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砂满园 >

第56章

砂满园-第56章

小说: 砂满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人带到一个小院子里,最初的选拔项目跟那些出去的人说的一样,先是看你长得怎么样,一眼看上去就有病的果断不要,健康的话就叫你搬运东西,有重物,也有精细的东西,大概是考验力气和心细程度,苏铮估计在这里就会做出分类,只能干粗活的和能做精细事的。

    甚至考核里面还有端茶递水的,让人怀疑他们陶坊要招的是秘书。

    苏铮和苏耀祖很轻松地过了第一关,接着就被带到下一个院子。院子里等着很多人,依照序号被人叫进门窗紧闭的屋子,这样的屋子共有三间。等的人一脸紧张,出来的人有的轻松而高神莫测的样子,有的面如土色,被委婉地请回家去等消息,估计是倒在这一关了。

    苏耀祖得意地说道:“我打听过,这一关他们会问你关于紫砂技艺的东西,怎么做啊,哪道工序要注意什么啊,也有可能是哪种紫砂矿土分布在什么地方啊。总之什么样的题目都可能出,被问到简单还是容易的,就看你的运气了。”

    等了一会,很快就轮到苏耀祖了,苏铮后面没有人再进来,她是最后一个,所以等苏耀祖进屋子之后,整个院子里只剩下她一人和一个报序号的人。

    苏铮觉得有些奇怪,因为那个人老是盯着自己看,好像她脸上开出了一朵花似的,她一点也不喜欢这样的注视,跟着心情也变差了一些。不过还好,过了一会就轮到她进屋了。

    小半刻钟之后,苏耀祖愁眉苦脸地出来了:“荆异县的造壶名家有哪些?三大家,五名家,十二雅流,知道这些不就够了吗,为什么还有说出所有人的名号年纪,家住哪里?我一个做壶的知道人家家住哪干嘛?难道跑到人家门口坐一会儿就能得到他真传了吗?还是去偷一把壶来当做是自己的?”

    他碎碎念个不停,埋头走了几步才记起什么,抬头看看四周,没有别人了,苏铮大概还在屋里没出来吧。他等在一边,屋子里的那些日月陶坊的考官们都陆续出来了,却始终不见苏铮,他有些不解,难道她没通过,先走了?

    他看到那个报序号的人,上去问:“大哥,打扰下,你看见和我一起进来的姑娘了吗?就是二百五十一号,长得挺漂亮的女孩子。”

    那人道:“那人啊,已经答完题到下处去了,你是二百五吧?不是勉强通过了,可以到那里去找她。”

    “啊?她也通过了?”苏耀祖觉得很意外,倒不是对苏铮通过意外,而是她居然能通过得这么快,那也就算了,居然也不等他一起走,真是不够义气。

    他风风火火地看到下一个地点,这又是一个院子,比之前两个都大,此时院子站着三十来个人,正对着地上的物事低声交谈,测试还没开始。

    他眼珠子滚了一圈,找到了人,走过去问:“你怎么这么快?”

    苏铮正看着一张木质的低矮方桌,上面铺着一团灰褐色黏而不均匀的紫砂泥,泥上搁着一把木头做的榔头。

    她这些天从苏耀祖那里学到不少知识,知道这桌子叫做泥凳,用来在紫砂泥打磨过筛和陈腐之后,进一步的加工,是将生泥捶打成可以用来制壶的熟泥。

    而现在泥凳上头的紫砂泥团就是生泥。

    如果是正常时候,苏铮第一次看到这种东西,一定会带着好奇和求知,认真观察仔细研究,可是现在,她眼睛虽盯着那处,视线却没有焦距,似乎神思飞于天外,不知想着什么东西,苏耀祖叫了她两声她都没应。

    苏耀祖都有些生气,想不理她了,她才慢慢凝起视线,转头看着苏耀祖的脸,不带情绪地问:“把我拉到这里来,你是故意的吧?”

 第八十六章 测试



    苏耀祖吓了一跳。

    不大明白苏铮的意思,但听她的语气也知道自己好像哪里惹她不高兴了。

    他有些磕巴地问:“什、什么意思?”

    苏铮仔细地看了看他的脸色,纯粹的不解不安,畏畏缩缩驼背含胸的模样让人看了火大,倒也是一干二净,一眼看透。

    她转过头去,语气好了一点:“你刚才被问了什么问题?”

    这话题转得有些快了,苏耀祖怔了一下才回答:“先头的问题是荆邑县的矿源分布,我是要做紫砂的,又不是挖矿的,怎么会特地去弄清楚这种事,勉勉强强答了两个,也不知道对不对,然后他们又问我全县的紫砂大师有哪些。”

    “三大家,五名家,十二雅流,这个问题倒是不难。”苏铮说,几天下来,她自己了解了一点,又听苏耀祖讲过一些,依稀知道有这么二十个人十分拔尖。

    苏耀祖苦着脸:“问题是他们要我一一说出那些大师都叫什么,家住哪里,作品都有什么风格,你说这不是刁难人吗?我哪懂那么多,幸好我瞎扯了两三个,不然这会都已经被赶出去了。”他看看神色安静的苏铮,有些不平地问:“你的问题是什么?”

    要是比他的简单,他可就不高兴了。

    苏铮嘴角微微勾起:“紫砂壶的主要制作工序有哪些。”

    苏耀祖长大了嘴巴:“就这样?”

    正这时,一个通身褐黄色大棉衣,头戴灰色毛边尖顶高帽的男人走到主屋的台阶上,笑呵呵地看着下面三十来个人,道:“能站在这里的都是通过了多轮遴选,资历最好的人,或是心细手巧。或是身强力壮,你们之中很可能就有人能到我们日月陶坊当差,以后大家就是熟人了,我先自报家门,我是日月陶坊的管事,姓蒋,你们叫我老蒋就行。”

    院子里的人渐渐都安静下来,目光热切地看着蒋管事。

    蒋管事继续说:“我们陶坊每年都会从民间招学徒,没学过紫砂的,不要紧。从来没碰过紫砂的,也不妨碍,我们陶坊看中的是大家对紫砂的天分。怕的是有天分的人因为种种原因而错过这个行业。只要你们有兴趣,有想法,就来嘛,我们给你测一测,看你合不合适干这行。只要合适,甭管你是老是少,以前干什么的,都可以到我们陶坊来。只要你敢来,我们就敢教,只要我们教。你们,就必然有一个好前途。”

    下面的人哄地一声说开了,大家都被这几句话给调动起来。苏铮左右看看,发现人们都很是兴奋,本来的紧张忐忑都驱散了不少,一个个好像一时间提升了不少信心和斗志一般。

    她暗暗想,这个蒋管事倒是挺能说的。不过都进行到这一步了。说这些事先就该宣传出去的口号有什么用?赶紧开始正事才是要紧。

    她是个务实的人,最不喜欢听一些虚话。心思便微微有些走神,想到了之前进那小屋子和“面试官”正面接触的情景。

    “面试官”是个严肃刻板的老头,一见她进去就皱起了眉:“怎么又是个女的?女子不在家里绣花洗衣,跑出来招摇什么,难道以后还能指望着你们去养家糊口?”声音虽轻,其鄙夷语气却是清楚无二。

    苏铮听了也皱了下眉头。

    和在庚溪镇不同,和当初胡氏糊弄她的那些话也不同,苏铮来到桃溪镇,前前后后观察了半个月,发现这里女子出门在外做生意开铺子的不是没有,数量还不少。

    就如年三十光顾的那家成衣铺,平时打理店铺的就是个妇人。

    可见此地民风较开放,对女子的束缚并非十分严苛,这让她看到了希望——后来她才逐渐了解到,其实景朝女子地位并不会很低,女子自立门户的也不在少数,只是更溪镇地处偏僻,人们思想也比较滞后,越是大的城都,女子越是能有一番作为。

    虽然早决定了无论风俗礼教如何,她都要靠自己撑起自家门户,但社会能宽容点的话,总是个好消息。

    没想到在个古板老头这里被无端端嫌弃了一顿。

    她本以为对方一定会出个很难的问题,好让她止步于此,可谁知道,当他看清楚自己的名字,脸色便微微发生了一些变化,看了自己一眼,又问了一句:“你就是苏铮?”

    苏铮当时心里就咯噔一声。

    “你就是苏铮”,这分明就已闻其名问未见其人的问法,可自己何时跟日月陶坊里的人有什么过往?

    她想了又想,毫无头绪,而老头随之出的问题实在简单,明摆着给她放水让她走到最后一关。她既不是胆小如鼠的人,心里又存了疑惑想弄个明白,便顺势留了下来。

    “……咱们这是陶都,大家就算不干紫砂这业,也大多不会不知道紫砂壶制作的那几道工艺吧?对,简单说来就是选料、炼泥、制坯、入窑烧炼。”

    声音唤回苏铮的思维,她挑了下眉,蒋管事说的比她当时的回答还要简练,不过,粗略分类的话确实就这么四步。

    蒋管事又说:“接下来对你们的测验就是选自这四步中的‘炼泥’和‘制坯’你们看院子里摆着的工具。”

    大家看过去,挨着墙角一列摆开一台大磨,三人牵的那种,旁边一桶碎石料,那是要给人磨的,几个大筛子,边上则是一桶粉末状事物,再过来就是苏铮面前的泥凳。

    不知道这里人怎么分的,反正苏铮了解之后,在她自己的认知里,炼泥一共可以分为五步,第一步是将选定的泥料冲洗、摊场风化,剔除杂质并且将大块的岩矿分化成小颗粒,第二、三步分别是磨泥料和将泥粉过筛,感谢黄氏,这两步她都干过。第四步是将过筛之后的泥粉放置到陶缸里,加入适量水,进行陈腐,也叫做养土,主要是使土中的有机物分解挥发,这一步至少要三个月时间,越久越好,第五步则是捶打陈腐之后的泥团,使之符合制壶的标准。

    不过在苏耀祖的讲说中,最后两步并不是固定的,比如也有说法是将泥粉加水调和,揉成泥团,是为生泥,随后直接捶打,锤炼黏熟后,再将泥块陈腐上三、四天即可使用。

    苏铮如今都还搞不清楚其中的玄机,而此时看看现场,恰恰就没有陈腐这一步,她有些小小的失望。

    随即便开始了分工。

    在场男的轮流合作去磨石,女的直接做过筛这一步,大概是考虑到体力的问题,女子基本是不干磨石这种力气活的。

    苏铮穿上陶坊提供的罩衣。

    和当初黄氏给她穿的差不多。

    灰白色的粗布料子,洗得干干净净,背后开襟,用带子系着,一穿上可以从脖子下面一直罩到膝盖以下。

    三十多个人里面只有五个女子,大家穿上罩衣彼此帮着系上背后的带子,苏铮在这是才在人群中看到云歌,就是年三十晚上,被母亲拉到成衣铺买走了那件婉约看上的蜜合色小袄的少女。

    今日少女穿了一件靓蓝色小袄,淡黄色比甲,袖口扎得紧紧,十分干练的样子,长挑的身材清丽的五官,在一群灰袄土衣的人中显得格外显眼,尤其是男女分开之后,更是让人想看不见都不行。

    苏铮看看自己,修院子时她怕弄坏了新衣服,特地去买了一身灰白色粗棉衣服,镶边是深灰色的布条,上衣下裤,衣过腰三分,裤腿塞进中筒黑靴里。特别的便宜,特别的普通,也特别的土气,有点像短褐,只是夹了棉絮而更加臃肿。

    这里无论男女,干活时几乎都穿这样的衣服,苏铮得知今天过来可能会干点活,也便换上了这身,真是一点特色也没有。

    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