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皇宋 >

第193章

皇宋-第193章

小说: 皇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说沈启宗,得意洋洋的驱马回到怀远寨军营,腰间还缠着几枚首级,交给王府侍卫,定住用生石灰保存好,便大踏步的走入衙门。
沈启宗进了白虎堂内,见左右文武百官都几乎到齐了,禁不住有些奇怪。但面子上的礼仪,却是不能够缺少的。沈启宗抱拳欠身,昂然说道:“末将参见王爷!此战斩杀蛮将三人,蛮兵一百二十六枚,生擒活捉约莫二百。当为天之眷顾也!”
赵禳居高临下,冷冰冰的看着沈启宗,慢悠悠的说道:“英父,你可知罪啊?”
赵禳的话速并不快,慢悠悠的,却带着一股宛如泰山压下来的压迫感。
沈启宗踌躇了下,单膝下跪,道:“末将擅自出兵,触犯军规,请王爷责罚!”
赵禳并没有立刻责罚沈启宗,而是看了一眼附近将领的目光。不少人都露出戏谑的神色,要不就是木然,罕有同情。显然他们都认为,沈启宗这样做,触犯了军中的传统,如果人人都这样做,他们这些宿将还怎么活啊?
看来自己要改变宋军羸弱的状态,还是任重道远啊!
“英父!你既然知道错,那就好了!这次立下的功劳功过相抵,不过念在尔这次怎么也算是拼死作战,便赏赐一件盔甲给你吧!”赵禳按照之前定下的赏罚,徐徐说道。
顿了顿,赵禳肃然问道:“可有不服?”
怎么可能会真的服气呢?只是沈启宗是文人出身,肚子里头的花花肠子可不少,也看的出自己似乎犯忌了。心中全是沮丧、失望,嘴巴里面全是苦涩的滋味。“王爷……王爷赏罚分明,末将服……服……服气!”
服气这两个字,宛如有万钧之重,沈启宗好不容易这才把这两个字说出来。
“嗯!既然知错了,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吧!”赵禳摆了摆手,仿佛打发瘟神一般。
商榷了一下其他军务,赵禳便下令散会。
沈启宗一脸沮丧的垂着头出去,走到半道,忽然感觉衣袖被人拉了拉。回头一看,却是一名王府侍卫,不知道对方有什么事情呢?
不待沈启宗相询,那王府侍卫已经压低声音说道:“将军别声张,王爷私下寻将军!”
沈启宗闻言,登时精神一振,他知道赵禳还是记得自己的功劳的!心中的沮丧,立刻去了一大半!
赵禳此时已经换了一身衣服,穿着凉爽的青纱衫子,脚上套了一双木屐。在花园中眯着眼睛躺在太师椅上,边上有清茗、糕点,日子好不滋润的。看到这情景,谁会想到,赵禳是在出征的路途上呢?
“坐吧!”赵禳微微张开眼睛,指了指边上的座椅。
沈启宗犹豫了下,觉得这样有些失礼,毕竟那位置有些和赵禳平起平坐的味道。但见这花园内似乎也就那么一张还空着的座椅,至少自己看到也就那么一张空座椅。沈启宗不得不有些不自在的坐在赵禳边上,为了表示恭敬,沈启宗只是坐了半边屁股。
赵禳拿起茶盏,抿了一口,斜了沈启宗一眼,说道:“今天杀那些蛮子倒是挺利索的,怎么到了本王这里,就那么拘谨了?可是还惦记着方才本王呵斥你的事情啊?”
“末将不敢!”沈启宗虽然心中觉得,赵禳这次找自己来是安抚自己的,但正所谓天威难测。卫王千岁不是天子,但也是天子的弟弟,谁知道他心中是不是如同自己想的那般的?沈启宗有些诚惶诚恐。
“是不敢啊!看来还要怨气啊!”赵禳张开眼睛,看着沈启宗。
沈启宗宛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张嘴就想解释。
赵禳已经摆了摆手,打断沈启宗到了喉咙上的话。说道:“行了!你如果没有怨气,本王还奇怪的呢!毕竟谁摊上这么一件事情,会没有点怨气的?换了个莽夫来,说不定还闹个兵变。”
沈启宗有些悻悻然,不敢说话。

第276章突火枪构思

赵禳挪动一下身体,换了个舒服的坐姿。“你有怨气,也是正常的!如果没有怨气,本王还得奇怪,你这颗心是什么做的。”
听赵禳这样说,沈启宗也禁不住吐露出几分心声。“王爷一向教导,攻城略地是下乘,灭敌于野方为上乘!今日末将擅自出战固然是有为军规,但怎么说也算是立下了功劳,破敌五百,斩杀百十枚首级,怎么可能是功过相抵啊!”
赵禳说道:“那你知道本王为什么要你功过相抵吗?”
沈启宗垂下头,有些沮丧的说道:“末将知道,因为末将坏了规矩。”
赵禳注意到沈启宗说的是规矩,而不是军规,一字之差可谓是天渊之别。
“对于这些规矩,本王也很不满意!”赵禳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感觉,一开口就叫沈启宗大吃一惊。
“王爷……这……这……”沈启宗只感觉脑海一片空白,此刻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语无伦次的。大概沈启宗此刻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表达什么。
有人也许会奇怪,沈启宗为什么会不立刻表示认同呢?
没有错,沈启宗这次确实是因为这些“规矩”,而导致了自己的功劳几乎被抹杀。只是怎么说而已好,这个规矩已经有留下来了几十年,沈启宗也有些适应他。你让他一朝将之完全推翻,那是不可能的。
赵禳不理会沈启宗此刻的表情,继续陈述自己心中的理想。“腐朽!死板!其实灭了安化蛮虽然困难,但并非是什么太过困难的事情。你知道火器吗?”
“哦!王爷可是说那些用火药的武器?这个末将知道,不过那些东西很鸡肋的,也就是守城可以!”沈启宗回过神来,有些不以为然的说道。
赵禳摇了摇头,道:“你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火器的确是鸡肋。价格昂贵、笨重、不安全、杀伤力不大。只是你想过没有,他引爆的那一刻,‘砰’的一声巨响,那些愚昧无知的安化蛮会不会认为是天神降下雷电呢?”
沈启宗本来不以为然的表情,立刻一振,兴奋道:“王爷说的没有错!这事情还真很有可能,两军交战。讲究的就是一个士气!安化蛮本来就是乌合之众,如果有火器在,杀他们个屁滚尿流完全不是问题!”
说到这里,沈启宗却蓦然皱起眉头,道:“王爷,话虽然如此。但末将却发现一个很大的破绽。蛮兵多活跃在山林当中。万一这火器引发山林大火,那个时候可就要看运气了。如果风向不对,那可就是全军覆没了!而且就算风向对了,引发山林大火,有伤天和啊!那些蛮夷都是靠山吃山的,烧了山林,这太招仇恨了!”
赵禳点点头。说道:“你说的,本王也想过,所以本王一度想推行突火枪,这武器你可知道?”
沈启宗一脸迷茫的摇了摇头,道:“这是什么?火器?”
赵禳估计这个时候突火枪还没有发明,岔开这个问题,直接对沈启宗介绍道:“突火枪由铁管铸成,内填充火药和弹丸。遇到敌人就用火绳点燃火药。火药爆炸,会将弹丸推出去,中者立刻就一个碗口大的伤口。”
“如此厉害!”沈启宗大吃一惊。
赵禳点点头说道:“是的,不过这有两个问题,第一就是突火枪准确率不高,第二就是突火枪填充速度很慢。估计五六十息才可以重新发射。”
沈启宗皱皱眉头说道:“话虽然如此,但也可用了。毕竟突火枪是威吓敌人,杀伤力反而不需要太过追求。”
赵禳摇了摇头,道:“你是想到其用途,没有想到后续的影响。英父你从军多年。应该知道一张大黄弩从无到有,需要多长的制造时间?”
沈启宗皱了皱眉头,道:“三年!这是最短的时间了,毕竟大黄弩乃是强弩,制作期间不容有一丝的疏忽!”
“那么七斗软弓呢?”赵禳问道。
“两年吧!虽然是软弓,但到底是军中所用,需要严格按照气候变化制造,时间长一些也是必须的。”沈启宗琢磨了半响,说道。
“那你知道突火枪的制造周期吗?”赵禳问道。
沈启宗笑道:“王爷这不是说笑吗?突火枪是什么样子的,末将都不知道。王爷你说的制造周期,末将怎么可能知道呢?”
赵禳想了想,说道:“刚刚开始制造也许时间会比较长,但成熟后,一名熟练的工匠,一个月可以制造一杆突火枪。而且不受气候的限制,有铁、有炭就可以了!”
弓弩制造周期之所以那么长,不仅仅是因为弓弩本身的繁琐,更是因为季节的限制。在制作弓弩的时候,不同的工序需选取不同的季节,以保证弓的质量。
“凡为弓,冬淅干,而春液角,夏冶筋,秋合三材,寒奠体,冰析爵”这一句话就诠释了制作弓弩的繁琐。
翻译为白话文,即在第一年的冬天将完全干透的弓干削制成型;春天将牛角制成大小合适的块;夏天将进梳理成型再经酒蒸、锤打、拧紧、手撕使之不再收缩成为细条;到了秋天在弓干的外侧粘贴筋丝,在弓干的内侧贴上角;冬天则把丝精细的缠绕在弓节上;到极寒的时候上漆;第三年春天被弦。因此这样算来古代工匠制成一张良弓,连选材在内一共需要四年的时间。
赵禳这话一出,就叫沈启宗吓了一跳,他立刻明白到里面蕴含什么。突火枪一出,对于弓弩造成毁灭性的破坏是不可能的,但他却难免会触犯传统利益。
赵禳接着说道:“不仅仅是这样,一名农夫被训练为一名合格的弓箭手,最少需要三年时间。就算是一名猎人成为一名弓箭手,也需要半年的时间训练,熟悉军中弓弩、号令。而一名突火枪士兵呢?只需要一个月,因为他们很简单,等敌人到了近前就施放弹药就可以。而且还不需要长时间锻炼臂力什么的,更不需要太高的视力,稍微强壮一些的人都可以使用,作用是威吓敌人。”
沈启宗苦涩道:“末将知道王爷为什么不敢拿突火枪出来了!突火枪一旦大规模出现,说是引起狂风暴雨都不为过!”
PS:今天字数少了一些,明天补上!

第277章

赵禳看了沈启宗一眼,道:“如此你心中的怨气可消了?”
沈启宗闻言,有些悻悻然的说道:“比之王爷,末将这些委屈算得了什么呢?”
赵禳站起来,拍了拍沈启宗的肩膀说道:“放心了,虽然没有办法立刻给你封赏,但你的功劳,本王……”
指了指胸口,赵禳说道:“本王会记在这里,日后会慢慢补偿你的!”
沈启宗精神一振,连忙站起来施然一礼,道:“末将谢王爷之恩!”
赵禳摇了摇头,道:“算不得什么恩,本王不过是做自己该做的。之前为官,想的是掌握权力,可以高高在上,不受约束。现在才知道,这世间那里有不受约束的地方呢?”
沈启宗看着赵禳那张脸年轻的面孔,心中苦笑。要是给外面的人知道王爷你这个想法,不知道多少人气死了呢!王爷你现在可是身居的位置,是多少人奋斗一生,渴望一辈子,都没有办法达到的高度啊!
官位也就罢了,这王爵,就连开国的那些功臣,也是死后追封的。那个能够活生生的时候,得到王爵的?
在接见了沈启宗后,赵禳一反常态,大军就驻扎在怀远寨,夜夜笙歌,大鱼大肉的。士兵都只是训练半天,下午就在踢蹴鞠。这蹴鞠自然不是传统的蹴鞠了,而是赵禳‘发明’的足球。
金城州的罗钩沉却是扛不住,他的金城州距离怀远寨虽然不近,百十里路程和安化州差不多。但安化州那里却是群山连绵,直线距离十里,你真的走起来。却不知道要绕多少个十里呢!
而金城州则不然,就在龙江边上,一片平坦。无论是溯流而上,还是顺着龙江冲刷而成的平原前进,都是很轻松的事情。
五千大军旦夕可至。罗钩沉真心的怕了!老老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