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秀丽江山txt >

第58章

秀丽江山txt-第58章

小说: 秀丽江山txt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想得简单些,那样你和三哥相处,会比现在更幸福许多!”
  我似懂非懂,从什么时候起,连刘伯姬也学会讲话暗藏玄机了?那般直来直往爽直性子的姑娘,此时即将嫁为人妇,却是带着一颗处处警惕的心踏上了軿车。
  她以后会幸福吗?
  肩上落下一只手,刘秀从身后搂住我,轻声:“次元为人甚好,你毋须担心。”
  我点了点头,在鼓乐声中目送軿车远去。
  是的,即便是权宜之计,刘秀也不会随意把妹妹的幸福当成儿戏丧送——李通无论从家世、才学、相貌上皆是上上之选。
  伯姬嫁给他,也确实没什么不好。
  我微笑着仰起头,刘秀的皮肤在晚霞的映照下泛出一层透亮的色泽,犹如刷上髹漆的漆器,倍觉惊艳。
  轻轻的将手放进他的大手里,袖管下我和他紧握双手,五指交缠。他俯下头,我俩彼此相顾一笑。
  也许的确是我太过多虑了,如果把什么事都想得简单些,我会非常幸福吧。
  因为,刘秀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温柔之人!与他朝夕相处,并不如我当初对于古代男子想象中那般排斥。
  就在我和刘秀新婚,刘秀有意躲避朝政,韬光养晦的同时,天下局势却是起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长安城内,因为当年蔡少公震惊四座的一句:“刘秀当为帝!”,引得之前改名“刘秀”的国师公刘歆在道士西门君惠的挑唆下,与卫将军王涉、大司马董忠、司中大赘孙伋一起企图合谋杀掉王莽,恢复刘姓宗室。可没想孙伋临了倒打一耙,向王莽告密。谋反之事曝光,王莽将董忠施以剉刑,且株连其宗族上下以醇醯、毒药、白刃、丛棘……无一幸免。
  刘歆与王涉闻讯后自杀谢罪,可他们的家人,亲族却仍是难逃死罪。
  整个长安朝野陷入一片血雨腥风,王莽自此觉得谁都不可信,他以前最最亲信的是王邑、王寻二人。可王寻在昆阳大战中被刘秀杀了,如今只剩下一个王邑在外地继续征讨叛乱。王莽觉得身边没有亲信之人,便把王邑召回长安做大司马,又让大长秋张邯为大司徒,崔发为大司空,司中寿容苗䜣为国师。
  新朝地皇四年、汉朝更始元年七月下旬,就在新莽政权在长安自相残杀,天水成纪人隗崔、隗义与上邽人杨广、冀人周宗等,起兵应汉。这群人起初只有数千人,推举隗崔的侄子隗嚣做了上将军——隗嚣原受刘歆赏识,举为国士,刘歆死后,他归了故里。
  隗嚣带领这批人攻下平襄,杀了王莽的镇戎大尹李育,又遣使聘请平陵人方望为军师。方望建议他“承天顺民,辅汉而起”,隗嚣听从其言,立庙邑东,祭祀汉高祖、太宗、世宗,牵马操刀,割牲而盟。其盟言曰:“凡我同盟三十一位大将,十有六姓,允承天道,兴辅刘宗,如怀奸虑,明神殛之。高祖、文皇、武皇,俾坠厥命,厥宗受兵,族类灭亡。”
  紧接着隗嚣又命人写下传檄郡国,披露王莽慢侮天地,悖道逆理,甚至鸩杀孝平皇帝,篡夺其位的滔天大罪,檄文遍传天下:
  “汉复元年七月己酉朔。己巳,上将军隗嚣、白虎将军隗崔、左将军隗义、右将军杨广、明威将军王遵、云旗将军周宗等,告州牧、部监、郡卒正、连率、大尹、尹、尉队大夫、属正、属令:故新都侯王莽,慢侮天地,悖道逆理。鸩杀孝平皇帝,篡夺其位。矫托天命,伪作符书,欺惑众庶,震怒上帝。反戾饰文,以为祥瑞。戏弄神祇,歌颂祸殃。楚、越之竹,不足以书其恶。天下昭然,所共闻见。今略举大端,以喻使民。
  盖天为父,地为母,祸福之应,各以事降。莽明知之,而冥昧触冒,不顾大忌,诡乱天术,援引史传。昔秦始皇毁坏諡法,以一二数欲至万世,而莽下三万六千岁之历,言身当尽此度。循亡秦之轨,推无穷之数。是其逆天之大罪也。分裂郡国,断截地络。田为王田,卖买不得。规锢山泽,夺民本业。造起九庙,穷极土作。发冢河东,攻劫丘垄。此其逆地之大罪也。尊任残贼,信用奸佞,诛戮忠正,复按口语,赤车宾士,法冠晨夜,冤系无辜,妄族众庶。行炮烙之刑,除顺时之法,灌以醇醯,袭以五毒。政令日变,官名月易,货币岁改,吏民昏乱,不知所从,商旅穷窘,号泣市道。设为六管,增重赋敛,刻剥百姓,厚自奉养,苞苴流行,财入公辅,上下贪贿,莫相检考,民坐挟铜炭,没入钟官,徒隶殷积,数十万人,工匠饥死,长安皆臭。既乱诸夏,狂心益悖,北攻强胡,南扰劲越,西侵羌戎,东摘濊貊。使四境之外,并入为害,缘边之郡,江海之濒,涤地无类。故攻战之所败,苛法之所陷,饥馑之所夭,疾疫之所及,以万万计。其死者则露屍不掩,生者则奔亡流散,幼孤妇女,流离系虏。此其逆人之大罪也。
  是故上帝哀矜,降罚于莽,妻子颠殒,还自诛刈。大臣反据,亡形已成。大司马董忠、国师刘歆、卫将军王涉,皆结谋内溃,司命孔仁、纳言严尤、秩宗陈茂,举众外降。今山东之兵二百余万,已平齐、楚,下蜀、汉,定宛、洛,据敖仓,守函谷,威命四布,宣风中岳。兴灭继绝,封定万国,遵高祖之旧制,修孝文之遗德。有不从命,武军平之。驰命四夷,复其爵号。然後还师振旅,橐弓卧鼓。申命百姓,各安其所,庶无负子之责。”
  这道文辞犀利、慷慨激昂的檄文一出,竟是四方响应,数日内召集十万兵马,攻打雍州,杀了州牧陈庆。紧跟着打安庆,杀了大尹王向。这股兵力所到之处,陇西、武都、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各郡各县,竟是纷纷归降。
  同在这个月,任职新朝蜀郡太守的公孙述,起兵成都。蜀地肥饶,兵力精强,南阳汉军起兵时,南阳人宗成、商人王岑起兵徇汉中响应汉军,他们杀了王莽庸部牧宋遵,聚集起数万人。公孙述先是遣使迎宗成等人入蜀,而后又声称:“天下同苦新室,思刘氏久矣,故闻汉将军到,驰迎道路。今百姓无辜而妇子系获,此寇贼,非义兵也。”竟是把宗成等人指鹿为马的说成是假汉军,杀了他们的同时更是侵吞了那数万兵马。
  之后,公孙述自立为蜀王。
  八月,宗武侯刘望起兵,占领汝南,自立为天子。严尤、陈茂前往投奔,于是刘望以严尤为大司马、陈茂为丞相,欲夺天下。
  天下大乱!
  先前纵观农民起义军虽多,左右能成些气候的也只赤眉、绿林、铜马等几支队伍。但自昆阳大战之后,新朝兵力告罄,实力大减,刘歆等人偷觑机会,意图谋反。虽然最后谋反不成,却也成为一个契机,将原本煮成一锅粥的天下搅得更烂。
  稍具野心的枭雄趁机崛起,打着汉室刘姓招牌的造反队伍已不单单只更始汉军这一支。你说自己是正牌汉军,别人也说自己是正牌汉军,可最后能入住长安未央宫的刘姓真命天子却只能有一个。
  我大叹一声,额头贴伏在垒满木牍、竹简的案上,茫然中透着彷徨。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光武中兴?这个已知的结局到底离我还有多远?
  抑或……历史已经改变,脱离了我所知道的命定结局?!
  激灵灵的打了个寒颤,我摇着头把脑袋里闪过的一切不吉的念头给甩了出去。我摇头叹息,忘乎所以,以至于刘秀进了寝室,站到我跟前我都不自知。直到有根手指戳到我额头,将我的脸抬了起来:“一直摇头做什么?”
  刘秀身上换了缌麻,另一只手举着烛台,仅看他的装扮,我便知道房内已无外人,于是伸了个懒腰,打着哈欠道:“看了一天,头有点晕。”
  幸好阴识知道我对篆体字头大,用来传递信息的简书写的皆是隶书,可即便如此,长达八小时坐在案边盯着这些东西,连蒙带猜的将它们都囫囵读了个遍,仍旧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别是那些官面上的通告檄文,斟词酌句,字字皆是精辟的文言文用语,对于我这个理科出身的准研究生而言,IQ再高也吃不消这么消耗脑力。
  “那便赶紧歇歇吧。”顿了顿,他望着我沉沉的笑,“我去给你打洗脚水。”
  我忙拉住他:“别……”
  “这不费什么事。”
  “别去。”我涨红了脸,拉着他的袖子不放,“你过来坐下,我有很重要的话要跟你讲。”
  刘秀是个性子极柔的人,平时我若用这种软言细语来跟他提要求,他都不会拒绝。果然,他没再强求,走回来挨着我在席上坐下。
  他坐姿笔直,我却是两条腿朝前伸得笔直,后背还顺势靠在夯土墙上,借以偷懒,减轻腰背肌肉压力。
  他对我不雅的坐姿视若无睹,只望着我笑问:“何事?”
  我舔了舔唇,思虑再三,终于从案上翻出那块写有隗嚣檄文的木牍,慎重的摆到他面前。刘秀诧异的看了一眼,三秒钟后眉心略略一皱,竟是不动声色的将木牍推开,婉言说:“丽华,你不必拿这个来给我看,我不想……”
  “难道你以为我和外面那些人一样,也是想试探你的真假么?”
  “不。”他轻轻叹了口气,“我在你面前无需作假。”
  “那就是了。眼下时局那么混乱,你不关心时政,在人前做做样子也就罢了,难道还真的打算什么都不管不问了吗?”我把木牍往他身前推,“我让你看,你看就是。”
  他含笑挡开木牍:“我不是那个意思……只是,我不想通过你知道这些。”
  “为什么?”我冲口问出。话说出去了才猛地愣住,细细品味出他话里的意思,不觉痴了。
  他……不愿意通过我得到这些情报讯息,这是不是说,不想利用我占阴家的便宜?我眨眨眼,心里有一丝丝苦涩,又有一丝丝惊喜与甜蜜。
  刘秀手指轻轻敲在木牍上,轻笑:“隗嚣的这篇檄文写得气势如虹,口诛笔伐能到这种地步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你……你看过这篇檄文?”
  “檄文早已遍布天下,就算我再如何糊涂,每日也总要上朝聆训的。”
  这倒也是。他虽然极力表现得诺诺无为,可这等伎俩能瞒得过朱鲔、李轶等人,我却不信刘玄会一点疑心都没有,完全当他是无害的放任不管——其实刘玄不但没有放任不管,甚至将刘秀长期羁绊在身边随侍,有时候甚至一连几天都不放他回家,害我总是提心吊胆,生怕他和刘縯一样遭遇不幸。
  “不过,陛下只是让我完善礼制,其他的……什么都没让我过问。”刘秀似乎能猜到我心里在想些什么,漫不经心的把答案说出口。
  我心中一动,一手支颐,一手似笑非笑的冲他眨眼:“老实招来,你究竟了解多少?除了这篇檄文,你还知道些什么?”
  他笑意沉沉,目光中隐现赞许之色,嘴唇朝书案上堆砌的木牍、竹简一努:“差不多……你了解的,我都知道些,你不了解的……我也知道些。”
  我柳眉一挑,又惊又喜。好家伙!到底还是小瞧了他!
  我忍不住伸手捏他的脸,他稍稍往后一让,明明可以顺利躲开,最终却仍是让我捏了个正着。我眯着眼,像是在问他,又像是在问我自己:“刘秀,你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我究竟嫁了个什么样的人呵?”
  他伸手握住我的手,细细摩挲,声音愈发的感性温柔:“是个娶了你,会对你一辈子好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