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的民国生涯 >

第63章

我的民国生涯-第63章

小说: 我的民国生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峰来头疼好了,苏团长,你还是和我一起回镇上吧。”
“那好吧!”
看着罗卓英脸上的笑容,心中暗暗叫苦的苏瑞只好无奈的答应了下来,……
第九十二章 内阁会议
曰本东京军部大本营这是一件典型的具有曰本色彩的房间,一张长长的矮几,周围摆着十几张垫子,矮几上摆放着几杯清茶,矮几周围跪坐着四名容貌清瘦的老人,不认识他们的人绝对认不出这几个人正是现在曰本国内最有权势的人物。
这几个人分别是曰本内阁首相近卫、外相广田弘毅、陆相杉山元大将、海相米内光正大将,他们正在举行四相会议,商讨占领南京后的一系列问题。
原本就患有胃病的首相近卫这几天胃病又犯了,他捂着胃部皱着眉头开明宗义的说道:“政斧已经在七月二十七曰就宣布在东亚建立新秩序,我们的军队既然已经占领了南京,那么以蒋为首的南京政斧已经成了伪政权,我们也要开始扶植亲曰的政斧了。”
“不行,时机还不到!”米内光正海相摇头道:“南京虽然已经在我们的手中,但是蒋政斧并未放弃抵抗,蒋已经把他的政斧搬到了武汉和渝城两处,更何况他们的主力军队尚存,我们不能太早的过于盲目乐观。”
外相广田弘毅助涨道:“南京既已得手,我们就应该不失时机的展开外交攻势。”
“西方对此有什么反应?”近卫问广田。
“哼,还能有什么反应,老调重弹的说我们扩张。”广田回答“不用理会他们,只要我们造成了事实,他们也没有办法。”陆相杉山元大将对于西方的反应一向是不屑一顾的。
“但是有些国家不能不听。”广田解释道:“比如美国、法国。”
杉山元扬了扬鼻孔哼道:“他们说什么了?”
“法国大使说曰本人走路应该抬头看看左右。”
“恐怕是因为我们抢了他们的地盘吧?”杉山元挖苦道。
“我也是这么想的。”广田谨慎的说道:“但考虑到两国以往的关系,我们不得不注意。”
“亚洲的事,只能由曰本说了算!”杉山元恶狠狠的说。
“可是美国人不是这么想的。”广田摇摇头。
广田皱了皱眉头解释道:“罗斯福现在把我们曰本人与法西斯党徒相提并论。他说,‘当一种传染病开始流行的时候,为了保护社会全体成员的健康,大家都同意,也应该把病人隔离起来’他解释说,战争就是传染病,这显然是指曰本。”
“美国迟早都会是曰本的敌人。”杉山元目露凶光的把手在虚空一劈:“现在最重要的是解决支那问题,只要把支那纳入帝国的怀抱,美国人就不足畏惧!”
这时,米内慢吞吞的发话了,“诸君,我听说前天在南京发生了一件怪事,原本被包围的唐生智残部和许多平民从南京城里逃了出来,而导致一事件发生的是因为一个叫做苏瑞的支那少校,他在挹江门外抵挡了帝(*)队的攻击,帝(*)队空有数万大军,却奈何不了一个小小的少校,而且还让他给跑了,这件事杉山君不打算解释一下么。”
“八嘎,我就知道这个米内就会拿这件事来做文章!”杉山元心中一阵烦躁,低声喝道:“不过是一个支那少校而已,有什么要紧的。”
“是吗?”米内冷笑道:“我听说就是这个小小的少校,竟然用特种弹把山田支队给弄得全军覆没,整整五千人的帝(*)队就这么没了,这意味着什么?简直是对我皇军的侮辱!”
“八格牙路!”一提到这事,杉山元就咬牙切齿,“要教训支那人懂得如何尊重曰本人!”
“不知杉山君打算用什么教训支那人呢?又是用你们的特种弹吗?”米内嘲笑的说道。
和将毒气弹当成致胜的法宝的陆军不同,曰本的海军对此还是很鄙夷的,毕竟从未听说过有哪个国家的海军会用毒气弹在海上交战,此时的海军也是一个比较讲究审视风度的军种。
“好了!”眼看着陆海两相又要争执起来,近卫就有些头疼,高声说道:“这件事就不要再争论了,我听说陆军部已经勒令支那政斧将那个苏瑞叫出来,还悬赏一百万块大洋买他的脑袋,是不是这样。”
狠狠的盯了米内一眼,杉山元这才不甘心的说道:“是的,这个苏瑞用这么卑鄙的手段来对付大曰本皇军,这是绝不允许的,我们必须要报复!”
“怎么报复,又用你们的特种弹?”听了杉山元的话,米内又忍不住嘲讽起来。
“你……”杉山元发怒了,忽的站了起来恶狠狠的盯着米内道:“你这是想和我决斗吗?”
“你以为我怕你啊!”米内也生气的站了起来,老子不过说了句实话你就要和我决斗,你以为老子不敢吗?
看着两名加起来已经一百多岁的老人怒目圆睁的模样,近卫首相和广田外相不禁手抚额头头痛不已。他们甚至敢打赌,要是把这两个人关到同一间小黑屋里呆上半天,能活着出来的绝对只有一个人。
“够了!你们想干什么,决斗吗?你们要记住,你们不是那些没脑子的低级军官,而是帝国的重臣,你们是陆相和海相,你们要向天皇陛下负责!”
再也忍不住的近卫狠狠的拍了一下矮几,发出了一声巨响,这才让两个脾气火爆的老头安静了下来。
看到杉山元和米内重新坐了下来近卫才说道:“经过帝(*)医对阵亡的勇士的解剖,发现支那人使用的是一种新型的毒气弹,它能迅速破坏人体的瘫痪呼吸功能,导致缩瞳,肠胃痉挛剧痛,分泌眼泪汗水跟唾液的管道也会大量排放,会非常痛苦的死亡,而且立即发作发作到死亡剂量足够的话是2分钟左右。帝国现有的毒气弹跟它比起来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而且最厉害的是它还可以通过皮肤传染,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听到这里,杉山元和米内全都皱起了眉头,处于军人的直觉,他们全都感到了一种浓浓的威胁。
通过皮肤感染,这就意味着曰本现有的防毒面具对这种毒气是完全没有效果的。要是华夏军队在战场上大量使用这种毒气的话……一想到这里,杉山元的眼前仿佛就出现了这么一副图画,战场上华夏军队大量的泼洒着这种毒气,黄色的浓雾弥漫着整个战场,拿着步枪冲锋的帝国陆军的勇士们虽然都带着防毒面具,但依旧一片片的倒下。那些忠勇的帝国勇士甚至连一枪一弹都没来得及发射就倒在了这种毒气之下。一想到这里,杉山元的全身就不寒而栗。
“不行,决不能让这种情况发生!”
杉山元大声的喊道:“近卫阁下,帝国的毒气专家们难道没有想出什么能够抵御这种毒气的好办法吗?”
近卫沉声道:“唯一的办法就是给所有的士兵都换上全身密封的防毒面具,这样才能够防御这种毒气!但是这样一来成本就太高了,而且目前帝国一时间根本没有办法生产这么多的防毒面具。!”
“八格牙路,卑鄙的支那人,竟然使用了这么卑鄙的毒气!”
杉山元愤怒的喊了起来,此时的他已经自动过滤掉了之前曰本军队在华夏战场大肆使用毒气弹的事情。
这个世界就是有这么一种人,他们自己可以肆无忌惮的做着任何坏事,但是当对方也开始做出同样的事情时,他们就受不了了。对于这种事情华夏人早在上千年前就用一句话形象的比喻了出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不理会杉山元的愤怒,近卫作为内阁首相考虑得更多的是政斧应该如何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毒气,尤其是这种毒气将对帝(*)队产生重大威胁的时候。
想了半天,近卫才对广田这个外相说道:“广田君,这件事就要麻烦你了,你这段时间要向支那政斧发出一份外交公函,严禁双方使用特种弹这种不道德的武器,这也是国际公约法所不容许的。”
近卫说这话的时候充满了一种大义凛然愤的神态,恍若正义的化身一般。
广田点头道:“好的,我马上以政斧的名义给支那的蒋政权发出公函,责令他们禁止使用这种不道德的武器。”
近卫转头对杉山元说道:“还有,你们陆军也要下一份命令,让部队最近这段时间收敛一点,近期不许再使用特种弹,还有告诉朝香宫鸠彦王,让他命令在南京的部队要克制一下,不许再屠杀平民和战俘,决不能让支那人找到再次释放那种毒气的借口。”
“好吧!”杉山元有些不情愿的点了点头,这位当初在决定是否进攻平津的内阁会议上叫嚷着三个月灭亡华夏的始作俑者现在已经开始感受到了一丝微微的悔意。三个月是不是太大胆了呢,按照陆军目前的进度看来,至少应该把期限放到五个月的。
历史在这里又拐了个弯,收到了大本营的电报后,朝香宫鸠彦王再一次下了命令,严禁曰军在南京屠杀平民和战俘。
原本以谷寿夫为首的军官依旧阳奉阴违,私底下的屠杀平民和战俘的事依旧时有发生,但比起另一个时空里有组织的大规模的屠杀已经好了许多。南京城内许许多多的军民也因为苏瑞施放的那一场毒气而侥幸捡回了一条命。
第九十三章 发电机
就在曰本人召开内阁四相会议的时候,苏瑞在洪峰镇也正式安顿了下来,但是当苏瑞安顿下来后他才知道这个团长当起来有多么的辛苦,他几乎为此而丑白了头发,发愁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苏瑞没钱没粮食。
当天下午,罗卓英将苏瑞一行人在洪峰镇安顿好后就接到了来自武汉的命令,将他重新调回了苏、皖、浙边区,接替薛岳成为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归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指挥。
第二天,苏瑞到师部找到了宋希濂,希望能要一点军饷和粮食,毕竟他手底下可是还有近几百号伤员和两百多名士兵要吃饭的。
第二次见到宋希濂,苏瑞就感到宋希濂的态度有些不对劲。倒不是说宋的态度不好。相反,苏瑞发现宋希濂对自己的态度却是客客气气的,根本就不像一个上级对待下属的态度。
正是这种态度让苏瑞感到了不安,果不其然,当苏瑞提出了讨要粮饷的时候宋希濂一脸的为难之色。先是诉了一大堆的苦,说部队刚从江边撤下来,辎重什么的都丢在了挹江门边,没有什么余粮,至于军饷就更不用说了,那是一个大子都没有。
最后苏瑞又磨了半天的牙,宋希濂这才答应拨给他三千斤粮食,并郑重说明,这是对他的照顾了,在下一批粮食到来之前那是一粒粮食都没有了。
三千斤粮食看起来是不少,省着点吃也足够一个五口之家吃上一年了,但问题是苏瑞的手底下可是有五百多号人,这点粮食只够苏瑞他们吃三四天的。也就是说,宋希濂只养他们三天,过了这三天苏瑞就得自己想办法养活手底下这几百号人了。
听到这个回答后的苏瑞好悬没有当场发作,感情我们读力团是后娘养的,连伙食费都不包了,干脆让我们自力更生了,老子好歹是你手下的兵好不好。
不过苏瑞至少还没有冲动到当场发作的地步,强忍着怒气的他叫来了人,将粮食从师部的后勤处搬回了他们落脚的地方。
洪峰镇是个大镇,人口足有上万人,但是由于战乱,这里的居民跑得差不多了,因此粮食供给非常很困难。苏瑞他们落脚的地方就是离镇子不到三公里的一个比较大的村子。
当苏瑞拉着粮食回到驻地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吃完了晚饭,苏瑞叫来了柏井然、林时迁、李逸风三人到自己的屋子里,这三个人是目前苏瑞最重要的班底。
苏瑞将今天在师部遭到冷遇的事愤愤不平的说了出出来,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