和道:“既然王侍郎都这么说了,劾里钵大哥就放心吧!”

“劾里钵大哥,还不快敬王侍郎啊?王侍郎也当爹了,刚刚正说你要失望的事呢?”

完颜劾里钵瞪着眼,想起来刚进来时候隐约提到的事:“哈哈哈,我都听到了!我兄弟有儿子我也高兴啊,再说了,儿女亲事着什么急?!等咱们得胜凯旋回来的时候。我兄弟加把劲生个十个八个,肯定有一个是我儿媳妇!哈哈”

王旁暗想,劾里钵到是笑的起劲儿,看来我这个未来金国皇上的老丈人还不做不行了!

第一百八十七章 宋代的海军

听的完颜劾里钵的话,大家哄笑了起来。这个劾里钵一向这么大大咧咧,都是大老爷们坐在一起,说话更加没有遮拦。

王旁无奈摇摇头笑了笑:“众位,我听辽国皇上说,宋国朝廷派了兵三千,集结在登州从我们水路攻打倭奴。”

“太好了!”大伙听了王旁这话,立刻安静了下来。

王旁看看众人:“原来我们小打小闹跟玩似的,不管是自己打,还是看人家打,都是些小把戏。倭奴虽然猥琐,但据我所知并非那么好对付。况且我们对高丽,倭奴都不是很了解。现在朝廷虽然派了兵,但不知道兵力如何。”

说到这,他看了看折克隽“折大哥,朝廷派来的人跟你祖上有渊源。据说是杨家将的后人!”

折克隽一听瞪大了眼睛:“啊!那可太好了,是谁啊?!”

王旁知道,折克隽是大将折德扆的后人,折、杨两家同是山西人,折从阮与杨信都是地方上的豪强,府州与麟州又是邻近。在折德扆比杨业大二十四岁、两家都是武门世家的背景下,折德扆就以自己的女儿许配给杨业。德扆之女折氏,就是杨家将故事中的折(佘)太君。

为后世传诵的这么有名的杨家将的故事,北宋名人之后,现在要辅助王旁征战,王旁心中不由一股傲气。想到此,王旁攻打倭奴的信心更足了。

王旁说道:“这个消息是我在双塔山上,听耶律洪基所说,这事情就交给折大哥去打探,听说此人已经来辽国与我们见面商议灭倭之事,折大哥这几日留心接应。”折克隽领命称“是!”

王旁又布置道:“何大哥,高丽使者近日也要到辽国来,此人既是李恩喜姑娘的兄长,何大哥择日请来相见,我们也要详细了解当下高丽的状况。”

王旁看了焦德友和武龄:“二位并非军中之人,你们回汴京照顾下家里的事。”

焦德友似乎在想着什么事,而武龄则摇摇头,闷声闷气的说到:“家里的事,有我师父他们呢,我不走!我不会打仗但是可以在公子身边保护公子。再说,我还可以帮你们和士兵修修补补兵器,盔甲。反正我不走!”

王旁看武龄执意留下,他看了焦德友:“大哥……”

焦德友听到王旁在叫自己,他回过神,刚才他也听到王旁说话,但是心中想着一个事,现在见王旁问到自己,焦德友说道:“兄弟,虽然我是月下姑娘的义兄,但你我也兄弟情深,想我父也是军人出身,跟随狄将军左右。现在,我能跟兄弟打场漂亮仗,也是我心意。一来这关系到我义妹的安危;二来,兄弟你忘记了吗?周家船坞现今是打造漕船,可当年宋夏黄河之战也有周家的战船。”

王旁心里有几分犹豫:“大哥的心意我明白,海上行船毕竟不同黄河湖泊。”

焦德友呵呵一笑:“兄弟这点你肯定没我知道的多,想必兄弟不知道我大宋的水军的厉害,咱不说江河湖泊,就说广南舰队和蓬莱舰队就负责宋国沿海的防御。每年都会在浙江亭校阅水军,我就曾经去看过。”

王旁一听来了兴趣,难道宋朝就开始军演了吗?这几年他虽然东奔西走,但一直走的是商路,还真没留意过宋国的水军。大伙也都屏气凝神听焦德友讲述。

“每到水军校阅的时候,就会有几百条战船,分列在两岸,其中有帆船,明轮船,车船。帆船一般用纵帆,独有的可以转动的平式梯形斜帆,能根据风向随时调整张帆的角度;以竹竿维布帆,重量大,起落迅捷;而且不仅能逆风航行,还能走之字形路线。

大小车船十多种。其中有一种二十四轮的车船,它上有三层塔楼,可载一千名士兵,前有撞角,可用来撞击敌军船只。战船还有“拍”,这是采用长木材为杆,一端为巨石,平时用钩钩住木杆一端,巨石高高举起,敌舰逼近时,突然放开钩子,巨石便快速落下,如果敌舰处在杀伤范围内,就可以将之击伤甚至击沉。最大的船有二三十丈长,上面能载士兵马匹,士兵在上面舞刀弄枪如履平地。”

听着焦德友的叙述,王旁眼前浮现出彩旗招展,水声轰震,人们欢呼士气沸腾的景象。自己还真没想到,宋国的水军竟有这么厉害。这倒让王旁不由得有点激动,恨不得快些看到这个场景。

焦德友看王旁大伙听的眼睛发亮,他笑着说到:“我这次一定想去的,兄弟,你不知道,我现在特想有机会能亲手改造一支战船,现在的大船,铁钉桐油,造船皆空板穿藤约束而成。将填上海上所生茜草晾干添在藤缝中,这种茜草遇水就涨,所以舟船不漏。我啊始终在想,不漏可不是最主要的,战船除了不漏,还得结实。”

王旁听这话,更是兴趣大增,他忽然想起鱼鳞式结构,便向焦德友问道:“大哥,船我没打过,但是我有个想法,你听一听:比如咱们船以后改成船壳板之间不是平接的,而是搭接的。这种错接甲法船壳板联结紧密严实,整体强度高,且不易漏水。”

焦德友一听哎呀一声:“兄弟,你可跟我想到一处去了!真不愧是我兄弟啊!”

王旁一听哈哈大笑,这又是一次宋代科技的改革,想到此事简直更令人兴奋:“好!等这次我们得胜,就圆了大哥这个梦,回头我们造一只最好的船出来!既然大哥知道这么多,那船只,兵器的后勤保障就交给大哥和武龄做!”

“好好!”两个人一听王旁带着自己出征,都兴奋起来。

张平嘟着嘴问道:“王侍郎,你都安排他们了,我和韩兄弟做什么啊?”

王旁看着二人笑笑:“你们要做的可重要了,等杨门之后与我们会合之后,我再具体安排发兵计划,张平负责粮草接应,韩德容负责及时反馈后方信息。”

王旁说完看了看众人,几个人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样子,反而王旁自己发现,平时呼啦呼啦的身边跟着好多人,可真用起人来,还没开打人就不够用的。更何况现在自己只有几个将当兵用,自己手下没有兵。这么看来建立一只自己的队伍是非常重要的。

小小聚会庆功宴散去,个人忙着做各自的事去了。完颜劾里钵留下来,告诉王旁另外一件事:“兄弟,我这次回来是与我父亲一同来的。我父亲想见见兄弟。”

“哎呀,这事大哥怎么不早说,来,我和你一起去见伯父。”说着他站起身来。

“好,我去请我父亲前来!”说着劾里钵就要往外走。

王旁急忙跟他:“大哥,怎么能让伯父来看我,长幼有序,你我即是金兰之交,我去拜见也是应该的,况且伯父身为大酋长,礼仪上我去见也是应该的!”

劾里钵见王旁如此对自己父子,心里很是感动:“我这个兄弟没白交!走,见咱爹去!”说着拉着王旁走出大帐。

二人来到驿站,一间客房之中有长者端坐正座,房间内还有两个人,劾里钵急忙给王旁引荐。不用说那位长者,就是完颜劾者和完颜劾里钵的父亲,完颜乌古乃。

王旁见此人不由得心中赞:正所谓虎父无犬子,见劾里钵可见一斑。其父完颜乌古乃,年纪应在四五十岁,正是中年威猛,长的剑眉虎目,身材也是高大威猛,更有酋长气宇轩昂的风采。如果抛开金人铁骑践踏中原这事,眼下的完颜乌古乃父子,绝对是响当当的好汉。

王旁急忙拱手施礼,口称伯父在上,贤侄王旁前来拜见。

完颜乌古乃早就听说了二子完颜劾里钵有这么个兄弟,一直有心见见,今天见到王旁虽然年纪轻轻,却是知书达理。而且和自己五大三粗的儿子站在一起,王旁显得文质彬彬,颇有宋国人才子风范。再想到完颜劾里钵在宋国成亲,这次又因为自己儿子的身份,才让宋国皇上有借口,将王旁支使到了辽国,心中也有些歉疚。他急忙吩咐让座给王旁。

劾里钵又介绍另外两个人,一个是王旁认识的,劾里钵的哥哥完颜劾者;另外一个也是五大三粗的壮汉,劾里钵介绍到这位是部落武士的指挥完颜林。

几个人都落座,部落随行的侍者,为王旁等人重新送上茶。王旁才说到:“此次不知伯父同我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