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闯明 >

第152章

闯明-第152章

小说: 闯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坟头前点燃黄纸,许安边为孙承宗烧纸边对孙承宗说着自己的心里话:“义父,我终究还是跟鞑子干上了。这些日子过去,多尔衮。多铎还有阿济格,我都和他们打了几场;还有您不知道的鳌拜……鞑子未来董卓一样的家伙。如今也被我给干掉了;还有祖大寿……这个叛徒也死在了我的手里。不过义父,我那个时候在保定见到了一个人!你猜是谁?他是吴三桂……”
面对孙承宗,许安放下了心里所有的负担。细细念叨着,许安将之前心里藏着的一切都讲述了出来:“义父,大明如今真的是千疮百孔啊!我怎么也没想到,吴三桂还有辽东军团竟然现在就和鞑子有了联系。难怪他们在历史上很快降了鞑子,怎么可能是因为一个区区陈圆圆?呵呵……不过义父你放心,吴三桂狼子野心,我却不怕他!就像我曾经跟您说的,任何想要伤害大明的人都必须过我这一关;只要我还在,就绝对不允许大明垮掉!鞑子不行,李自成不行,吴三桂更不行……”
“这一次我来啊,就是想告诉您一个好消息。”
纸烧完,许安又开始为孙承宗的坟墓清理杂草。仔仔细细清理的干干净净,又将滚落下去的泥土重新堆上坟头:“义父啊!我把多尔衮给打败了!入侵我大明,来到北直隶烧杀抢掠甚至害死了您的多尔衮,被我许安您的义子给打败啦!这是个好消息对不对?好歹也算是给您报了一点点仇!虽说可惜没能杀掉多尔衮,但是迟早会有这么一天的!我不是说过么?将来我一定会带领大军打到鞑子的家里去,把所有曾经伤害我大明的鞑子都给它抓起来!让他们跪在地上,向我大明牺牲的百姓忏悔。”
说到这里,许安摇了摇头:“呵呵……我还是软弱了!若是真发狠,我应该说将鞑子全部杀干净灭了族给咱大明百姓报仇才是。只可惜啊……这样的话您家义子说不出口!许安虽然仇恨鞑子,但却不是屠夫!”
笑着站起来,许安重新来到坟头正前方。一屁股坐在地上,许安重新给卢象升倒了杯酒:“义父!您义子要成亲啦。对象是卢象升卢大人,您老朋友的女儿。是个好女孩儿,许安也很满意。当然许安没有忘记岳小娘,义父肯定也没忘记对吧?人家照顾了你那么久。两个我都会娶,到时候一定让她们给您磕头烧香告诉您这个好消息。到时候还望义父多多保佑呢,呵呵……”
“……”
时间不知不觉的过去,许安在孙承宗的墓前已经呆了整整一天。从天刚亮到太阳将要下山,许安一步也没有离开孙承宗的坟墓。
就这么静静的陪着孙承宗说着话,说累了就靠着义父休息一会儿。没有人打扰也没有谁约束,许安来到大明这么多年第一次彻底的将自己心里的东西全部释放了出来。憋了数十年的心里话,许安全部对孙承宗讲述了一遍。不在乎什么秘密不秘密,许安彻底将心里藏着的沉重全部抛洒出来。
这一刻,许安感觉到了无比的舒服和宁静。第一次不用担心暴露秘密,第一次不用害怕牵扯到历史,许安说的极为畅快。
在心里埋了那么久,几乎就已经成了挡在心口的阻碍。无时无刻不让许安感觉难受,这一刻总算是顺畅了。
太阳渐渐西斜,该说的话、想说的话已经全部说完。陪了孙承宗一整天,许安也满足了对义父的思念。回头看看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不远处的孙家人,许安叹一口气站起来收拾好了东西。
对孙承宗再次磕头,许安洒脱的转身离开墓园。
刚走出墓园大门,守在那里的孙家人就赶忙走了上来:“许大人有礼!家父已经在府中设宴,希望许大人可以大驾光临。”
“你是?”上下打量一阵,许安确定不认识这人。应该是孙家人吧?只是不知道具体身份。
表情恭敬,这人说出身份:“在下孙荃,孙承宗大人是在下堂叔。”
这么一听许安就明白了,应该是孙家旁枝的人。如今义父的几个儿子都去了京城,孙家暂时是由孙家老人托付他们这些旁枝在管。不过许安现在可没心情与他们纠缠,许安认同孙承宗以及他的几个儿子,但是对孙家其他人可没什么好感。
笑着,许安对这位‘孙权’抱拳:“抱歉!许安还有事务在身,实在没时间久呆。今日暂且别过,等过些日子打败了鞑子许安再回来宴请诸位如何?”
“您都在这儿呆了一天了,还公务在身没时间久待?”听到许安这话,孙荃目瞪口呆。

第一百一十章孙家人的阴谋

愣愣的看着许安,孙荃额角冒出冷汗来。作为孙府的外院管家,孙荃接待过各种各样的人也听过各种各样的借口。但是像许安这样闭着眼睛说瞎话几乎把别人当傻瓜的,还真一个都没有。
张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孙荃看向许安的目光越来越差。
孙荃知道孙家和许安的关系,也知道孙承宗去世后孙家人对许安不是太好。但是这很正常吧?你许安当年一个籍籍无名的普通人,凭什么要孙家对你看高一眼?就算孙承宗家主对你不错,那也是孙家对你的恩德!莫说对你态度不好,就算将你乱棒打出去又如何?孙家对你许安可是有恩!
如今你许安发达了,难道就能忘记孙家对你的提携?只知道抱怨孙家对你不公,却怎能忘记想想孙家对你的栽培!家主对你许安的恩情何其伟大,如今他刚刚下葬你就敢翻脸?你许安不但不感念孙家的大恩,如今竟然还敢对我摆脸色?当真忘恩负义啊!当初家主怎么就看上了这样的小人!
在心里嘀咕着,孙荃脸上却不敢表露出来。他这么说许安,却忘记了想想自己。孙承宗在世时候也就罢了,孙承宗刚刚去世不久孙家待许安可不是那么好。似乎是担心许安这个义子抢夺孙承宗遗产的样子,孙家当初对许安可是步步紧逼。若不是朝廷及时给许安升为游击将军,谁知道许安还会遭遇什么?
说起来许安做错什么了?孙承宗确实对许安有大恩,许安也一直都感念孙承宗的恩德。但是这和孙家没什么关系吧?别说还是孙家的旁支外戚。
这些人借着孙承宗的名头在高阳可做过不少亏心事,许安瞧不起他们也是自然。反倒是孙承宗尚留的几个儿孙,他们与许安相处的一直都十分融洽。只可惜远在京城,不知道自家亲戚曾对许安做过多么过分的事。
许安大人大量不跟他们计较也就罢了,这些人竟然还敢缠上来!
见孙荃依旧死死拦在门口,许安不耐烦的皱了皱眉头:“孙管家,还请不要拦路。天色已晚。许安军营中还有要务。”
许安摆出的威势让孙荃有些胆怯,但是他退一步后又咬着牙走了上来。对许安拱手,孙荃笑着道:“这个……还请许大人留步。我家主人确实有要事要与许大人相商。而且是与已故的家主有关。看在故家人的面子上,希望许大人能够移步这边。酒宴已经摆好,不会耽误大人太多时间。”
听说和孙承宗有关,许安迟疑了。别人可以不管。许安怎么能不在意义父的事?希望这些人不要拿义父当幌子想弄些讨人厌的勾当!许安叹口气点头:“好吧!孙管家在前面带路,许安去就是。”
哼!这才对吗!就算你是朝廷大员又如何?还不是要给我孙家面子!
松一口气,孙荃的表情再次变得倨傲。转身走向另一条路,孙荃领着许安来到一户红墙绿瓦繁华无比的大院。
当真是琉璃耀眼金碧辉煌,门前的两个石狮更是威武不凡。一眼看去就感觉富贵奢气扑面而来。而看到这些,许安心里更多的却是诧异。鞑子离开高阳不过月余,想不到这里这么快就修缮的如此豪华了。当真是有钱有权有势,恐怕就是皇宫也没有这么快的修缮速度吧?
不用说还有很多的东西是高阳弄不到的,得从江南那边运过来。如今鞑子还在北直隶纠缠,这些人倒是有本事。
只可惜有本事不用在正道上!许安摇了摇头。
看看这里再看看城中的孙府,完全是两种概念。
旁边领路的孙荃看到了许安惊异的目光,得意洋洋的回过头来:“许大人。感觉如何?鞑子刚走。还有许多地方没有修缮完成。勉强就这样了吧?我孙家好歹是北直隶的世家大族,该有的张仪说什么也是不能少的。”
看看院子里来来往往的下人,许安随口道:“果然富贵奢华,实在罕见。话说这府里有多少下人?怕有好几百吧?”
“几百?哈哈……许大人还是有些小家子气!整个孙府别院共有下人两千三百余名,在其他地方还有……”
回过神来,孙荃知道说多了话。忙挽回道:“呵呵……人是不少,但也是孙家心善。许大人。要知道鞑子四处抢劫掠夺,高阳各地有满是无家可归无粮可食的难民;家主不愿看乡亲受苦。也就派人四处将这些无依无靠的难民都救了过来。若没有我孙家收留,这些人怕大多都要被活活饿死。哎……府中粮食其实也不太多,但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眼下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边说边摇头,孙荃一副感怀天下的表情。说着说着,他都觉得自己变成了观世音再世,大善人一枚。
“呵呵……”摇摇头,许安没心情再说了。什么做善事,明明就是为祸乡里!好端端的高阳百姓,如今却成了你孙家的奴才!鞑子对高阳洗劫一番,你们却又再趁火打劫,实在可恨啊!
走过雕梁画栋的外间,里面是一小片美丽的园林。小桥流水花红叶绿宛若江南,许安看到的是一片春意盎然。
虽说冬天已经过去,但是如今绝对不是北方花树生叶的时候。眼前这片景致在南方实属平凡,但是能在这初春的北方展现出来却不得不说是奇迹。莫看园林不过数十亩大小,这花销恐怕不菲。
孙承宗崇尚节俭,城中孙府更是朴素的不像话。哪想他刚去世才不久,孙家已经变了样。
许安满心无奈,却也没有权利去说些什么。如今孙家家主事孙承宗的大儿子,但是偏偏孙承宗的几个儿子要么在京城要么就是在外面当官。高阳孙家如今是孙承宗的几个亲族在掌管,却变成了这幅模样。
走过一座雕刻着金玉满堂图案的小石桥,许安在孙荃的带领下来到一间小亭。亭子四周用纱蔓围着,旁边则是花团锦簇的小花圃。纱帐能避风,却不妨碍欣赏花香,实在让人叹息不已。透过纱蔓。许安隐约看见亭里有两个人;一个坐着一个靠着亭柱两人正说着什么,似乎正在等待自己到来。
表情恭敬的走上前,孙荃掀开纱蔓一角对立面躬身:“老爷!许大人来了。”
“哦?快请!快请!”
亭里的两人一齐站起。然后迎着许安走了出来。走下小亭,两人一齐对许安抱拳:“哈哈……许大人可让我等好些等候啊!劳烦许大人前来,孙某实在过意不去。来!快请进!里面暖和。”
“多谢!许安打扰了。”
拱手示意,许安对两人笑了笑。其中一人略年轻的许安认识。当初赶自己出孙府就有他一个。另外一人则大约四十余岁,耳边的发髻已有些许白色。这人看起来极有福相,笑眯眯的很是能让人亲近。
“请!”
“请!”
在两人的招呼下,许安走进了亭子里。亭子四周的柱子由铜铸成内藏火窑,这一烧起来果然温暖如夏天一样。正中间的石桌早已放好了酒菜。一个个精致无比色香味俱全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
“孙荃,给许大人倒酒!”请许安坐下后,许安曾见过的名叫孙少云的青年示意将许安面前的酒杯满上。待孙荃退去,孙少云捏着酒杯站起来对许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