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步步生莲-月关 >

第514章

步步生莲-月关-第514章

小说: 步步生莲-月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这一说话,并未隐瞒本音,听其声音,清脆悦耳,竟是个女子,赵德昭更是惊讶,却道:“既然如此,更须恩师在场,这军中如果说只有一人可信,那也是孤的恩师,就算是再大的事情,也无需相瞒。”
    宗介州听了露出激动之色,情不自禁地向自己的学生微微地拱了拱手。
    “好!”那女子瞟了宗介州一眼,说道:“这里有书信一封,还请千岁仔细阅过,是否与人相商,那是千岁的事了。”说着自袖中小心地摸出一封信来,双手递了上去。
    赵德昭看了她一眼,接过书信,一看封面写信人的姓名,面上便是一惊,忙道:“壮士……姑娘请坐,本王先看过了信再说。”
    赵德昭匆匆打开书信,只阅及一半便蹭地一下站了起来,惊怒叫道:“竟有此事!竟有此事!”说着,两行热泪已扑簌簌地流了下来。
    宗介州虽留在帐中,却不便看信,只为丁玉落斟了杯茶,坐在桌边等候,眼见赵德昭如此忘形,宗介州十分惊讶,却道:“千岁,临危不乱,处变不惊。
    赵德昭双泪长流,悲愤地道:“老师,学生如何才能处变不惊,这封信……这封信……”
    丁玉落鼻静地道:“千岁可看清些,这可是公主殿下亲笔书信。”
    赵德昭道:“不会错了,这信确是永庆笔迹,信中为获我信任,还特意提及了只有我兄妹知道的童年事情。”
    丁玉落颌道:“那就好,京中寡母幼弟,都在翘期盼,千岁该当早做决断才是口千岁堂堂男儿,痛哭流涕,于事何益?”
    赵德昭被丁玉,落说的面上一惭,将信奉与宗介州道:“老师请看。”
    宗介州迟疑接信,一旁丁玉落道:“这封信关系重大,如果老先生看过,祸福吉凶,都要一力承担,甚至,牵涉家人,你可要想清楚。”
    白苍苍的宗介州听罢,双眉一扬,怒道:“老夫受先帝所托,教授皇长子,肝脑涂地,在所不惜,既然如此,这封信老夫是非看不可了。”
    宗介州打开书信,看到一半,已是脸色苍白,后面多是永庆公主为征得兄长信任,叙述幼时家事,以及要他率兵复仇的要求,宗介州便不再看,他双手徐徐垂落,脸色苍白地道:b,先帝猝然驾崩,老臣本觉蹊跷,却万没想到……如呢……如今该如何是好?”
    赵德昭面色如血,激愤地吼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我……我要率军回卑,杀进汴粱,为国除贼、为父报仇,杀死那个窃位自立的大奸贼。”
    宗介州迅镇静下来,劝道:“千岁莽撞不得,如今晋王已然登基,名份已定,千岁要统兵杀回京去,谈何容易?稍有不慎,便要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千岁千万三思。”
    赵德昭怒道:“老师要孤如何三思?杀父之仇,难起……身为人子,可以置若罔闻么?”
    丁玉落赞赏地看了眼宗介州,说道:b,千岁,太傅所言甚有道理,千岁要报父仇、除国贼,也得好生计议一番,反复思量才是,如此大事,岂能轻毕”
    宗介州动容道:“姑娘是奉杨太尉之命而来?不知杨太尉是何主张?”
    丁玉落道:“千岁的反应,本在太尉意料之中。太尉大人着我前来送信时,曾再三叮嘱,晋立刚刚登基,帝位尚不稳定,若北伐诸军肯附从千岁,千岁以皇长子身份,将晋王恶行宣告天下国,未必没有一争之力。
    介时,只消公布娘娘懿旨,各路兵马、官员十有**会按兵不动,既不会勤王,也不会攘助皇长子,而是静待尘埃落定,此乃人之常情,强求不得。千岁能用之兵,就是北伐的精锐大军,而晋王能用之兵,就是留守汴梁的禁军,太尉还可谋取西北诸藩以为千岁助力。”
    丁玉落还没说完,赵德昭已大喜道:“太尉真国之忠良,如此,大事可期了。”
    宗介州瞟了自己爱徒一眼,无奈地摇了摇头,转向丁玉落道:“姑娘,太尉言下之意,关键就在于,千岁能否调得动北伐诸军?”
    “不错!”
    丁玉落道:“千岁初次领兵,在这种情形下,能否指挥得动三军,殊难预料。太尉说,如果千岁贸然将真相告知诸将,而诸将不肯犯险相从,则事机已败,千岁再无生路,要遑论暂且隐忍,以待时机了。
    宗介州道:“此言固然,但……千岁若不将真相相告,如何试得诸将心意?”
    丁玉落淡淡一笑:“这正是千岁要解决的问题了,民女……只在此静候回音!”
    ps:本月最后一天了,请书友们打扫一下库底,推荐票月票都投下来,咱们跑步进入新的天地吧

VIP章节目录 第043章 良禽

    公孙庆奇道:“美人计?”
    王宝财阴笑道:“不错,末将当初还在日本国时,末将扶保的那位主公与周围几位大名经常争战不休,当时主公麾下有四十多名武士,算是比集强大的诸侯了,但是…………
    公孙庆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失声道:“你说多少武士?“
    “四十多个。”
    公孙庆想了想,恍然道:“喔,四十多名将领?确也算得上一方雄霸了。”
    王宝财摇头道:“不不不,是四十多名武士,呃……也就是战士。”
    公孙庆摸摸鼻子,不说话了。
    王宝财干笑道:“我们那里,如今不能同中土比的,那一带……最强大的大名也只有六十多名部下。
    公孙庆翻了个白眼儿,“心道:“大名个屁呀,在我们这儿,说他是土匪,土匪里头都算弱的。”
    他不知道当时在日本,一个大名麾下有几十华武士,的确已经达到他的财力支撑极限了,就算又过了五百年后,在那里超大型的战争,两个大名调动的武力也不过是干人上下。然而他只是一介书生,所以才只会从人数上做出简单的类比,孰不知六百多年后,努尔哈赤初起兵时,也不过是兵不满百,甲仅十三副,最后却能闯下赫赫武功。
    王宝财道:“我家主公想要扩充武力,可是财力有限,当时,附近有一家极大的寺庙,香火鼎胜,非常富有,我家主公便打起了他的主意,可是那个主持把财宝藏得非常隐秘,和尚在我们那里非常受人尊重,我家主公又不便强行勒索,于是便想出一计,派出一个忍者,这个忍者年轻貌美、能歌善舞,他扮做侍童投靠寺院,很快就成为上位僧侣们喜爱的男宠,纷纷要他侍寝,于是他利用正副主持互相争风吃醋的机会,巧妙地套取了财富的藏匿之地,结果神不知鬼不觉地……嘿嘿嘿嘿…………
    公孙庆一听,当真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他怒发冲冠地喝道:“真是愚不可及,你看杨浩,像是有龙阳之好的人吗?”
    王宝财讪讪地道:“末将只是想说,用武力很难办得到的事情,有时候用色相轻易就能达成目的。”
    公孙庆摊手道:“可是……一时之间,上哪儿去找个女刺客来,还得是年轻貌美的?”
    他眼珠转了转,又道:“杨浩身边那个侍婢竹韵,就是个姿色不俗的娘儿,若要打动他,这个女刺客至少也要比那个竹韵还要美貌几分才成。”
    王宝财道:“在我的故国,这样的忍者有许多,但是一时之间,末将也无处可以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不过……我们可以变通一下,嘿嘿嘿嘿……”
    公孙庆沉吟道:“也罢,能不引人怀疑地干掉他,那是最好,反正具体的刺杀方法是由你负责,你尽管去办。不过,我提醒你,杨浩很快就要离开我们能控制的地方,一旦进入西北势力范围,那就更难下手了。如果这次行刺不成…………
    他双眉一拧,杀气腾腾地道:“那就路途之中出手,把他们全部干掉,只是这样一来,你那些部下,也得用药鸩杀了,绝不能留一个活口了。“
    王宝财顿首道:“末将明白。”
    ※※※※※※※※※※※※※※※※※※※※※※※※※※
    杨浩房中,李庆风与杨浩对面而坐,外间里竹韵姑娘俏巧地坐在那儿,手中居然绣着女红,看她那文静娴雅的模样,实难令人相信她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女英雄。她低头绣着花儿,一双耳朵却敏锐地感觉着四周的一切动静。
    忍术最初的名字本就是隐身术,王守财的部下虽然并非都是忍者出身,但是其中不乏惯于潜伏匿踪的能人异士,她自然不敢大意。
    “太尉,明天我们就到绎州城了,再往前走,就要进入府州势力范围,我看他们黔驴技穷,已有铤而走险之意。为防万一,咱们要先下手为强。”
    杨浩颌首道:“你是打算在棒州下手了?”
    李庆风微微颌首:“人前动手,反易撇清责任。刺杀当朝太尉这样重大的事情,相信得到命令的人不会太多,从这段时间的情形来看,应该只有公孙庆和王守财两个人知道,如果这两个人被制,其他人就不足为虑了。”
    杨浩点点头,说道:“他们是宣旨使,不能都杀了,我总不能自己回芦州去向现任知府张继祖传达旨意吧?”
    李庆风微微一笑,道:石,好,那就干掉王宝财,控制公孙庆,等到我们进入西北,他们就再玩不出什么花样了。”
    杨浩答应一声,又有些放心不下地道:“你们这些人都和他们照过面,众目睽睽之下,方便动手么?”
    李庆风笑道:“太尉放心,我们在暗中还有人手。”
    杨浩道:“这我知道,否则一路,行刺,本官的人从何而来?只是……一入绛州,棒州地方官吏必来相迎,你的人耳有机会接近他们?”
    李庆风莞尔笑道:“若在旁处,未必能有机会,但是在绎州,没有问题。”
    杨浩看他神色,忽地想起了在唐国为官的李听风,这终州城处于西北与中原的交界地带,是个互通声息的要害地方,料想当地官府中必已被他们渗透进了人去,所以也不多问,只微微顾首道:“如此甚好,一切听李兄安排就是。”
    ※※※※※※※※※※※※※※※※※※※※※※※※※
    绎州北靠吕梁山,南依峨嵋岭,汾、浍二河穿境而过,历史悠久,春秋时期曾为晋都都城,战国时属于魏国。这是一座“卧牛城”,只有南北两个城门,南为嘴北为臀,东西天池为牛眼,角塔为牛犄角,唯一的南北大街为牛脊,左右数十条巷弄为牛肋,唐代所建的宝塔便是牛尾了。
    杨太尉一到,绎州知府萧月生便率当地官员远远迎出城来,把杨浩请入州府待客。绎州府衙是天下所有州衙中最大的一处大堂,这座府衙建于唐代,曾是大唐名将张士贵的帅府堂,进深五间,面阔七间,十分雄壮杨浩见过了州府上下官吏,一番寒喧之后,便被萧知府亲自引领着去隋园入住口隋园始建于隋开皇十六年,又名莲花池、居园池,风景秀丽雅致,是当地唯一的官家园林,平时就是当地官僚、士大夫及其妻室儿女游乐的地方。
    杨浩到了隋园,只见竹木花柳,台亭沼池,尽依原始地貌,是一座自然山水的园林,园中亭轩堂庞,参差于林木之中,水从西北注入园池,形成悬瀑,喷珠溅玉。水池中一座子午桥贯通南北,桥中又有一亭名曰徊莲亭,高高屹立,远望如观蜃景。池边芳草、蔷薇、翠蔓、红刺相映成辉。
    池南是井阵形的轩亭,周以直径窗的木制回廊“,香亭”居中鳌立,与为他安排的寝室相通口池西南有“虎豹门”直通州衙大堂,虎豹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