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陕西坑 >

第53章

陕西坑-第53章

小说: 陕西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大利本来倒是很想打酱油的,德国对意大利的希望就是它能够守住地中海地区,不要给德国添乱。英国人在敦刻尔克失败之后,以及在之后的空战中伤亡惨重。苏德战争的爆发,给了英国人以希望。他们现在唯一还能够动手的区域,只有非洲。在日本南下之前,英国人集结了他在非洲殖民地的军队,对埃塞俄比亚发动了“解放战争”。意大利人此时在非洲的核心利益是利比亚,放弃埃塞俄比亚并不是什么大事,意大利人撤退了。英国人并没有见好就收,而是继续挥军进攻利比亚。结果,英国第八集团军和全然不同的意大利雄狮展开了较量。
自从得到了石油资源之后,墨索里尼掌控下的意大利经济就迅速有了好转。墨索里尼也不是什么和平主义者,他加强了意大利军队的装备和训练。特别是重工业的起色,以及对德石油出口和成品油出口,意大利得以搞到了一些德军的旧坦克,增强了意大利军队的整体战斗力。
英国人进攻利比亚,墨索里尼先是对意大利人进行了足够的宣传。好不容易生活有了起色的意大利人怎么能够接受这样的攻击?意大利军队的战斗意志随即得到了极大提升。
依靠了沙漠防线挡住了英军的头三板斧之后,意大利军队在德国提供的参谋长顾问,隆尔美中将的建议下,以反向肘击的模式对英军发动了反击。第八集团军遭到了重创。二十万士气高昂的意大利军队,一举重创二十万英国军队以及英国殖民地军队组成的联军。
英国联军损失了八万人,一路败退向埃及。意大利军队随即展开了追击,在阿拉曼一举摧毁了英国人临时组织起的防线,在12月18日攻克埃及,把第八集团军撵去了中东。英国人的地中海交通线彻底被切断。
此战中,隆美尔对意大利军人表现出的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赞叹不已。参观了利比亚油田之后,对利比亚丰厚的石油资源颇为感慨。
日军的南下,让英国人乱了手脚。现在,他们的舰队想开去亚洲,就要绕过好望角,横渡印度洋才行。更糟糕的是,英国人为了能够拼凑起足够的军队,大量调动了亚洲的舰队,以及印度军队。在意大利人的猛攻下,只有不到两万英军逃到了中东,其他部队全军覆没。要么战死,要么进了意大利人的战俘营。
而在此时,能够抵抗日本的军队已经屈指可数。
可以说是无趣的战斗,呈现全面优势的日本海军,以围剿的姿态对英、美、荷联军海军进行着打击。陆地上,马来之虎山下奉文则猛烈进攻。12月22日,英、美、荷联军的海军只有一艘驱逐舰逃到了澳大利亚,剩下的舰艇全部沉入了南中国海温暖的海水之中。日本人在国内对战争的伟大胜利进行了疯狂的吹鼓。
1941年12月30日,山口多闻的航母编队从已经攻克的新加坡港出发,进入印度洋作战。轴心国正在以不可抵抗的姿态,在世界上扩大了其势力范围。
而位于世界到东端的中国,表现出的宁静姿态,让世界的目光不得不放在她的身上。
英国特使,在1942年1月1日,终于赶到了北京,和共和国总理周恩来进行会晤。要求中国加入世界反法西斯阵营。
苏联和日本已经签署了日苏友好条约,除非日本对苏联宣战,否则苏联在苏德战场上形势危殆,不会主动向日本宣战的。
中国一百年来一直被欧洲国家侵略,不平等条约签了上千个,共和国在解放全中国的过程中,以及建国以来的日子里,不断和英法等国发生摩擦,英国人深知,中国肯定乐于见到欧美列强遭到损失的。
只要中国没有宣布加入轴心国,那么把中国逼向轴心国的任何言谈都是不明智的。虽然极为不想向中国低头,但是英国人对于搞平衡的伎俩用的熟而又熟。所以拉拢中国的特使,是以平等的姿态向中国解释,加入反法西斯阵营的重要性。
共和国很清楚加入反法西斯阵营的重要性,而且就是中国不加入,日本的目的也是要围堵中国。这样的好机会,就必须以平等的方式和对方谈判。那种复仇式的冲动,仅仅会让人理解到中国还是一个弱者。
第一次谈判,双方达成了一个协议。英国将废除一切和中国签署的不平等条约,在之后,以充分尊重中国领土、主权、尊严的基础上,重订条约。英国将会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将旧条约原本和副本,全部交给中国。英国将归还英国官方博物馆当中所有中国文物,而且中国拥有追索被英国抢走的各种文物的永久权力。中国宣布将和英国建立友好的双边关系。
1月3日,反法西斯阵营各国政府,以及流亡政府,都表示将依照英国的模式,在战后和中国重新建立起新的外交关系。
也就是在这天,日军航母编队在山口多闻指挥下,重创英国印度洋舰队。然后舰队保护着登陆舰队,在孟买实施了登陆作战。
1月5日,日军攻克孟买。
1月6日,苏联表示接受共和国政府提出的援助计划。
1月7日,英、美政府通电,敦促中国加入盟国。
1月8日,苏联代表团在北京会见了中国国家主席太祖,表示将归还1919年后从中国夺取的领土。
1月9日,中苏部长级谈判当中,苏联方面同意再归还一部分1894年后从中国夺取的领土。1月20日,双方就领土问题正式签署了协议。
1942年1月30日,中国宣布加入盟国。并且对德意宣战。同日,德意也对中国宣战。
但是中国和日本并没有互相宣战。
盟国和轴心国呈现出一种奇特的格局,英美两国对轴心三国宣战,中苏对轴心国当中的德意宣战。轴心国当中,德意对同盟国宣战,日本却没有对同盟国的中苏宣战。
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展开,各大国之间却完全根据自己的利益选择着不同的外交姿态。


共和国之所以不愿意突然参战,想坐等欧美自相残杀并不是主要原因。实力不足以对日本构成威胁,才是共和国的核心问题。
1939年解放东北的战役结束之后,日军开始构筑鸭绿江防线,到1941年,鸭绿江防线构筑完毕。虽然谈不上固若金汤,构建过程当中,日本因为缺乏对现代陆地战争的理解,防线有诸多问题,但是,共和国仍然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够攻陷这条防线。中日的全面战争,对于共和国经济发展有着太大的伤害。更何况苏德战争当中,苏联形势岌岌可危。共和国也必须随时准备以各种方式援助苏联,单薄的国力实在是无法支撑两线作战。
军方早就跳脚的要备战,但在1941年中旬,迎接他们的却是大复原和大征兵。大复原是为了增强政府在地方上的控制能力。大征兵是为了备战。各地征兵严格按照异地服役的要求,包括前军阀部队,同样接到这样的命令。三年来这些军阀在和土星共同体斗争的时代,越来越觉得力不从心,到了这步,众人早已经没有斗下去的心气,他们乖乖交了军权,愿意从军的进军校深造,不愿意从军的,办理退伍手续。共和国内部的格局势力全部被解决。
入伍的200万新兵,让解放军平均年龄大大降低,士兵们多数是1920年之后出生。在这几年的扫盲运动中或多或少认几个字。出身老解放区的,不少还上过小学。要把总数高达350万的军队训练成理想中的军队,各级政委和指挥官都付出了大量心血。
和十几年前相比,兵员素质有了重大提升。军训是共和国基层考评的重要项目。所以年轻人都接受过一定程度的军事训练,至少也是接受过一年数次的队列、行进、方向等训练。加上扫盲班的文化教育,或者干脆就是接受了义务教育,新兵至少不不是那种语言不通,连左右都分不清的兵员。
和以前相比,现在军队要掌握的军事技术更加复杂。以前扛杆红缨枪就可以上阵。现在需要进行全面的军事教育。整个难度并不在以前的军事教育之下。对军事教育感到为难的不仅仅是出身红军的干部,出身国民党的军官同样头痛。
白崇禧中将就是这样的一位,出于妄图割据自保的一位地方军阀,白崇禧放弃了去军校进修的名额。等他已经对广西半独立绝望之后,干脆就进了军校深造。然后就发现本来应该同期的陈明仁少将已经是第二次来深造了。
陈明仁是和光头的陆军大学一起被俘的。解放军倒也没有怎么难为陆军大学的这群人,军事课由新老师和旧老师混讲,政治课由土星共同体派来的干部负责。基本属于改造性质的“新陆大培训班”在集中营里面开讲了。
陆大培训班的课程因为是国共双方教师混讲,所以学生们自然是不服气,要和老师较量一下。在之后的几个月当中,这些人都服气了。他们承认,在纯军事上,土星共同体和解放军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为何解放军能够拥有压倒性的军事优势,对这个问题,军官们和教师们进行了深入讨论。最后前国民党军官们也不得不承认了土星共同体政治上的优越性。改造进行到这个程度,国民党军官的想法都有重大改变,不过想把这些人全部改造成合格的土星共同体员也不是那么现实。
一部分军官提出,能不能在不入党的情况下,在解放军里面干。解放军提出的条件是,从尉官开始爬阶梯,但是这些前国民党高级军官可以得到优先提拔。这并非是可以侮辱或者刁难,
因为解放军当中的风气和旧军队当中的风气完全不同,把这些习惯于高高在上的前军官直接任命成高级军官,自然是要出乱子。这对大家都不好。
既然从尉官开始,这些军官们的晋升就有快有慢。例如陈明仁就进步飞速,呈现一年四级跳的水平,从少尉晋升为中校。在对日作战当中,陈明仁为上校师长,指挥一个师参加了战役,作战果敢,战功很大。
战后陈明仁晋升为大校,再次进入军校深造。并且在军校里面接到了晋升少将的命令。虽然在军队当中接受过足够的政治教育,但是陈明仁却还是不想和政治有什么接触。政治工作有政委,他只要负责好军事工作就好了。所以当白崇禧和他谈起政治形势的时候,陈明仁仅仅是礼貌性的在倾听,虽然对土星共同体的评价并不太高,但是作为军人的陈明仁也知道对政治对军事的重要性。不仅仅是陈明仁,在解放军当中大批非土星共同体出身的军官,都深知这点。解放军的军队性质和这些人曾经身处的军队完全不同,这是一支保卫国家,保卫人民的军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这些旧军人出身的军官们感到了一种迷茫,现代化战争要在火力地狱中展开。飞速提高的共和国力量,给了他们信心,而对战场情况的无情评估,又让他们必须从士兵的角度来考虑。如果是以前的旧军队,不用说是面对列强的军队,光解放放军拥有的活力以及先进的战术,就可以摧枯拉朽一样的击败任何旧军队的精锐。解放军是能够忍耐火力地狱的,但是作为军官,作为职业军人,为了什么样的理由驱赶着部队投入铁与火的地狱,这就是不得不考虑的重要问题。
因为深知生命的重要,所以要保卫国家。在收复东北的战役当中,陈明仁的师伤亡了2000多官兵,他们都是最优秀的军人,战斗中舍生忘死。当陈明仁看到数万官兵的墓碑组成的森林的时候,这个冷酷的战术家第一次感到了良心的重量。这些士兵并不是为了他陈明仁而战,而是为了中国而战。以悍将之姿得到晋升的陈明仁亲眼看到,日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