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闯明 >

第2章

闯明-第2章

小说: 闯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群人如见了鬼一样瞪着许安,许安在心里叹了口气。偷偷摸摸小心翼翼的生活不适合我啊!许安想到了过去拼命维护自己威望的日子。
‘咕嘟’
咽下口唾沫,许安身后的张兴霸几人也被狠狠的震摄住。看看许安又看看眼见跪着发抖的几人,张兴霸小心翼翼道:“大……大哥,这……这是火器?”
回头点点头笑了笑,许安枪指眼前几人道:“我只杀首恶!不再追究你们背叛我的事。不过,从今天起你们和我也没有任何关系。你们要为虎作伥,我不管你们。但是麻烦记住,不要惹我!”
“听到没有!”
“是!是!大哥……我……我们错了!”
“滚!”
……
几人作鸟兽而散,许安也松口气将驳壳枪塞进胸衣里。看看眼前,只剩下张兴霸,李清,周平树和张兴旺四个人。几人的眼热的瞅着许安的胸口,而时不时看向地上刘三鼠尸体的眼神里却又满是怯懦、紧张。
笑笑,许安故作轻松道:“怎么了?吓到了么?”
“嘿嘿……”张兴霸不好意思的红了脸。
“大……大哥,你拿的是火器?”
说话的是张兴旺,张兴霸的孪生弟弟。跟张兴霸不同,张兴旺喜欢读书。跟着许安这几年,张兴旺基本上是在私塾的窗户底下度过。后世来的许安怎么会反对张兴旺读书呢?许安很喜欢张兴旺求学的精神,也没让张兴旺做什么事。几年过来,张兴旺的字认的差不多了,倒也成了兄弟几个中仅次于许安的文化人。
当然,这也是刘三鼠他们不满许安的理由之一。他们认为许安心太软,养活着几个浪费口粮的所谓废物。
“恩!这是我偷偷搞到的。”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许安道:“该走的人都走了,你们几个是怎么考虑的?眼下我们在栗安城混不下去了,你们还要继续跟着我吗?也许,我没本事带着你们吃饱肚子。”
“当然!”张兴霸大叫道:“大哥,我们兄弟是你拣回来的!如果没有你,我们早就饿死了!大哥,我们跟着你!你去哪,我们就去哪!”
张兴旺点了点头道:“是啊!孔曰成仁,孟曰取义;知恩图报,君子义之所乎……”
“好啦!好啦!”哭笑不得的打断张兴旺的长篇大论,许安对其他二人道:“你们呢?”
“大哥,这一切都是因为我!”羞愧的低着头,李清道:“都是因为我没本事不能治好我娘的病,这才弄到这个地步。大哥,我已经很感激了,哪里还会到其他的地方去?我娘也说了,让我一辈子报答你。”
“就是啊!三脚猫大夫!”大叫一声,张兴霸笑道:“要是你自己就能治好老大人的病,我们也就不用找那张狗子借银子啦!现在也不会欠下那么多钱。你要是敢背叛大哥,我绝对饶不了你!”
“我……”
“好了,别说了!”一个大男人被说的红了眼睛,许安有些无奈。摇摇头,许安道:“和你没有关系。自从去年那事起,张彪就已经在针对我了。即使没有这事,我们迟早也会走到今天这一步。不过说回来,李清你也该好好专研一下你的医术了。我们离开了栗安,以后大病小病都要靠你,再半桶水可不行。”
“你呢?”
“我自然追随大哥!”周平树大声道。
见识到了火器的威力,又怎么会离开许安呢?在这样的乱世,只有有着强力的本事才能保护自己,保护兄弟亲人的安全啊。
更何况比起张家兄弟和李清来,他没有什么特殊的本事,只不过是因为老实巴交而且肯出力才得到许安的亲睐而已。前途什么的周平树不懂,但是在他眼里,一枪杀人的许安自然比作恶多端的张彪更加可靠。
满意的点点头,许安道:“既然这样,那我就做主了。栗安城呆不下去,我们现在回太平堡。虽然那里也不太平,但是我好歹和太平堡的总旗刘守勋有点点头之交。去那里,张彪那王八蛋不敢追过来。”
“我们跟大哥走!”众人异口同声。
“现在你们回城去收拾东西,等一会儿我们在林子外面集合。多余的琐碎就算了,把值钱的家什带着就好。李清,你去医馆接你娘。大家都速度,今天晚上我们回太平堡吃饭!”
“是!”
……
眼见众人离开,林子里只剩下许安一人。地上刘三鼠的尸体已经无法带给许安任何的恐惧感,毕竟这些年看到的死人已经太多太多。
将怀里的驳壳枪塞紧一点,许安走出了林子。找一个木墩坐下,许安思索着。
虽然之前对兄弟几人说了大话,但是许安心里确实有了些想法。太平堡不过是一个仅住着百余户,仅有四五十军户守卫的小型户所,许安几人在那里没田没地很难找到赚钱的营生。加入军户是不可能的,毕竟大明的军户可不像现代那样有退伍的说法。这一加入,一辈子世世代代可就贴了军户的标签了。那剩下的能做的还有什么呢?兄弟五个就是五张大嘴,后面还有老老小小几个人。有一件事确实能赚钱,不过危险性是在太大,还得跟兄弟几个商量商量再说。
自从刚才杀了刘三鼠后,许安对持枪杀人已经没有了排斥。已经融入了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想起前些时候在城里听到的消息,陕西那边打不死的李自成还在闹腾。根据许安的记忆,现在距离李自成包围北平干掉崇祯已经没几年了。鞑子出塞更是一年比一年频繁,栗安周围也时常会出现鞑子斥候的身影,人命什么的早已如草芥一般。如果没有记错,大明灭亡也就是这几年的事。眼下能做什么呢?北方肯定是不会太平了,难道要去南方吗?
还是说……
当年的志向呢?
汉人的衣统已经灭亡,而且这一去就是几百年。满清的血腥,蛮横和无能,留发不留头的讽刺以及无数无数丧权辱国的种种条约;中国大地被蛮夷侵略,华夏狼烟四起到处荒芜毁灭的景象,甚至四分五裂……
难道这一切不可以改变吗?
但是,我能改变这一切吗?
一个普通人而已,就算有一点不同又如何?
可如果能成功呢?什么都不做肯定是什么也不能改变,但是如果做了呢?说不定……
是啊,说不定可以改变那个无奈的历史不是么?
哪怕是付出自己的身份又如何?
在所不惜!
许安下定了决心。

第三章北国风光无颜色

第三更求收藏,求推荐,求包养
太平堡,位于栗安城北,大明西北。靠近大同边关,也靠近鞑子。这些年大明抗击鞑子无力,鞑子们已经是四次入关劫掠,太平堡早已不再太平。这里经常会有鞑子的斥候或者马贼一类的家伙出现,四处劫掠杀人。每次鞑子到来,都要给当地带来极大的损失。太平堡位于对抗鞑子的前线,遭受的损失也是整个栗安卫附近最大的。
而对于这些事,堡里的军户们却是管也不管。当然,想管也管不了。就连堡外示警的六个前哨墩卫,也早就成了摆设。万历年间,太平堡一直是护卫保定甚至京师的重要沿堡。但是随着朝廷的败坏,经过鞑子的几次入侵,这里已经失去了它的战略地位。
因为逃亡、吃空饷等等原因,整个栗安卫附近现在仅有不到一千军户。一千人能干什么?按照现在的战略能力,一千明兵连五十个鞑子都对付不了。每一次鞑子入侵,军户们都是跑的最快的。他们纷纷跑进山里,等到鞑子劫掠完毕再又重新回来。
甚至一些更加可恨的,竟然跟在鞑子后面对自家乡亲开刀……
大明已经颓废至此,许安满心都是苦涩。
李清搀扶着母亲,许安一行人牵着一辆驴车渐渐走近太平堡。眼见的是约四丈高的城墙,灰蒙蒙的早已破损看不见原本的颜色。部分地方年久失修,已经破旧不堪。数丈高的大门上,塔楼没有了顶子。甚至城门上还有一个脸盆大的豁口,据说是鞑子入侵时用炮打出来的。
一行人走进城内,眼见是一条笔直宽敞的街道,贯穿左右两道城门。街道真的很宽,几十人并排行走都没有问题。地上铺着青砖,不过也已经坑坑洼洼不再平整。街道的两边,都是高低不平的土柸房,还有稀稀拉拉的几间店铺。店铺门前的旗杆上没有招牌,眼见几个当家掌柜懒洋洋的缩着手坐在里面。
朝远望去,在东南角有一些红砖的房屋。那里住着的是军官一类稍微有点权势或者钱财的人物。真正有本事的人是不会住在这里的,比起栗安城来,这里实在太危险。
街道上难得见到几个行人,往前走过一个十字路口后,更是连人烟都没有。这里的房屋更加的破烂,有的甚至没有大门。住在这里的,都是护卫太平堡的军户了。他们没有田地,粮饷也经常被拖欠甚至直接克扣,是真正的一穷二白。
朝前又走了百步远,许安在一个有着破烂围墙的院子门口停了下来。这是一所在太平堡常见的土柸房,墙壁是用黄土夯实而成,上面遮着黑乎乎的茅草。
“大哥,咱们到家了!”看到这房子,一路上有气无力的张兴霸兴奋的叫了一声。推开院门走进去,张兴霸大声叫道:“娘!娘!我们回来啦!”
几个人小心翼翼的走进院子,随后看见一个小女孩子从屋里走出来。见到众人,小女孩愣住。
小女孩看起来只有五六岁,有点黑也有些瘦。不过所幸还算吃的上饭,女孩脸上略微有点肉。眼睛大大的,头发略微有些枯黄。女孩身上穿着一身打补丁的褂子,洗的发黄却很干净。脚上有一双很旧的红色布鞋,手里还拿着一根织布用的梭子。
这个小女孩就是许安的妹妹许玲了,名字同样是许安取的。这个年头,可没几个女孩子会有名字。许安和妹妹相依为命,自然舍不得让妹妹吃苦。无论自己有没有东西吃,许安每个月都要托人带回来很多的东西。上个月刚给妹妹做了一身新衣裳,妹妹脚下的鞋子也是去年送给她的生日礼物。别看都打着补丁,这可比太平堡的大部分人都要穿的好的多。太平堡里,可有很多大人都还没有鞋子穿。
“哥?”见到许安,许玲的眼睛瞪的更大了,脸上更是浮出一层红晕来。
“玲儿,哥回来了。”往前走两步,看小姑娘紧巴巴跑过来扑进怀里,许安抱着许玲揉了揉她的头发。对跟着走出来的妇女点点头,许安对许玲道:“玲儿,让哥看看,最近瘦了没有?有没有好好吃饭?”
“哥!玲儿好想你。”紧紧抱着许安,许玲却是说什么也不放手。
自从父母双亡,许安许玲兄妹在这个世界上就再也没有了别的亲人。两个人相依为命,自然分外依念。偏偏许安在栗安城得罪的人实在太多,没有办法也不敢将许玲带在自己身边。
三年前救下张兴霸兄弟和他们的母亲张氏,许安就在这太平堡买了房子将许玲安置下来。虽然离栗安城不远,但是许安平常也难得回来一趟。就算是经常托手下兄弟带些东西回来,许安和许玲也已经快有半年没有见面了。
“许少爷,你们回来啦?”有些拘谨的侧身让许安进屋,张氏的目光一直瞧着两个儿子。张兴霸蹦跳着围着母亲打转,张兴旺则规矩的跪下来朝张氏磕了一个头。
“呵呵!张妈您去陪陪您两个儿子吧,我跟玲儿说说话。”对张氏点点头笑了笑,许安搂着玲儿走进屋里。
“娘,我们这次回来就不回去啦!”抓着母亲的手,张兴霸从行李里将给母亲买的东西通通掏出来道:“娘!这是我给你买的胭脂,还有这个是钗子!喏,这是兴旺买的一匹布。娘,您给自己做身新衣裳啦!”
“好!好!你们回来就好!”
“母亲,儿子给您叩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