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隋唐不演义 >

第69章

隋唐不演义-第69章

小说: 隋唐不演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渊亲笔令李世民处置诸军的敕令传遍了长安宫城,玄武门之变终于画上了句号。

零星的战斗结束,一切都将恢复平静,有人开始打扫玄武门前的血迹,用不了多久,这些血迹就会被洗刷一空,但有些东西是扫不掉的。血腥已经渗进唐朝皇室的骨髓。

三天以后,李世民终于成为了太子。两个月后的八月九日,李渊退位,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登基。

沙场的浴血奋战,秦王府的彻夜密谋,玄武门的冷血杀戮,无论怎样,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背负着道德的镣铐前行吧,去证明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有价值的。去让唐朝成为耀眼千古的盛世,去让自己的名字成为后世帝王景仰的目标。

这是你实现自我救赎的唯一途径!

【未完的结局】

最后交代一下李渊的退休生活吧。太上皇的日子是不好过的,虽然李渊曾经憧憬过太上皇的生活。

还是当皇帝那年,裴寂表示天下已定,自己要告老还乡。李渊流着泪挽留这位老朋友,表示你不要走,我们一起慢慢变老,到时候,你当宗臣,我当太上皇,岂不逍遥。

看来,李渊对太上皇的生活没有太多研究啊,虽然数十年前,北齐出过一个极品太上皇,当时的北齐后主高纬嫌当皇帝还要上班开会太麻烦,干脆自己的帝位让给儿子,自己一心一意扑在吃喝玩乐事业上。

事实将告诉李渊,自己主动提早退休跟被迫下岗还是有区别的。

贞观二年九月碰上了旱灾,很久没有下雨,在古代人眼里,老天爷下不下雨跟空气中水分子的含量没有什么关系,跟帝王的道德水平有很大关系。

一天,中书舍人李百药上书表示他听说太上皇内以及掖庭的宫女很多,这些人没有什么用处,白白浪费粮食衣物,而且还在宫里堆积阴气,所以造成了干旱。

这就见鬼了,人家宫女有没有用处,李渊自己知道,关你什么事,再说要是妇女同胞们聚集能够导致干旱,那还要大禹干什么。

这个莫名其妙的上书竟然得到了李世民的大力表扬,并马上大力精简宫女,前后清退了三千余人。

望着越来越空荡的皇宫,李渊第一次感觉到了寂寞孤独冷。

宫女一个个离开了宫殿,李渊晚年也就这点爱好了,而没过多久,他连最知心的朋友也留不住了。在清退宫女之后,李世民将目标对准了他早就想对付的人。

在这一年的秋天,李世民到京城南边的圜丘祭天,回来的时候,李世民朝长孙无忌跟裴寂招了招手,让两人上自己的车一起回去。

长孙无忌没有客气,呼哧呼哧爬上了李世民的大车,而裴寂想了一下,表示自己不好跟帝王同车。

李世民笑了,然后,说了一句话:“以公有佐命之勋,无忌亦宣力于朕,同载参乘,非公而谁?”

意思就是裴公你有佐助帝王创业的功劳,无忌也曾经替我出过大力,现在有资格同我乘车的,除了你还有谁。

裴寂老老实实爬上车,不用迈腿,可以节省体力,可裴寂却出了一身冷汗。

李世民刚才轻描淡写地就掀了裴寂的老底,那句话换过来翻译其实是这样的。

裴寂,你虽然有佐命的功劳,可你是那位太上皇的人,而长孙无忌才是我的人。

不是自己人,那就等着挨批吧。

第二年的第一个月,李世民就出手了,裴寂被免去职务,勒令遣送回老家。其原因是有一个和尚妖言惑众,而裴寂听过他的演讲。

裴寂今年六十了,他已经位极人臣,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保住性命回到老家已经是烧高香了,但裴寂向李世民求情,希望留在长安城。

裴寂要留在长安城,不是迷恋长安的繁华,而是他知道,在长安的大兴宫里,他的老朋友李渊正孤独地生活着,没有大臣去拜见他,没有亲朋去探望他,自己再离开长安,李渊就更孤独了。

李世民断然拒绝了裴寂的请求,他大概猜测到了裴寂的心思,恼羞成怒之下,他也不说人家是有佐命之勋了。

“以你的功劳,你怎么坐得这个位子?你不过是靠恩泽才当上了第一大臣,武德年间,贿赂公行,纪纲紊乱,这全都是你造成的,我看你是开国元老才没有追究,现在让你回老家已经是开恩!”

李世民的脸涨得绛紫,一口气说完这些,他猛然发现,自己说着说着,竟然说到了自己的父亲身上。

武德年间是他父亲李渊当皇帝的时候,说那时候贿赂公行,纪纲紊乱,这不是指责裴寂,这是指责李渊。

积压在内心的委屈与愤怒在这一刻如火山爆发般喷薄而出。

事情已经过去了三年,自己还是没办法原谅父亲啊,要不是父亲执意不立我为太子,我怎么会在玄武门外弑兄诛弟,在历史上留下永远无法抹去的劣迹。

裴寂被勒令马上离开长安,在回到老家没多久,裴寂又莫名其妙牵扯上了一宗案件,被判流放静州。

静州在今天的广西梧州,是少数民族居住区,裴寂也比较倒霉,刚到梧州,连当地方言都没来得及学会,当地就爆发了山羌族叛乱。更有意思的是,这些山羌族对流放来的前司空大人很感兴趣,准备推选他为头目。

裴寂大吃一惊,连忙组织家丁打败叛军。这一主动表白的行为获得了李世民的原谅,李世民甚至召他入朝。

又可以见到老朋友了,裴寂兴奋地打包行李,准备回长安。大概是过于兴奋吧,竟然病逝了。

李渊最亲近的朋友不在了。

裴寂离开长安城后,另一个人则需要重新回到他本来的位置。

李世民下旨恢复刘文静的官爵,这一年,离刘文静冤死之日已经过去了十年。这是一个迟来的平反。

李渊的日子越发不好过了,没有了宫女,没有了朋友,最后,他连自己的房子都保不住。

当日李世民是在东宫登的基,当了皇帝后,也一直在东宫办公,而李渊还住在正殿太极殿里。李世民还是比较客气,给李渊留了三年的缓冲期。现在是时候让真正的一国之主回到长安的中央了。

李渊搬到了皇宫西边的弘义宫,据李渊自己说,那里有山有水,风光秀丽,正适合做养老院。自己早就想搬到那里去住了。

弘义宫是数年前李渊为儿子李世民修的。

早知道自己有一天会住到这里来,当初应该修得更豪华一些。

当然,李渊的退休生活也不能说是完全没有快乐,在搬到改名为大安宫的弘义宫的第二年,李渊听到了一个好消息,唐朝军队大破突厥,斩杀义成公主,擒获颉利可汗。

多年的耻辱终于可以一雪了,听到这个消息后,李渊突然叹了一口气:“当年汉高祖被困白登城,此仇一直未报,现在我儿能灭突厥,我所托得人,何忧哉!”

这一天,李渊跟李世民以及大臣们在凌烟阁摆宴庆祝,喝到兴处,李渊亲自弹起了琵琶,李世民亲自跳舞,大家在一起玩了一个通宵。

这当然是值得庆祝的大事,而在琵琶声里,谁能听得出李渊的忧愁。

如果是我亲自一雪当日的耻辱,该有多好!

三年以后,李渊竟然意外获得了这样的机会,贞观七年的十二月,李渊突然接到邀请,李世民要在未央宫置宴。

这些年,李渊小酒经常喝,大酒已经很少喝过,接到邀请后,李渊空着肚子就去了。去了以后才发现,突厥的颉利可汗也在座。

好嘛,当年你们攻我的地,夺我的民,要我的钱,现在也该付出点什么了。喝了两杯小酒,李渊又忘了自己退休干部的身份,下令颉利可汗起来跳个舞。这里介绍一下,我们现在吃饭流行唱K,唐朝吃饭流行跳舞,还是边吃边跳,还有主人领头跳,客人跟着跳的习俗,所以,也不能指责李渊不讲民族政策,调戏颉利可汗。

颉利可汗表演完舞蹈之后,南方的某位酋长也跑出来吟诗助兴。

在音乐当中,李渊终于看到了他当年立志要达成四海一家的目标,于是,他大笑道:“胡、越一家,自古未有也!”

李渊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开心了,甚至开心得有点过,忘了这里的老大是谁。紧接着,李世民上前劝酒,突然来了一句:“四海一家,都是陛下教诲,不是我一个人办得到的。”

目前为止,一切都很好,但要是认为李世民是个厚道人,那就太善良了。李世民还有下半句:“当年汉高祖也跟太上皇在这里喝过酒,汉高祖妄自尊大,我不会跟他一样。”

李渊这才明白这个儿子为什么请他来这里喝酒。

要搞清楚这个原因,得回到八百年前,同样在这里举行过一次宴会,那时的主角是刘邦跟他的父亲。

在那场宴会上,刘邦在席上跟他的父亲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早年您常说我不学无术,不能做好家业,比不上大哥,现在您老看看,谁的产业大?”

根据史书记载,刘邦以前是混社会的,经常不干活,常常被父亲骂不如他的二哥刘仲。也不知道刘邦被骂了多少次,当了皇帝都不忘了出这口气。

知道了这个故事,大家自然明白了,李世民自比刘邦,而李渊就成了不会看人的刘太公。

父亲大人,您看看,现在大唐朝四夷称臣,海内归一,要是李建成,他能达到这样的高度吗?

父亲大人,您不为当年的坚持而感到羞愧吗?

李渊还以大笑,还能怎样?皇帝都太上了,就只有大笑吧。

史官捕捉到了李渊的大笑,然后在史书上写下上皇大悦四个字。

读书人啊,笑离大悦的距离有时候比哭离大悦的距离还要远哪。

宴会结束后,李渊又回到了冷清的大安宫。他已经六十七了,他早就没有了雄心壮志,也看淡了荣辱起落。他只想做一个平凡快活的老头。

他有过辉煌,有过没落,有过得意,有过无奈,有过快乐,尝过痛苦……

这就是平凡的人生吧,就算帝王也逃不过这些词语的禁锢,而如果在离开人世之前,李渊还有什么意愿的话,应该就是得到李世民的谅解吧。

他已经到了可以原谅一切的年纪,他已将玄武门前的那场惨案从记忆里抹去,可他知道,自己的二儿子还在气盛的年纪。

李世民的一次次羞辱,正说明他的内心还没有得到平静,他依然在怪自己当年没有把太子之位传给他。

他要过多久,才会明白自己的无奈?

事情似乎有了转机。

贞观八年的夏天,李世民邀请太上皇跟他一起到九成宫避暑,这可是破天荒,以前每年夏天,李世民都要到九成宫避暑,但从来不领老父亲一起去。这一次难道是良心发现?

李渊马上拒绝了儿子的好意,不是他不怕热,是他宁愿热死也不去九成宫。

九成宫是杨坚死去的地方,现在,他已经成了杨坚第二,可他还不想跟杨坚死在同一个地方。

但这一次李世民倒不像随口说说,从九成宫回来后,李世民就开始在长安东北边的龙首原修建永安宫,用来给李渊避暑。这个宫殿群成为比大兴宫更宏伟的宫殿,大家多记得它后来的名字,它叫大明宫。

这是李世民孝敬他爹的,我相信,当李渊站到永安宫那辉煌的宫殿前时,一定能体会到儿子的和解之意。

可惜,他没有机会搬进去了,这座永安宫本是李世民用来孝敬老爹的,但最终只会便宜了儿媳妇。

在永安宫开建的同时,李渊得病了。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的四月,李渊将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大安宫的垂拱殿内,李渊静静地躺在榻上。他可以听得到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