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皇宋 >

第52章

皇宋-第52章

小说: 皇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爷客气了!”赵嬴武谦虚一声,旋即兴高采烈的“驾!”一声的驱动马车。在路上,两人久久不语,犹豫了下,赵嬴武忍不住问道:“王爷,我想向你推荐一个人!不知道可以吗?”
赵禳登时好奇了,赵嬴武居然向自己推荐人?赵禳首先想到的是赵嬴武想推荐某的宗室子弟,也许他真的有才华,也许那家伙对赵嬴武有大恩,使得赵嬴武拒绝不了。无论是那一种,都引起了赵禳的好奇心。“你说说看!”
“开封人王珪!”赵嬴武语带崇敬的说道。
“开封人?你确定是猛将,不是文人?”并非是赵禳小看开封人,严格的来说,他也是开封人。实在是因为开封的环境,造成了开封很难出猛将。
哪怕不是很熟悉历史的人对于宋朝,都知道两个特点,富裕、尚文轻武。而作为一国首都,汴梁城自然是富裕中的富裕了,商业发达,这一点稍微知道一些宋朝历史的人都知道。
这样的环境下,很难培养出骁勇之人。有一句话叫无知者无畏,这些人富裕了,那里肯去当兵,特别是宋朝士兵地位低下,当兵要在脸上刺字,侮辱性很强。俗话有言: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这话就是出自宋朝。
(注:此俗话也有人说出自唐朝,因为情节需要,便认为出自宋朝。)
而繁荣的商业,也让汴梁城内小贩的人数一直居高不下。这些小贩出身的,做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而勋贵子弟当中,也就那么几个人能够有点能耐的,大部分早就已经被汴梁城的繁华迷花了眼睛。
哪怕是有作为的杨文广这些人,还都不是纯正的开封人,出生地不在开封。
赵嬴武和赵禳自小玩大,自然知道赵禳对于开封人的感官,开口解释道:“王爷,此人非同一般。王珪虽然是开封人,却没有一点开封人的市井之气。反而武艺高强,擅骑射,而且力大,能够用铁杵、铁鞭等武器,而毫不见吃力!”
赵禳起了兴趣了,这家伙别的不知道,但似乎力气很足!铁杵和铁鞭可是比宋军常用的制式腰刀要重多。一柄腰刀不过是一斤十两(宋制,一斤十六两)。而一柄铁杵大概十三四斤,而一柄铁鞭,少说十斤上下!
重量增加了十倍不说,这东西可是在战场上用的。也就是说,能够挥舞他两三下不算什么,得能够挥舞好一段时间,要不然就是拿自己的性命来开玩笑,没有一点底气的人,都不敢这样练这类武器。
赵禳问道:“这王珪是在哪里啊?本王去会会他!”
赵嬴武见赵禳感到兴趣,更加高兴,忙不迭的说道:“回王爷的话!王哥儿现在于殿前司第一押班那里担任将虞侯。算算时间……嗯,现在应该是在宫中当值!”
这将虞侯又名虞侯,一百人设一都,一都中有主管指挥使、副指挥使和将虞侯,算是一个小官。不过叫赵禳有些满意的是,王珪在第一押班任职。
第一押班是专门负责宋仁宗护卫的,他们也许有相当一部分人出身好,但大部分人作为皇帝的扈从,武艺和临战之力都是禁军当中一等一的。在这事情上,三衙的老大可是不敢有丝毫的耽误。
赵禳心思一转,道:“如此去皇宫,虽然仓促了一点,但想来也没有什么问题!阿武改路,去皇宫!”
“好咧!”赵嬴武见赵禳接受了自己的推荐,很是高兴,吆喝一声,马车改变方向,朝距离皇宫宫门最近的东华门而去。
等赵禳见到宋仁宗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时辰后了。不是宋仁宗让赵禳久等,实在是这皇宫太过坑爹,入了宫城后,除非有特旨,否则只能够步行,哪怕赵禳是王爷也不例外。而赵禳是从东华门入皇宫的,要到宋仁宗处理政事的文德殿,几乎是从东到西的贯穿整个皇宫,这速度能够快得那里去的。

第101章要人

“咦?阿攘!你怎么有空来找朕的?”宋仁宗抬起伏在预案上的脸,有些清晰的问道。
看着宋仁宗那一张明显睡眠不足而黯淡的脸,赵禳见到宋仁宗的欢喜,立刻落下,心情有些低落的说道:“皇兄,你又批阅奏折到三更半夜了吧!”
“为君者当如此!”宋仁宗一副理所当然的说道。
听了宋仁宗这话,赵禳禁不住在心中叹了口气,这皇兄被张士逊、李迪他们到底灌输了什么思想啊?只是这事情赵禳也不是没有劝说过,宋仁宗当他脸还支支吾吾的勉强答应下来,转头就忘记了。说多了,还伤感情。
“皇兄,臣弟我来这里是想求你给我几个人的!”赵禳岔开话题,故意嬉皮笑脸的凑上前,道。
宋仁宗宠爱的看着自己的小弟弟,心中登时一乐,问道:“想要谁啊?可别是朕宫中的几个美人儿啊!”
赵禳想不到宋仁宗也有如此风趣的一脸,登时脸色赫然。“皇兄,你这话要是被宫中妃嫔知道了,怕是今天不知道要睡那里去了!”
宋仁宗也发现这话有些过了,讪讪然的说道:“这话不就你知道嘛!朕自然不会说了,你只要也不说,谁知道!”
赵禳不想在这个敏感的话题上纠缠,连忙岔开话题道:“是这样的皇兄,你也知道现在京东东路那里大灾,沂州都起了民变,怕是其他地方也好不到那里去,应该有不少无以为继的市井之徒投身剪径大业!”
听到这里,宋仁宗忍不住笑了:“你这阿攘啊!什么叫投身剪径大业啊?”
“哈哈!皇兄你明白就是了!”赵禳也禁不住笑了笑,接着说道:“那个你也知道臣弟我手无缚鸡之力,得要几个人帮忙的!”
宋仁宗看了看赵禳不过十五岁,便已经一米七的体型,壮实的身体,笑道:“你这叫手无缚鸡之力啊!这天下间不知道多少人是手无缚虫之力了!”
赵禳不以为然的嬉皮笑脸着。
宋仁宗见此,也懒得和赵禳计较了。“问道,听你这话的口气,似乎看来是看中朕身边的班直吧?”
赵禳嘻嘻一笑,道:“皇兄英明!”
“行了吧!朕还不知道你的心思,不过朕倒是好奇,谁如此得阿攘你赏识,居然求到朕跟前来!”宋仁宗笑呵呵的好奇道。
“其实也不全是班直,一共两个人,一个叫王珪!开封府人!力气很大的,皇兄你有没有印象?”赵禳问道。
宋仁宗想了想,若有所思的点下头道:“你如此说起来,朕还真有些印象,此子不错。不过就是有一些不大好,便是好酒!为将者,好酒容易坏事!”
赵禳道:“皇兄那里有那么多要求的,臣弟不过是要他来当个指挥使之类的罢了!至于好酒什么的,臣弟慢慢让他改就是了!”
宋仁宗点下头,道:“也是,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人,是谁啊?嗯,阿攘你先不要说,让朕猜猜。”
赵禳微笑点下头,沉默不语。
思索一番后,宋仁宗微笑道:“可是汴梁论剑中第一第二的呼延灼和葛怀敏啊?”
赵禳双眼充满笑意,果断摇头。
宋仁宗不服气了,继续猜测道:“既然不是此二人,应该是第三的许思纯吧?对了,第四的杨文广似乎也和阿攘你关系较好,再不就是这个了!”
赵禳忍不住了,大笑道:“哈哈!皇兄你都猜错了,还是臣弟告诉你吧!臣弟其实想要的是刑部大牢中的一个大贼,叫公孙玄虚!”
“大贼?”宋仁宗登时皱起眉头来。“这公孙玄虚朕也有几番印象,似乎是穷凶极恶的,要不是太后驾崩,可是要判处斩立决的人物。这等人,怎么可以用呢?文武百官知道了,又不知道要上多少道奏折弹劾阿攘你招纳亡命之徒了!”
其实赵禳很想告诉宋仁宗,这公孙玄虚可不是什么亡命之徒,而是谋士。不过他忍住了,正所谓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一个大贼算不了什么,在宋仁宗和文武百官看来,不过是匹夫之勇,但谋士可不同了!强大者,足以成就一国,而覆灭一国。
赵禳解释道:“皇兄啊!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啊!这家伙虽然是大贼出身,但也熟悉盗贼的情况。对于保护臣弟很有好处的!请皇兄你就答应了,也不用赦免他的罪,只需要改为发配充军到青州就是了!”
宋仁宗听到不用赦免其罪,脸色缓和些。
其实宋仁宗虽然官场经验稚嫩,但也知道这发配充军其实和赦免其罪差不多的。君不见赵禳是什么官职?京东东路安抚使,而青州又是什么地方?是安抚使衙门所在的地方,虽然没有兼任青州知州,但在那里要个士兵,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哪怕是宰相也不好在这事情上说什么。
这人到了赵禳身边,你道真的还是个普通士兵吗?
过了好半响,宋仁宗这才不满的说道:“阿攘,这事情朕就答应下来。不过朕可告诉你,那大贼可不要轻易相信,你如果学坏了,长兄为父,朕在这问题上绝对轻饶不得你!”
“谢皇兄!”赵禳大喜过望,那里还理会宋仁宗那些威胁呢。
不过人的欲望还真是不能够估摸的,刚才赵禳只是想着要了两个人就满足了。一文一武辅助,这不正好吗?
但现在赵禳却忍不住腆着脸的对宋仁宗说道:“皇兄啊!刚才听了你猜测的几名俊杰,臣弟心中向往,皇兄你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也给我几个吧!”
宋仁宗笑骂道:“你这小滑头,这几个人朕可是要培养着,日后用的呢!”
“皇兄利刃需磨啊!你放在身边培养得再好,也得磨练一番啊!”赵禳不依不饶的说着。
宋仁宗有些头疼,揉了揉太阳穴,道:“看样子今天朕不答应你,是批阅不了奏折的了!这样吧……”

第102章种世衡

宋仁宗思索一番后,觉得还是把呼延灼给了赵禳好。对于呼延灼宋仁宗不怎么喜欢,此人好酒好色,为人粗狂,说话间吆吆喝喝的。本来呼延灼是在延福殿当值的,但后来因为宋仁宗不喜欢听到他那大咧咧的吆喝声,调了到皇仪殿那里当值。
不过这呼延灼也的确够厉害,王珪使用一条铁鞭算得上是大力士了。而呼延灼这家伙年纪虽然不大,却已经使得两条铁鞭虎虎生风,两条铁鞭加在一起,足足十七斤重!如果穿上盔甲,那重量怕是有四十斤上下,寻常人甭说穿戴作战了,光是穿戴着这身铁甲都够呛。
虽然心中已经有所决断,但唯恐赵禳得寸进尺,宋仁宗决定先为难一下赵禳,这才再行答应一事!
宋仁宗故作不满的说道:“便是磨砺,也要到磨砺的时候。再说到你那么剿灭那些盗贼,算什么磨砺呢?到时候,朕自然会送他们到西北那里,跟随名将,见识沙场!”
赵禳讪讪然道:“皇兄啊!你这样做可是不好的,你想想,一下子就把他们推向沙场,多么凶残啊!去杀杀山贼多好啊!日后再去西北磨砺,那岂不是更好?”
“不行!这可是朕日后的大将,怎么能够随意给你呢?”宋仁宗一脸决然的说道。
赵禳眼珠子一转,故作无奈的说道:“皇兄,既然如此,阿攘也不勉强你了!”
听了这话,宋仁宗登时有一种搬石头。自己岂不是把呼延灼送不出去?
赵禳在这个时候说话道:“皇兄啊!臣弟看你辛苦,实在心疼啊!”
宋仁宗收回心思,苦笑道:“这有什么办法呢?天下大事何其多,我们这些作为子孙的,就算不能够中兴大宋,也不能够把祖宗家业败掉了。”
赵禳沉重的颌首,道:“虽然话虽如此,但皇兄你可听说过一句话,身体乃是……事业的本钱!”
本来赵禳想说革命的,问题眼前的这位是谁啊?要是革命,革谁的命啊?连忙改口为事业。
宋仁宗若有所思的点下头道:“阿攘这话虽然听着有些别扭,但话里面的意思朕也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