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最后的军礼 >

第33章

最后的军礼-第33章

小说: 最后的军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英杰惊讶地反问:“我怎么不去?”
李振说:“马上就要走的人了,你还去做什么?不要去了,我们两个在家谝一谝。”
“老兵又不是就你我两个,如果都不去怎么行啊!”关英杰严肃地说。
“别那么正经了,这个时候让你下班排,你还看不出门道来吗?你现在什么也不用干,就给他混,看他们能把你怎么样?人善被欺,马善被骑。你要看开一点哟!别那么死心眼了,有谁真正为你着想?”想不到李振说的头头是道。
关英杰不愿和他多说,就轻轻一笑说:“你一个人在家呆着有什么意思?还不如到那里去玩,人多热闹。”
李振一听,仔细想了想,感觉也有道理,立即附合说:“你这么一说,那我也跟着去。”
关英杰笑了,他也没有想到李振的思想会转变这么快,郭化文说那么多都没有让他动心,没有想到自己两句话倒让他改变了主意。
等郭化文领工具回来后,李振主动说:“班长,我也去参加劳动。”
郭化文很惊讶地问他:“找到手套了?”
李振说:“没有,不戴了,干起活来就不用手套了。”
一句话说的郭化文有点莫名其妙,以为李振在和他开玩笑,便不再管他。但到集合的时候,郭化文真的发现李振主动站在了队伍里,这才相信李振说的是真的,但他却不明白李振是怎么改变主意的。
全营官兵在营部集合后,营长孙志军首先做了简短的动员,教导员江大兴又讲了几条注意事项,然后全体出发。
上午,孙志军已经和三位连长到实地考察过了,并已经进行了分工,等部队到达任务地点后,各连又分头安排了任务,各班分开带到了自己的施工地段,很快开始了劳动。
任务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这下水道其实就是一条露天水沟,好长时间没有清理,本来就很浅了,又加上近来天气太冷,上面的冰越来越厚,到后来,污水只能外溢了。现在要挖开谈何容易,首先要把这满沟的冰砸开才能挖下面的污泥。但上面的冰很厚很硬,铁锹根本派不上用场,只能用镐,但一镐下去也只能在冰面上留下一个拳头大小的白坑,而且溅的冰花四射,持镐人身上很快就会出现一层薄冰。
几个老兵班长都是身先士卒,带头干活。周文首先抡起大镐使劲地砸了一通,他很快就摘掉了棉帽子、棉手套,头上直冒热气,不大一会儿功夫,在他的前面已经出现一个一尺见方的冰坑。
谭建树则一边干活,一边讲笑话,什么话从他的嘴里出来都能让人笑上半天,哪里有他在,哪里就有笑声,大家都喜欢围着他干活图个热闹,干活也有力气,再苦再累也不在话下。
此时的郭化文也是干劲冲天,他不但摘掉了棉帽子、棉手套,甚至把棉袄也脱掉了,只穿一件绿色的绒衣,在众多的“棉袄”里显的十分单薄,也十分抢眼,班里几位战士要接替他,他都不肯。
油大力看见郭化文的表现,就大声说:“郭化文,你可不敢出汗,这么冷的天气,一出汗就要感冒的。”
郭化文头也没抬地说:“谢谢指导员,没事。”
油大力就对周围的战士们说:“看看我们的老兵,马上就要走的人了还这样干,这是什么作风?这才是我们地爆连的作风!大家都要向郭化文同志这样,苦活累活抢着干,不拈轻怕重,不挑三拣四,当一天兵就要做一天贡献,这才是我们地爆连老兵的风采!” 
关英杰本来想去接替郭化文的,听指导员这样一说,他又不好意思去接了,只得在旁边做点小活。
郭化文确实是累了,但却没有人去接替他,他也不敢停下来,只是节奏比刚才明显地慢多了。
这时,谭建树走了过来,笑哈哈地说:“郭班长,小心着凉啊!”
郭化文大声地说:“没事的。”
谭建树却大方地说:“让我帮你干一会吧?把我冻坏了!”
“你们班的活干完了?”郭化文以为自己班落后了,吓了一跳。
谭建树却轻松地说:“我们班那几个家伙都不让我干,我过来支援你一下子。”
郭化文连忙摆手说:“我们是分了工的,你还是去你们班干吧。”
谭建树依然笑哈哈地说:“什么你们班我们班的,我们都是一个连的。”
谭建树不管三七二十一,上去就夺镐把,一边夺一边说:“大家轮流来,也不能我们都冻着,你只顾自己暖和。”
一句话说的三班的战友都笑了,纷纷赞扬谭建树的“国际共产主义精神”。郭化文也感觉累了,就不再坚持,顺手把镐给了谭建树,上来接过别人递过来的棉衣穿上,他这才感到内衣湿透了。
关英杰正用铁锹在已经砸开的冰洞里往外捞浮冰,这时,李振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他手上没有任何工具,用手碰了一下关英杰说:“你过来一下。”
关英杰莫名其妙地跟李振走了几步,问他有什么事。李振压低声音说:“那边有两个女学生,我们过去和她们谝一谝!”
关英杰听了顿时生气地说:“全营官兵都在这里劳动,你怎么好意思过去干那种事?”
李振却不以为然地说:“这么老的兵了,还干它做什么?让新兵干去吗!”
关英杰十分严厉地说:“你想想,别人都在这里劳动,你却临阵脱逃,你还配穿这身军装吗?”
李振却不生气,嘻皮笑脸地说:“再干也不给你入党,你还干什么啊!”
但关英杰却像是没有听见一样,轻声对他说:“别去了,你过来,这沟里还有鱼呢。”
“别逗了,这污水沟里能有鱼?”
关英杰一脸真诚地说:“真的,我刚才就看见有一条,这么长呢。”他说着用大拇指和食指叉开比划了一下,看李振还不相信,关英杰又发誓说:“骗你是小狗。”
李振这才半信半疑地指着关英杰的胸口说:“骗我你是小狗啊!”看到关英杰点头答应,李振这才拿起铁锹去铲冰抓鱼。
郭化文一直在旁边注意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他以为他们要离开这里逃避劳动,他想在他们刚走出不远的时候再喊他们过来,让他们当场难堪,但最后却看到李振拿起铁锹去干活了,一时弄不明白他们搞的什么鬼。
上面的冰终于除掉了,露出了下面垃圾一般的污泥,臭气熏天。污泥很稀,站在沟边是挖不出来的,要赤脚跳进去也不太现实,时值寒冬,即便是在白天,气温也至少在15℃以下。新兵们面面相觑,老兵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干。正在大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的时候,后勤部门送来了高腰雨鞋,每连十双。于是老兵们一哄而上,都争着要穿。
张凯急忙把十双雨鞋护在自己身下,对着面前的战士们半认真半玩笑地下达命令:“有困难党员先上,党员出列。”
结果,张凯的话音刚落,却一下子站出来10多名战士,地爆连总共才有6名战士党员,出列的战士中不仅有郭化文,而且还有新兵陈永远,他们显然都不是党员。
张凯只得再次命令:“非党员出列。”但却没有人动。
张凯接着命令:“新兵出列!”还是没有人动,连长的命令竟然也敢违抗,但张凯却并没有生气,只是感觉到战士们太可爱了。
这时,郭化文用响亮的声音说道:“我们不是党员,但我们都渴望加入党组织,让我们也享受党员待遇吧!”
陈永远也跟着高喊:“我们是新兵,但我们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这活就让我们新兵干吧!”
郭化文大声地说:“新兵不要和老兵抢功,等我们走了你们再干也不迟。”赢得了老兵的一片掌声。
陈永远却大胆地说:“你们老同志也该休息了,让我们新兵多干一点吧。”他的话又得到了新兵的一致同意。
张凯动情地说:“大家不要抢,我们有活一起干。不管是谁穿上雨鞋都要到污泥里去干活,里面泥深、冰冷,我们人多,雨鞋少,这样吧,党员骨干先下,大家轮流干活,每人最多在里面十五分钟。”
张凯刚说完,郭化文一个箭步冲上去,拿到了一双雨鞋,他边穿边说:“我干这活有经验。”
谭建树也上去拿到了一双,他咧开嘴笑着说:“快走的人了,再不干就没机会了。”
周文什么也没有说,上去就拿了一双雨鞋往脚上穿。
关英杰也想去拿雨鞋,但想起连长刚才的话,有点不好意思,自己现在既不是党员,也不是骨干,有资格去换雨鞋吗?但又一想,这又不是去吃酒席,不是去抢夺胜利果实,更不是去占什么便宜,自己是老兵,为什么不能尽自己一个老兵应尽的义务?为什么不能走在新兵的前列?想到这里,他毫不迟疑地走上前去拿到了最后一双雨鞋。
张凯一看是他,马上轻轻地说:“你不要去了。”他有点担心关英杰受不了这个罪。
关英杰也轻轻地说:“我是老兵。”
张凯又问:“你能行吗?” 
关英杰斩钉截铁地说:“没有问题,我是农村出来的。”
张凯帮助关英杰把最后一双雨鞋穿到脚上,然后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干一会就上来,大家轮流上。”
下到污泥里面,关英杰才知道这活有多苦,污泥直接没过了小腿,皮肉和外面的冰水只隔着一层薄薄的胶皮,脚在污泥里面又不能活动,很快小腿以下就开始冰凉,接着是针扎似的疼痛,不到十分钟就几乎失去了知觉。
张凯好像在看着表,关英杰感觉过了很长时间之后,终于听到了连长的叫声:“在沟里的同志全部上来,换人。”
大家也都不再客气,纷纷上来换人,关英杰脱下雨鞋后,双脚几乎不会走路了,他只得找个干净的地方坐下来,用双手使劲地揉搓小腿以下的部位,他抬头看了看,有好几个班长都和他做着一样的动作。
这时就听见连长大声喊话:“郭化文,你快上来,时间长了会冻坏你的脚的。”
只听见郭化文也喊道:“没事,连长,我一点也不冷。”
油大力也在旁边跟着喊:“你这个哈怂!快上来换人,冻坏了你可怎么办?”
郭化文依然在污泥里使劲地干着,边干连说:“我的衣服已经脏了,就不要再换那么多人了,这里面一点也不冷。”
油大力就对身边的新兵们说:“你看看我们连老兵的风格怎么样!你们以后都要向郭化文同志这样,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
新兵们就响亮地回答:“是。”
直到下午五点,劳动才结束,天已经全黑了。回到连里,油大力在讲评时点名表扬了郭化文。
油大力动情地说:“和平时期军人的价值不能体现到战场上,但可以体现在日常工作中,甚至就体现在一次施工中。郭化文作为一名老兵,身先士卒,冲锋在前,能在这么冷的天气只穿绒衣干活,而且一个人坚持到最后,实在是难能可贵,我们发展党员就要发展这样的同志。”


最后的军礼24

24
尽管天气很冷,但张凯还是每天带领队伍进行军体拳和队列训练。张凯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打仗是不分天气的”。但这天实在是太冷了,冻的战士们真有点受不了。直到一个小时以后,大家才慢慢适应了外面的寒冷。
这是关英杰下班排后第一次参加正规的队列训练,关英杰老是和班里其他战士走不到一块,不是走的太慢就是走的太快。班长郭化文也早就看出了原因,他就耐心地纠正关英杰的动作,像是教练新兵一样,让关英杰都有点不好意思了。郭化文却安慰他说:“你这么长时间不参加班排的训练,能做到这样就已经很不错了,慢慢就能和大家融合到一起了。”让关英杰在寒冷的冬天,心里产生出一股暖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