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无敌拆迁工 >

第152章

无敌拆迁工-第152章

小说: 无敌拆迁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佛犹豫,未能当场决定,匆匆返回美国,召集英法等欧洲国家政斧商讨对策。
英国人最激烈,因为大唐帝国占据着上百座原本属于英国的殖民据点,尤其大唐帝国占据了整个爱尔兰岛,北爱尔兰却是属于英国的领土,跟海外殖民地又是另一回事。而且整个英国皇家海军主力舰队都在大唐帝国,这让英国人感到丢脸和纠结。
法国人也提出了,不过法国就是一些中太平洋岛屿被唐军占领了而已,问题不大。至于法国主力舰队在唐军手中一事,法国人只能怨自己技不如人了。
其他国家倒是没有什么问题,主要还是英国政斧的态度。
胡佛表示,若是无法让大唐帝国满意,那么一旦大唐帝国不高兴,放弃中立态度参战,那么美军没有把握打败唐德意三国同盟,甚至美国本土也有危险,毕竟美军不怕德国,因为德国海军开不到美国,却是怕大唐帝国,因为大唐帝国海军现在强大无匹,战舰数量是美国海军的三倍,总吨位是美军的四倍还多,唐军的战舰直接就可以开到美国海岸线,美军目前还没有把握能够打败唐军。
由于英国政斧的反对,美唐两国暂时无法达成一致。
不过张猛不担心,他立即命人通知了希特勒,将胡佛试图拉拢大唐帝国中立,准备出兵欧洲的计划暴露给他。
希特勒顿时急了,连忙派出特使访问大唐,巩固唐德军事同盟关系。另一边,希特勒对胡佛恼火,海因里希下令德国潜艇攻击美国商船,要给美国一个教训,威胁美国不要管闲事。
一艘美国商船被击沉,造成一百多美国人死亡,算是给美国一个教训。
胡佛政斧因为没有得到大唐帝国的答复而不敢轻举妄动,选择了沉默。对内则积极宣传德军攻击美国平民商船,造成一百多人死难,刺激美国人的参战决心。
1940年冬,苏德战场上的莫斯科会战最终以苏军获胜而结束,德军虽然比历史上提前了三个月进攻莫斯科,但还是被苏军拖延到了冬天,令德军无法忍受莫斯科的酷寒,坦克战车、汽车、摩托车被冻住,无法发挥作用,最终以损失50万人和大量的武器装备结局。
苏联夺取了莫斯科会战的胜利,苏军开始,将德军逼退300多公里,此事轰动了全世界,胡佛政斧认为机会来了。
他要求英国接受大唐帝国的条件,承认爱尔兰岛归大唐帝国实际控制,等于放弃北爱尔兰,同时英属海外领地被唐军实际占领的也放弃主权索取。
英国政斧首相丘吉尔无奈,现在他没有任何话语权,在胡佛的强迫下被迫接受条件,而法国方面倒也无所谓,太平洋上的几十个小岛给大唐帝国都没什么,戴高乐叹息的只是当初为何要死死盯着那几十个小岛屿,若是当时跟美国一样把岛屿卖给大唐帝国也就没有现在这样的被动局面了,但后悔药没有,他不得不接受现实。
其他政斧就更没有异议了,于是胡佛再次跟张猛通电话,表示愿意接受大唐帝国提出的中立条件。
1941年2月,在美国的斡旋下,大唐帝国同英、法、比、荷、波、挪等国秘密签署了《长安合约》,按照合约规定,大唐帝国同协约国集团结束战争状态,并停止支持德意法西斯集团,各协约国承认大唐帝国在合约生效前的实际控制区主权,英法等国放弃对唐军控制区的主权索取,但要收取部分费用,视为和平买卖交易。作为回报,大唐帝国将恢复对各协约国的战略物资供应,包括提供武器装备,部分物资供应费用作为抵消占领英法殖民地的赎买费用。
由于合约需要各国领导人签字和走法律程序,最终实际生效曰期延迟到3月1曰。
而就在2月28曰那天,德军潜艇再次击沉了一艘美国商船,造成三百余美国人丧生。德军如此做法,是希特勒担心在莫斯科会战中失利会让美国人产生嚣张气焰,他想打压一下美国人,令其不敢轻举妄动,去不曾想弄巧成拙,原本俘虏美国商船的命令最终变成了击沉。
消息传回美国,美国人愤怒了,胡佛政斧当即以解救欧洲同袍的口号宣布对德宣战。
第二天,意大利对德宣战,美国亦对意大利宣战。
希特勒正等着大唐帝国对美宣战,结果大唐帝国表示美唐一直有互不侵犯条约,条约还未到期,大唐帝国是信守承诺的国家,暂不宣战保持中立。
希特勒气得差点吐血,猜测被大唐帝国给卖了,因为他也有情报来源,多少知道美唐秘密签署了某种条约。
胡佛政斧松口气,大唐帝国信守承诺,顿时令各国安心了。
美国参战,世界局势再度变化莫测。只有张猛一个人在幸灾乐祸,体验着纵世界格局的。
第一百二十九章 核武时代降临
美国参战,令欧洲沦陷区的人民为之一振,也令苏联得到了强有力的帮手。
德意两国很恼火,大唐帝国暗中跟美国、苏联,以及其他欧洲沦陷区政斧签署了和平条约,明显是不想坐看德意强大起来,尤其德国控制了英国,正在打造强大的海军力量,大唐帝国认为德国比苏联更恐怖,因此才做出要遏制德国发展壮大的选择。
好在大唐帝国保持中立,尽管只是一个借口,但德意两国还是不敢公开得罪大唐帝国,怕唐美联合起来,那将更难以对付。
美国虽然对德意宣战,但是其庞大的战争机器运转起来,完成兵源招募,物资筹集,以及各种战争机器的集结,这需要时间。
尤其欧洲大陆和英轮三岛以及沦陷,美军在欧洲没有战略支撑点,因此进攻欧洲的时间至少需要半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来做准备。
美军希望能够跟大唐帝国借爱尔兰岛实施登陆,先收复英国,再以英国作为跳板进攻欧洲。
不过大唐帝国此时还不想跟德意翻脸,毕竟大唐帝国为了向各交战国出口钢铁和其他战略物资,在本土兴建了大量的相关工厂,工人加班加点的提高产能,每天产出上百万吨物资,一旦德意市场关闭,这些物资将因为卖不出去而积压,对大唐帝国的经济和前期资金投入会造成巨大影响。
因此,大唐帝国不愿意将爱尔兰岛借给美军使用,不过又不想得罪美国,于是张猛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他派人和美国代表谈判,讨价还价,本着能拖就拖的原则,一直拖延下去。
另一边,大唐帝国也采取措施,加紧清理库存,减少从德意套现黄金和白银等硬通货,准备从德意等法西斯国家抽身。
美军准备进攻欧洲,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希特勒也在做准备,加快了其海陆空三军的力量的扩充,尤其是海军力量,德军掌控英国,不希望英国作为美军的据点欧洲大陆,因此在英国囤积重兵防御,修建庞大的防御工事,要阻止美军登陆。
东欧方向上,苏德两军厮杀惨烈。自去年12月莫斯科会战结束后,德军遭受首次作战失利,损失五十余万军队,苏军士气高涨,斯大林下令。但却低估了德军的战斗力,结果三个月后突然间被德军打了一个反冲锋,苏军再次大溃败,退回莫斯科附近。
这次德军长记姓了,没有急着进攻莫斯科,而是等待寒冬过去,天暖了再跟苏军决战。
从1941年3月到6月间,苏德两军几乎没有大的军事行动,双方都是小规模的渗透作战,都在储蓄力量准备大决战。
在远东,国共两党已经完成了联合政斧的基本协议商定,尽管和内部将领之间引起十几年的厮杀仇深似海,偶尔搞些小动作,但是在大方向上,大唐帝国强势约束双方阵营接受原则改编全队,蒋中正想打内战,可惜他的胳膊扭不动唐帝国的,最后只能妥协。
最终国共两党组成联合过度政斧,前二十年时间又国共两党轮流执政,每届五年,二十年后根据原则投票进行选举产生执政党和在野党。由于张猛提出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成功的包容了代表的资产阶级利益,也代表了党的无产阶级利益,使得双方的核心利益不受到威胁,这才能够让双方放下武器结束内战。
中国实现了稳定,张猛最为高兴,他成功阻止了内战的爆发,阻止了血流成河的悲剧发生,拯救数亿百姓,这是一场大善事,尽管国共两派内部很多人都恨死了张猛多管闲事,但大唐帝国的实力摆在那里,他们也只能背后骂几句,却拿张猛没有办法。
一切都在张猛的掌握之中,这种感觉十分奇特,宛如在万丈悬崖上走钢丝,危险而刺激。
张猛喜欢这种危险游戏,正如他一开始决定大唐帝国和德意一样,那是一次危险的行动,不过张猛适可而止,最后见好就收。如今跳出德意的包袱,处理好跟美国的关系,使得大唐帝国成为最大的战争受益者。。
不过,张猛很谨慎,尽管眼前美国和英法等政斧对大唐帝国百般忍让,但大唐帝国的强大军事力量必然会被美国所忌惮,只是眼前美国的政策是分化唐德意同盟关系,逐个击破,当美国解决了德意两国之后,未必还会给大唐帝国好脸色看,至少英国会对大唐帝国恨之入骨的。
张猛不惧,一切都在他的计划当中,他有应对策略。若非大唐帝国在人口方面的战争潜力无法跟美国抗衡,工业制造能力还有不小的差距,张猛或许会跟着德意两国一条道跑到黑,看看究竟结局如何。
但眼下的张猛不是莽夫,当他在一番努力之后发现大唐帝国短时间还无法在综合战争潜力上抗衡美国之后,他果断的收手了。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张猛放弃全球霸权,相反,大唐帝国获取了整个英国的全球海上战略据点,张猛要守住这些据点,这是大唐帝国将来扳倒美国称霸世界的基础。
为了这个目标,在张猛的催促之下,大唐帝国全力启动了核子工程项目,加快了核武器的研发速度。
以前张猛觉得时间很充裕,那是基于原本的二战历史走向,但如今历史改变了,情报显示美国和德国都在秘密开发原子弹,因此时不我待,张猛下令加速核武器研发速度,争取不被美国核讹诈,令大唐帝国一直处于战略主动地位。
这是一份保障,确保二战结束后美国不会找大唐帝国秋后算账。
大唐帝国尽管建国时间只有十一年,但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很多领域甚至走在世界领先地位,这都得益于大唐帝国的全球人才掠夺和引进计划,再配合充沛的研发资金,爆发出以科技为生产力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巨大能量,推动大唐帝国高速发展。
在核子领域,大唐帝国云集三万余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辅助人员,投资高达十亿唐元。
作为主要负责人的特斯拉早在四十年前就申请了逻辑门电路的相关专利,并以真空管取代继电器,在张猛的提示和指导下,在五年前就已经实现了电子管为主体的电子计算器,采用二进制数值,可复用内存,可编程管理,取代机械式计算器。
这是一个大突破,因为原子弹的研究需要大量的计算数据,机械式计算器的效率不高而且笨重,电子计算器的实现使得大唐的科学家们能够更加快速和精确的计算出各种数据,提高了研发速度。
随着二战爆发,为训练战略轰炸机飞行员,大唐帝国海军向国家科学院探询,是否能够开发出一款可以控制飞行模拟器的计算机。军方当初的设想只是希望通过该计算机将飞行员模拟作产生的数据实时反映到仪表盘上。和以前的训练系统不同,军方计划系统能尽可能真实地根据空气动力学模型进行模拟,以使其能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飞机。于是国家科学院创造了旋风工程,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