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皇宋 >

第166章

皇宋-第166章

小说: 皇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文说过一两白银可以兑换二贯钱,也就是二千钱,怎么现在变成一贯呢?
皆因南方开发不多,故而在当时矿藏也多,物以稀为贵,什么东西多了,都难免会变得廉价。故而当时南方除了铁外,常用的金属要比北方廉价不少。到了大概三十年后,广东连州盛产白银,银价仅仅是一两可以兑换六百文!这更是北宋历史最低价格!
而在熙宁年间,朝廷令福建用二十万贯钱购买白银,供给朝廷所需。当时二十万贯只是买到了二十万银,考虑到官府办事中间油水不少,而且是买东西,价格自然要高一些,估计当时银价不过是一两兑换九百文到八百文之间。
不过自从宋仁宗开始,银价开始滑落,故而现在一贯钱是正常的。
顿了顿,赵禳接着说道:“这里的金沙少一些,加起来一共是七百二十两,但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个清官应该有的资产吧?”
潘夙无言以对,他想不到赵禳如何厉害,居然敢私自查抄其他官员的府邸,哪怕是别院,在当时士大夫看来,这都是一件很吸引仇恨的事情。
赵禳冷冷的看了潘夙一眼,接着说道:“至于潘邢狱说的本王擅自查抄官员,那看就不劳挂潘邢狱担心了!如果错了,本王自然会亲自上表请罪。正如本王刚才说的,为了让广南西路的百姓能够有一个朗朗乾坤,本王舍得这条在你们看来,价值千金的性命!”
这下子潘夙也没有话可以说了,只能够捉住赵禳擅自查抄官员别院的事情做文章。“虽然王爷你没有冤枉这些官员,但本官也不认同王爷你这种做法!哼!本官这就回去写弹劾!”
赵禳没有说话,只是冷笑着看潘夙拂袖而去。
马玉和阎士良二人面面相顾,也不好继续呆在这里了,本来还准备把赵禳推荐的官员推翻,现在主力都走了。有心办这事情的马玉和阎士良是有心却没有这个胆子,便也告退离去了。
话说潘夙拂袖而去后,并没有他表面表露出来的那般张狂,他也不是笨蛋。虽然只是在静德堂内的短暂交锋,但他已经感受到赵禳的难缠程度了。正忧心忡忡的走着路,忽然看到冯伸己站在前方,靠着墙壁,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
潘夙本来就黑的脸更加黑了,冷哼一声,昂着头准备从冯伸己边上走过。
冯伸己却忽然开口说道:“潘邢狱请稍等!”
潘夙顿住脚步,冷冰冰的看着冯伸己,说道:“看来你不知道静德堂内的一些事情,要不然你怕是不敢叫住本官了!”
冯伸己不以为然的笑了笑,道:“怎么可能不知道呢?说不定,明天全个广南西路都知道静德堂内潘邢狱包庇贪官的事情呢!”
潘夙并没有发怒,在他看来对冯伸己这条杂鱼发怒,那是侮辱了自己。谁会因为一只蚂蚁咬了自己一口,而勃然大怒的呢?
冯伸己从袖子里面拿出一卷纸,递过去,脸上带着戏谑的微笑道:“好好看看!这是卫王殿下让我带来的!”
潘夙眉头一皱,但还是接过来。看着冯伸己离开的背影,不屑一顾的嘟囔一声:“狗腿子!”
虽然对于冯伸己很是不屑,但潘夙还是忍不住好奇,摊开这卷纸。不摊开还好,一摊开来定眼一看,潘夙就禁不住脸色微微一变。
这不是什么特别是纸,粗糙的触感说明了他的廉价。重要的是这纸张的上头几个大大的黑字——《广南齐民邸报》!
下面还有一行小字,青州邸报下属报馆。
青州邸报背后的主人是谁,现在大宋官场上谁还不知道啊?
而这份邸报无疑是在广南西路,甚至连同广南东路在内都发行的。潘夙明白了刚才冯伸己的话!
“说不定,明天全个广南西路都知道静德堂内潘邢狱包庇贪官的事情呢”
这那里只是一句无用的威胁?这完全是为了这份邸报留下的铺垫!
该死的!
手中的广南齐民邸报不由在潘夙愤怒的手中,慢慢捏成皱皱的,手指捏破了邸报,也犹然未觉。
PS:四千三百字!因为里面有一些金银价的资料,故而多出三百字来的!人品有保证!木灌水的哦!

第253章挟民意以令卫王【上】

在看到广南齐民邸报后,潘夙最后还是没有敢对抗赵禳。而且事实上这件事情,说白了不过是士大夫阶级不愿意赵禳权力变大。只是有的事情不能够说破,因为士大夫阶级虽然大,但到底只是一个阶级,肆意打压其他人,怕是会惹起众怒。
八月十三日,在刚刚过去中秋节假期没有多长时间,以周新、杜献升、沈启宗为首的众多的分巡官从桂州出发到广南西路各州县。
潘夙虽然在最后退步了,但他并不甘心就这样算了,一方面上疏,要求朝廷对民间邸报进行管制,不能够随意印发损坏朝廷威严的文章。
另外一方面,潘夙亲自坐镇桂州,派出手下心腹干将随同赵禳派出的分巡官到各地。这一次闹的很大,广南西路的官员都人心惶惶。广南西路的吏治之风,立刻为之一变,虽然谈不上变得清正廉明,但一些陋习已经不知不觉中减去。
虽然如此,一个月过去了,揪出了三名知州、七名知县,另外还有通判、州推官、县丞、县推官等林林总总,一共二十六名官员贪污受贿,除此之外还有吏员上百人!贪污金额要比赵禳预计的还要多!
不再是一百二十七万贯,而是高达一百六十万贯!当然这里面有不少金银,全是按照北宋中原金银对铜钱的兑换价格计算的,故而如果按照广南西路的价格计算,实际上要低很多,不过是七八十万贯罢了!
即使是如此,也引起一片哇然。奏折已经联名送去汴梁了,这次联名当中还出现一个小趣事,潘夙厚着面皮来加上个名字,赵禳也没有趁机报复。他知道在这事情上,潘夙已经欠了自己一个人情,虽然不至于说潘夙臣服于自己。但至少短时间内潘夙也不好意思再和赵禳叫板了。
……
桂州的一所庄园处,竹林、池塘、假山散落在这座庄园上。
一处亭子内,坐着七八人,个个衣服鲜华,最年轻的看样貌也年过三十。一般情况下,都是亭子内品茗,高谈阔论。
实际上在座的人没有一个有高兴的神色。对于附近美丽的庭院风光更是视若无睹,愁苦之意溢于言表。
身穿一领青衣的龙信弘咳嗽一声,站出来说道:“老夫年纪大上一些,就托大一点,站出来先说说老夫的意见了!”
“老员外这是什么话呢?就应该你来的了!”
“是的!是的!”
龙信弘笑了笑,接着说道:“今天约见诸位。目的早已经在请柬上说得明明白白,老夫就在这里不多言了。今日被捉的吏员,多有我家子弟,说他们贪污受贿,老夫绝对是不相信的。他们最多不过是为了帮助乡亲乡里犯下一点小错,卫王殿下现在却是要说明正典刑,这是什么话儿啊!”
“可不是!听说卫王殿下这样做。是为了让今年来的国子书院的胥吏上位!”只见一名六十五上下,头发斑白,头戴遮尘暖帽,身穿直缝宽衫,腰系皂丝条,足穿熟皮靴的老者气愤填膺的说道。
听得这老者说话,其他的人都纷纷附和。“老太公此话有理啊!”
“可不是!今日拘了我们家中子弟,明天也不知道会不会拘了我们去吃赵家的饭(牢狱饭)!”
龙信弘点点头道:“大家都说的对!不过老夫想。官家乃是天子,卫王也是天子亲弟,想来卫王也不是有心为难我们的!定然是有奸佞小人在旁边中伤,这才会出了这一回事情来!”
老者也是聪明人,立刻附和道:“龙员外这话有道理,卫王殿下还是一心为民的,只是出了想差错才如此!”
其他赴会的人都纷纷明白过来。齐齐附和。“龙员外、老太公的话有道理!都怪那些奸佞小人!”
为什么龙信弘和老者一众人都把矛头转到赵禳身边的人上呢?可不是他们不知道这些事情都是赵禳搞出来的,就算平民百姓都知道了!如果没有赵禳支持,那个官员有这个能耐啊?一下子就把一百三十来个官吏拿下来。
之所以是这样,因为他们知道。以赵禳尊贵的身份,不是他们这些乡下豪强可以弄倒的。而且没有了心腹的赵禳,就算再厉害,也是空中楼阁,修建的再漂亮又如何?没有好的地基,过不了几天就会倒塌的了。
“问题是怎么让卫王殿下知道我们的冤情呢?”一名来客,已有所指的说道。
“不是秋收在即吗?我们闹大他!抗税!”三十出头的家主明显激进很多,硬邦邦的说道。
年老者立刻摇头道:“不好!这样闹大了,说不定会逼的卫王派官兵来强行缴税,我看不如上万民书情愿怎么样?”
“万民书?那玩意有用才行啊!”三十出头的家主不屑一顾的说道。
老太公站出来和稀泥,道:“看看龙员外的意思再说吧!”
对于龙信弘其他人还是比较信服的,于是一个个都不闹了,把目光放在龙信弘身上。
龙信弘捋着胡子,思索了半响,道:“老夫今日看过论语,看到一句话,感觉非常的深刻。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所以凡事都要讲究这个名!一开始就抗税,未免就不太好了,毕竟那卫王殿下虽然不是沙场名将,但也上过沙场,想来不是一个胆小的人!”
“只是万民书真的有用吗?怕是还没有到卫王殿下那里,早就已经被那些奸佞小人丢到角落里蒙尘了!”三十出头的年轻家主皱皱眉头,依旧表示反对。
龙信弘摇了摇头,道:“上万民书就太软了!老夫的意思,莫不如我们号召族人、百姓,上万人的一路高举万民书送去桂州,如此卫王殿下拒绝我们的请求,我们再抗税也名正言顺了。谁也不能够说我们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其他的员外、家主都颌首,道:“龙员外这话在理,就按照龙员外的意思好了!”
龙信弘点头道:“好!那么我们就在九月十五日那天举行万民情愿,诸位务必发动更多的乡亲、族人。让卫王殿下身边的奸佞小人见识一下,百姓的厉害!唐太宗不是说过吗?君为舟,民为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好!”叫好之声大作,众人脸上的阴霾和愁苦,现在一扫而空。

第253章挟民意以令卫王【中】

“王爷!大户们闹起来了!”刘长安有些紧张的走进来说道。
赵禳嘴角翘起,露出一抹冷笑道:“果然如此!不过他们怎么闹啊?”
“附近几个州县的百姓都被鼓动起来,说要什么万民上万民书,要求王爷把那些胥吏都放了,并把身边的奸佞小人周新、冯伸己、宋柏寅、孙朋远四贼贬到其他地方。”刘长安忐忑的说道。
“他们还真是敢想的啊!这样的条件都敢摆出来!”赵禳脸色微微发黑。
思索了半响,赵禳问道:“派人去查清楚,这些大户目前动员了多少人!”
“是!”刘长安应诺一声,拱了拱手,转身退下去。
“等等!”赵禳叫住已经转过身来的刘长安,吩咐道:“先去把公孙先生叫过来!”
刘长安又是应诺一声,没有多长时间,一脸病恹恹,穿着明黄色道袍的公孙玄虚便来到静德堂。
“辛苦先生了!”赵禳站起来,真诚的说道。
公孙玄虚很不适应南方的天气,虽然赵禳已经下令南下的士兵都不得饮用生水,经常洗澡。衣服都定期用沸水烫过,并且准备了大量的药物。即使是如此,水土不服也不是那么简单就可以克服的,就禁军而言,过去半年时间,禁军已经有四十六名士兵病死军中,幸好现在情况已经得到控制。
公孙玄虚一介文人身体自然不比这些禁军的了,虽然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