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梦幻之北宋 >

第264章

梦幻之北宋-第264章

小说: 梦幻之北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月初五,王麟到达延安府,这延安府如同真定府,就是个大兵营,除了那些随军家属和商人,本地人很少,是典型的为戍边而建立的府。
找驿馆下榻后,王麟和赵云灵带着曹豹、萧真、萧霸几名护卫来到陶节夫的府衙,一番通报后,陶节夫一脸笑容的走了出来,“不知大元帅驾到,有失远迎。”
这话假的不能再假,王麟才不信他不知道自己来了,“陶大人客气,是我来得唐突。”
一番客套,二人走进府衙,分宾主坐定后,陶节夫笑道:“驸马不是征辽么?怎么会到了这延安府?这里可没辽军。”
王麟微微一笑,“这里确实没有辽军,不过西夏犯境以来,永兴军路既不出兵援助秦州,也不反攻西夏,官家不解,特地让我来瞧瞧。”
瞧瞧?怕是担心你大哥吧?陶节夫叹了口气道:“驸马有所不知,老夫是想出兵的,可力不从心啊。”
“哦?有这么难?”
“驸马,自整编禁军、裁撤厢军以来,整个永兴军路可战之兵尚不足三十万,西夏攻宋后,仁多保忠在横山聚集了十万大军,这就陷住了延安府正面的十五万兵马,环州丢失后,不得不将下庆州一带兵马增加到五万,捧日军调往汴京更是让老夫捉襟见肘,不得不四处抽调,勉强让京兆府的守军达到五万之数。就算这样,老夫前几日还让刘延庆将这延安府五万兵马带走六成,与庆州配合,伺机夺回环州,也给秦凤路减轻些压力。”陶节夫诉苦道。
王麟看着眼前这个老狐狸,还真是滴水不漏,他不像吴居厚玩什么义正言辞,而是将困难先说了,大有能稳住局势已是非常不易,若不是他应对得当,能力出众,永兴军路早就不保,言语中还影射这一切都是王麟造成的。
“横山的仁多保忠为何不进攻?”
“这个老夫也不清楚,也许是因为老夫一直没动这十五万兵马的缘故吧?他并没有击败这支大军的把握。”
“看来陶大人应对很得当啊,不过,我还是想问问陶大人,何时能出兵解秦州之围?”
陶节夫双手一摊,“驸马,老夫真是无能为力。”
“一点兵马都抽调不出来?”
“除非驸马不要这延安府了,那老夫倒是可以将这十五万人调去秦州!”
这话就诛心了,只要王麟这么做,陶节夫一定会联合一大帮子人上奏朝廷,说王麟为了自家大哥,放弃了延安府,置百姓于水火不顾。
看来这厮是不会配合了,王麟心中已经明了,他犹豫着,是否将永兴军路的大权拿过来?河东路他已经这么做了,要是在永兴军路也这么做,飞扬跋扈的名头一定少不了,更主要的是他确实有私心,想要救大哥王胜和赵孝奕。
看着王麟沉思不语,陶节夫心中得意,没辙了吧?哼,你还嫩了点!
赵云灵在边上听着心中焦急,眼下唯一能救秦州的只有永兴军路,真如陶节夫所说,二哥就死定了。可自家夫君沉默不语,明显也是没办法。
谢绝了陶节夫的邀请,王麟和赵云灵有些落寞的回到驿站,曹豹见他脸色难看,满不在乎道:“三郎何必如此揪心,拿下这陶节夫,直接率大军去秦州便是!”
王麟白了他一眼,“那西夏攻进来,占了延安府怎么办!”
曹豹张着嘴,不知如何回答。
“三郎,要不我和萧霸带人入秦州,将大郎和郡王爷救出来!”萧真提议道。
王麟朝他感激的笑了笑:“多谢哥哥,这不是办法,我大哥和二哥不会丢下将士的。”
一时无望,赵云灵忍不住嘤嘤哭了起来,屋中气氛更加凝重。
“三郎,延安府国安司的人来求见三郎。”门外护卫禀报。
国安司?王麟心中一动,急忙吩咐请他进来。来人是国安司在延安府的负责人,姓张名录,那张录行礼后便说起他的来意,“国安司陈述大人吩咐各地都要全力协助元帅,我刚接到元帅到了延安府,便赶来向元帅禀报。”
“不要拘束,随意些,坐下说。”
张录坐下后还是有些紧张,王麟随意的和他攀谈了几句,见他心情平复,才问道:“有何不寻常之事?”
“元帅,若说这延安府最不寻常的便是西夏进攻大宋后,两边奇怪的举动。”
“哦?有何奇怪之处?”
“西夏陈兵横山,整个延安府确实紧张了段时间,十五万大军日夜不敢懈怠,可自从陶大人私下派人去西夏那边后,双方都松懈了,仿佛没事一般。”
王麟眉毛一挑,沉声道:“陶节夫要投敌?”
张录摇摇头,“奇怪的就在这里,他并没有后续的举动,包括防守庆州和京兆府,都不是假的,也没有联络将领做投敌准备的任何迹象,下官猜测,他是与西夏达成默契,西夏不进攻,他也不救秦凤路。”


第三百三十章 再次出手(二)
更新时间20131119 14:02:04  字数:2748

 王麟点点头,这种可能性最大,只是西夏真的守信用?王麟沉思了好一会,他判断陶节夫是玩两头靠的把戏,要是大宋赢了,凭着保全永兴军路的功劳他必定会升迁,若是西夏赢了,他便投了西夏,让西夏白得永兴军路也是大功一件。真是狡猾,就算有人猜透他的心思,还真没办法。
“我明白了,还有什么?”
“还有就是仁多保忠,他也挺奇怪的,下官得到的消息是他到了宥州后并没有做进攻大宋的准备。”
“你不是说陶节夫和他商量好的,西夏不进攻么?他自然不用做准备。”
“元帅有所不知,下官说他没做准备是在陶大人找他之前,下官觉得他就没有攻打大宋的意思,陶大人找他,他就顺水推舟。他手下将领擅自攻下环州,还被他呵斥。”
咦,这就有意思了,“你判断下,仁多保忠为何这样做?”
张录犹豫了下,“那下官说说想法,仁多保忠原来是统领西夏的右厢军司,不知为何却被调到这左厢军司,李察哥接管右厢军司后清理了他不少亲信,下官觉得这西夏是在削弱他的兵权,他到了左厢后,要么是指挥不动左厢各将领,要么是他不满。”
这倒是合理的判断,不然他手下也不会私自进攻环州,不过整个左厢后续都没有大动作,说明他还是有一定的控制能力。
“你能联系上仁多保忠吗?我想带信给他。”
张录有些不解,疑惑道:“元帅要给他写信?”
“嗯,既然西夏排挤他,我想做做文章,让李乾顺怀疑他,只要左厢不稳,我便有机会抽调兵力解秦州之围。”
张录恍然大悟,“元帅是想使反间计!”
“试试吧。”
送走张录,王麟算是有了些头绪,离间西夏君臣是第一步,就算起不到效果,这一来二去的核查也会让左厢这几个军司无心关注横山对面,他再悄悄抽调五万兵马,与庆州的兵马合在一起,迅速攻下原州、渭州,断了围困秦州西夏军的后路,进而调动整个西夏,给虎翼军创造条件。
不过要做这些,必须要先拿下整个永兴军路的大权,“灵儿,明日带好圣旨,咱们去找这陶节夫陶大人!”
“三郎,是不是再想想?我怕…”赵云灵轻声道。
王麟起身来到她身后,双手替她轻柔双肩,“灵儿,我不能等了,大哥、二哥陷在秦州,还有几万将士,于公于私我都要做出决断。韩威的虎翼军早已出发,若不能将西夏大军牢牢粘住,他们也很危险。”
赵云灵将脸轻靠在他右手上,这个夫君越来越有王者风范,她相信王麟做的一定不会错。
天刚亮,王麟和赵云灵就穿戴好盔甲,曹豹、萧真等人也是铠甲鲜明,准备妥当后,王麟大喝道:“走,去府衙!”
连同护卫在内,王麟一行人人数并不多,也就七八十人,但他们浑身散发出来的气势让街上行人无法靠近,纷纷窃窃私语,看来这延安府要发生大事了。
来到延安府府衙,王麟和赵云灵径直走向大门,看门小吏见到他有些发傻,想拦可腿脚不听使唤,四名护卫直接来到门口,将他们推到一边,然后一脸肃然的站着。曹豹和萧真则是单手按住刀柄,跟着王麟和赵云灵大步走了进去。
陶节夫此时还在吃着早餐,一名小吏跌跌爬爬跑了进来,“陶大人,大事不好,那驸马带人二话不说就进了大堂,衙役都被他的护卫赶到一边。”
陶节夫一愣,这是要做什么?来硬的?心中不由得一阵怒火,“去,让安永国带五百兵马过来,老夫倒要看看他想做什么!”
整理好官服,陶节夫一脸怒气走入正堂,王麟此时正坐在他的椅子上,手里把玩着桌案上的一方虎头玉石镇纸。
“驸马这是何意!延安府可不是你的驸马府。”
“陶大人,我不与你啰嗦,请交出的你延安府官印和马步军都总管的大印。”
陶节夫的脸瞬时变白,然后是通红,“你以为你是谁?要罢老夫的官,得有官家的圣旨!老夫提醒你,你只是征辽元帅,还节制不到老夫!”
王麟笑了笑:“当真?灵儿,读圣旨给他听!”
一阵清脆的声音过后,陶节夫身子晃了晃,他脑中一片空白,怎么回事?这厮居然还是征西夏兵马大元帅!
“如何?我能否让陶大人交出大印?”
陶节夫嘴唇都要咬出血来,“老夫不信!”
“那简单,陶大人见过圣旨吧?要不要验验?”
明知王麟不可能假传圣旨,开这种掉脑袋的玩笑,陶节夫还是从赵云灵手里接过圣旨,只看了一眼,他便两眼发黑,瘫坐在地上。
“来人!将陶大人扶下去,好生照料,府里任何事物都不准动!”
一名护卫进来将陶节夫半拖着出去,府衙里大小官吏一脸惶恐,不知如何是好,王麟环视一遍后,沉声道:“这延安府暂由我统管,各位各司其职,要尽心办事!”
安永国接到陶节夫的命令很是犹豫,王麟可不是一般人,征辽兵马大元帅在太原府的作风早已传遍西部各道,说实话,他有些胆怯,可陶节夫毕竟是顶头上司,不听怕也不行,磨蹭了会,他还是点齐五百兵马前往府衙,等看到门口四名护卫如天神般站在那里,他便知道大事不好了,叮嘱副将不可妄动,他则一人来到门口。
“几位…哥哥。”安永国不知如何称呼才好。
“有事?”一名护卫问道。
“某乃守卫延安府的都钤辖,是陶大人让某来的。”安永国小心说道。
四名护卫早就看到他带来兵马来,不过见他没有妄动,多少有些好感,“安将军啊,那陶大人已被驸马罢了官,你还进去不?”
安永国心里一阵慌乱,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幸好没冒失,否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就这么带着兵马回去,恐怕有些说不清楚,“烦劳通禀一声,某求见驸马。”
“不用了,你进去吧。”
一路控制着发抖的双腿,安永国好容易来到正堂,“延安府马步军都钤辖安永国拜见驸马。”
“安将军请起,不知安将军找我有何事?”
“这个…,末将今日接到陶大人令,让末将带五百兵马来府衙,末将不知驸马在此,恐惊扰了驸马,特来请罪。”
“哦,这事啊,陶大人是要你来拿我。”
安永国双腿一软,“驸马,末将不知…”
“不关你的事,你也是奉令行事,对了,那陶大人已不是延安知府,你暂时听我帅令。”
“末将遵令!”安永国觉得脊背上都是汗,总算是说清楚了,否则一顶大帽子扣下来,那就是死路一条。
“安将军,这驻守横山的大军由何人统领?”
“回元帅,乃是环庆路使,知保安军折可适为主帅,知绥德军种师道为副。”
折可适王麟没听过,这种师道他却是知道,“种师道是种溪、种浩的父亲吧。”
“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