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侯门嫡女 作者:一枚铜钱 >

第14章

侯门嫡女 作者:一枚铜钱-第14章

小说: 侯门嫡女 作者:一枚铜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歹是我静心院的人。”
  李顺听后更是欢喜,又要叩头,李瑾良忙拦住他。
  李仲扬回来了,李家二房将伤心得似苍老了二十载的老太太和韩氏一家迎进房中,也不敢太过打搅。当晚李家上下寂静无声,李仲扬也是心情沉郁。
  自小老太太不疼他,可兄长李世扬却是实实在在的疼他这弟弟。谁想大哥不过壮年,就去世了。兄妹三人变成兄妹两人,在送殡时,也是悲从中来,母子哭的断肠。
  沈氏拧干了脸帕递给他,见夫君鬓角已生了白发,也是心疼:“二郎不可再伤心,否则大哥泉下有知,也会不安的。”
  李仲扬叹了一气,默然不语洗净了脸,许久才说道:“怎么好好的就这么去了……”
  沈氏握了他的手,宁可替他承受这痛楚。掌上温热,李仲扬反手将妻子的手握紧:“如今大哥已去,母亲对我们二房应当会更加严厉,太太怕是要受些委屈了。”
  沈氏摇头淡笑:“无妨,李家重任落在二郎肩上,日后也更是辛苦。只是莫太操劳,伤了自己的身。”
  听着妻子体贴的细语,全是为自己着想,心中动容,一路的奔波劳苦也随之散去了。李仲扬执了沈氏的手,更觉此生夫复何求,有子足矣。
  作者有话要说:  


☆、第十八章  冬去春来

  有语云,过年大过天。无论发生了什么恶事,只要过了年,便又是一个伊始。
  过完年,李府上下的气氛也渐渐缓和起来,李老太也常出来走动了,只是痛失爱子,心情到底还是阴郁。坐在院中,心挂长子,念叨小女儿,问那沈氏:“可找到心容了?”
  沈氏颔首:“已经派了许多人去找,但仍无音讯。”
  李老太眸色黯淡,理了理安然的发髻,说道:“以后安然可千万不要嫁远,不然祖母就没力气去看你了。”
  安然过完年,六岁了,又比去年拔高了许多,沈氏已抱不动她,就更别说老太太了。她笑了笑:“安然不会嫁远的,一定在祖母走路便能到的地方。”
  李老太总算是笑了起来:“真是我的乖孙女。”
  韩氏见这祖孙和睦,又不由看向自己的女儿安阳。
  安阳大安然三岁,是大房嫡长女,在滨州时,老太太最疼的便是她。可到了京城,宠爱全落在了安然身上。同样是嫡女,却因为没了父亲,在二叔家受了许多冷待。如今祖母的疼爱也没了,顿时冷眼看她。
  回了房中,女工也不做,女四书也丢在一旁,坐在床边生闷气。
  韩氏又怎么能不知道自己女儿的心思,别说她这孩子,就连她这大人,心下也不舒服。她当初跟老太太过来,便是想,操持一个家需要许多用度,日后寒酸了,子女也难熬。若住进二房,用度上李二爷绝不会亏待他们。把儿女养好了,日后仕途和婚嫁也顺当些。
  要受些委屈和冷待,也在她的意料之内。自己能这般想,女儿安阳却想不通。见她进来,安阳便说道:“娘,我们回滨州,不要再待在京城了。”
  韩氏说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你怎的一点委屈都受不得,日后可是要做主母的人,不可如此。”
  安阳冷笑:“主母?嫁个小户人家做主母,倒不如嫁个大户人家做妾。孤儿寡母的,没娘家帮扶,有钱有势的谁愿要我做主母。”
  韩氏也是没了好脾气,抬手提了提她身上的绸缎衣裳:“那你回滨州去,看你能不能吃的这么好,用的这么好,有没有学堂上,有没有银子使。如今不就是少了些疼爱便受不了了,人在屋檐下,能不低头么?要怪,就怪你没良心的爹去的早罢!”
  话说完,自己便先落了泪,愈发委屈。当初她嫁了李大郎,虽说不是十分满意,但至少对她也是好的。可没想到,却是个短命的,自己的命真是苦的很。
  安阳看她又抹泪,心下厌烦。起先还会安慰母亲,可次数多了,心生反感。爹爹去了快半年,娘亲一提起还哭哭啼啼,难过又有何用。有这样软弱的母亲,想在屋檐下过的好,那便奇怪了。想罢,干脆拉过被子,躲里头睡了过去。
  莫白青没想到沈氏竟然一直没给她配丫鬟,天天对着个只会给她端茶倒水叠衣服的老嬷嬷,她得自己洗衣裳擦拭房内摆饰,这半年过去,她的两只手都要用粗了。跟老爹诉苦,莫管家只念了句自作孽,也不敢去沈氏跟前说。
  后来老太太来了,想着自己是因她的缘故嫁进来的,对自己应当会和善些。可总没法子靠近,请安时自己站在最后头,也没说话的份。平日里何采都伺候在老太太跟前,自己一出声,何采的眼神便冷冷刺来,惊的她几次把话咽下。
  过了许久,她才想明白,李府的太太姨娘,都在联手整她呢。
  可就算太太姨娘都不喜欢自己,李仲扬竟然也像是彻底把她忘了。洞房花烛夜过后,就再未入自己的房里。她竟是完完全全进来冲喜的,用之则弃。实在是熬不过这日子了,回了一次娘家,在家里拉了娘亲一哭二闹。莫管家被妻女的烦的不行,拉下老脸答应会在李仲扬跟前提提,这事才了了。
  莫管家服侍李家二十四年,可说是看着李仲扬长大的,这李二爷人是长的好,但就是性子太冷漠古怪。当初沈氏找八字匹配的姑娘冲喜,他一眼就瞅出了自家闺女合适,可他怎么也舍不得把女儿送到李府。谁想那老嬷嬷多嘴,他只好推脱回去问问自家婆娘。
  谁想母女一听,都大喜,女儿莫白青更是欢喜。他只好回禀太太,这门亲事便定下来了。
  落得今日下场,只能怪她们母女见识太短。可终归是自己的女儿,入夜,报了账给沈氏,迟疑未走。沈氏见他杵着,笑道:“可还有事?”
  莫管家双膝跪下,叩了个头:“老奴教女不严,在太太面前张狂放肆,确实是该罚的。只是……老奴毕竟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实在不忍看她日渐消沉,还请太太海量。”
  沈氏让旁人扶他起身,淡笑:“可怜天下父母心,莫管家为李家尽心尽力,按照年月来说,我还得尊称您一声莫伯伯。可你也知道,李家待下人不敢说是最和善的,但也从来不会薄待你们。”
  莫管家颔首:“太太说的是。”
  “可她却将个孩童打的父母不认,我未将此事告知二爷已算是莫大宽容。如今她犯了事,却要您老人家来求,倒不见得她有悔改之心。”
  莫管家当下立刻明白沈氏话里的意思,这是要她亲自负荆请罪,也不是全无通融的余地,当即说道:“老奴明白,谢太太大量。”
  沈氏摆摆手:“下去吧。”
  莫管家退出去后,宋嬷嬷便道:“太太为何不将此事告诉二爷?若是以二爷的脾气,知道莫姨娘做了这般恶事,早就该扫地出门了。”
  沈氏摇摇头:“莫白青的做法我确实不喜,但是莫管家是李府的老奴,不看僧面看佛面。况且就算她留在府里,也折腾不了什么大风大浪。而且她当初是为冲喜而来,总不能冲喜无果,就立即弃之,否则旁人只会将那糟蹋良人的罪名扣在二爷头上。”
  宋嬷嬷点头笑道:“太太真是为二爷着想。”
  沈氏笑笑,又问道:“然儿已经睡下了么?”
  “四姑娘已经睡下了,二爷方才说,公文未处理完,大概会晚些,让太太先睡。”
  沈氏顿了顿,差宋嬷嬷拿过外袍,取了灯来:“也不知要看到多晚,我去给二爷磨墨陪着,你去让厨房熬些山药粥。”
  宋嬷嬷笑了笑,两人琴瑟和鸣她也见惯了,应了声,让其他婢女提灯,自己去了厨房。
  沈氏到了书房,先拿剔灯仗放了满满蜡油,灯火立刻明亮起来。李仲扬微微察觉,抬起头来,见了沈氏,说道:“这里有下人伺候,你先睡。”
  沈氏从婢女手中接过石磨,研磨着墨汁,轻声:“二郎快看公文吧。”
  李仲扬未多言,继续埋头。
  下人悄然退下,房内寂静无声。唯有夫执笔,妻研墨,简单而又安和。
  翌日,向老太太请安后,沈氏领着安然去后院赏春日百花,莫白青便在外头求见。
  沈氏听言未答,等过了半个时辰,才让她进来。
  莫白青一进院子,便跪在沈氏面前,一副花容月貌已十分消瘦,身形也清减了许多。原本不描而红的面颊,不点而朱的唇皆是苍白,满目病态,未语泪先落:“太太,贱妾往日太过得意忘形,如今知道错了,太太大人有大量,原谅贱妾吧。”
  沈氏看了她一眼,笑道:“妹妹这话严重了,我何曾气过你。这话让外人听见,可要说我欺负你了。”
  莫白青一时拿捏不准她话里的意思,跪也不是站也不是,只好说了许多好话。沈氏见她窘迫,又听她话说的越发没头绪,想必也是词穷了,便示意宋嬷嬷扶她起身,淡淡道:“李家几代人多居文官,待下人和睦,妹妹不可再坏这规矩。”
  莫白青唯唯诺诺:“太太教训的是。”
  “回去吧。”
  莫白青慌忙离开,刚出了院子,又见到周姨娘,见她眉眼笑意中似有讥笑,心中既尴尬又气愤,哪里受过这种委屈,回到自己院中,哭湿了半边枕头。
  周姨娘牵着安素进了亭子里,给沈氏请了安,笑道:“方才见莫妹妹出去了,整张俊俏的脸都快扭的变样了,怕回去得哭成泪人。”
  沈氏抬手让她坐下,笑了笑,似当真无事发生过:“我也没骂她没打她,有什么可哭的。”
  安然看着娘亲,方才莫白青若是挨了骂,怕心里才会好受些。这种冷暴力更让人心慌,她末了又庆幸,还好这是她的母亲。不过就算她是庶出,只要姨娘本分,沈氏也会待她们和善吧。
  许是看光景美好,沈氏看了一会,拉了安然的手,笑道:“午后小睡一会,然后去赵姨那里玩好不好?”
  安然点点头,看向安宁,她又在抱着本书看。以她的聪明其实并不需要如此刻苦,可是给安然的感觉,却是她好像怕不看完这本书,便再没机会看了般。
  作者有话要说:  


☆、第十九章  围炉夜话

  赵氏一早起来,下人就来报娘舅来了,说是之前答应了两个孩子,休沐时去骊湖苑钓鱼,便接走了宋祁和宋敏怡。正觉得无趣寻思着去哪走走,不一会就收到顺王府和李家的拜帖,喜好热闹的她立刻欢喜起来,让两个妾侍安排下人仔细清扫屋子。
  丑时,沈氏先到了。
  赵氏在前院见着安然,比上回更俊俏了,面颊红润水嫩,明眸闪烁,见了自己便笑的喜气:“赵姨好。”
  赵氏俯身摸了摸她的脸,笑道:“嘴真甜。”
  沈氏笑笑:“安然自小就不怕生。说起来,倒是第一次来你这。”
  “可不是,你养女儿跟养凤凰似的,一问起便说在看书,姑娘家的,看那么多书作甚,像个老先生。”赵氏也不管沈氏了,牵了安然往院子里走,“赵姨拣很多好吃的,安然一定都喜欢。”
  安然应声,一路抬头看去。听闻这宅子是皇帝赐的,单是柱子上精雕细刻的牡丹花纹和脚下所踩踏如镜面光泽的大理石,便觉与别家不同。
  赵氏见她张望,问道:“安然可喜欢这里?”
  沈氏淡笑道:“你这孩子,怎的这么不懂规矩,哪有这么看的。”
  安然仰头笑笑:“赵姨家很漂亮,只想着多看几眼,却挪不开视线了。”
  赵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