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穷人修仙传 >

第47章

穷人修仙传-第47章

小说: 穷人修仙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六十章 老僧



当王巢真真正正死了以后,方胜对这个老头已只剩下仰慕与同情,他用一生的时间去追求一件事,直到最后都无法实现愿望……



第二天一早,水潭正对面十几丈处便出现了一大一小两个坟包,大的坟包上无任何标记,小的坟包前却有一块粗糙的墓碑,墓碑上用剑刻着“蓝田郡白鹿堡王巢堡主之墓”。 方胜对着王巢的坟墓拜了拜,很快收拾完东西,背了龙纹棍和金风剑,怀里揣着两块火灵玉,朝山林中信步行去。在山林间很快找到一条小路,顺路而下,没用半天,便来到一个只有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一打听,竟得知此地已是庆阳郡边界,方胜这才醒悟,原来王巢本就是把他们朝他的那个老友那里引的。



思量了一下,方胜觉得若要回济安恐怕得用一个月,而去庆阳却是几步便到,与其等以后有时间了再来,还不如现在就去一趟。当下不再迟疑,在那小山村里用银子换了些干粮,问明方向便继续朝西北赶去。



一天后方胜来到了进入庆阳后的第一个小镇,找了家酒楼,大吃大喝了一顿,然后随便找了家客栈倒头便睡,这一睡就是一天一夜,这些天实在把他累坏了。



次日方胜到了驿站,租了辆马车便直奔连涂山而去。一路上晓行夜宿,虽然也累得慌,却比之前用双腿赶路的日子好多了。



连涂山位于庆阳郡最北端,只是连绵的祁庆山脉的一部分,距连涂山还有八十里便已尽是山路,马车难行,方胜便付了车夫银子,一个人向山上爬去。这祁庆山脉高低起伏便如巨大的绿色波涛一般,方胜站一个山脊上向远处望去,只见其高处云雾缭绕,如轻纱般随风舞动,青色山峰在其掩映之下宛如神仙居处,而其低处静谧幽深,或为深涧,或为溪谷,偶闻鸟鸣兽啼,实为世外桃源,再游目四顾,只见这千山万壑简直无边无际,不知要囊括多少景致多少生灵,顿感一辈子也未见过如此恢宏庞大的画卷,登时胸怀大畅,忍不住将双手拢在嘴前,像儿时一般对着那片大山吆喝起来。



早就见惯了大山,却仿佛今天才认识山林一般,方胜以极大的兴趣继续朝着连涂山的方向赶去。当夜在林中睡时,一旦进入那混沌状态,他就感觉到那三个漩涡更为壮大了,而其旋转的速度也较以往快了不少。



一夜无事,次日一早方胜只觉得神清气爽,似乎连身体都变轻了,又算了算,大概最迟到傍晚便能赶到连涂山。



而事实情况是,才过了正午,他就已经到了连涂山的山脚下。



一条只许两人并行的石阶蜿蜒绕向山上,抬头仰望,便见石阶在丛林中时隐时显,最终隐没于山腰上的一片茂密丛林中,而在那丛林之中,却露出一角建筑物的飞檐来。



方胜拾级而上,只觉所有世俗念头早从脑子里涤荡的一干二净,此时只剩下一颗与这幽静山林融为一体的心。



才上了数百级台阶,山上蓦地传来钟声,方胜这才知道,山上竟是座寺院。说起来,这倒还是他这辈子第一次和和尚打交道,不由哑然失笑。



离那角飞檐越来越近,山上也终于有了人迹,方胜先是见到山路旁一个小石桌上,一僧一俗正在那对弈,接着又听到几个孩子的嬉戏之声,只是却看不到在哪,最后便看见了那座寺院,金漆的大字“连涂寺”透着股说不出的庄严,而门外正有一个小沙弥向他望来。



进寺院总是要理由的,自己可说什么好,上香,还愿,还是找人?正犹豫着,那小沙弥已经向方胜走了过来,稽首一礼,宣了一声佛号,接着道:“施主,方丈大师让小僧带你去见他,这边请。”



方胜闻言不由一惊,暗道他们方丈还能掐会算不成,转瞬间又想起极可能是火灵玉的关系,这才释然,跟着那小沙弥穿廊过径向里走去。



进入院中方胜便打量出,这寺院并不算大,除正殿还算颇具规模外,其余建筑无不极是简朴,在左侧的一间小屋门口,方胜看到一个须发皆白的瘦弱老僧,正含笑望着他。



那小沙弥不知何时已经跑了,方胜心知这肯定便是方丈了,正要开口,那方丈已先开了口:“施主远道而来,定是有事相商!请进屋谈。”



“方丈请。”方胜也颇知礼数,说罢便随着方丈进了屋。



屋里的摆设实在太过清苦,一床,一蒲团,一个大大的佛字而已。方胜正愁待会该坐哪谈,那方丈已经变戏法似的弯腰将蒲团一分为二,往方胜身边推过去一个,自己则盘膝坐在另一个蒲团上。



方胜不无恶意地想,嘿,这老和尚,还挺知道享福,俩蒲团叠一起坐,嘴上却道了声“多谢”,稳稳地坐了上去。



方胜也不废话,紧接着便把他与王巢相遇、打斗乃至最后王巢让他来连涂山的事说了一遍,那方丈得知王巢已死时脸上略露悲色,不过也只是片刻功夫,最后宣了声佛号,长出一口气便暂时搁下了此事。



接着方丈便让方胜稍等,自己起身到床头一阵摸索,片刻后摸出来一个叠得整整齐齐的袈裟来,然后又抱着袈裟走了回来,在方胜面前慢慢将袈裟打开,最后便露出里面的火灵玉来。



那方丈看着火灵玉出了会神,叹了口气,便直接将火灵玉递向方胜,同时道:“施主,我虽不像我那王巢老友般执着于火灵玉之密,但也不能不说此事是贫僧的一个不小的心结。既然王巢老友说你是最有希望集齐六块火灵玉之人,那便将这块火灵玉也拿去吧。他日若真能遂了我等之愿,实是一件无量功德。”



方胜没料到这方丈竟如此信任他,一时竟不知到底是该接还是先推辞一番,突然又想到,对方待自己赤诚一片,自己怎么还有这等龌龊想法,一时大感羞愧,伸出双手便将火灵玉托在手中,郑重道:“在下定不负方丈与王堡主所托!”



这一刻,方胜是真正下定决心非找到六块火灵玉不可!



接着那方丈便向方胜讲述如何判断其它火灵玉的位置之法,以及他对集齐六块火灵玉后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的推测,最后又叮嘱方胜莫要强求,毕竟这是件五百年也无人完成的事,然后把方胜送出了寺。



从进去到出来用了不到一个时辰,而怀里已多了一块火灵玉,方胜只觉得就像做梦一样。一边向山下走,一边努力回忆那方丈的相貌言辞,却怎么也记不清晰,方胜知道,也许他会很快忘了今天的一切影象,但是他绝忘不了那个瘦弱老和尚的达观和对他的信任。



接下来方胜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才赶回济安,再进入这个热闹繁华的大城,只觉得恍如隔世,他和他的师傅师娘,朋友队友,唔,还有那个时时会让他感到心疼的左玉漱,已经有两个月没见了。



然而尽管有那么多他想马上见到的人,回到大刀盟总坛之后他却得先去见他最不愿意见到的人:刘霁云和殷长老。



方胜一进总坛大门便马上有人飞奔着去帮主那禀报,显然是早有安排,而方胜则直奔议事厅而去。到了议事厅,果然,刘霁云和殷长老已经在那等他。



“弟子参见帮主,见过殷长老。”



刘霁云和蔼道:“方胜,你失踪这么久,帮内可有不少人在担心你的安危,现在回来了就好,便给我们说说你这一个多月的经历吧。”



“帮主,长老,弟子希望能到密室禀报此事。”



“嗯?”刘霁云和殷长老对视了一眼,又盯着方胜看了一会,见方胜丝毫没有让步的意思,便又点头道:“好,那便密室去谈。”



半盏茶功夫之后,三个人出现在阴暗的密室里,殷长老沉声道:“现在可以说了吧。”



方胜却没说话,伸手入怀,缓缓掏出一块火灵玉来,红光由弱而强,登时将方圆半丈内照得通红。



刘霁云和殷长老同时大惊,殷长老失色道:“这火灵玉不是在玉漱手里吗?怎么会到了你这?”



方胜却依然没有说话,而是再次伸手入怀,然后掏出了第二块火灵玉。



刘霁云和殷长老已经张大了嘴,两人面面相觑,再也说不出一句话。



但是方胜显然想让他们吃惊到底,他又一次伸手入怀,将第三块火灵玉拿了出来。三块火灵玉齐聚方胜手中,此时那火焰般的光芒竟合为一处,已经能照亮方圆一丈的空间,其光始终如火焰一样舞动,而方胜便像是一个火中的神明,精怪,又或者鬼魂,显得如此不真实。



第六十一章 万里



方胜之所以把三块火灵玉全拿出来并不是基于他对帮会的忠诚,而是他想借此获得帮内高层的信任,希望他们不要再把自己当成一枚棋子,而是当成一个可信赖的忠诚的手下。只有在这种信任下,他才能接触到另一块火灵玉,才能获得某种程度上的自由。



双手捧着三块火灵玉交到刘霁云手上之后,方胜紧接着就把他此行的始末,详详细细没有丝毫隐瞒地告诉了刘霁云和殷长老。



然后他便在刘霁云和殷长老脸上看到了他想见到的那种目光:激动、信任、器重!



实际上只有刘霁云和殷长老这种花了半辈子心思在火灵玉上的人才能明白一块火灵玉的意义有多么重大,而今,一旦由一个身家清白在他们眼皮底下成长起来的弟子恭恭敬敬地一口气献上三块火灵玉,他们已经再没理由防着算计着这个弟子,相反,这个人相比于他们那些没有本事只知吃喝玩乐的亲儿子更值得信任!



刘霁云和殷长老已经陷入了一种思维混乱的状态,他们一时不知道该跟方胜说些什么,但又觉得不能让他在那干站着,于是刘霁云道:“你远行归来一定乏了,先下去休息吧,改日我再唤你。”



“帮主,长老,弟子告辞。”



方胜十分满意刘霁云和殷长老的表现,然而一出了议事厅,身体一旦完全暴露在阳光下,他就觉得适才的那种种想法那些算计那些弯弯绕绕实在是羞于晾这阳光下,当于深吸一口气,猛甩了甩头,似乎要将这些想法从脑子里强行甩出去一般,然后认准方向走向楚贤院。



离楚贤院越来越近,他便发现自己对此地的思念和期待不仅丝毫未减,反而变强了,这是离乔家庄的老家千余里外的他的第二个家……



他顺利地见到了邵九州和左霓裳,向二人说了一番他此行的经历后,便得知刘梁等三人早已回来此时正在帮中养伤的消息。



眼看该说的都说了,方胜觉得自己似乎也该先回他们小院向焦雄三人报个平安了,左霓裳突然笑道:“小胜,你快随我来,上次那几株紫蒂子被你移到墙根下之后长势马上好了起来,现在已然开花了。”



“真的啊,嘿,倒是没想到。”方胜说着也站了起来,跟在左霓裳后面走了出去。



邵九州长叹了口气,道:“再看不还是那样吗?你们两个去看吧,我在这嗑会瓜子。”



方胜和左霓裳各自一笑,便不再理邵九州,径往后院走去。



在那几株紫蒂子之旁蹲下,看着昔日无精打采的几株小苗已然开出五瓣的紫色小花,方胜也有些高兴,然而这高兴只持续了片刻他就想起了那天看到左玉漱的情景,一时没能忍住,竟脱口而出道:“师娘,能跟我说说玉漱师叔的经历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