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寒门天下 >

第163章

三国之寒门天下-第163章

小说: 三国之寒门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社会底层的百姓来说,他们只会拥戴善待他们的统治者,袁绍和曹操能不能比郭嘉更加亲民爱民,推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他们都不知道,如果郭嘉守不住关中,而后袁绍或曹操占据了关中后善待百姓,那么,郭嘉就失去了为数众多的百姓支持,相反,袁绍或曹操不能善待百姓,那么百姓会对郭嘉失望。

对郭嘉而言,只要丢了关中,都会失去关中百姓的民心。

更别说再难以安置刚刚就任关中各地的官员,以及带着大批物资钱粮来关中发展家业的益州豪族。

战争的得失,不光是军事上,属地上,更多的还是人心。

关中不能丢,这是一个利弊的分析。

但是战争怎么打,还需要商议。

最后才说话的庞统口齿伶俐,吐字清晰,清脆而又十分坚定。

“袁绍与曹操进军洛阳,兵马不下二十万,其中肯定是以袁绍的兵马最多,至少有十五万。因为曹操不可能带着超过五万的兵马来打关中。既然如此,这二十万兵马就不足为惧。袁绍的军队千里迢迢来到洛阳,加上连年与公孙瓒征战,兵疲马乏,战力至少去掉两成。袁绍与曹操面合心离,实则互相算计,既无法齐心合力,那么两家合兵,战力不升反降,再去两成。关中有雄关拱卫,袁绍与曹操是仰攻,不占地利,战力还要去两成,至于关中上至官员,下到百姓皆支持主公治理关中,那么军民齐心,我军实力反而大涨。以此来看,此二十万敌军,弹指可灭。”

好一句“弹指可灭”

满堂文武微露惊容。

震撼的是庞统的大言不惭,却又头头是道。

庞统面不改色,坚定如故。

必须原谅他似乎有些目中无人,将袁绍和曹操贬成不堪一击的小角色。

谋士嘛,中规中矩就难以上位。

想要博得人主青睐,有时候就是要语不惊人死不休。

没本事的谋士,自然只能夸大其词,无中生有。

有本事的谋士,则总会在关键时候展露出过人的才干,继而一鸣惊人。

坐在主位上的郭嘉欣慰地笑了起来。

至少他视为心腹的文武中没有投降派。

局势已经分析得清晰透彻。

关中不能丢,郭嘉也不能不战而退。

既然如此,郭嘉现在要做的,就是发布军令,准备迎战。

面色一整,郭嘉神情肃然。

“徐庶,即刻发布文书给弘农郡的官员,让他们带着治下百姓暂且迁来长安避难,只要是郡内在籍户口,都能得到生活保障。”

“法正,给张辽发去急报,令他坚守函谷关,虽然他有随机应变的权力,但必须保证函谷关不失另外再给武关的严颜发去急报,令他加强对东面敌情的打探,与张辽一样,武关不能有失。最后,给扶风的吴班一道指令,如果马腾和韩遂敢来趁火打劫,他有临机决断之权,他只要有胆色和能力,哪怕杀入凉州,我都会嘉奖他。”

“庞统,用飞鸽传书给成都发去消息,让成都时刻关注益州南部和荆州的动静,哼,刘表千万别给我攻打荆州的理由武将们就回营整军备战吧,袁绍和曹操至少不会一声不吭就挥军来打的,我想看看他们用什么名义来讨伐我。”

郭嘉一一下达了命令后总算舒了口气,同时目光变得锐利,拳头捏紧,俊郎的面孔浮现一丝冷笑。

袁本初,曹孟德。

其实我等这一天,很久了。

虽然明摆着袁绍和曹操挥军入驻洛阳,是郭嘉眼前的大敌。

可是暗处还会有多少敌人?

荆州刘表,西北韩遂马腾,甚至益州南部还未归顺的蛮夷。

如果不提防他们,必定会有后悔莫及的一天。

曹操和袁绍会不会暗中煽动这些势力,郭嘉不知道,设身处地,如果郭嘉有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优势,他肯定会煽动周边势力一同发难。

成都,益州府

如今益州府的官员办公已经不在郭嘉的府邸,那座刘焉修建地富丽堂皇如同宫殿一样的州牧府经过数次更名,在郭嘉那里也从大将军府变成了州牧府,最后变成了郭府。

毕竟那里后院有郭嘉的家眷起居,官员们在前厅大堂办公总有不妥之处,所以刻意在成都又修建了一座办公建筑。

在益州府办公的戏志才披着风衣,尽管冬去春来,但近日身体不适的他还是保暖为上。

一阵匆匆脚步声传来,戏志才抬头望去,见到甄尧趋步走来,面色凝重。

甄尧入堂后也不多言,繁文缛节都省去,直接将手中书信递给了戏志才。

戏志才接过后展开阅览,神情也变得郑重起来。

“这是何时得到的消息?”

甄尧接口就答:“刚刚。”

这是从长安飞鸽传书送来的信息。

飞鸽传书,早在楚汉相争时就有过,但此类传递信息的方式发展普及是在唐朝。

也许有骏马跑能比鸟儿飞得快,可骏马总要绕过大山,趟过河流。

天空无阻,飞鸽传书的效率无疑要比人马送信高得多。

只是饲养信鸽难度极大,外行人摸不着门道,要学这门功夫,也不是朝夕有成。

郭嘉入主益州后就各方招募能人异士,也的确有对飞禽走兽在行的人来应招,于是郭嘉就下达了饲养信鸽的任务。

这么多年过去了,这项工程算是稍有成效,如今也只能应用在长安与成都的往来,或是细作传递消息时放回一只信鸽。

这都是有风险的。

而且是有限制的,飞鸽传书是利用信鸽的归巢本能,而不是寻找方向去一个目的地。

就好比如今郭嘉用信鸽给成都发来信息,戏志才想要回复郭嘉,就不能用同一只信鸽,只能换一只巢穴在长安的信鸽才行。

当然,例如这种属地之内的信息传递,信鸽是快,但也不保险,所以双管齐下,人马还是要派出的,信鸽先到,则提高了效率,信鸽有失,人力还能弥补。

戏志才在堂中来回踱步,陷入沉思。

大家心里都明白这个春天一过,郭嘉就有了关中的百姓基础,秋收之后,郭嘉就可以逐步募兵扩张势力。

所以袁绍和曹操抓的时机很好。

或者说他们的确是有心要讨伐郭嘉,而不是虚张声势。

“先静观其变吧,关中战事交由主公来应对,我等一定要保证益州不能有任何差池。倘若益州有变,关中必失。”

戏志才认真地说道,甄尧深以为然。

打仗最忌讳腹背受敌,首尾难顾之下,败兵也就在所难免。

“咳咳……”

刚刚转身的甄尧听到背后戏志才急剧的咳嗽声,停下脚步,扭身面对戏志才,面露忧色地关切道:“志才兄,你还是归家养病吧,整个冬天,你的病情时好时坏,再这么拖下去,必成重疾。”

好不容易平复下胸中气喘咳嗽的气息,戏志才挤出一丝微笑,强笑道:“呵呵,主公说过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我这病在慢慢好转,要不了几日就痊愈无恙了。”

“你……唉……”

甄尧知道他再苦口婆心也劝不动戏志才,于是转身离去。

第四十章弹指可灭。。。

 第四十一章 无惧天下

第四十一章无惧天下

在得到曹操与袁绍合兵驾临洛阳时,郭嘉心中有过不详的预感。/

这是一种危机感。

但是他的内心却十分平静。

或许换了他是曹操,也会抓住这个春天的最佳战机来打压敌人。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巍然不惧。

军事家常说不打无准备之仗,郭嘉如今是被动,对手要趁着他毫无准备来攻打他。

计划总是美好的,而现实就是用残酷的进程摧毁着人的美梦。

郭嘉得关中,三五年后,将一跃冲天,与如今的袁绍匹敌相抗。

所以雄踞中原的曹操要来遏制郭嘉,是郭嘉早有心理准备的情况。

诚如庞统所分析的那样,袁绍与曹操在洛阳有兵马二十余万,势如泰山,压人欲摧。

这都是表面,实际上郭嘉并不惧怕这二十万兵马,他有八万人在关中,足以拒当二十万,甚至三十万兵马在关外。

只要拖延不战,外敌想要打入关中,难比登天。

河北再富饶,袁绍粮草再多,若是战事拖个一年半载,他也要粮尽食绝。

猜测归猜测,预判归预判,该做的准备,该防范的意外,还是要一一着手安排和准备。

无可否认,洛阳如今有二十余万的人马,可是会不会再多?

曹操会不会增兵,袁绍又会不会增兵?

分析起来或许不会,可很多聪明人都栽在了自以为是的分析上。

军事部署安排妥当后,郭嘉面色如故,依旧平静地返回后院中。

穿庭过院,他心中在懊恼。

这个时代终究是一个信息不发达的时代。

河北的形势究竟发展到什么地步,他所知所得少得可怜。

曹操来打他,郭嘉理解,但是会心中嘲笑他不自量力。

袁绍来打他,郭嘉佩服,总有人得意忘形时自以为天下无敌,只要袁绍来,郭嘉也不介意给他当头一棒。

可是曹操和袁绍一起来,郭嘉还真有些措手不及的感觉,稍稍用点脑子推断,就知道肯定是曹操怂恿袁绍。

郭嘉所思,是袁绍难道解决了后顾之忧吗?

公孙瓒难道已经在幽州败亡了吗?

河北的情报,郭嘉所知甚少,派去的细作反馈情报所需时日甚长,这是时代技术所限制的。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郭嘉希望袁术,吕布,公孙瓒,都能多活些年,这些与他属地不接壤的诸侯,能多蹦跶几天,就能给他的近敌制造麻烦。

书房的门是大开着的,日照射入,屋内透亮,郭嘉迈步入内,见到蔡琰正考较郭烨写字功夫。

郭嘉到来,母子二人停下动作,朝郭嘉望去,郭烨从郭嘉平静的神色中瞧不出什么。

可与郭嘉同床共枕数年的蔡琰却心细如发,发觉了郭嘉平静之下的沉重。

“这月功课就将诗经抄写三遍,若有一字写得不好,就加罚一遍。”

蔡琰先给郭烨安排了些功课,而后朝郭嘉走去。

默不作声的郭嘉又转身与蔡琰一同来到屋外。

冷静归冷静,却并不轻松。

“夫君,莫不是有大事发生?”

蔡琰知道郭嘉在思考,可是忍不住心中好奇,就询问起来。

郭嘉轻轻点点头,而后望向无垠蓝天,道:“袁绍,曹操,集结二十余万兵马已经入驻洛阳,我料最快十日,最慢一个月,他二人准备充分后便会发兵攻打关中。”

就算袁绍和曹操的兵马到了洛阳,总要休息一阵并且保证后续粮草的充分才会进攻,从冀州到洛阳,本来就不是一段短途。

蔡琰脸色微微一惊。

曾经,郭嘉说过占据关中很敏感,稍有不慎,就会引来八方强敌。

却不料郭嘉谨小慎微,低调务实地发展,还是遭到了袁绍与曹操的忌惮。

略微露出一丝自嘲的苦笑,蔡琰笑自已似乎太感情用事了。

处处往乐观的方向去想,说到底还是因为郭嘉是她的夫君。

秦汉两代王朝的建立,关中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军事地位。

郭嘉只要在关中,不论他如何低调,都会处于风口浪尖。

袁绍曹操挥军来袭,也就应该是意料中事,又有什么可惊讶的。

“夫君打算如何应对?”

郭嘉没有回答蔡琰的问题,反而淡淡道:“你去收拾行装,带着烨儿连夜赶路返回成都吧。”

既然曹操和袁绍的兵马已经来了,仗,是不打不行的。

先安顿好家眷,郭嘉也不用分心他顾,免得有了后顾之忧。

蔡琰欲言又止,最终还是默默转身朝居室走去。

比起长安,显然成都更安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