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新睿宋史 >

第4章

新睿宋史-第4章

小说: 新睿宋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人按照事先安排好的顺序井然入座,赵谌进来之后有一人一直看着赵谌,赵谌看去四目相对,这人正是赵谌的父亲,现在的太子,将来的宋钦宗赵桓。赵桓看着赵谌面无表情,不知在想些什么。
赵徽宗突然说道:“前面的一棵柳树冻死了,朕觉得很可惜,这雪圣洁但少了一丝灵气,嗯,还有这屏风也不错,现在先作诗一首,将刚在朕说的事物全部带入诗中吧,你们几人意下如何。”
其实赵徽宗也是突然起意,也不抱多大希望,因为他有知道这殿试来的学子自有人给他们做好准备,当然也有一部分自由发挥的地方,来回答常年的惯例诗词,赵徽宗这些还是知道的,他的情报机构可不是吃干饭的。
这一下,几人可傻了眼,突然的状况让人始料未及,正在大家苦思冥想之际,一个声音响了起来:“倾城柳月依,淡雪连理盈。屏风出皓月,飘渺显空灵。”这个声音正是来自于赵谌,赵徽宗听了也是一愣,没想到有人如此才思敏捷,何况更令人吃惊的是一向学识很差的赵谌了。
赵徽宗是诗词大家,虽然觉得此诗文略显不足和生涩,但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答的还算不错,“哈哈,好,好。”在一旁闭目养神的李纲也难得睁开了眼睛,看了赵谌一眼。对于赵徽宗来说诗词可比处理政务有意思多了,自然开口叫好。
“既然如此,朕也赋诗一首吧。”赵徽宗略微斟酌了一下,轻声言语道:“紫宸沾微露,飘洒汇乾坤,湖烟遮灵秀,空透为嘉怡。”
黄潜善马上站出来献媚的说道:“皇上之词果然意境深远,让我等如甘泉汇口,回味无穷啊。”好话谁都喜欢,赵徽宗也是一样,心中对黄潜善更是喜欢,目光中多了一丝赞许。
一位文官向前一步朗声道:“下面请各位学子看各自的文题。”
文案之上早已放好了今天的考量题目,赵谌顺手翻开,果然和德恒准备的试题一样,后面再也没有什么出彩之处,题目早已泄露,众人自然无往不利,但要是谁敢不仔细准备,皇帝发怒可不是小事,很快考量皆宣告结束,越王之子赵暮文采最好获得头筹,赵谌得了一个无评议,赵谌想要给赵徽宗留下印象的目的已经达到,自然不会去做那出头鸟。
宋徽宗也颇为欣慰,此次来此殿试众人潜力都是不错,将来必定都是文科星宿之士,龙颜大悦,奖品的确也颇为丰厚,拔得头筹的赵暮获得了一枚极为珍贵的紫杉玉如意,让众人颇为羡慕,其他几人也有封赏,唯独最末的赵谌没有任何奖励,站在一边的赵神佑对刚刚获得的紫晶茶壶完全失去了兴趣,有些担心的看着赵谌。
宫中大臣觉得赵谌刚才是瞎猫遇上死耗子,无评议大多就指奇差的文体,都等着看赵谌的笑话,站在不远处的赵恒,在儿子赵谌应对诗文的时候眼睛亮了一下,但现在看赵谌得到无评议的结果后,加上众大臣不时投来戏谑的眼神时,脸色难看。
赵谌自己的倒是很镇定,这样的结果都在意料之中,自己的文体多选用元曲,对于唐诗,宋词极有研究的宋徽宗,对这种超越时代的文体不信赵徽宗会不上钩。朝中大臣都在窃窃私语,很多人看着赵谌的眼神多是幸灾乐祸,事不关己的都算是好人了。
“赵谌一会儿来朕御书房,朕有事相询,退朝。”赵徽宗说完,起身离开了龙椅,走向后殿。众大臣先是诧异今天评议居然不处罚?但没人敢去质疑帝王,都告退而去。
赵谌也很紧张,若是失败了可是再无回天之力了,要吊吊宋徽宗的胃口,捞取好处,最好是能去边城独领一军,在未来的乱世中才有话语权。赵谌递给赵神佑一个放心的眼神,微微一笑阔步走向了御书房。赵暮看到赵神佑担心赵谌十分恼火,赵暮俩一起长大还订了姻亲,自己未来的女人担心别人,他怎么可能受得了,再说自己文武双全,样样都比赵谌强,心里生气但还是微笑着走到赵神佑边上。
温声对赵神佑道:“父亲大人刚从唐家凤凰楼请来两位厨子,皇妹一会可否赏光去我家一同品尝。”
若是平时赵神佑自然不会拒绝,可现在担心赵谌安危自然对赴宴毫无兴趣,淡淡道:“我身体有点不适,不能到皇兄府上打扰了,万望见谅。”说完转身离开了大殿。赵暮更是恼怒,虽然愤怒但却无处发泄,很快就把愤怒变成了仇恨,当然全部记在了赵谌身上,若是赵谌知道,定会感慨,古代的孩子真早熟。

第五章建立御林军

写给宋徽宗的元曲正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王实甫的十二月过尧明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把赵谌“写的”这首元曲评为无评议,是因为此曲与当时的宋词差别较大,完全自成一派,如果评为第一,会遭人口舌,但其中的文学价值让宋徽宗爱不释手,所以有了御书房的一幕。
赵谌刚一进来,宋徽宗不顾帝王威仪,迫不及待的走了过来,拉住赵谌快步回到文案前,赵谌写的曲言早已被宋徽宗重新写过一遍摆在上面,虽然赵谌的楷书写的还算不错,在原来的世界经常帮邻居写春节对联,但和宋徽宗的书法相比实在是小乌见大乌。
“快给朕讲讲你的构思,快快。”看着两眼放光的宋徽宗,赵谌真有些苦笑不得,这个皇帝若拿出十分之一吟诗作画的精力处理朝政,北宋也许不会那么早灭亡了。
“启禀皇上,此曲是孙儿平时听闻街边小贩农商吆喝,再略作修改得来,曲子读起来朗朗上口,今天特此献给皇上评议。”
赵徽宗认真了起来,对赵谌说道:“此曲文体洒脱,率真,别具一格,相较于宋词更加灵活多变,格式却很严谨又并不死板,文思敏捷,自成一派,不知有没有系统的名字?”
宋徽宗的意思再明白不过,赵谌马上接口道:“此曲尚无锦铭,请皇上恩赐。”
宋徽宗龙颜大悦,其实他早就想好了名字,只是顾忌面子不好直接提出来罢了。
“既然是我赵家人创造的曲目,为了纪念节日之喜庆,就叫吉曲吧,将来定会青史留名,哈哈。”
“以后你多做一首吉曲,朕就满足你一个要求,你看如何。”赵谌还以为宋徽宗要说元芳你怎么看呢。赵谌心中微微叹息,宋徽宗叫赵佶,便定名吉曲,古代帝王果然霸道。
“谢皇上赐名,孙儿无所要求,只盼早日将吉曲发扬光大,帮助皇上传遍五湖四海。”赵谌一边说一边拜谢。
“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吧。”宋徽宗十分开心大方的说道。
赵谌吸了一口气,洪声道:“请皇上允许孙儿臣固守边疆,我大宋开疆拓土,重现宋太祖之荣光。”
宋徽宗一听马上脸色沉了下来,赵谌暗叫糟糕,但开弓没有回头箭,此时不说以后难有机会。赵谌马上改口道:“孙儿只是觉得文武双全才是真正的赵家男儿,像太祖皇帝一样,但文才更是重要。”
听赵谌这么说,宋徽宗脸色才好了一点,宋朝重文轻武,难得的一个文学好苗子居然丢下伟大的文学创作而去当将军,宋徽宗如何能不生气,若是其他皇子估计早被赶出去了,并加以惩罚了。赵谌比较特殊,是皇长孙,(宋朝的历代皇帝都没有皇长孙,所以赵谌的身份比较特殊。)再加上此次‘吉曲’关系重大,才免于责罚。只是近年来过得很苦罢了。
“奖励还是要给的,你可以现在提,离开皇城也不是不可以,但现在你负责‘吉曲’重任,责任重大,就以一年为期,若一年后你要离开,天下各处随你挑选。”宋徽宗心里打得好算盘,一年时间让赵谌迷恋上汴京的权利,再也不愿离开,就算离开了,边军生活枯燥乏味,也就是好奇的少年心性,磨砺一下也好。
“谢皇上,古人云君子需有诗,书,礼,乐,射,策略之能,而策略需要一军操练,望陛下准许臣领一营之兵操练之。”
宋徽宗转身斟酌了一下淡淡道:“可以,此营算你亲兵,就叫御林卫吧,要你自己养着,在汴京不可多生是非,若犯了事朕也帮不了你,你可明白?”
赵谌隐藏着心中的欣喜,赵谌马上拜谢。“吉曲的工作你要抓紧,人员调配随你,朕也累了,退下吧。”待赵谌一走,宋徽宗马上投入了吉曲的审定之中,不得不说,宋徽宗不是一个好皇帝,但绝对是一个艺术大师。
走出御书房的赵谌十分欣喜,自己马上就要拥有自己的势力了,虽然与这个时代的强敌作战一营之兵毫无用处,但星星之火有燎原之势。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当厚德载物,这才算有担当,有抱负。
从宋徽宗那拿到的调兵符文和普通的虎符不同,不论是做工和色泽。宋徽宗还专门下令派了一位剔将跟随。赵谌等人直接来到皇城郊外的禁军驻地,但眼前的情景令赵谌气得牙痒痒,本以为自己速度够快,但掌握军队的将领得到的消息更快,精锐部队早已急行军开出几十公里外训练去了,留下的皆是一阵风都能刮倒一片的那种。但赵谌现在也是毫无办法,总不能跑几十公里去抢人吧。
正在赵谌郁闷之际,一个声音在身后炸响:“大胆毛贼又敢擅闯军营,又来偷俺辛苦栽种的萝卜啊,这次你可跑不了了。
赵谌一愣,转身看去,一个九尺大汉,面相狰狞和张飞的粗狂有得一拼,寒冬时节却身着轻薄白挂,肌肉隆起,此时正抱着一堆萝卜青菜,怒目圆睁的瞪着自己,形象说不出的怪异。
“铁塔不得无礼。”那个青年剔将愣了一下急忙出口呵斥,青年剔将可是知道赵谌的身份,乱说话会有大麻烦。
赵谌不怒反喜,这个憨厚的汉子身上有一股决然的气质,将来绝不是平庸之辈,心中暗想定要把此人收归手下。
“我来此是招募优秀的士兵加入御林军的,你是否想来,在御林军马上可以成为将军,到时候绝对是前程似锦,望壮士不要拒绝。”赵谌认真的道。
“不去!”。壮汉毫不考虑的摇头道。
“啊?你确定?”赵谌无奈的问道。
“是的,毛…大人,领军大人对我有恩,况且在禁军中可以吃饱,所以去你那当将军俺不感兴趣。”
“这……”。到这时候也不得不卑鄙一下,先把铁塔收为手下再说。
“你刚刚冒犯与我,你的领军大人也要受牵连,若你跟着我,我就既往不咎,如何?”不信你不上钩,赵谌心里暗笑道。
“别别,俺加入御林军还不行吗?”铁塔急切道。
“那你可别后悔。”
“大人,我铁塔说一不二,绝不后悔。”
“那么请问大人,我御林军在何处驻扎?”
“还没定。”
“编制呢?”
“你我二人。”
……
把铁塔骗上了‘贼船,’两人骑马一前一后的,铁塔耷拉着个脑袋骑马走在后面。赵谌虽然年龄不大,但天生驽马技术不错,也许是传承了前世的记忆和能力的缘故。赵谌勒马来到了铁塔旁边笑着说道:“怎么跟着我不开心?有什么不痛快都说出来听听。”
铁塔看了赵谌一眼,只听他缓缓道来。
原来铁塔从出身就不知道父母是谁,只有一个玉佩上留下铁塔的名字,是一个老和尚收留了他,后来老和尚去世,铁塔就去参了军,原本铁塔参军是为了成为一名将军,因为当将军感觉很威风,铁塔从小随老和尚练武,加上天生神力,刚来军营就是军官,但看不惯上司的作风和他打了一架而被撤了。后来当了大头兵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