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新睿宋史 >

第136章

新睿宋史-第136章

小说: 新睿宋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望以此为由集合军队重新伐宋,第二次攻至汴京仍然是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两人速度的比较。
金军出兵之前,金太宗完颜晟下令将几个儿子,将领召到大帐之中,准备商议攻宋之事,第一次攻伐北宋失利。兄弟之间互相推诿责任,关系闹得极僵,因此几人分立左右,并不搭话,几个金国大将也悉数在场。等待着金太宗完颜晟的到来,不多时。金太宗完颜晟大步走了进来,在所有人的朝贺声中坐上了宝座,金太宗一眼扫过众人,眉宇之间充满厉色。
第一次大举攻宋失败,让完颜晟寝食难安,恐北宋集结重兵前来攻打金国,但很显然北宋朝廷似乎只知道偏居一偶,并未出兵,经过一年的休整,金国再次拥有了出兵伐宋的野心,只是这一次完颜晟决不允许再失败,所以此次议事,主要就是看各个皇子从上次的失败中吸取了多少教训,对于此次攻宋又有何良策。
“想必各位都已经知道了我大军将要攻伐北宋,但此次再不能犯同样的错误,都说说看,你们如何领军而动。”金太宗并无虚言,一上来直接发问。
完颜宗翰出列道:“稟皇上,上次之所以大败,只是由于北宋西军勤王之师,钻了我军的空子,只要我军分兵一路,南渡黄河,西趋洛阳,封锁了潼关,就算北宋西军有百万之众,他也救不了京师。”
“难道北宋西军不会绕道而行?”金太宗询问道,的确现在西军已经成为金人的心腹大患,若是能挡住西军回军勤王,其余北宋各部,金人并未放在眼里。
完颜娄室出列抱拳道:“就由末将为皇上解释,潼关乃北宋咽喉之地,北临黄河,南踞山腰,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但同样它是必经之地,西军若想入关,必须入潼关,绕路也无不可,但要经过西夏国土,相信西夏定然不会给予方便,只要皇上给末将五万兵力,我保证一个西军都入不了潼关。”
“好,完颜娄室听令,我封你为大金先锋官,率五万兵力,守住潼关要道,切莫让宋军一兵一卒回军勤王。”完颜晟心中大悦,下令道。
“多谢皇上”。完颜娄室抱拳领命。
完颜宗翰道:“此次我领军从大同出发,过山西,克太原,直逼汴梁,此次一定要拿下南人都城,让他们知道我大金的天威。”
完颜晟略一思量,出言道:“准了,记住,不可贪功冒进,此战只许胜不许败,封你为西路使,总领西路军之事。”
完颜宗望自然不会落后,上前请命道:“儿臣愿统领东路军,自保州出发,过洛阳,再经郑州,再有真定直插汴京,望皇上准许。”
完颜晟出言道:“不可贪功冒进,要审时度势,封你为东路使,总领东路军之事。”
两兄弟对视一眼,眼中充满战意,两人结为兄弟,彼此之间相当熟悉,两人这一次定要比一比谁先攻到汴京,谁先攻克汴京城。
完颜晟接着发布数条军令,金军蓄势待发,准备再次进攻大宋,山雨欲来风满楼,大宋的国土上将再次经历腥风血雨。
而在秦凤城之处,赵谌并未收到任何关于金军出兵的消息,赵谌早已让黑羽悄悄离开,去联系试炼之地在大千世界中潜伏的势力,赵谌现在急切需要一支精锐的情报组织,在这个信息传播速度相较落后的时代,若是没有最新的情报,终究会趋于下乘,随时有败亡的危险,虽然知道一支精锐的情报组织不是一两天便能组建的,但尽快的开始行动起来总是好的,赵谌此时无暇顾及凤凰楼,但其终究是个威胁,足矣动摇国本的威胁,赵谌定然不会放过,只是时机未到不可打草惊蛇,斩草就要除根。
赵谌回到了秦凤城,看城外西夏军整军列阵,但其举着的旗帜却是十万大军所有,赵谌微微一笑,看样子这定然是张拓的故意为之,若是其他人定然会让骑兵在军阵之后拖着树条狂奔,造成千军万马的假象,而张拓率领的西军只是举着十万大军配属的旗帜,其他毫无动作。
但演戏还是要演全套,不然张拓回去如何交代,这步暗棋,赵谌并不想把它变成明棋,但赵谌并不知道王惜宸临时决定将吐蕃王子放走了,若是知道定然不会让张拓返回西夏,也就没有赵谌后来终身难忘的痛楚,这是后话暂且不提,只见赵谌率军前往阵前,军士以此展开,站在赵谌之后,赵谌手持一杆长枪,自从从试炼之地的木人身上学得各种刀兵使用之法,赵谌尚没有机会使用,经此机会,赵谌自然要打斗一番。
赵谌策马上前道:“听说西夏人并无能使刀枪之人,都只会在马上放冷箭,今日我倒是看看你们有没有胆量和我较量一番。”
一西夏将领似乎懂得汉语,听到话语后,大喝一声,策马而行,拿着长枪朝赵谌杀去,赵谌本想戏耍一番,但想起当日木人之招式,长枪向后一摆,身体一扭,手臂一转,长枪如同出水蛟龙瞬间将迎面而来的西夏将领从前胸刺穿,那西夏将领怒目圆睁,口中不断流出鲜血,赵谌将长枪一收,尸体重重的落在马下,赵谌身后的秦凤军发出震天欢呼,士气为之高涨,反观西夏军兵士皆沉默不语,士气大跌。
赵谌的话让西夏兵士义愤填膺,但并没有人主动上前,一来被赵谌的实力所震慑,二来他们可不知道赵谌早已将主力调往大仓,几个西夏将领将刀柄枪杆捏得吱吱作响,此时退不能退,进不能进,唯有看向张拓,希望他拿个主意。
张拓看到赵谌的如此实力也是一惊,张拓远远看去,赵谌不停挥舞着手中长枪,谁都能看出赵谌打得未能尽兴,张拓对周围西夏将军道:“此人实在嚣张,但武艺着实不俗,诸位将军,不如你们三人一同前往,若是杀死或是擒获此人,等我军主力到来,说不定攻城之战会简单很多。”
听到张拓如此说,几个将军对视一眼,其中公认最强的三人策马而出,赵谌实在厉害,逼得他们不得不三人联手,赵谌心中一喜,刚刚其实有些懊恼,杀人杀得太快,要是敌军胆寒不敢上前该如何是好,没想到西夏将领三人联手而来,赵谌大喜过望,大喝一声,策马迎向了三人。
赵谌目力惊人,反应速度极快,每每西夏将领还未出枪,赵谌已经封住了对方出枪的路线,或是攻其之必救,一时之间,赵谌在三人的联手进攻下闲庭信步的来回交战,三人也打得极为郁闷,赵谌的长枪似乎化身万千,总是轻松的将他们的进攻化为无形,赵谌越打越没意思,将长枪往地上一插,直接抽出佩剑,在马上与三人交战,三人越打越心惊,这家伙是妖怪吗?速度之快兼职匪夷所思么,若是他们知道赵谌只是跟他们玩玩,并未动真格,三人估计自杀的心都有了。

第一百八十九章收官

赵谌举起长剑,身形一展,将围攻自己的三将,以次割喉,短短的瞬间之内,众人只看到地上多了三具尸体,尸体的咽喉之处正不断的喷涌着鲜血,赵谌的强势让西夏军胆寒,无人再敢上前。
戏已经演了许久,赵谌也玩够了,赵谌忽然道:“你们所有主力已经被我全歼与大仓,我本该将你们全部杀死,祭奠幽蛇谷死去的近万无辜百姓和惨死的兵士,但上天有好生之德,你等速速退去,记得给七公主带一句话,让她早日嫁人,多秀秀鸳鸯,切勿再兴刀兵之势。”
西夏军兵士其实早已注意到大仓方向浓密的黑烟,本以为是联军烧毁了秦凤军储粮的大仓,但主力久久未归,让一万西夏军感到了不安,赵谌三言两语便击垮了西夏军的斗志,可谓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张拓忽然拔出长剑,西夏众兵士大惊,这张拓不会要和和秦凤军死战到底吧,还好张拓的话很快打消了他们的疑虑,张拓大声道:“后军变前军,徐徐后撤,我来殿后。”
大军徐徐撤退,张拓趁人不注意,向赵谌微微点头,赵谌面无表情并无反应,赵谌将长枪拾起,抗在肩上回秦凤城而去,秦凤军的兵士发出震天欢呼,赵谌武功之高,气势之壮烈,轻轻松松便逼退了近万敌军,赵谌的影子深深的印在了秦凤军的心中。逐渐演变成战斗的信仰。
大仓之地,经过烈火的剧烈烧灼。早已寸草不生,泥土都被烧灼的滚烫,燃烧后的烟雾不断的升腾,影响了一定的视线,王惜宸亲自领兵进入了大仓消灭残敌,大仓之中到处都是被烧成焦炭的尸体,而发出恶臭的气息,秦凤军给很多吊着一口气。还未完全死透的敌人补上一刀,让其早点解脱。
太惨了,虽然周边气味令人作呕,但王惜宸依然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来平复自己心中的凄凉,十余万大军的尸体层层叠叠的摞在一起,鲜血早已被高温蒸干。折断的箭矢,仅剩一半的刀兵,烧的只剩下一小节旗杆的军旗,到处是两军交换杀戮后残缺的尸体,此时早已让高温将兵士们紧紧粘结在一起,大块大块红白黑相间的烂肉让进来的秦凤军兵士不断的倒吸凉气。
忽然一摞尸体突然一阵抖动。众兵士大惊,持着刀枪为了上去,兵士们微微有些颤抖,一群死人堆中突然站起一人,是谁都会害怕。一个全身漆黑,毛发全无的男子。声音干哑,不断的道:“不要杀我,不要杀我,我有重要军情。”
王惜宸在众兵士的保护下,来到了这个全身漆黑的男子身边,王惜宸道:“你说你有重要军情,说来听听,若是不重要,下一秒,你便人头落地。”
那男子马上道:“回这位将军,大仓之中的粮食早已被我军秘密埋在一处深坑之中,但将军要保证不杀我,我才能将这个消息告诉你。”
王惜宸想了想到:“好我不杀你,用生命担保,带路吧。”
王惜宸对身后众兵士道:“前卫营随我来,其余兵士急于剿灭残兵。”
当全身漆黑的男子带着秦凤军来到一处土坡之后,讨好的向王惜宸道:“这位将军,就在这里了,希望将军遵守承诺。”
王惜宸微笑着拍了拍男子的肩膀道:“放心,我不会杀你的。”
王惜宸朝身边将领一点头,那将领立刻令兵士前去,挖土,联合军偷盗粮草之后,卖得并不深,所以很快众多粮食被挖了出来,王惜宸心中欣喜,虽然消灭了西夏,吐蕃联军,就算加上各个西军势力的粮食支援,养活秦凤军全部军队,仍然有一定的困难,而现在一切都迎刃而解。
忽然王惜宸微笑着问道:“那么请问你等为何要偷盗我军军粮呢?”
全身漆黑的男子一愣,没想到这个将军有此一问,茫然道:“这个…这个…”半天说不出话语,忽然王惜宸身边将领猛然一刀将全身漆黑的男子捅了个对穿,全身漆黑男子难以置信的看着王惜宸,忽然吼道:“你不仁不义,定然死无全尸。”
王惜宸摊开手无辜的道:“我之说我不会杀你,是你自己没听清,可别随便冤枉别人。”
王惜宸携带着军粮,朝着秦凤城而去,据史料记载,公元一一二七年秋,秦凤军在赵谌的带领下,以火计,将十万敌兵葬身火海,当然西军也付出了惨重代价,五万余联合军献出了生命,赵谌深表敬意,列碑纪念。—新宋史因为李谷雪回了娘家,王惜宸倒是经常前去风月之所,王惜宸倒只是听曲,看舞,并无过分的举动,风月之所的管事之人,知道王惜宸宸乃是炙手可热的人物,王惜宸点到谁定然让谁立刻前来歌舞助兴,王惜宸兴趣来时也会帮一些女子赎身,然后放其离开,赵谌多次因王惜宸放浪而赵其辩论一番,但每次都被王惜宸说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