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雅骚 >

第76章

雅骚-第76章

小说: 雅骚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个什么人,山yin应该没这号人物,说不定还会来sāo扰”

上到山巅,商澹然看到她绘画制成的六盏精美灯笼正悬在星宿阁楼前,便一左一右拉着两个侄女的手立在阁边观看,张原陪在她三人身边一小奚奴武陵不知从哪个角落钻了出来,欣喜道:“少爷,我就知道少爷会到这里来看自家的灯,已经在这里等车好一会了。”

张原笑道:“小武你倒来得快。”

这时听到星宿阁内羯鼓传huā行酒令,张原眼力不佳,耳朵却是极尖,听到了钟太监那异于常人的嗓子吟出“柳絮飞来片片红”这一胡诌之句,原本笑语喧哗的星宿阁就是一静,没人出声了。

张原心道:“钟太监出丑了,我是不是该帮他一把?嗯,结交一个有权有势的太监对我以后绝对是有帮助的,不管是东林党还是阉党,只要对我行大事有利我就不会拒绝,国难将临,要利用一切能利用的人和事嘛,当然,骑两头马说话左右逢源绝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很可能两头不讨好,这,就要看我的手段了…”

张原心思急转朗声道:“柳絮飞来片片红,此诗有出处,乃是元人咏平山堂诗,用来应对“飞红令。,果然妙绝。”

果然,阁中有人即应道:“是谁?快请进。”迎出来的是浙江省按察司的长官张其廉繁灯照耀,张其廉见张原年龄不过十五、六岁,而且是青衣儒童,不免有些失望,问:“你真知道那句诗的出处?”

张原躬身道:“正是。”

张其廉这时也顾不上那么多了让这少年进去搅搅局也好,说不定就把那尴尬场面糊弄过去了,只求钟太监不要太着恼,便招手道:“请进。”带着张原进到星宿阁中。

张原一进来就八面春风,向族叔祖张汝霜、向老师王思任、向徐知府、向侯县令一一施礼,熟络得很,倒把按察使张其廉给搞糊涂了一张汝霜起身笑呵呵道:“钟公公、张分守,诸位娑达,这是我张汝霜的族孙张原张介子一张原,赶紧拜见钟公公和按察使张大人。”

张原便向首座的钟太监施礼向身边的张其廉施礼,张其廉轻拍前额作回想状,说道:“张原,我在杭州听过这名字,王提学有一次提起过,说山yin张原小小年纪写得一手好时文,就是你?”

张原含笑叉手道:“那是大宗师过誉,小子才疏学浅,如何当得。”

原来眼前这个少年真的是王学道夸赞过的少年才子张原,张其廉喜道:“山yin张氏出才子啊那你且说说“柳絮飞来片片红,出自元人哪首诗?”

张原朝首座的钟太监一拱手,说道:“钟公公博学,小子好生敬佩,这“柳絮飞来片片红,之句颇为生僻,难怪在座贤达一时都记不起来,此诗乃元人咏平山堂之句,广陵瘦西湖有欧阳修建的平山堂独占湖山之胜,后人题咏甚多,小子也记不清到底是何人所作,但那四句诗尚能记忆”

吟道:“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夕阳返照桃huā渡柳絮飞来片片红。”

星宿阁内又是一片寂静,随后便是喝彩一片:“妙!妙极!”

“夕阳返照,桃huā灼灼,那柳絮飞来看上去岂不就是红的了,绝妙!”

“此诗用词尖新,正是元人仇远、杨铁崖辈的诗风。”

“……………”

张其廉大喜赶紧恭维钟太监道:“钟公公博学强记,下官自愧不如,这等绝佳好句我等却以为诗意不通,惭愧啊惭愧。”

徐时进等人也跟着大声“惭愧”起来,一时间气氛热烈座上官绅名士一个个自我检讨,愧对钟公公,叹服钟公公大才,只有张汝霜、

王思任笑吟吟看着张原。

那钟太监被众人这么一顿狠夸,已经忘了这句其实是他临时胡诌的了,还真以为元人有这么一首诗,转恼为喜,mo着光溜溜的下巴道:“这个这个,咱家还真记不清了,只记得这一句,这位张公子倒是记得全。”

张原谦虚道:“在下是去年在一本前人集牟中偶然翻到这首诗,在下年幼,读书不多,所以还记得全诗,钟公公是读书太多,多年前读过的诗自不可能一一记忆,但一遇“飞hu柳絮飞来片片红,之句便油然升上心头是不是?”

钟太监点头道:“是的,就是这样。”喜笑颜开,觉得这少年真能理解自己,对张汝霜道:“肃翁,你这个孙儿聪明,前程不可限量。”

张汝霜笑道:“公公过奖,张原是王季重先生的弟子,多由季重教导。

钟太监便对王思任道:“*庵教得好,教得好,教导有方。”

张其廉见钟太监眉开眼笑、心怀大畅的样子,这才长长出了口气,这附庸风雅又喜怒无常的太监可不好shi候,今夜多亏了张原,只是那诗真的是元人的诗吗?

 第一百一十四章 家父董其昌

钟太监招呼张原道……张公子,坐这边,咱家见到你这样的后生才俊,就大起惜才之念。//”心里道:“这满座什么江左诗家、文章方伯,一个个饱读诗书、名头响亮,依咱家看都不如这少年张鼻,只张原知道“柳絮飞来片片红,的出处,连咱家自己都记不清了,若非张原提醒,咱家今日的妙句还要被这些外官耻笑,那岂不是天大的冤枉。

时人有一句俗语叫“三个xing儿,不要惹他”哪三个xing儿?就是太监xing儿、闺女xing儿、秀才xing儿,这三种人不好惹,晚明的秀才时常聚众闹事,连官府都怕,秀才第一难惹,那太监xing子与女子xing情相近,南京工部主事谢肇制曾言“宦官、fu女看杂戏,至角sè遭难,无不恸哭失声,人多笑之”而且太监xing子还要更夸张一些,喜怒无常、

任意闹事、多泪常颦,xing情变化不定,很难把握,但如常拿得准,对得上他心思,他就视你为知己,甚至肯为你出死力,当然,你若得罪了他,那他的报复也是凶狠酷厉的…

钟太监是个很要面子的太监,尤其是在文人雅士之中,这下子张原以一首诗给他长了脸,就对上了他的心思,钟太监觉得满座高贤,只他与张原两个最有才华,他第一,张原第二,其余大抵是沽名钓誉之辈,差点害他丢脸,所以钟太监对张原是惺惺相惜,自然要提携提携、

亲近亲近随役赶紧搬来一张圈椅就摆在钟太监身边,张原告罪坐了,钟太监将他上下仔细一看,赞道:“好个人物!”问张其廉:“既然王提学都夸他,为何还是青衣儒童?”

张汝霜答道:“我这族孙因年幼,以前未参加过科考,今年已十六岁,学业颇见长进,所以下月就要参加县试了。”

钟太监便笑道:“原来如此,怪道说没有功名呢却原来是还没开考,咱家料定张公子这回要一鸣惊人,后年乡试,咱家若还在杭州的话,张公子一定要来织造局见咱家,八股文咱家是不会作,但谈诗论词是可以的。”

张原心道:“钟太监很热情啊,简直有点九千岁连升三级的味道了。”恭恭敬敬道:“1小子若至武林,一定要拜见公公,聆听教诲。

自己胡诌的诗竟与古人暗合钟太监兴致又上来了,笑道:“羯鼓传huā只一轮,难不成今日只考咱家一人一敲鼓敲鼓。”

羯鼓声再起,钟太监刚将手中梅huā递给张原,鼓声就停了,钟太监尖声大笑,说道:“这是有意刁难,绝对是刁难,哈哈,张公子看你的了。”张原起身道:“1小子方才苦思钟公公诗句来历时,已想到了一句有“飞、红,二字的宋人词一泪眼问huāhuā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张其廉笑道:“不错,这是宋人欧阳修的佳句,钟公公,下官这回没有记错吧。”

欧阳修这阙蝶恋huā词恰又是钟太监熟知的,喜道:“对得好对得好,咱家那句“柳絮飞来片片红,是咏欧阳修平山堂的,张公子这词又是欧阳修作的,咱家有个提议,这飞红令所说的诗词必须要与平山堂或者欧阳修有关”

这下子可把在座的高贤都难倒了只有王思任对上了欧阳修的词“红粉佳人翻丽唱,惊起鸳鸯,两两飞相向”其实是三句了,钟太监看王思任是张原老师的份上,马马虎虎算通过其余对不上的一律大胱罚酒,这更让钟太监有“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的感觉,看张原极是顺眼。

正胱筹交错,宴饮正欢之际忽听星宿阁外闹哄哄一片,似乎起了争执张其廉不悦道:“这良宵佳节,不好好赏灯,倒吵起架来了,扰了远客的兴致。”

绍兴知府徐时进和山yin县令侯之翰赶紧起身,出阁去看是哪些没眼sè的蠢货要讨打张原隐隐听到争执声中似有小奚奴武陵的声音,想起方才蓬莱岗上遇到的那个豪奴喝道的青年公子,赶紧也起身道:“小子也出去看看,莫不会与小子的家人有关。”太监最喜热闹,吵架也是要看的,钟太监道:“那就一起去看看,评个理。”

阁平诸人一拥而出。

龙山之巅自东向西倾斜,东边最高处就是星宿阁,从星宿阁到西边山崖有百余步,山石树木,无处不灯,商澹然等人见张原进了星宿阁,便到其他地方看灯去,1小景微眺望远处的会稽城,问商澹然:“姑姑,哪里是我们家?”

商澹然指点道:“看到没有,那便是白马山,白马山下就是咱们家。”小景徽踮起脚使劲看,摇头道:“只看到山影,看不到我们家。”

商澹然微笑道:“太远了。当然看不到了,只知道家就在那个位置。…

小景徽又仔细寻看了一阵,说道:“灯太多了,若会稽城只咱们家点灯,那就能看到家了。”

商景兰道:“1小徽你好霸道哦,就不许别人点灯。”

商周德笑道:“陆游《老学庵笔记》就有一则故事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当下将那故事说与小姐妹二人听,景兰、景徽听得“格格”直笑。

小景徽道:“我可没有那么霸道,我只是说说嘛。”却又道:“那张公子哥哥家离这里近,姑姑能看到在哪里吗?”

商澹然含笑道:“看不出来,我又没~”住口不言。

一边的武陵道:“我来看,我来看。”刚找到府学宫的位置,左手臂突然被人抓住,一个声音道:“这位小哥,借一步说话。”不由分说,拖着武陵就到了一块峻岩巨石边,武陵挣脱开看时,却是一个奴仆装束的青衫大汉,边上还有好几个同样装束的汉子,一看就知道是势家豪奴,一个清客模样的中年人过来笑笑道:“这位小哥,我有话问你一”

武陵几乎是被强拽过来的,很不高兴,扭头朝那边看看,商氏的几个健仆不明所以,以为这是武陵认识的,也就没过问,只朝这边看看那清客见这小奚奴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便mo出十几个铜钱,说道:“赏你的。”摊着手等武陵来拿。

武陵还真没把这几个钱放在眼里,说道:“我不要钱,你们有什么事?”

那清客朝商澹然那边一呶嘴,问:“你们是哪里人,家主什么名字?”

武陵道:“我们当然是绍兴人,你们却是从哪里来的?”听方才那豪奴还有这个清客的口音都不象是本地人。

那清客不答,只问道:“你家主是谁,还有,那边那位小姐可曾婚配?”

武陵立时警惕起来,说道:“那位商小姐就是我家未过门的少奶奶,已行过大聘。”这是提醒对方不要痴心妄想了。

那清客还待再问,巨石后转出一个浓眉大眼的青年公子,不耐烦道:“和这么个小家奴有什么好说的,去把他家主请来,我直接与他说。”指了指商周德。

那清客便向商周德走去,两个商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