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伏龙 >

第14章

伏龙-第14章

小说: 伏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白二个暗卫都能看出来的事,云浩怎会不知,可越是知道,却越是心下怆然。这三山五城的布防图若是交了,与将这越国江山拱手让人又有何异,不管是真是假,他却终究还是不敢赌,倾一国而爱一人,宣伦虽是云淡风轻的无心之语,却又暗自包藏着多大的决心呢?也许他与长风便是如此吧,毕竟齐越两国并无积怨,严格说起来,越国甚至还是北齐天然的屏障。

宣伦排行老六,为人懒散,极怕麻烦。能做到如此地步,恐怕还是长风的原因吧。云浩没由来的为自己有些不值得,似乎自己这一生总是为了越国而活着,而宣伦虽同生在帝王之家却能有如此胸襟气度,越国千百万黎民百姓何其无辜,他云浩又何其无辜啊。
夜露渐重,寒气从黑暗中弥漫出来。云浩打了个冷颤似乎终于回过神来:“白二,你武功和子辰六(龙毅)相比如何?”

白二隐隐觉得自家主子今天又些不对劲,却又说不出是哪里不对劲,只得闷头应了句:“子辰六虽然根骨天赋极佳,却到底根基尚浅,即便是三个合在一处属下也是不惧的,主子不必忧心,可是他有什么不忠的地方?”
“不是,只是这陆宁,不仅和欢儿同姓,而且身形气韵都有七八分的相似,虽然目下还未曾查出两人有什么关联来,但我早察觉到他对子辰六颇为上心,也就顺水推舟把子辰六留在陆宁身边监视了。这次宣伦回国,必然要带走陆宁,既然你有万全的把握,那么子辰六便依旧当是一着暗棋继续跟着陆宁便是了,我有预感,这步棋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白二依旧立在原地,默然无语。

还是那片荒郊,依旧是那条偏远的小道,段临和宣伦迎着暖风比肩走着,往瑾青的坟头行去。
“宣伦,瑾青的事我很抱歉。”
司徒宣伦没有回话,只是看向长风的眼里多了几分疼惜。他修长的手抚上段临眉眼温言细语,声音软若春水,带着妖媚:“不管是欢儿也好,是瑾青也好,你心里的痛我是明白的,可这世道却是无情的半点由不得人,如同你我,现在这般立场,又如何能谈及风花雪月相思相守之事,只是瑾青一去,你只怕更寂寞了吧。”

“宣伦,你什么事都能看得透,为什么独独遇到我,却这般缠绵,圈圈绕绕把自己也绕了进去。”
“长风你错了,有些事我不是看得透,而是不得不放弃,帝王之家,向来都是宴无好宴,兄弟之间吃顿饭也是不得安宁的,我早就倦了,更不想为了个劳心劳力的皇位让北齐五湖十三郡燃了战火,可是你不同。”
宣伦扯了束发的锦带,一头青丝随风散开来,目光灼灼几乎射进段临的灵魂里。
“你在这万民之中做那对所有人都照顾有加的将军,说到底只是个除了血肉没心没肺的虚伪幻影。我喜欢是当初那个温柔到骨子里,却只愿意为我一个人去摘蜜柑的长风。欢儿的用心,当初我还不理解,可是如今我也能体会一二。这相思二字虽最是磨人,却能从苦楚里带出无尽的甜蜜来,云浩能抱了渺茫的希望便是好的,不然阴沉如他怎会安静的在四国腹地,做个谨小慎微的越王?”

宣伦一口气表明心迹,似乎也有些动情了,依偎到段临怀里:
“长风,只要是你的的事,即便再难我也是甘之如饴的。如若你也能这般待我,那便是即刻就死了也是在笑的。”
段临只得拿手臂紧紧拥了宣伦,在他耳边呢喃了一句:“若是你能不费一兵一卒拿下越国的三山五城,我就是跟你走了又如何?若是我一走便天下大乱,那纵然是天下再大,我们也是无法置身事外的。”

宣伦在段临怀里默默叹气,说到底,段临还是放不下这天下苍生,也许正是这样的温柔才会让自己如此不可自拔的喜欢上了吧。也许他们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隔在中间的并不是两个人纠葛的感情,因为段临的心比自己还要透明。
既然长风什么都担心,那他就要把所有的不安定都变成安定,这样段长风的眼睛里便只剩下司徒宣伦,再也容不下其他了。
宣伦把嘴唇凑到段临耳边,带着暖风和温热:
“云浩这次不管是答不答应拿布防图来交换,以他的脾气也决计不会按着我的意思在三天内给出答复,况且欢儿的事,于情于理都应该告诉陆宁,所以我还是决定带他祭拜欢儿,你要不要送我们一程?”

还未等段临回答,宣伦便嗤嗤笑了起来,晶亮的眸子里带着藏不住的捉弄。段临淡淡的笑了笑,随意揉乱了宣伦的细发,这样的琅琊王只有他才能看到,是温润中甚至带着天真的。
段临的心从很早以前就被眼前这个琉璃样的人儿填满了,早已容不下其他,只是欢儿既然已经不在了,那么云浩一国之君,若是就这样丢下不管,还不知道会做出什么糊涂事来,什么天下苍生不过是自欺欺人,他段临怀着的终究不过是一颗担心朋友的小小的私心罢了。






、真相(下)

作者有话要说:(一)本章是序章的终篇,一小部分的秘密和伏笔被揭开,下章将正式进入上卷。此文颇长,列位看官
  们只管拿了小板凳坐等便是。
(二)关于树枝同学的长评,大家不要太在意,虽然他不擅长写字,却也难得是一片心意。
(三)昨晚看到一句:“于是我西装裤下的男人又多了一个。”天雷滚滚,唯恐自己也写出什么雷来,
  若是文中有什么雷点,望能留言指出,某桔拜谢。


三天不过弹指,云浩果如宣伦所料,没给出什么答复来。于是,陆宁和龙毅随着宣伦一起出城。只是在琅琊王一大圈的侍卫包围下出城却让陆宁十分憋闷,想当初他也是这般被人用软轿请进城的,如今也是这般和宣伦一起乘软轿出城,不能不说是个讽刺。

虽然宣伦游历丰富,言辞风趣,可陆宁却是一点兴趣也提不来,每日只得透过软轿的布帘偷看龙毅,可是几个星期以来,龙毅都端端正正骑在马上不快不慢的跟在左侧,陆宁拿视线狠狠刺他,可龙毅一无所觉,陆宁恶趣味的开始想着剥光衣服的龙毅身体各处都是什么形状,时不时的坏笑一二。

“龙毅确实待你是极好的。”宣伦突然没头没尾的说出这句来,陆宁很是奇怪,便转过头来面对着他。却见宣伦一身浅蓝的袍子,整个身子都慵懒的陷进软塌里,青葱般的手指上还勾着一串红樱桃,眉眼含笑,嘴角轻扬,端的是风华倾世,让人心折。就连日日在宣伦身边的陆宁也有些心动,便起了调笑的心思:
“若是世人都知道北齐的琅琊王生就了这副形貌,怕是不管北齐城墙多厚也挡不住吧?”

“可惜段临始终是个木头脑袋,要是有随云半分气魄,我们又怎会还是现下这般分割两地。”司徒宣伦眉目如画,话里带了三分笑意,三分幽怨,竟丝毫不似作伪,活脱脱一副为相思苦的模样。
陆宁心有所感,视线又落到了龙毅身上,暗自叹气。
“瞧瞧你,恨不得把你家小龙子生吞活剥了去,竟还恬不知耻的表字随云,又哪里有半分淡然随意的性子。”陆宁极为怪异的扫了宣伦一眼:“不知什么时候王爷也对龙毅这般上心了,又是从哪里看出他的极好来?”
陆宁自己都没察觉到语气里的生疏和别扭,宣伦却是笑得前仰后合:“这性子还当真是随云,不过一句话,就被你记恨在心里了。”

饶是陆宁脸皮再厚也经不住宣伦这般奚落,便闷头不说话了。不过宣伦就是宣伦,永远都那么洞悉人心,却又能完美了把握了分寸,向春风一般撩拨人心,却又不会越过那个分寸半分,当即便收了笑意道:
“我听属下的说,有不明人物跟了我们一路,就是走的左边。再看龙毅一刻不离,紧紧护卫在侧,自然对你是好的啊。”
陆宁只听到有人跟踪,脑中便轰然一声有什么东西崩塌了,明目张胆跟踪一国王侯,有这般气魄和能力的,陆宁只能想到穆子陵,于是那些不见天光的承欢纷至沓来,影影绰绰的带着名为过去的暗影。
“龙毅!”陆宁小声的呢喃着,语气哀戚,如同绝望小兽的悲鸣,你若负我,怕是连这已经碎成寸缕的灵魂也留不住了吧。

宣伦没能察觉陆宁的消沉,误以为他还在为方才的玩笑生气,犹豫许久还是决定说出真相来:“随云,其实陆欢本就是你的兄长啊。”
陆宁只是抬眼扫了宣伦一眼,满是不屑,似乎他方才的话不过是某种低劣至极的玩笑。
既然已经说了出来,宣伦也就不再犹豫,索性和盘托出:“当时你还小,才索性逃过一劫,直到被穆子陵发现。但你却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其实是十年前被灭国的西凉国皇子,而陆欢,也就是后来云浩让你假冒的广陵公子正是西凉国的太子。云家本是西凉国重臣,却不甘人下,联合北齐司徒家、南唐穆家叛国,并在其后分得西凉三山五城也就是如今的越国。”

陆宁一直疑惑,隐园中师尊从不教自己四国的历史,还多次提及什么五国烽烟,宣伦现下说出这些秘辛来,他虽不全信,却也很有几分动摇起来,便坐直了身子等着宣伦说出更多秘密。
“云家虽然背叛西凉,却到底还是顾念了几分君臣之谊,并没立时便杀光西凉国的宗室,只是逼迫他们都服下了毒鸩,让他们日后无法再产生子嗣,这种毒便叫胭脂扣,任何其他人身体里的液体(防河蟹,只能这么形容那个啥)对他们而言都是剧毒,你自是被西凉旧属救走,而你兄长陆欢却和云浩一同长大,只是到底服了毒物在有些事情上会糊涂些罢了。”

听到这里陆宁隐隐也能猜出下文来,在权利之巅的涡旋之中这样的几分糊涂,几分呆自然是有着莫大的吸引力,一如自己被龙毅吸引一般,虽不知后续,但陆宁还是明白云浩和陆欢自间的纠缠只怕是从小到大的,故而执念更深。
“随云,你要随我去祭拜一下你哥哥么?”
陆宁一时茫然,他一直不清楚在隐园中要成为首领的星到底是怎么选出来的,现下自然是一切都明了了。所谓的星一定指的便是西凉国的宗室,那么隐园便是为了复国而苦心经营的,陆宁认真看了看跟在身边的龙毅,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我还是不去了,隐园被毁也许是天意,事到如今我也不愿意再提什么复国复仇,毕竟那些事对我而言,实在是没什么实感,即便是你也只是从长辈们口中听来的吧。陆欢生时有人温暖疼爱,死了也有这么多人思念和挂怀,想来也是幸福的吧,我又何必去破坏这好不容易得来的一切。”
陆宁说着从怀中拿出一个指环来:“这是青儿临死前托付给我的指环,你拿去放到陆欢的坟头上吧,这些事我都不想多过问,跟着我的一定是穆子陵的人,我原先一直想不通,他为何独独对我如此执念,现在看来一切都自有定数,就借你的人把我和龙毅送到东临国的竹海去吧。苍松翠竹终老一生,随云所愿足矣。”

宣伦接过戒指默默收了,便命人转了方位朝东临国行了去。





、竹林奇阵


东临国在四国中地理位置最好,只与南唐一国边境相交,若是要去东临,则必过南唐,然南唐兵强马壮又有号称军神的穆风坐镇,无人不避其锋芒。故而,多年来,东临远离烽火,修养生息,百姓富庶非他国可比,三面临海,乃是天险,端是这乱世之中难得的安逸之地。

陆宁越是要入了南唐国境,便越是惴惴不安,穆子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