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新睿宋史 >

第222章

新睿宋史-第222章

小说: 新睿宋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越斟酌了一番,抱拳道:“也许太子殿下一时无法响起过去种种,但不知太子是否还记得吴采萱和秀儿。”
赵谌忽然站了起来,眼神之中满含痛苦之色。着两个名字像一根尖刺,刺痛了赵谌的神经。但脑海之中隐约的片段让赵谌无法抓住,赵谌茫然的坐在椅子上,满眼都是疲惫之色。
张越松了一口气,愈发肯定吴秀便是太子赵谌,只是当日坠崖之后,秦凤军除了少数将领将千山后山翻了一遍外,其余众人都忙着争夺势力,就连原本联盟的两家也对秦凤军控制的势力多有蚕食,此时的秦凤军若不是王惜宸一人承载着压力,恐怕早已四分五裂,实在让人扼腕。
赵谌双眼微沉,无力的伸手道:“张将军请继续。”
张越接着道:“您乃是皇长子,其父乃是先皇赵桓,本应该顺理正章登基,但却被赵构假借皇帝遗命夺得皇位,而天子殿下您早在很早之前便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御林军,金鳞卫,秦凤军乃是我军全部之主力,兵力强大,无人敢掠其锋芒,我军西取西夏,北抗金寇,乃是最强大的一方,而且末将知道,当年先皇留下的密旨乃是让太子殿下登基,而此诏书早已被王惜宸藏了起来,当然这个消息只有数人知道,这几人分别是王…额…”
赵谌忽然起身冲来,势大力沉的一拳,群里击中张越的腹部,张越向后飞去,撞击在墙壁之上,嘴角溢出鲜血,赵谌满眼冰冷,忽然长剑出鞘,朝着张越的面门刺来,张越有些难以置信,但忽然苦笑一下,不再解释。
张越也反应过来这番言语对失去记忆的赵谌冲击力不可谓不大,失去记忆的赵谌身份乃是忠君报国的一名宋将,在军队中待久了,如何还能去相信现在还穿着金兵军服的张越,而刚才那番极具煽动性的话语虽然是真实的,但若是换一个角度看,绝对会认为张越在煽动赵谌造反,张越只是有些遗憾,为能实现心中的夙愿,而且这样死实在有些窝囊,可谓是壮志未酬身先死,张越闭上虎目,引颈等死。
赵谌的三尺青锋停在张越的眉心,赵谌忽然将长剑收起,对张越深鞠一躬道:“张将军勿怪,时分战乱,不得不小心行事,刚才的一拳请速还,我吴秀绝不皱一下眉头。”
张越站起,用拳骨擦去嘴角的鲜血,抱拳道:“此事倒是在下欠考虑了,受这点皮肉之苦也是活该,太子殿下不必自责。”
赵谌怒道:“若是张将军如此看不起在下,那我只能认为张将军刚才一番言论都是谎言。”
张越苦笑不得,只使了五分力,给了赵谌一拳,两人重新落座,张越急切道:“想必太子殿下已经相信了末将,那末将便开门见山,其实此时的秦凤军早已分裂成很多势力,别看表面看起来依然聚拢在一起,但其实内部早已四分五裂,只是现在军师独自撑着,但想必维持不了多久,若是秦凤军轰然倒地,被击败的金人定然会报灭国之仇,到时候宋地必然迎接来自吐蕃和西夏联军的进攻,而且绝对不会再给宋人机会,定然倾巢而出,集全国之兵攻伐宋地。”
赵谌面露犹豫之色,赵谌也知道此时秦凤城早已到了危急存亡的关头,但此时的惩戒营赵谌同样走不开,而且在师父周侗,师兄岳飞的潜移默化之下,对宋朝廷颇有同情的意味,虽然张越以死劝谏,赵谌相信了冠玉自己身份,但要说现在一走了之,定然会让尊师和师兄失望,何况秦凤军远在天边,赵谌想要赶去,必然穿过金兵的重重防线,赵谌同样放不下手下的兵士。
虽然赵谌知道了自己的身份,但对秦凤军并没有丝毫感情,这些记忆赵谌记不起来,自然不想离开,但张越的劝谏让赵谌无法开口拒绝,赵谌抱拳道:“张将军实不相瞒,我放不下手下这数万兵力,他们同样都是我的好兄弟,苏日安我知道了自己身为太子,但记忆之中除了短暂的细节之外,根本想不起任何东西,请张将军理解在下的苦衷。”
张越有些错愕,但很快将自己的调整过来对赵谌道:“太子殿下不必在意,失忆的意外乃是天灾,但请太子殿下立刻手书一封,我好带回秦凤城安抚各方势力,太子殿下需在半年之内赶回秦凤城,否则定然会被怀疑,一些人也会按耐不住,当然还请太子殿下赐与在下信物,以此证明。”
赵谌并未犹豫,将脖子上取下温玉递给张越道:“若是张将军认为我是太子殿下,我便给你临时专断之权,我定然在半年之内返回秦凤城。”
张越虽然心中有些失望赵谌无法返回,但只要能将秦凤城中真正想要分裂的家伙引出,自然便有对付的办法,现在所有人都以赵谌身死为借口,欲夺权的,欲推翻南宋朝廷的,都是真假难辨,若是知道赵谌还活着的消息,若是还有轻举妄动,那便是真正需要除掉的祸害,真正想要维系秦凤军派系的一派便可以从被动防守变为主动进攻。
张越也算放下了心,张越决定明日出发,便和赵谌诉说最近发生的一切,赵谌也得知了张越乃是太子赵谌,派到扬州主持吴家军操练的事务,但后来吴家对秦凤军的横插一脚让张越对吴家越来越反感,虽然吴志远以无尽的荣华富贵,千姿百态的各类美人诱惑张越留下为吴家效命,曾有吴家长老质疑是否有些太重视这‘武蛮子,’只得到吴志远郑重的回答,得张越如得十万雄师,堵住了所有质疑张越人的嘴。
可惜张越对吴志远的盛情相邀提不起丝毫兴趣,要不是吴志远对张越不薄,此时秦凤城依然和吴家是合作关系的话,张越很有可能会带走大部分军队,这些军官都是张越一手提拔,若是张越一声令下,定然会誓死追随,其实很多时候,张越对吴家的压力远远大过进攻的金兵。
张越带领数百精锐,星夜兼程赶往建康,预谋在宋军攻城时作为内应,刚好适逢伪齐征兵,张越带领数百兵士分批次逐渐全部渗透进了伪齐的军队,很快张越便锋芒毕露,数立战功,成为典军校尉,并在赵谌进攻建康城时,突然倒戈,拿下了建康城门,为此赵谌还起身向张越拜谢。
第二日一早赵谌,赵谌十里相送,将张越一行人送至渡口之边,从长江之上可以更快的到达秦凤城,赵谌骑在马上久久不语,知道的越多,压力就愈发的大,背负的责任也就越多。

第三百一十一章密旨

张越虽然离开,但赵谌同时得到了一个重要的消息,在平州之地有一支强大的援军,便是由安亦奇统领的大军,此时早已兵强马壮,虽然不及秦凤城,但也有近七万步兵,两万骑兵,对朝廷的威胁极大,但其积极抗金,一时之间宋庭也不好清剿,。
宋庭常常卸磨杀驴,安亦奇早晚与朝廷必有一战,而且在秦凤城出现动乱之后,安亦奇既不勤王也不发表意见,只是闷头发展,很多秦凤城的老人都质疑安亦奇想要拥兵自重,想要断安亦奇的粮草供给,但得到消息的安亦奇很快将原先赵谌供给的全部粮草两倍送回,似乎要和秦凤城划清界限,但此时的安亦奇早已御医丰满,根本动不得,只恩呢该听之任之,而赵谌却若有所思,因为安亦奇如此做很聪明也是最明智的。
置身事外却能运筹帷幄,控制全局,既可以不被所扰,又可以随时回军定乾坤,可谓高明,只是不知道此人立场如何,倒是不好判断,不过此人绝不可能投金,只要能确认这点便可。
赵谌送走了张越,后方赶来的百姓逐渐进入了建康,建康城池之中粮草充足,提供大军和百姓的供给绰绰有余,包括春季耕种的种子都十分充裕,赵谌攻占建康之后,极力完善建康城防和百姓民生,赵谌对于建康的原住民一视同仁,同样照顾有加,赵谌的举措很快赢得了百姓的支持和敬重,其实很多时候百姓只是找一条活路。如此简单的希望在战乱之中却很难实现。
数天之后,赵谌并未收到金兵出兵建康的消息。却等来了朝廷宣旨的使团,赵谌单膝跪地,将赵构的从海上颁布而来的圣旨接下,圣旨的内容并不隐晦,高调的夸赞了赵谌,也就是现在化名吴秀的赵谌,表彰其在攻打建康时所做的贡献,升赵谌为伏威将军。惩罚则是不疼不痒的罚赵谌两年俸禄,乃是惩罚赵谌滥杀无辜,少了大宋悲天悯人之情怀,有失大宋天朝之风采,赵谌不降反升,很快引起了朝中不少人的注意,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将领。一时之间成了南宋朝廷之中炙手可热的人物,倒是大出很多人的意料。
其实细细思量之下,赵构的那些心思也不难猜测,金兵已经巩固了大量的宋土,有不少金人部落提议将一位皇帝送回宋地,引起宋地派系之间的争斗。能潜移默化的消耗宋人的势力,让宋人自相残杀,而赵谌俘虏的一万的俘虏,金人必然会用一位皇帝换取这一万余百姓的性命,大师后赵构的名不正言不顺的皇帝可就坐不稳。赵构在获得前线宋军大破金兵,夺下建康之时。没有丝毫喜色,虽然在朝堂之上和颜悦色的赞许了几句,但返回住处之后,摔了不少器物。
而赵谌倒好,将一万余金兵家眷悉数屠戮殆尽,如此一来便绝了金人送还皇帝的企图,赵构坐稳了江山,自然对赵构颇为器重,加上赵谌此人颇为鲁莽不通事实,容易得罪人,这样的人不会结党营私,若是有一天赵谌离开了朝廷,便是一无是处,所有的人都会争抢着拿下赵谌的人头,这也是赵构对失去先前记忆,现在化名吴秀的赵谌一升再升的原因,但若是赵构知道此人乃是幸福大患赵谌的话,不知会作何感想。
宣布圣旨的公公严肃的宣读之后,对赵谌送上的元宝来者不拒,表情转暖对附耳对赵谌低于道:“皇上另外还有密旨,请吴将军屏退左右。”
赵谌依言而行,此时其实是做给皇帝看的,赵谌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带回,赵构很快便会对赵谌做出一个大致的判断,所以皇帝身边的近卫之人,尽量不要得罪,否则都是麻烦。
宦官品着香茶,并不着急赵谌对密旨的仔细阅读,赵谌的金元宝还是很够份量的,赵谌看完密旨之后虽然心中有些不悦,但脸上不动声色,疑问道:“密旨的内容末将大致可以读懂,但很多细节末将实在无法理解,还请方公公指教。”
方公公其实早已对密旨内容了然于胸,赵构的话语极为谨慎,从另一个方面将就是有些词不达意,十分模糊,方公公还有为赵谌解惑的使命,但至于赵谌上不上道就看赵谌自己了,其实反过来说若是将来除了问题,赵构完全可以置身事外,让其他人背黑锅,不必牵连其中,这一向是帝王善使的手段。
方公公微笑道:“吴将军客气了,指教不敢当,洒家也就直言不讳了,杜充狗贼叛变,大宋劲旅此时如同一盘散沙,很多各自为战,其中一些倒是颇有成效,皇上明察秋毫,将来自然会论功行赏,但却有一些人居心叵测,借助抗金的名义从各处征召兵士,其实有各地称王的野心,而其中尤其是岳家军发展太过迅速,从当年的不足两万人,现在却有近十万精锐,战斗力之强,逐渐成为了朝廷心腹大患,皇帝要将军以伏威将军之职,成为监军,前去岳家军,当然惩戒营的兵士可以一并带往,只是到了岳家军吴将军该做什么,洒家便不必多言了吧。”
赵谌自然是一听便明白方公公言语之中的隐含之意,同样老奸巨猾的方公公在无形之中将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若是将来有功,其人有提点之恩,统筹之勤,但若是搞砸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