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皇宋 >

第58章

皇宋-第58章

小说: 皇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禳对种世衡打量的时候,殊不知主上心中暗暗吃惊。种世衡自小就眼力过人,观察力也异于常人。别人看到赵禳,首先看到的是赵禳那张英气勃勃的小白脸。种世衡却是看到赵禳宽大的手掌,长满老茧的虎口。这一切,都无声无息的告诉他人,赵禳虽然有着一张小白脸,但他的武力值却一点也不差。
再联系到,赵禳骑马回来的时候,战马大汗淋漓,但赵禳却稳稳的端坐在马背上。这说明了赵禳骑术非常的好!
骑马可不是不费力的,马背是颠簸的,需要保持平衡力。而且大腿和马背摩擦时间长了,容易使得大腿内侧血肉模糊。这也为什么骑兵一般要训练三年左右才可以一用。并非是骑兵要学骑马有多么难。问题是你策马一个时辰左右,就脚软,怎么打仗啊?怎么长途奔袭后投入战斗啊?怎么追击敌人啊?
这就得长时间骑马了,这也说明赵禳是一个从小就习马的人。
一个喜欢武事的王爷!
虽然种世衡也算是武将,但他对于赵禳的前途,却是感觉很是忧虑。宗室的身份本来就找人猜忌,再加上喜好武事,怕长沙王已经被满朝上下的士大夫所敌视了!
这样的人,值得自己跟随吗?

第112章杨素临战

虽然种世衡对于跟随赵禳感到担忧,但种世衡不是一个势利的人,并没有提出什么要求到其他地方的话儿。
两人都在客厅上商讨关于京东东路赈灾的事情,谈了几句,赵禳就忍不住愤慨的说道:“这帮宰相,就是知道党争!就是知道党争啊!”
种世衡不由自主心一提,问道:“王爷,这是怎么了?”
赵禳就把粮食的事情和让其自行募兵的事情,种世衡虽然对于赵禳的前程不怎么看好,但此刻的种世衡还是抱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岂可如此?牛李党争误国,盛唐自此而一蹶不振!难道诸位相公都看不到其祸害吗?”种世衡愤愤不平的说道。
赵禳没有说话,其实张士逊他们的想法,赵禳也明白。说到底,还不是攘外必先安内那一套!老蒋搞过、左宗棠搞过,有失败,有成功。不过落在自己身上却不舒服了。但无论怎么说,这个问题都是实力说了算的。
赵禳岔开这个敏感的话题,问道:“仲平这事情别谈了!现在最重要的是组建四营兵马,仲平你长于兵事,不知道有什么好办法,能够寻来二千可战之兵?也不需要多么厉害,可以对付得了沿途的山贼就可以了!”
种世衡摇头苦笑道:“如果是在西北,这倒不算什么大问题,招募番人便是。只是现在却是实在扎手!山贼也不可小瞧的,特别是京东东路一带,为了粮食,有的人连性命都可以不要,比之山贼怕是要更加难缠。”
赵禳想了想,转换思考角度,道:“仲平,其实我们是不是换一个思路呢?有没有可以速成的练兵之法?可以在十多天内勉强成军?”
种世衡摇头苦笑道:“王爷想法虽然好,但这事情实在困难啊!”
说到这里,种世衡却顿了顿,似乎有什么想说的话,却没有敢说。
“有什么计策否?尽管说!”赵禳问道。
种世衡看了赵禳一眼,犹豫道:“有一计,只是……太过血腥!”
赵禳怔了怔,若有所思的说道:“以杀成才?”
种世衡犹豫着点头,道:“可以怎么说,不知道王爷可是知道隋朝杨景武的事迹?”
思索一下后,赵禳才知道种世衡说的是杨景武便是隋朝宰相杨素,景武是他的谥号。杨素虽然身为宰相,但杨素实际上反而是一员文武双全的人物,在隋朝的建立和开疆辟土当中,担任了很重要的角色。
想明白种世衡说的是谁后,赵禳并没有不懂装懂,很是坦然的问道:“听过一些,但了解不算多。不知道仲平你说的是那些事情。”
种世衡思索一番后,道:“杨景武出身华族,他知道自己没有绝世武功,冲锋陷阵。更没有周公瑾那般才智,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杨景武的厉害史书上如此评价:多权略,乘机赴敌,应变无方。”
赵禳若有所思的点头说道:“这样评价,看来杨素也不算太厉害!不过本王记得历史上,杨素南征北讨,伐陈、征突厥都有他统领大军。这其中看来有重要的因素!”
种世衡点头称是。“王爷所言甚是,这个办法便是见血!”
赵禳迟疑了下,问道:“如何见血?”
种世衡组织了一下语言,这才开口说道:“根据史书记载,杨景武治军严整,其部如有违犯军令者,立斩不赦,而绝不宽容。并且每次开战前、大军开赴前都专门派亲兵寻找士兵的过失,往日不过杖责的小错,却成了死刑。一旦发现,立刻拘捕,于杀敌前杀之,鲜血洒地。而且每次临阵行刑多者百余人,少也不下十几人。”
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数字,但赵禳已经感觉到其中的血腥。数百人啊!一场三四千人的战争,抛去因为伤口发炎、重伤死去的,在战场上战死的,怕也就是一百来人罢了!
种世衡脸色有些难看的说道:“由于杀人过多,以至“流血盈前”,而杨景武却是言笑自若。除此之外。两军对阵时,杨景武最是喜欢先令一二百人前去迎敌,若取胜也就罢了,如不胜而败逃者,无论多少,全部斩首。然后再令二三百人迎敌,不胜则照杀不误。”
赵禳皱了皱眉头,问道:“如此残暴,难道军中将士就没有意见吗?而且以隋初的情况,就算是发生兵变,也不是奇怪的事情!”
种世衡道:“皆因赏罚分明不说,杨景武当时正受陛下宠幸,时天子隋文帝对其可谓他言听计从。杨景武沙场残暴,但征战归来的将士,哪怕是轻微的功劳都必定有所封赏。而其他的将领虽有大功,但都被士大夫责问并拒绝受理其功劳。哪怕杨景武严厉凶狠,但跟随其却能够得到提拔。恩威并济之下,杨景武的部下对他极其敬畏,作战时皆抱必死之心,所以,杨景武战无不胜,被世人称为名将。”
赵禳若有所思的点头说道:“你如此说,倒是让本王想起霍骠骑(霍去病),其为将出征,都是穷奢极侈,一点也不肯放下享乐。士兵在寒风中守值,他却在大帐中享受美酒、丝竹之音。不过依然建立下巨大的功绩,靠的就是赏罚分明四个字!”
种世衡感慨道:“是啊!赏罚分明虽然看起来不过四个字,但无论为官还是为将者,都难免受到各方制肘。也就是得圣眷者,方有此能耐啊!”
赵禳心头一动,自己这个情况,岂不是和霍去病、杨素很相似吗?靠赏罚分明,同时依照杨素的办法,每次临战,都组织一支敢死军冲锋,如此战死数千人,怎么样也可以练出一支强军。
只是这个方法……
赵禳犹豫了,他没有办法不犹豫。
种世衡也看得出赵禳的犹豫,但他没有在这方面给予任何意见。事实上,说了这事情出来后,种世衡已经感到后悔了。

第113章甲杖库

赵禳犹豫了良久,叹了口气,没有说话。
种世衡忍不住问道:“王爷,你……”
赵禳摆了摆手,道:“这事情已经不仅仅关系本王一身之荣华富贵。如果这些粮食在半路被截去,京东东路一百八十万灾民要死多少人啊?”
种世衡默然。
虽然决定以战练兵,但赵禳还是觉得自己做出一些补偿,首先便是盔甲。穿戴盔甲在战场上作战,有统计表示,在古代冷兵器战争当中,死亡率将会降低七成!
赵禳来到西城的甲杖库,这里虽然不是汴梁城内唯一的甲杖库,却是最大的甲杖库,而且听说在这里出品的武器质量还算可以。
甲杖库都监周怀政得知赵禳亲自来访,便知道大生意来了!汴梁城内谁不知道长沙王是有得数的大金主。世面上卖的烧酒多半都是长沙王出产的。城外还有一座每次比赛,观众不下三千人的东京大球场和一座大粮仓。这钱都不知道赚了多少。
周怀政整理一下官袍,立刻一脸谄笑的迎出来。
“哎呀!下官拜见王爷了,王爷你怎么亲自来呢?有诸位相公的批条,这武器好说了!”周怀政打着哈哈的说道。
赵禳摇了摇头,道:“行了,这事情不用本王捅破了,你知道的!”
“那是!”见赵禳说破事情,周怀政也不再装模作样了。“不知道王爷你要什么呢?”
“那些破烂货就不用给本王了,给好的,你说要多少钱?”赵禳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
这周怀政当都监都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见识的人多的是,赵禳开门见山,他也没有吃惊或者感到尴尬。周怀政很是麻利的说道:“这个好说,王爷你是第一次来,自然得给些优惠,一万贯打包了!”
赵禳闻言登时皱起眉头来,看着周怀政说道:“你莫非认为本王额头上刻着冤大头三个字?”
周怀政禁不住心头一慌,不过他自有理由。喊委屈道:“王爷,你这就有所不知了,别的不说,就这步兵甲一百套,一套打造便要钱三十八贯有奇,一百套便已经三千八百了。镶铁皮甲便宜一些,也要二十四贯钱!”
赵禳冷笑道:“那好,本王在出兵的时候,请官家来为本王送行!让官家看看本王的士兵穿戴什么出发!相公们奈何不了,一个都监……哼哼!”
周怀政登时感觉汗流浃背,苦笑着说道:“五千贯,王爷不能够再少了。这钱可都不是下官的,上下打点是少不了的!”
赵禳也知道不能够逼得周怀政太紧,毕竟自己也对其有所依靠。点下头,说道:“也行。除此之外,本王想要一些弓弩!”
“这个……朝廷管得紧,怕是难以上报损耗太多!”周怀政为难的说道。
赵禳摆了摆手,满不在乎的说道:“这事情你道本王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吗?再说本王也不会太多,毕竟就那么二千人。价钱方面就按照五成价格,本王亏不了你的!”
周怀政哭丧着脸说道:“王爷啊!你这那里是亏不了下官的?你这是要下官跳楼啊!八成,不能够再少了!”
“一口价,六成,你肯就肯,不肯本王去东城那里!”赵禳斩钉截铁的说道。
周怀政犹豫了半响,无奈而郁闷的说道:“六成……六成就六成吧!不过不会太多。”
“能够给本王多少啊?”赵禳问道。
周怀政没有立刻回答,叫人拿了一本账本来,翻看了好一会儿才说道:“前些天同州送了一批弓弩来,最多可以给王爷你弓五百张,弩三百具!箭矢就没有限制,只要王爷你出得起钱,就可以买。这玩意可以说卖给乡兵,这事情容易处理!”
赵禳问道:“同州的弓弩什么价钱?”
周怀政说道:“同州的弓弩比较便宜一些,弩一具一贯五百文,六成便是九百文。弩矢一支三十二文,这个不能够减免。弓一张八百文,六成便是四百八十文,箭矢一支四十五文,依旧不能够减免,得按正常价格。”
赵禳知道箭矢之所以不能够减价是因为这玩意不愁卖不出去。弓弩则不同,非军队不可用,而且除非开战,平日损坏很低,卖的少了,自然价钱低了。
点下头,赵禳说道:“弩给本王三百具,配一万支弩矢吧!弓本王不要太多,就要二百张足够,箭矢配备五千支吧!对了,盔甲这些,可有余的?”
周怀政大吃一惊,道:“王爷,这玩意可不好弄,除非你有相公的批文,要不然下官而已不好弄!”
盔甲的作用在战场上非常大,正如上文所言。正因为如此,历朝历代对于民间私藏盔甲都很是忌惮,明朝更是规定私藏两套盔甲便等同于造反。也由不得周怀政对此感到惊惧。
“行了,这事情你就别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