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闯明 >

第72章

闯明-第72章

小说: 闯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有人众志成城,一座木桥眼见着缓缓造了出来。
PS:人心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天下无敌。所有的读者都是侠雨的人心,也是侠雨写下去的动力。怎么说呢,忽然就想说一句:谢谢你们。

第十章许安鳌拜耿仲明

五十里有多远?
看着很远,但是实际上也不过就是不到一个时辰的路程。古人有八百里加急的说法,算起来也有一个时辰行七十多里的速度。区区五十里,几乎就是眨眼即至。更不要说这附近视野辽阔,很远就能发现这边万余人的动静。
站在河岸边,许安焦躁的看着前方的滚滚烟尘。怎么也没有想到,鞑子来的比预料中的还要快。
眼见前方奔过来数个鞑子斥候,发现众人后又赶忙拍马退回,许安脸上的焦急情绪越来越明显。
“他娘的,鞑子来的真是太快了!他们是怎么知道咱们的行走路线的?”樊胡子脸都黑了。鞑子出动的军队绝对不是一两个人,而这边手下满打满算一百多点儿人,哪里是鞑子的对手?
“行了,少说废话。派个人去后面催催,桥造好了没有?”瞪了樊胡子一眼,许安明白樊胡子的意思。但是眼下是纠结那个的时候么?再说只要过了桥,鞑子再厉害也拿咱没办法。
不一会儿,派去后面的传令兵回来了。满脸沮丧,传令兵垂头丧气道:“报大人,后面不用指望了。他们桥倒是快搭好了,但是乱七八糟、颤巍巍的一次只能行走一个人。眼下那么多人,恐怕咱们死光了他们也过不完。”
“那搭的什么桥?这不是儿戏么?”樊胡子瞪大了眼睛。
“行了,体谅一下。咱这附近什么东西都没有,能搭个桥出来就不错了。”摇摇头,许安吩咐传令兵道:“你去那边找找他们主事的人,命令说桥上只准走老幼病残和女人,所有的成年男子都自己泅渡过河。鞑子就要到了,让他们抓紧时间。把笨重的东西都丢下,等鞑子走了再来取。”
“是!还是大人聪明。”传令兵惊喜的转身离去,许安却是无奈的苦笑。
说着简单,但是这大冬天的渡河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许安自然不知道,这座桥造的极为辛苦。没有桥柱也没有支撑物,只能靠无数坚毅的汉子在水里支撑起桥的平稳。这冰冷寒冬里,他们这也是拼了命。河水刺骨,哪怕不被鞑子杀死,这冰水里泡着,冻伤冻死的也不会在少数。
听到许安的命令,百姓们也明白了事情的紧迫。无数的汉子在吩咐好自己的妻儿老小后,翻身就跳进了河里。他们不是为了渡河,而是一个个游到了桥下。一双双手结在一起,硬生生用手臂将桥拓宽了一倍余。
冰冷刺骨的河水击打在他们的身上,一个个嘴唇乌紫皮肤惨白。但是哪怕是再冷,也没有一个人松开手臂退缩。在他们上方,无数的百姓在人桥上紧张的行走着。她们才踩着自己丈夫、父亲、儿子的手臂,一个个涕不成声。没有人害怕,也没有人反对,这一条用希望和生命搭成的人桥将送她们前往安全的河对岸。
后面追赶的鞑子已经被忘却,所有的乡亲们都只关注着自己的脚下。他们迅速而又小心翼翼,他们感动而幸福。
看着这一幕,许安的眼睛里也满是泪水。回头看看自己手下的兵士,看着这一个个激动着眼睛通红的汉子。
哽咽着,许安伸手指着众百姓:“兄弟们,看到了么?这就是我大明的百姓,就是我们立志要守护的乡亲。能够守护这样的百姓,我许安感觉很骄傲。一想到咱们要保护的是如此伟大的人们,我的心就是滚烫的。哪怕是在这寒冷的冬天,哪怕是死,我许安都无所畏惧。真的,我只要能保护好他们,我觉得我死了都值得。”
“大人!您说的没错,我们死也不能让鞑子伤害到这些了不起的百姓。”同样眼睛通红,章秉国昂首挺胸站了出来。他代表的,自然就是这一百多曾经隶属鞑子的仆从军的态度。
这一刻,他们真的被大明百姓的无私和坚强所感动。因为这些伟大的百姓,他们真正认同了自己的身份,真正承认了自己所应该所做的事,对和鞑子交战没有了恐惧,也对大明的未来有了向往和自豪。
这一刻,他们才清楚的知晓,什么叫做‘汉人’。
“好了,都别浪费时间了。”满意的笑着,许安开始指挥队伍:“章秉国,你带三十个兄弟去左翼布置阵地坚守。抓紧时间多弄些壕沟和陷马坑,多杀一个鞑子就能让百姓少面临一点威胁。”
“是!”章秉国领命而去,面无恐惧。
“然后是你了,老樊。”笑看着樊胡子,许安有些无法言语:“咱们在一起混了这么久,只可惜就没一天的安生日子。自从遇到你啊,我就发现我和鞑子、和打生打死的事儿结了缘,每天都是杀鞑子、杀鞑子拿命去拼。老樊,你到底是我的灾星还是福星?遇到你啊就没个好事。”
笑的胡子都裂开,樊胡子满脸的轻松笑意:“呵呵……少爷,我老樊曾经发誓要和鞑子死战到底。你说你结交了我,难道还能躲的过去?”
“好了,不和你啰嗦了。”瞪了樊胡子一眼,许安吩咐道:“老樊,你带三十个人去右翼吧。和章秉国一样,把阵地给布置起来。小心点儿鞑子的弓箭,再保护好乡亲。咱们在这里和鞑子拼了。”
“恩!那我去了。”点点头,樊胡子转身就走。走到半路,樊胡子回头表情严肃:“少爷,多保重。”
“去吧!去吧!别担心我。”笑着,许安又看看自己身边还剩下的五十几个人。只有五十几个人了,就要靠这些人来堵住敌人的正面攻势。
能行么?许安不知道。但是看看眼前一张张坚定的脸,许安心里也不彷徨了。
虽然不知道会来多少鞑子,但是又有什么好恐惧的呢?
回头看看,百姓们已经渡过了大概三分之一,剩下的预计还得要一个时辰左右。一个时辰啊!鞑子眨眼即至,估计一刻钟就会到。那剩下的时间就要靠兄弟们去用命拼了,也不知道能坚持多久。
想着,许安看看站在一边的张家兄弟。两个人也明白许安的意思,坚定的点着头没有丝毫的犹豫。
“好吧!咱们也不耽误时间了。都去准备吧!古月,吩咐大家挖壕沟。兴霸,你去乡亲们那边看看有没有不要的啥东西,想办法弄点挡箭牌什么的。”一个个点名,许安吩咐道:“兴文,你就像我刚才说的,挖点陷马坑。恩……你叫张穆是吧?咱们还有四匹马,你带四人骑着去周围看看,随时探查鞑子的动向。小心鞑子的斥候,别给我还没杀几个鞑子就牺牲了……”
“是!”众人含着热泪大叫着,一时群情激昂。
“好!那大家都去准备,咱给鞑子来个狠的尝尝!”叫着,许安满脸自信。
……
就在许安带领众人准备拼命的时候,远远的鞑子已经来到。领头的那人一脸络腮胡子,一根根像针尖一样坚硬的翘起;他头戴红顶儿斗笠,上面插着一根绿蓝色的孔雀翎。又粗又大的黑辫子被缠在脖子上,尾端却用一根红绳儿绑了起来。这人大概中年,浓眉星目神情坚毅。他手上握着一根极长的狼牙棒,棒子上闪烁着点点金光,却是溶了些许金、铜等金属以增加重量和硬度。
鞑子自己自然没有这样的工艺,但是随孔有德投靠而去的工匠们却给鞑子带来了太多太多的好处。
因为孔有德,鞑子不仅有了大炮和更加精确耐用的铁弓,在个人装备上也是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这个鞑子就是这样,他身上的配备比起过去已经好了无数倍。身为镶黄旗赫赫有名的巴图鲁,他鳌拜在满清也还算是个人物。无论是皇太极还是多尔衮都对他赞誉有佳,前年时候作先锋攻打皮岛,鳌拜出尽了风头。
“吁……”叫一声,鳌拜挥手喊停了队伍。而随着鳌拜的手势,一个文人模样的瘦弱中年人骑马并肩走上前。
对鳌拜拱手,这中年人道:“鳌大人,为何要停步?那些汉人就在前方,不能让他们跑了。”
“哼!”冷哼一声,鳌拜对此人似乎非常的不屑。斜眼看着他,鳌拜冷笑道:“怀顺王,难道你对我的命令的有意见?”
脸色一白,中年人连忙退后:“不敢!不敢。”
说着,中年人眼睛里闪过一丝不为人所见的厉色。
他就是耿仲明了,今年刚被皇太极赐封为怀顺王,掌管汉军镶白旗以及满清三千精锐神机营。基本来讲,满清几乎所有的火炮和炸药等等都归耿仲明管理,也算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职位。
耿仲明封了怀顺王,孔有德封了恭顺王,尚可喜封了智顺王,鞑子的满清一时之间多了好几个王爷。这让鞑子怎么想?他们辛辛苦苦的和明朝交战,结果最后还是让连明朝人都瞧不起的汉奸爬到了自己的头上?
从某一方面来讲,皇太极的做法是正确的。只可惜很多的鞑子不理解,包括鳌拜在内。
自从听旗主命令与耿仲明一齐前往保定支援多尔衮到现在,鳌拜没有给过耿仲明任何的好脸色。
怀顺王?哼!再怎么称王爷,在满清眼里也只是一个奴才!怀顺,怀顺!只有像狗一样的顺从,才配得上这个称呼。
不是么?
鳌拜冷笑着,每一次对耿仲明呼喝都让鳌拜心里感觉爽快。
汉人,只能给满清做狗!

第十一章血战不为生与死

许安自然不知道带队前来的鞑子是鳌拜,这个鼎鼎大名的人物在许安的耳朵里和多尔衮一样的如雷贯耳。
眼下前方已经是烟尘滚滚,用眼睛都已经可以看到前面鞑子狰狞的眼神。他们一个个表情阴狠而嗜血,手上更是提着一张张的长弓。这些鞑子看起来比许安曾经遇到过的所有鞑子都要精锐,至少在配备上要强上许多。一个个都身穿皮甲甚至铁甲、头戴红顶戴,胯下的战马也是俊勇不凡。
还未靠近,一股狂暴的气势便是扑天而来。鞑子们冷冷的从背后取出一支支的箭矢,丝毫没有因为对手人少就大意。
“驾!”鳌拜大吼着,拍马冲在队伍的最前方。他是唯一一个手持近战武器的鞑子,一身铁甲更是威武不凡。
近了,更近了,距离那些无能的汉人只有四十步。鳌拜能够看见那寥寥的几个反抗者,也能看见后面那些如牛羊一般的汉人百姓。
但是那些混蛋为什么都不害怕?为什么那些百姓都不逃走?他们聚集在那里做什么?鳌拜的脑海里一瞬间转动了许多的心思,汉人与过去不同的态度让鳌拜有些好奇,但是却无法让他担忧。汉人的懦弱早已深深的印在这个巴图鲁的心里,他杀死的汉人比草原上的野马还要的多。无论汉人摆出什么样的姿势,对鳌拜而言都没有区别,一狼牙棒下去就可以消灭。
“放箭!两轮骑射,近战杀敌!”大吼一声,鳌拜冲向了汉军的战壕。
随着鳌拜的吼声,无数的鞑子朝许安的阵地射出了手里的箭矢。一时间天空中箭如飞蝗;又如雨下。
“啊!”
“该死!”
‘噗哧!’‘噗哧!’的声音不时响起,却是箭矢穿透进肉体的声音。哪怕是许安已经提前做好准备,但是仍然有十数名兵士被鞑子的箭矢射中。更加不幸的是,因为战壕的原因,这些人基本上都是被射中脑袋或者脸部,瞬间就毙命。
“啊!鞑子来了,大家快过桥啊!”
“救命!我受伤了,救命!”
鞑子弓箭的射程极远,许安身后的百姓也遭到了波及。眼下还有近一半的百姓没能渡河,结果被罩进了鞑子的箭雨里。无数躲闪不及的百姓们被鞑子射中,鲜血喷涌;惨叫声和恐慌在弥漫。
“过桥?”听到百姓的叫喊声,鳌拜的眼睛一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