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红楼同人)红楼之玉错 >

第46章

(红楼同人)红楼之玉错-第46章

小说: (红楼同人)红楼之玉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除了李纨凤姐儿惜春等知道底细的冷眼旁观外,别人都吃了一惊,可说是大吃一惊。贾府谁个不知黛玉和宝玉好,两人情投意合,便是人前也时有表露。谁知,这会儿当着宝钗的面,竟然如此云淡风轻,犹如此事与她无关一般。便是贾母,也有些始料不及;王夫人半闭着眼睛,也不知道她到底怎么想的,或者她不知道黛玉是怎么想的。

宝钗也吃了一惊,只是不动声色,略微定下神,款款回礼道:“妹妹多礼了,妹妹身体欠安,我没能时常探望照应,还请妹妹海涵。些微薄礼,但请妹妹笑纳。”说在从莺儿手里接过一个礼单来,却是又一份见面礼,东西已经放到一旁,等着点收。

黛玉接过来一看,却是:上用妆缎蟒缎各一匹,大红羽缎羽纱各一匹;攒珠累丝金凤一个,点翠镶嵌和田白玉凤鸟簪一对,万福万寿点翠长簪一对,双喜如意点翠长簪一对,镶嵌宝石长簪一对;赤金累丝镶宝耳坠一对,白玉溜金耳坠一对;白玉镯子一对,翡翠镯子一对;手指粗人参一支,冰片一盒;新书一部,宝砚一方。

寻常姑嫂姐妹,何以送如此重礼?黛玉忙将礼单退还给宝钗道:“宝二嫂子如此厚礼,恕我无功不敢虚受,还请宝二嫂子见谅。”

宝钗笑劝道:“你我原本便情同姐妹,如今又做了姑嫂,亲上加亲,喜上加喜,既然是一家人,又何必讲究这些虚礼?不过是些物件,我也用不了那许多,若是能跟妹妹分享,是为众乐乐。而且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脾气,素来最不耐烦那些繁琐的东西,如果妹妹喜欢,我那里还有许多,改日再给妹妹送来。”

黛玉还要推辞,贾母拉着她坐下来,淡淡的劝道:“既然是宝玉媳妇儿一番心意,玉儿你就收下,免得抹了她面子。你的病如今怎么样了?凤丫头说你好多了,我怎么看着还是弱得很?往常春秋都要犯的,这会儿更要注意。”

黛玉将礼单交给紫鹃收了,坐下来应道:“多谢外祖母记挂,是好多了。只是这几天忽冷忽热的,有些不大舒服,大概入夏会好些。神医只说要多歇息,少吃些饭,慢慢调养,以观后效。”再则她死里逃生也没几天,哪里就能立竿见影好起来,只是此话不便开口而已。

 第60节 第60章

贾母点头道:“也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你这会儿能起来就不错了。日后小心调养,过上三两个月,慢慢的也就好了。”

王夫人道:“阿弥陀佛,好起来就好,姑太太在天有灵,也能得安心。大姑娘如今吃什么药呢?要不要让他们多买些,或者好生配来?”

这,真是,她还装得什么都不知道,还敢提药,黛玉目瞪口呆无话可说。紫鹃刚收了东西,进来应道:“回二太太,神医没说给姑娘吃的什么药,也没给方子。”

“怎么这么糊涂,看病不开方子,也不知道该吃什么药,那还怎么治病?我看你这丫头也当回去了,这怎么服侍大姑娘?不行就另外换人来。”王夫人不悦道。

凤姐儿见黛玉和紫鹃都有些为难,便赶紧笑道:“太太息怒,想来神医自有神药,方子不想外泄,亦或是他用的药不容易得,也可能是皇太后下旨,他不敢怠慢,故而连药也配好送来,那原是他遵旨行事,也难怪他。听珍大哥哥说神医脾气古怪,紫鹃只怕也不敢得罪,因此不知道也是有的。”

王夫人还要说什么,贾母开口道:“罢了,只要玉儿能好起来,管她吃得什么药,不论是灵丹妙药,还是地瓜山药,由她去吧。倒是玉儿脾胃薄,将她爱吃的多送些来,如今园子里地方大人少,就近找个地方,让丫头婆子们小心给她做点儿,比前头辛苦送来强些。”

话已至此,王夫人争也没什么用,只得应道:“老太太说的是,媳妇儿愚笨。只是大厨房离这里也不远,直接在那里做也新鲜,多个地方还得多个人料理,如今府里一时比不得一时了。依我看,再者离这儿最近的当属珠儿媳妇那里,老太太的意思……”

“既然这样,就还在大厨房做罢。珠儿媳妇儿还得照应兰哥儿和她们两个,园子这么大,也得她多操点儿心,只怕忙不过来。紫鹃,你们若是忙不过来,就让琥珀来给你帮衬一两个月,等玉儿好了,事儿也就少了。”贾母不肯将李纨拉进来,就只得退一步。

王夫人也不好太过,只得看一眼宝钗,不知道她的意思。宝钗一直垂手立着,做了新媳妇儿就不能与黛玉惜春坐着了,见王夫人看她,装没看见,过了一会儿,见贾母喝过茶,才回道:“回老太太,我看林妹妹在这里也不好照应,不如将她依旧接到前面去,离大家近些,看护起来也便宜些。而且正如二太太说的,府里不比以往了,若是在前面住着,大家相互照应一些,也不用这么多人服侍。”

贾母瞪了她一眼,冷冷的道:“府里纵然艰难,也不缺这点儿。紫鹃的月利本就是从我那里出的,从今儿起这里的月利都从我那里出,免得我祖孙两个白吃讨你们嫌。如今宝玉已经成家,以前划给晴雯的月利很该还回来,别的一应使费一般的从官中出。别以为我老糊涂了不知道,若是有谁敢再欺负玉儿,看我能放过你们那个。”

眼光将众人一一扫过,又在王夫人和探春身上多停留了一刻,贾母才拉着黛玉的手道:“玉儿别怕,只要有外祖母在一日,不会再叫你受委屈的。”

邢夫人王夫人等都站起来唯唯诺诺,连道不敢。一时间竟然没人敢再开口。宝钗被贾母这一顿训斥,虽然知道自己当了替罪羊,面子上到底也下不来,便是寻常有全挂子的武艺,这会儿也技穷。李纨凤姐儿懒得揽事儿,这会儿都抿着嘴儿偷笑。

只是如此一闹,众人也没了兴致,不过再问候几句,又交代一番,贾母便领着众人走了。

话分两头,且说这里唱了出满堂彩,宫里也不差什么。

自从大皇帝准了元春的奏,同意由她伴驾春蒐,凤藻宫就忙碌起来。从春蒐的来历经过讲究等,到上林苑的种种故事,还有孕中出门该注意的,还有此行都要做些什么。除了赢得大皇帝的欢心,自然还想知道一下圣意如何,最好还能知道那个神医以及扣留在大明宫的韦家婆子,到底是何意。当然了,若是能在此期间帮大皇帝处理奏章,朝事就又知道些了。

这些是元春要操心的,而抱琴和夏守忠则忙着安排准备东西,无数的衣服、药物、饮食乃至赏赐等,都要多多的准备。这么多年难得伴驾出宫一次,是莫大的荣耀,元春似乎又看见入主椒房宫、从此名正言顺的统理后宫,母仪天下。如果那样,她的皇儿将来一定要做太子,她还要扶持太子做个好皇帝。

皇儿、皇帝……还有身穿凤袍,端坐中宫,接受天下命妇朝拜,当然,还有吴贵妃,和周贵人。她们都得正式向她行大礼,从此不能抬头。想起吴贵妃,元春忽然想到件事儿,忙将抱琴叫来,让她去想吴贵妃借那棵榴树,“顺道”去周贵人那里借幅麻姑拜寿的插屏。

原来那榴树是用整块和田玉就着玉色雕琢而成的一个小盆景,树高八寸有奇,枝繁叶茂,榴花几朵,石榴几颗,最妙的是榴树地下有两颗已经绽开的石榴,竟是:“深著红蓝染暑裳,啄成绞玳敌秋霜。半含笑里清冰齿,忽绽吟边古锦囊。雾谷作房珠作骨,水晶为粒玉为浆。”这榴树乃皇上赏赐,是吴贵妃的至爱,时常把玩,元春早已垂涎。

麻姑拜寿插屏则是一件慧纹,当初皇太后过寿,又抱恙在身,御医束手,周贵人亲自在宝灵宫跪经一月,在生日前后皇太后竟然不药而愈,欣喜之下便赐了这个,却正是当时贾府进上之贺礼。元春自幼在贾母膝下长大,见过几次,只当是贾府旧物,极想再要回来,只是一直苦于不得机会,不便开口。

这会儿有这么好的理由,而且大皇帝又宠爱她,贾府又如日中天,不怕她们不给。而且若是将来她入主中宫,只怕她们也留不住。元春又教了抱琴一番说辞,才遣她去,另忙着召御医来给她安胎吃药。

抱琴回到凤藻宫不久,就有吴贵妃和周贵人哭着去找大皇帝告状,二人一左一右,哭哭啼啼,大皇帝冷笑几声,又将她们好生打发回去,愿给就给,不愿就算了,大皇帝也不管。后宫的这些事儿,司空见惯,他才懒得费神呢。

等吴贵妃和周贵人前脚才走,大皇帝随即让人召佛爷到宝灵宫。那里吴贵妃和周贵人见大皇帝不管她们,只好忍痛割肉,不过背后抱怨几声而已。

彼时佛爷正在客店看《杜工部集》,忽然间幸小二匆忙去找他,见旁边并无外人,匆忙回道:“回爷,刚才夏公公又来了,我说爷不在,他似乎很不耐烦,又让我将这封信给爷,说爷看了自然明白,如果要找他,只等两日后在客店等着便是。”

佛爷接过信来,拆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敬启者:吾自知尔当在客店之内,奈何不予一见?若非有私,只当自惭。尔当洁身自好,若执意自误,日后勿得怨恚。”没有落款。字迹娟秀而且有力,寥寥数语,意思千重,看着就非善与之辈。

曲折也瞧见了,恨道:“这也太猖狂了,爷想见谁就见谁,凭什么这么要挟?”

小二见佛爷气色不好,大概也不是什么好事儿,站在一旁不敢吭声儿。佛爷则想着该如何应对,毕竟她能如此开口,则必定不是好对付的。忽然门外掌柜的敲过门,将戴德领进来。

佛爷迟疑的看了他一眼,心下嘟哝道:怎么今儿跟太监较上劲儿了?

见佛爷明显的面色不善,戴德笑道:“怎么了,老错?林姑娘的病又反复了?”

“说什么呢?你是咒她还是怎么地?”佛爷顿了一下,没好气的应道,眼神跳了一下,便将手里的信递给戴德道,“听说是夏公公送来的,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戴公公帮忙看看。”

寥寥数语,戴德看完又还给佛爷,神秘的笑道:“走,这就想法子去。”

原来是要接他进宫的,而且看戴德的情形,佛爷立时明白了七八分,大皇帝总让戴德召他,便是外人猜测,也是云里雾里,真是妙!

坐在轿子里,佛爷原本想猜测大皇帝会怎么做,后来想想,世上的法子多得很,融会贯通,千变万化,尤其是皇帝的心思,哪里是别人能猜到的?不过万变不离其宗,还不如兵来将挡的好。定下神来,却也觉得惋惜,光从字迹就能看出来,写字的是个极难得的含蓄内敛胸有丘壑之人,却为何鬼迷心窍做下这么低劣的事情来?

大皇帝笑道:“机关算尽太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既然爱卿都已经猜了个大概,我倒是有个主意,既能顺了你的心,也能遂了我的意,不知爱卿意下如何?”

佛爷笑道:“阿弥陀佛,大皇帝神机妙算,不说菩萨逃不过大皇帝的法眼,那些跳梁小丑就更逃不过了,有什么高招,尽管吩咐。”既然是双方的约定,也不用太过客套,左右还是要说事儿的,还不如简单截说,早完早了。

 第61节 第61章

大皇帝点头道:“能将我心思摸透的,也只有你了。既然你我从不以君臣礼相见,我不如将大概情形告诉你,然后你自己设法,我只要结果。”说着将刚才吴贵妃和周贵人的事儿当故事一般择要告诉佛爷,又道,“贾妃已经请旨一同去上林苑,我记得爱卿说过会射箭,也一块儿去吧。但是我不想看着她好好儿的回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