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隋唐不演义 >

第54章

隋唐不演义-第54章

小说: 隋唐不演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产秩序基本正常,没有强盗横行,商人们都敢夜晚在外面露营。这大概是二百年后,山东人依然记得这位夏王的原因。

对待将领,窦建德十分大方,纵横山东数年,窦建德攻下不少城池,斗过不少地主,抄过不少国库,但得来的财产,窦建德全部分给了将士,自己分文不取。靠着这种有苦我来吃,有财你来发的轻财重义精神,窦建德聚集了一大批豪杰,成功战胜了山东地区的竞争对手,一举从淘汰赛晋级到最后的总决赛。

但必须要说明的是,枭雄比拼的不仅仅是安全生产,也不仅仅是道德竞赛。通俗点说,两国相争,比的是综合国力。

现在,中原只剩下三名选手了,关中的李渊,河南的王世充,山东的窦建德,他们中间注定只有一个人能笑到最后。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的春天,窦建德率领十万大军从洺州出发,奔向洛阳,去参与那一场三国杀的大战。

他是打着救援王世充的旗号前进的。

窦建德跟王世充这些年经常发生擦枪走火的事件,但在共同的强敌唐军面前,这两位枭雄没有多的选择,只有抱团取暖,共同抗唐。

窦建德的突然加入使原本陷入胶着的洛阳战局更添了一分变数。

是退兵回长安,还是进军迎击窦建德,或是驻兵不动,静观其变?

历史到了抉择的时候。

李世民召集起他的部属,这里面有同他一起并肩作战的武将,也有为他出谋划策的谋士,在这里,没有身份地位的差别,有的只是见解的差异。

很快,许多不同的方案纷纷出笼,有的表示窦建德来势汹汹,应该暂避其锋;有的建议应该主动出击,占据险要,再寻机击破窦建德;有的认为先退一步,以免腹背受敌;有的认为绝不能让郑夏两军合至一处,不然,一统天下的时间表将大大推迟。

每一个建议都有合情合理的分析,粗看之下,他们都是正确的,但李世民知道,这里面只有一个才是正确的选择。

从所有充满诱惑的道路中找到正确的一条,那就是李世民的职责。

李世民站了起来,扫视着这些部属,这些都是跟随他转战南北的老部下,他们曾经一起取得了无数的胜利,但所有的战斗,所有的决定都比不上这一次来得重要。

成则一统天下,败则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对于王世充、窦建德或许是可以接受的,但对于唐朝,这是无法接受的,尤其是对于李世民,更是无法接受的。

当李世民的目光停止游走时,他已经下定了决心,从这些部属提的建议里,他看到了真正正确的选择,这条选择不是退让,也不是静观其变,而是主动出击。

李世民再一次分析了目前的局势,指出王世充已经兵微食尽,上下离心,不用费劲力攻,可以坐等他自己崩溃;而窦建德最近连战连捷,将骄卒惰,我们应该迅速前往,占据虎牢关,扼守住窦建德前进的道路,他要是轻易来攻,就容易战胜他,要是不攻,王世充就会自己崩溃。而洛阳城败,我军士气大盛,可以一举击败窦建德。

分析完这些情况后,李世民提高了声调,斩钉截铁地说出了他的计划:

分兵前往虎牢拒敌!

击败窦建德,击碎王世充最后的希望,不再推迟,不再后退,不再等待,就在这一战,扫除一统天下最后的障碍!

李世民决定亲自前往虎牢阻拦窦建德,当然,王世充还是大活人,也不能丢在洛阳不管,于是,李世民安排了一支部队继续围困洛阳。

被分配围困洛阳的是李元吉,这一次出征,李渊特地安排小儿子李元吉来当副手,一来锻炼一下这个不成器的儿子,二来也为了平衡一下李世民的势力。对于来抢镜头的小弟,李世民毫不客气,像围城这种没有功劳只有苦劳的力气活,就辛苦老弟了。

剩下的就是分兵了,这个事情说起来简单,两下一扒拉,李世民领他的三千玄甲骑兵转场,李元吉领着剩下的步兵围城。但操作起来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提防王世充。

虽然王世充目前的状态是半死不活,但毕竟没死透,要是万一发现唐军分兵,阵营松动,说不定就要冲出来占点便宜。

看来,只有半夜出发。

李世民分配完任务,微微一笑,指出了分兵的时间。

明天中午,大军开拔!

第二天的中午,阳光明媚,视野开阔,王世充听到一个消息,城外的唐军好像有动静。听报后,王陛下连忙登上城楼,伸长了脖子,果然发现城外唐军有一支骑兵正在离去。

唐军这是要干什么?撤退又或是一个陷阱?

大中午的,城楼之上太阳很烈,王世充的额头马上渗出了豆大的汗水,可让他内心焦虑的是他摸不透对方的真实意图,那种想占便宜又怕上当受骗的小市民心理将老王折磨得不成人形,在内心盘算上千遍后,怯懦终于压倒了贪婪。

王世充结结实实当了一回围观群众,站在太阳底下城楼之上热烈欢送李世民挥师虎牢,再建奇功。

不欺售欺,兵者,诡道也!

【第二战场】

虎牢关位于今天的河南省荥阳市,是洛阳的东面门户,《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当然,这个故事是罗贯中虚构的。而在历史中,虎牢关曾经发生过一场更为重要的大战。

八百多年前,中原的两位枭雄刘邦跟项羽在此对峙,刘邦在落于下风的情况下转败为胜,一举奠定楚汉争霸的胜势,并最终战胜无敌的楚霸王,建立了延续四百年的大汉朝。

今天,这片古战场将再次见证另一个伟大帝国的崛起。

翻邙山,经河阳,过巩县,疾奔一百多公里之后,李世民抵达虎牢关。在关外,他松了一口气。虎牢关依然在唐军的掌控当中。

此时,窦建德正在虎牢关东二十里地的板渚驻营。

窦建德是一路扫荡过来的,在发兵洛阳之前,他先后平定了两支割据武装,缴获了大量物资,收编了不少士兵,部队一大,自然走不快,这才让李世民抢先一步占据虎牢关。

李世民的围洛打援成功了第一步,但现在还不是庆幸的时候,进入虎牢关之后,李世民发现窦建德这回搞得阵势有点大。

窦建德大军号称三十万,这里面有水分,三十万有点夸张,实打实十多万是有的,这是窦建德可以调动的兵马上限。窦建德实在是够义气的,为了救王世充,这是搬出家底了。

况且,窦建德还是亲自前来。对窦建德来说,这是一个冒险的决定,也是一个充满草莽气息的决定,这种当了皇帝还赤膊上阵的事情,像贵族子弟出身的李渊是决不会干的。与时同时,虎牢关内除了原不多的守兵,只有李世民新领来的三千五百骑,以三千五百骑怎么阻击统率十万大军的窦建德?

秘诀是短、平、快!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三月二十六日,李世民进入虎牢的第二天。板渚。

窦建德选择在板渚筑行宫是有原因的,板渚位于今天河南荥阳县汜水镇东北黄河侧,是黄河边的著名渡口,还连着大运河,此时,运河之上,窦建德的运粮船一艘接一艘。

解决了粮食问题的窦建德并不急于进攻,从后面的情况推测,他到河南来,不仅仅是救王世充这么单纯。

这种心态使他没有第一时间占据虎牢关,也没有发现李世民已经掉转枪口对准了他,直到对方找上门来。

这一天的早晨,李世民带着他的贴身保镖尉迟敬德出了虎牢关,直奔板渚夏营,准备前去看看自己将要面对的对手。

快到夏营时,他们碰上了一支夏军的巡逻兵。奇怪的是,对方竟然把他们当空气,根本没有上前驱赶的意思。看来窦建德的兵就是大气啊,面对前来偷窥营房的人采取了任君参观的态度。

这个态度让李世民有些哭笑不得,被忽视的感觉也相当不好,况且李世民这一次就是来惹事的。于是,李世民突然做出了一个举动。

取下背后的大弓,一箭射翻一位夏兵,然后像武松杀人留名一样大吼了一声:

我是秦王!

剩下的夏军巡逻兵一哄而散。没过一会儿,远方卷来一阵乱尘,夏军听到李世民竟然送上门来,终于认真对待,派出四五千兵马前来迎接。

这下是捅马蜂窝了。身边的唐兵虽然常跟李世民干冲锋踏营的事,但这样没事找事还是第一次,不由得脸色大变。

李世民再一次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你们先走,我跟尉迟敬德殿后。”

说完,他转向了尉迟敬德。

“吾执弓矢,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

“对方见到我退去,那是他们的上策!”

从经验来看,这两句话夸张的成分并不大,但可惜的是,夏兵还是第一次跟李世民打交道,更没有见识过尉迟敬德的槊术。

于是,数千追兵终于气喘吁吁地赶到,到了之后才发现自己太着急了,对方并没有逃跑,还在原地等他们。

杀了我们的人,竟然还如此嚣张?

摸不着头脑的他们很快就知道了对方如此胆大的原因。

四羽的大箭破空而至,将一位倒霉兄弟射落马下。

原来是嫌不过瘾,专等我们送上门来。

怒火在夏兵的胸腔里燃烧,正要怒发冲冠时,又被兜头的冷水熄灭。

又一支大箭射出之后,最积极最肯干冲到最前面的一位夏兵成了牺牲品。

追赶的脚步停了下来,直到李世民们走开,大概拉开了射程,夏兵的勇气又回来了,重新策马猛追,直到再一次进入射程,以及等到那如期而至的大箭。

如此反复数次,当然,也有个别冲刺能力特别强的夏兵躲过了大羽箭的射击,成功冲到了对方面前,等待他的是尉迟敬德的长槊。

据统计,这一箭一槊,一远一近的阻击组合击杀了不少的夏兵,具体数据是李世民射杀数人,尉迟敬德刺杀十余人。从这个数据来看,夏兵的冲刺能力还是值得赞许的。

也许下一次追击,就能斩杀李世民!

抱着这样的信念,这一队夏兵径直冲进了埋伏圈。

跑着跑着,经典的场景再次出现,喊杀声四起,锣鼓大响,从道路的两边,数百埋伏已久的唐朝骑兵杀将出来。

黑衣黑甲带来的是死亡的气息,率领他们的是徐世勣、程知节、秦叔宝。

根据战后统计,斩首三百级,抓获夏军两名猛将。论数量不是太多,重要的是打击了窦建德的锐气。

这个下马威的效果是突出的,窦建德被突如其来的打击搞得有些发蒙,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他没有发起大的攻击。而就在这三十多天里,唐军的后继部队陆续来到虎牢关,逐渐积累起同窦建德决战的实力。

大战一触即发,但决战并不是窦建德唯一的选择。

【窦建德的计划】

四月底,板渚,窦建德的十万大军被阻在虎牢关前一个多月。

窦建德陷入困惑当中,情况在一步步向不利滑去,最近,他听到一个消息,自己的运粮船被劫了。

虽然一直在山东活动,但对唐军这些年的战斗,窦建德还是比较了解的,断粮路,打持久战,然后趁机发动猛攻,这都是唐军的老套路。每一个人都知道唐军会出这样的招数,但这些招数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就算你知道,你也无法破解。

在清醒中,一步步无奈地掉入失败的深渊,这都是薛举刘武周们血淋淋的教训。

窦建德似乎找到了破解的办法。

窦建德的国子监祭酒凌敬提了一个方案,建议窦建德将全部兵马北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