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侯门嫡女 作者:一枚铜钱 >

第41章

侯门嫡女 作者:一枚铜钱-第41章

小说: 侯门嫡女 作者:一枚铜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然勾了手指,对对勾:“明年还要一起猜灯谜。”
  两人相视一笑,又闹了起来。
  夜里,安然洗漱好就寝,沈氏在旁和她说话,聊了会便说道:“不知怎的,今日张府和秦府那都有媒婆过来,要替她们家公子与你做媒。”
  安然笑道:“自从爹爹做了丞相以来,好似一直有人说媒。”
  沈氏笑道:“此次稍有不同,他们两人都说与你有一面之缘,十分合眼缘。”
  安然想了想,该不会是昨夜那两个隔岸观火的少年吧,慎重起见,便直接道:“女儿还不想那么早订下这些。”
  沈氏笑笑:“知你心思,娘亲不会强迫你,睡吧。”
  安然躺□,迟疑片刻问道:“爹爹还没回来?”
  沈氏神谁微黯,强笑:“很快便回来了。”
  “娘,让爹爹别饮那么多酒,对身子不好。爹爹最听娘的话了。”
  沈氏应声,又道:“方才你赵姨派人送帖子来,说后日你们要上学堂不得闲,所以明日两家人一起去钓鱼放风筝。”
  一听可以玩又可以吃,安然自然答应,欣然道:“嗯!”
  沈氏刮刮她的鼻尖:“就你最贪玩。”
  “嘻,娘早点睡。”
  “嗯。”
  


☆、八月纸鸢  皇宫酒宴

  八月;入秋;微凉;风略急。
  郊外绿意仍是蔓延七里;附近没有高大树木,也无巨大岩石;唯有苍翠青草,在深秋来临前最后一次染绿大地。
  青草地上已架起了大大小小数十个帐篷;都是来这郊游垂钓歇息时准备的。
  这里湖泊并不深,但鱼儿肥美,岸边架起篱笆;免得孩童放纸鸢时不小心跌入湖中。
  沈氏领着家中孩童前去赴约,久未一起出来;一路上甚为热闹欢喜。到了那,便拿着各自挑的纸鸢去放了。
  赵氏也带了嫡庶子女出来,入了帐内,便见沈氏已在沏茶,当即笑道:“来的倒早。”
  沈氏笑道:“刚坐下没多久。”又让宋嬷嬷拿了放在木箱里的纸鸢给他们,“尚明他们在北面放纸鸢,你们也去热闹热闹吧。”
  李瑾轩和宋祁早已过了那玩闹的心,远远在空地上看着他们玩闹。
  沈氏和赵氏在帐内闲聊,其他姨娘未跟随,只有两个嬷嬷伺候在一旁,其他丫鬟在外头。聊了许久,宋嬷嬷去外头看了看天色,进帐报道:“禀宋夫人、太太,已到午时。”
  赵氏笑道:“唤他们进来用食吧。”
  两家十一个孩子陆续进来,围着简便桌子坐下。下人从食盒里一一拿出饭菜,因用暖炉垫着,菜仍是热着的,蒸腾着热气,又是在宽敞帐篷内,分外新鲜有趣。
  安平还在想着湖里的鱼,不肯吃饭,嚷着要去钓鱼。
  她自小就养在老太太身边,开口要什么李老太都会惯着她,人又还小,礼仪上差了些,沈氏也唤不住她。
  李瑾轩笑着吓唬她:“个子才那么点,待会到了湖边,不是你钓鱼,是鱼儿钓你。”
  安平朝他吐舌头,比划道:“鱼儿才巴掌那么大呀,平儿比一筐鱼还大,怎么会被它钓走。”
  众人忍不住笑笑,安平往安然那挪了挪:“然姐姐最好了,然姐姐带我去,不理他们。”
  安然摸摸她的头,认真道:“好,乖乖吃完饭,然姐姐就带你去好不好?不吃完不去。”
  安平想了想,点头:“嗯。”
  吃过饭歇了一会,安然就带她钓鱼去了。赵氏笑道:“不过大了几岁,却像个小大人。我家敏怡的心思还是个小姑娘,该向安然学学了。”
  沈氏轻轻摇头笑道:“到底还是要像孩子的好。那丫头就是读了太多的书,她爹早早给她理了个书房,她的姑姑又总是差人捎许多书回来,早就读成小夫子了。”
  赵氏问道:“可是那李三妹?”
  “正是。”
  赵氏与她熟络,倒也不避嫌:“那李三妹的名声也是响遍了皇城,我倒还记得,我那叔婶曾去替人向她做过媒,也碰了一脸的灰,如今那人都有四个孩子了,李三妹倒还没嫁。”
  沈氏笑笑,也不多加议论。
  李瑾轩对这些家长里短没有兴趣,和宋祁一道出来,又想起了什么,笑道:“你不是问我可有什么异国书籍,待会你可以问问安然。她的书都堆了四个书架子,满满一屋的书。若非搬了宅子,母亲给她换了个书房,怕那书都要堆到房梁去了。”
  宋祁方才也想到这点,只是毕竟安然是姑娘,他一个外姓男子到底不好意思问。见李瑾轩说起,也有所顾忌,笑道:“到底还是有些不好。”
  “以安然的性子必定不会拒绝,只要你将书原封不动交还就好,若是损坏,那别说借书,日后见了也会疏离你。”李瑾轩又道,“你是爱书之人,我倒是不担心。不如这样,我去与她说,就说是我借的。”
  宋祁忙说道:“不可,那与骗她有何不同,谢过尚清好意,我自己去问问。”
  安然此时正在湖边教安平挂鱼饵,甩进湖里便让她好好握着鱼竿:“可不要乱动哦,不然鱼儿就跑了。”
  安平用力点点头,一脸认真:“嗯。”
  安然笑笑,自己也挂了个,正要甩出去,就见旁边光源微暗,偏头仰看,宋祁已半蹲□,迟疑片刻,才道:“方才听沈姨和尚清说,你那里有许多异国书籍。”
  “确实有。”安然明白过来,“你要借?”
  宋祁微微点头,略有不安:“我在皇城古屋书铺都寻了,但要么是书籍残缺,要么太过杂乱。想着若是你姑姑特意捎来的,定是好书。”
  安然顿了顿,她向来不喜借书给人,只因那书离了自己的眼就无法护好,又极易破损,即便对方呵护的好,不可抗拒的因素也太多了。
  宋祁见她犹豫,心下也觉不妥,怎能随随便便向人借书,还是在皇城买不到的:“其实不看也无妨,李四姑娘不必为难。”
  “等等。”安然看他,“你能保证完璧归赵么?”
  宋祁应声:“必定会保护好。”
  安然挠挠头:“那我回去将书目录摘抄给兄长,让他明日上学堂时带给你,你若要什么书,就在后头圈画上吧。”
  宋祁连声谢她,安然瞅着他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为了借书的事憋的脸色通红,不由笑笑,没想到平日见他从容淡定,却不想是个腼腆之人,果真是人不可貌相。
  翌日,李瑾轩将那一本记着书名的小册子带去,傍晚带回。安然拿来一看,一本是邻国风土人情,一本是国策论。拿了小梯子上去将书取下,包好了给李瑾轩。
  过了十日,宋祁托李瑾轩交还了书,安然拿来里外翻看,竟是一点破损折痕都没。再看他求借的书,仍是两本。
  如此往来两个多月,安然早已放下心来。除了他要借的,自己也寻了些大概是他喜欢的书给兄长带去。而宋祁也列了书名给她,若是有喜欢的便说。一来二去,连李瑾轩都调侃两人要给跑腿费。
  虽说书是借来借去,但两人自那日放过纸鸢之后,也一直未再见。
  秋去冬来,转眼又是一个腊月。
  清妍邀安然去府里玩雪仗,到了王府,便见清妍拉住贺均平的手不肯放,眼泪啪嗒的掉,哽咽道:“每次都欺负我,你就这么一个妹妹,你还丢下我。我要告诉母妃说你又不带我去玩。”
  贺均平苦笑:“你不是约了李四姑娘在家玩么?况且我们几个少年郎一起喝酒看舞姬起舞唱曲,你去做什么,找人陪你喝茶吃点心么?”
  清妍抽抽鼻子:“我不管,那你带我们两个人去。”
  贺均平叹气,抓了她的衣袖往上提,她偏是不放:“你这缠人的性子是哪学来的,果真是个粗……”余光似瞧见安然来了,放眼看去,果然见她站在不远处,硬生生将那‘粗丫头’咽下,由着她缠,“李四姑娘来了。”
  清妍回头看了看,见真是安然,泪眼立刻收起,摆手:“安然。”
  手上微松,贺均平已是抽手,侧身抬脚跨出栏杆,稳步落在雪地上,朝她笑笑:“为兄出门了。”
  清妍气的要跟着跨出去,个子却不够高,那后头的下人也忙拦住她,吓的脸色都青了:“郡主万万不可!”
  安然拉住她的手,笑道:“世子大了你许多岁,自有他的玩乐去处。若兄长常带着妹妹,不方便是一点,也会让人笑话的。”
  清妍鼓着腮子道:“你就帮着他说话吧。”末了又问道,“你就从来不跟着你哥出去玩?”
  安然想了想:“他若是觉得可带我去的,便会问我是否想去,我平日里倒不会缠着他。”
  清妍登时羡慕了:“若是我有这么个哥哥该多好。”
  安然笑道:“世子也挺好的。”
  她言下之意是世子也是个好兄长,清妍是一根筋,便误解成了安然对王兄印象很不错,想起那年母妃说媒的事,又觉得在这两人中间使点气力,让她做自己的王嫂,顿感责任重大,生平第一次慎重思考起一件事儿来。
  傍晚回了家,见家里已经里外打扫干净,院子里的花草也好好修剪了一番,分外精神。刚进正厅,沈氏便唤住她,替她抚顺额前碎发,淡笑:“明日别出去玩闹了。”
  安然点头:“明日是大年三十,然儿不会乱走的。”
  沈氏笑道:“对,团年是一件,还有一件事是初一时,随你爹爹一同去皇宫赴宴。圣上皇恩浩荡,宴请群臣。往年你爹爹只是翰林官,那一品二品官员才能携带家眷。如今你是初次去,若是明日跌了亦或是染了风寒,倒不好交代了。”
  李老太在旁责怪:“哪有如此说自己孩子的。”
  莫白青挺着个大肚子坐在末位,听见这话问道:“我可有份去?我也想瞅瞅皇宫是什么样的,必定是金碧辉煌,到处都贴着金镶着珠子吧。”
  周姨娘斜斜瞥了她一眼,讥讽道:“连我都没资格去,你可别异想天开。”
  莫白青不敢驳她,别说身份高了她,周姨娘还有一双儿女,又有个富贵娘家,便没再做声。
  上回沈氏教训过她,便也收敛了许多。莫白青想的却是等孩子生下来,就只有她欺负人的份,而不会再让人欺负她,如今胎儿要紧,要不然谁知道沈氏那毒妇会不会在她的饭菜里下堕胎药。
  安然对皇宫的印象仅限于影视和小说里,听见可以去羽国皇宫,当即露了笑颜:“明日我哪儿也不去,养好精神后日去皇宫玩。”
  沈氏笑笑:“这可不是玩,到了那可得懂规矩。”
  李老太倒是不担忧:“如今想着是去玩,到了那,气氛威严,可是连笑也不敢多笑的。”
  她想起当年,大羽国打了胜仗,先皇亲自来她夫君桌前敬酒,那时荣华一身,却不想最后竟落魄到那般田地。所幸在她有生之年,李家又再复繁华,不用再受人白眼嘲讽。没想到她最不疼爱的儿子,却是最有出息的。
  大年初一,李仲扬携带沈氏和安然进宫。到了宫外,家眷在外等候,官员进宫朝听年初训诫。
  直站的安然腿软,仍不见有公公来报。官员家眷也是按照官品来站的,前面的都是王室成员,沈氏和李瑾轩安然在他们后头。她回头张望,倒看见了宋祁和宋敏怡,这才想起宋成峰是吏部尚书,官居二品。
  赵氏三人也瞧见了他们,默声笑着相互点头。
  安然仰头看着那胭脂暗红的大门,突然有点明白为什么祖母说到了这便笑也不敢多笑了。这般肃穆的气氛,她实在是不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