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砂满园 >

第16章

砂满园-第16章

小说: 砂满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老大短暂惊讶之后就皱起了眉头:“可老张头不是说去大都养老吗?”大都是本朝的国都,离这小乡小镇的可有十万八千里,这一去基本上就是不回来了。
  苏铮听了也不慌,淡笑着回答:“张爷爷心里没底咧,毕竟是几十年没见过面的亲人,大都又远,这次其实他是准备先去他儿子发迹的地方打听打听,觉得合适的话再动身去大都,不行的话就还回来。”
  这倒不全是苏铮乱说,代笔老张的册子最后一页写着,他儿子出门在外做生意,他自己是孤寡老人在老乡活不下去就出来混口饭吃,一晃在庚溪镇及附近游荡了有十几二十年。
  这种情况下,心里没底,怕儿子跟自己生分,所以想先打听打听儿子的人品家境之类,再决定要不要赶远路冒险去投奔,她觉得这是很正常的心理,但拿出来哄哄人很说得过去。
  徐老大想了想,觉得也是,不过他还有疑问,抬头细细打量苏铮:“你是老张头什么人?我和他相识的时间不短,可从没听他提起过。”
  “我姓苏,和张爷爷是偶然相识,他见我一个女孩子能识些字很诧异,空闲时还教我写字。这次他把家当搁我这,又推荐我过来,其实也是想帮衬我一把,我想着也可以试试,就厚着脸皮……”
  苏铮没说下去,徐老大却已经理解地点头。
  一个女孩子,能识文断字,这身份必定是不一般的,庚溪镇虽说有一些富商,还搬来了琅家这样的大族,但其实就是个穷乡僻壤,近几十年里靠丰富的紫砂矿资源才兴盛起来,所以满大街都是两眼抓瞎斗大字不识几个的文盲,能识字的女孩子,很少很少。
  看眼前女孩,穿得朴实但整洁,言辞有度不失大方,或许也是个有故事的人,家里过不去,给老张遇上,帮衬一二也不奇怪。
  代笔写信,百字一文钱,要是生意好一天下来可以赚不少呢。
  徐老大想着也就没再怀疑苏铮,不过,他叹了口气:“你的意思我明白,但你也看见了,码头又偏又小,平日都没几个人,这儿生意不好啊,老张头也是个把月才来一次,过来主要还是找我拉闲话。”
  “不碍事,其实就是瞧中这儿的清静,像闹市那种人多的地方,让我去我还不敢呢。”
  徐老大哈哈笑起来,收拾了桌子就让她在这摆出家伙,说既然是老相识介绍的就就近照顾,有他在旁至少没人敢闹事。
  结果苏铮屁股还没坐热,纸笔还没摆整齐,那边玩色子的几人就走过来了,一个问徐老大:“徐叔,这谁呀?”
  这人看着二十来岁瘦瘦高高,嗓门倒是不小,看着苏铮满是好奇,但目不光中并无恶意。
  “三奇,你不是一直嚷嚷着给你老子娘写封信报平安吗?这不,人来了。”徐老大笑着对那年轻人说。
  

第二十七章 闹事
更新时间2013…9…29 22:01:35  字数:2217

 三奇还有些反应不过来:“人来了?你是说,她能写信?”
  苏铮这时候已经把幡布挂在带来的那根竹竿上,然后往棚子的墙壁上一靠,其他几人看着她的动作,嘀咕开了。
  “这啥字呀?”
  “是四个字。”
  “谁不知道四个字,你以为我不识字还不会数数啊?”
  三奇看看苏铮,再看看幡布,在看看桌上的纸笔,惊诧道:“你不会是代笔老张的接班人吧?”
  苏铮微微一笑,小小年纪却别有风采:“接班人算不上,我代张爷爷来摆个摊,顺便看看能不能攒几个铜板。”
  她回答得这么坦然倒是让一惊一乍的三奇不好意思,却忍不住怀疑地问:“你识字?”
  “看起来不像?”
  三奇点点头,大概觉得这样没礼貌,又赶紧摇摇头:“我见得过的读书人都是一身文绉绉的,那气派……”
  和他一起的人也附和说笑起来,徐老大看着这群猴子起哄,也不说话,笑盈盈地等着看苏铮要怎么应对。
  苏铮的眼睛亮了亮。她扬起唇角,带着一点点这个年纪应有的单纯:“你们不信我能认能写?好吧,口说无凭,其实我也是第一次做这种事,能不能令人满意我心里也没个谱,那不如我们用事实来说话。”
  她抬头看着三奇:“这位大哥不是要写信吗,能否让我试一试,就当给我练手了,写得你满意了,我也不收钱,你只要帮我宣传宣传,如果觉得我写得狗屁不通,那你立即轰我走。”
  三奇脸上好一阵尴尬,只觉得答应也不是不答应也不是,站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好。旁边的人都起哄叫他应,可他只憨憨挠挠头:“还是算了吧。”
  “唉!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婆妈!”他身边一个身材略胖的人恨铁不成钢一般给了他一肘子,动作迅速地在桌前坐下,对苏铮道,“他这人扭扭捏捏不利索,还是我来吧。”
  “你也有信要写?”
  “那当然,我和三奇一样都是从外乡来的,不过年不过节一般不回去,本来再过半个多月就放年假了,写不写信没差,不过这不是给你个试的机会吗?”顿了顿,又问,“你确定这封信无论写好写坏都不收钱?”
  旁人都哈哈大笑起来,苏铮也忍不住笑了,她这才意识到现在快过年了,离家在外的人都准备着往家里赶了,写信报平安什么的的确感觉是多此一举。但也一定有不回家的人,更紧着想向家里报信。
  不过这些和她关系也不大,她既然要做就做好,现在只想把这第一封代笔信写好。
  她向徐老大借了点水开始研墨,磨出漆黑的浓墨。这几天她晚上总偷摸到厨房去练字,磨起墨来也相当娴熟,体内那种属于另外一个人的习惯和能力,她渐渐已能掌握,不像一开始那样,陌生而无措。
  徐老大是个见过世面的,见了她斯文大方暗中蕴力的动作就暗暗点头。
  其他人觉得新奇也罢,看好戏也罢,都不说话了。
  苏铮一边墨一边问对面的年轻男子:“你叫什么名字?”对方应该只有十七八岁的样子,所以她用的是很平等的语气,一边打量对方起色,微胖,气色精神又好,看来过得不错。
  “张丙。”
  “张炳?”苏铮一顿,不由自主想起那天那个琅家的马车夫,那样嚣张跋扈不屑低头一视的做派,心中不免有些异样,“哪个炳?”
  “甲乙丙丁的丙。”张丙一脸神气,好像为认识自己的名字是而自豪似的。
  苏铮淡淡“哦”了一声:“那你在家里一定是排第三了?”
  “是啊,上头两个哥哥,但是下面就没有弟弟了。”
  “家在哪里?家里什么情况?为什么出来做工?多久没回去了?想跟家里说些什么?这些都说来听听。”像怕人家不高兴,她抿嘴笑,“别嫌我麻烦,了解多一些,用什么调子和口吻来写这份信我心里才好有个谱。”
  张丙果然不高兴,但听这么解释,面色稍平,嘀咕了句“麻烦”,还是一一道来。
  坐在一边看热闹的徐老大眼底却闪过一抹光彩,看苏铮的目光带上了一点不易察觉的兴味。
  苏铮已经沾墨落笔。
  被应试制度磨练出的文笔,考场作文一挥而就的水平,不见得华丽婉约,也没有什么之乎者也,全是白话简洁易懂,给朴实老百姓看却是正好。
  不出一刻钟,苏铮收笔,拾起纸在风中晾了晾,交给张丙,随即想到他不识字:“不如我给你念念?”
  张丙忙摇头,私底下扯了扯徐老大的袖子,徐老大笑骂:“你小子就是麻烦”,对苏铮道,“若不是衙里规定我不能给他们写信,他们一个个都得缠上我,我去给他念念。”
  说着把张丙带到棚子外面去了,苏铮不经意一瞥眼,发现徐老大的右脚是跛的,坐着没发觉,一走路就暴露出来了。
  “徐叔如果不是脚跛了也不至于领着这样一个闲差混日子。”一个声音说道,苏铮抬头看看怅然的三奇,三奇见她看来,便解释道:“徐叔以前是船老大,满天下跑货,大江大海里的一把手,道上的人没有一个不敬畏有加的。”
  与有荣焉的语气,似乎从中可窥见曾经风光盛极的景况,可苏铮敏感,听出了深深遗憾和一丝尖锐的怨恨。
  顿了顿,三奇挠挠头又恢复那憨憨的样子:“不过你也不赖,我就没见过谁比你字写得还好看。”
  苏铮谦虚了两句,心里却涌起一股怪异感,转头去看徐老大一瘸一拐的背影。
  正想着,那边岸上却传来一阵吵嚷,一个尖声怪气的声音道:“哟,杜仲,还真让你找到一个冤大头了。可你也太不厚道了吧,只顾把自家这批货运出去了,可叫丁老三以后在庚溪镇怎么混?这样只想着自己的利益,传出去永年制坯厂百年的名声往哪搁?”
  “别瞎说!杜掌柜对我有恩,我丁老三是自愿给永年运这趟货的!你一个小小的运行工头不就仗着是在刘大户家底下讨口饭吃吗?朝阳山码头可不归姓刘的管。”
  “就是,兄弟们把这个捧高踩低的东西轰出去!”
  

第二十八章 银年紫狼
更新时间2013…9…30 23:56:59  字数:2029

 运货?刘大户?
  苏铮愣了一下,暗叫倒霉,转头悄悄向吵嚷处看去。
  那边水岸,水上停靠着两艘十来米长的旧货船,岸边人分两派。
  一派领着一辆装满大小木箱的牛车,正是那日苏铮在永年制坯厂的铺子里见过的杜掌柜杜仲。
  杜仲身边跟着几个跑腿似的人物,还有个穿得体面些的在一旁直擦汗,不停地劝着什么。一个矮小精瘦的小老头又拉了几个壮汉挡在他们面前,正冲对面的人怒目而视,想来便是跳出来说话的丁老三。
  他们对面是三五个流里流气的家伙,当头的那个就用手指戳戳丁老三窄窄的肩膀,被一巴掌拍掉,他仰了头哈哈地笑:“丁老三,我什么时候跑来捣蛋了,我不过是看你这是最后一桩生意了,干了这桩你以后就要回家养老了。我们好歹是一个镇里混饭吃的,不来送行怎么说得过去?你还要轰我,这也太不够意思了吧?”
  他凑近一步,眼角瞥瞥丁老三身后的人,低了声音:“再说了你拿什么轰我?你为了报恩要丢掉这碗饭,可你的兄弟崽子们是不是这样想?你不用吃饭他们也不用养家了?你但凡在这儿动我一根手指头,明天你们丁记就准备关门吧!这些人一个都别想有出路!”
  “赵文你——”
  “哼,朝阳山码头是不归我主家管,可你别忘了,我们背后是谁,这整个庚溪镇的航运琅家都能插得上手,就是把这个小码头填了,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丁老三青筋暴起,皱巴巴的脸涨得通红。
  赵文得意地笑,看来今日来羞辱他们的目的是达到了,回去能领赏了!
  杜仲深深憋着一口气,在手下小管事的再三拉劝下沉着脸拉拉丁老三:“老三,算了,我不能拖累你们,这批货对我东家可有可无,可让你运了就是害了你,还是算了,我们拉回去。”
  说着就要叫手下把牛车拉走,丁老三说什么也不放,一个说不能拖累你,一个说要报恩,两人争执来争执去,赵文那几人就在一旁瞧热闹,结果没一会儿又有好几辆牛车马车次序地驶进了码头。
  赵文怪怪地“哟”了一声:“这边说着不用,那边又源源不断地把货拉过来,杜掌柜说一套做一套的本事可真不错。”
  杜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