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年华乱晋 >

第67章

年华乱晋-第67章

小说: 年华乱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防着刘瑗,定是有这个可能的,司马蘅也清楚这点。她也明白,此时她心里也是不高兴的。可却没有法子,她也无法告诉刘瑗更多的事情。
  刘瑗走后,司马蘅呆坐在案榻后,想着刘瑗所说的话。就这一两日了吗,她就要离开这里,回到南方,见到日夜思念的亲人了么?
  可随之而来,为何会是忐忑?只觉得这一切似乎都是在做梦,来得很是顺利。陈松定是见过楚伯的了,他们会怎么样把她带出去?再想到宫里的阿姐,她的离开,是否会连累到她?
  司马蘅只觉得紧握着双手手心已经渗出了汗水,她的内心紧张至极,为即将而来的逃离。
  采采端着吃食进来时,便看到司马蘅一动不动的坐着,心里有些奇怪,上前放好吃食便道:“姝女,你是怎么了?”
  司马蘅回过神看到采采,这才压下心头的不安,问道:“话可是传到了?”
  采采把吃食从木案上一盘盘端了下来:“没有见到公子,让王五传进去了。”又问:“刘瑗姝女可是回去了?怎么没有留下来一块吃食?”
  司马蘅便道:“我与她自是不能相处太久,一久便会言语不和。方才就是如此,她便先走了。”
  采采一副了然模样:“她定是来问宫里的情况的吧。”不等司马蘅回答,便又道:“自上次王后娘娘见了她一次,我瞧着她却是越发的想要进宫了。”
  司马蘅便道:“莫要说这些无礼之话,王后娘娘是真心心疼她的。”
  采采听了,便吐了吐舌头,然后便不再言语,把吃食都放在了桌案上后,才道:“姝女定是饿极了,快些吃吧。”
  司马蘅用完了吃食,然后再梳洗了下后,本想歇息,但却是无一丝睡意。只好披上外衣,推开屋门,走到了院子中。昂起头,便能看到天上的一轮圆月。
  她很多次抬头看过天上这轮明月,那时总会想到南方,想到景文兄长,觉得离他是那么遥远。如今再看这月时,却仿佛明日便能看到他,这是一年多来第一次有这样的感觉。司马蘅抬起双手合十,默默祷告着,只望一切能顺利。
  “你在这里做什么?”院门口却是传来一声熟悉的声音。
  司马蘅吓了一跳,忙回头看过去,便就见一身白袍的刘曜站在院门口,正看着她。司马蘅定下神后,便道:“永明君好像很喜欢来我的院子里。”之所以这么说,便就是想到了在渭城时,有一次也是在这样的月色下,刘曜站在她的院子中,却也是吓了她一跳。
  刘曜朝她走了过来,清朗的脸庞渐渐清晰起来,似乎没有听到司马蘅的讥讽,只是道:“远远看到你这里有灯火,便就过来。你白日里去宫里一趟,可是出了什么事?”
  司马蘅听出了刘曜话里的关怀,却是感觉有些心虚,好不容易镇定下来后回道:“我阿姐有了身孕,便就在宫里多陪了她些时候。”
  刘曜听了这才点点头:“如此,我还以为王后又为难你了。”
  司马蘅便一笑:“那倒不至于,虽说不喜爱我,但王后娘娘贵人事多,哪有那么多心思来对付我。”
  刘曜看着司马蘅:“的确,王后娘娘的心思要拿来掌管**,你对她来说也是可有可无。人多复杂,有些心思确实要用对地方。”
  司马蘅心一跳,看向刘曜,见他无异状,似只是无心的一句感叹。她移开眼睛:“永明君最近好像并不忙,却是成日里都是府上。”
  刘曜回道:“如今无战事,自是闲着。”他看着司马蘅:“后天使者便就要回去,明日里我却是见上他一面,你可要一块前去?”
  司马蘅一怔,疑惑的看着刘曜。
  “他毕竟是你们晋朝的人,或许你也还有话要让他传。我带你去,你说上一说吧。”刘曜说完,就又道:“你早些歇息,明日里我出去时会派人来叫你。”
  刘曜明显是不知道司马蘅在秘密进行的事情,不然怎么可能会带她前去。这真是个意想不到的好机会,或许能让她更好的离开。司马蘅紧了紧披在身上的外衣,抬目看向刘曜,他的身姿还是那样挺直,却是与第一次见他时无异。这么长时日的相处,他的身影早已熟悉,但却似乎总是模糊的,她并不了解他。也曾有过靠近他,吸取过他身上的温暖的念头,但最后却还是会远远的躲开,只因两人中间所隔的那些人和事。
  这或许会是最后一次这么认真的看他,司马蘅只觉得白日里的那些伤感又涌了起来,她不敢再看,忙一垂首应了声诺。
  ------------------------------------------------------------
  第一百章了,谢谢所有看官们,谢谢你们的票票什么的。。只因我知道自己写的并不是很好,但你们还是支持着。。特别是zyzzygeton一直以来的评论。。


第一百零一章 不见也罢
更新时间2012…10…19 22:00:42  字数:2631

 等刘曜出了院子,司马蘅还是久久的呆在原地,心情很是复杂。胸中像是有块什么东西堵住了,沉甸甸的,让她很是难受。
  她伸手按住胸口,暗自思量着,这会不是应该高兴,应该兴奋的吗?为何会如此闷闷不乐?是什么让她如此,她又是为了如何?司马蘅看着天上的那轮明月,久久无法得到答案。
  天很快亮了起来,采采进来侍候时,司马蘅让她帮着梳起了头发,佩上了玉盛,却是这么久来最是认真打扮的一次。
  采采知道司马蘅装扮一直喜简,心中是有着疑惑为何司马蘅会突然这般如此。她强忍着到最后实在忍不住了便问道:“姝女,你可是要进宫去?”
  司马蘅摇头:“等会永明君会带我前去见使者大人。”
  采采这才恍然的点头:“原来如此,奴婢又可沾光出去走走矣。”
  按理应该是要带上采采的,司马蘅心里却是有些矛盾,若是带上采采,说不定她的离开会害了她。可若不带上,又于理不符。
  司马蘅犹豫间,采采却看出了苗头:“姝女不想带奴婢去?”
  实在找不出什么借口,便问道:“你可是想去?”
  “然也。姝女去哪,奴婢理应侍候。再说,奴婢也已多日未出去走动,姝女行行好,便带上奴婢罢?”采采却是祈求道,司马蘅一直无什么脾气,所以采采在她面前也就一直无所拘束。
  司马蘅转过身,握住采采的双手:“那出了事情,你可莫要怪我。”
  采采一愣:“能出什么事?”
  司马蘅便抿嘴一笑:“外面乱着呢,谁知会有什么事呢。这会去的,可是城外的使馆。”
  采采听了,便不以为意:“将军大人都去呢,谁会不长眼欺负我们呢。姝女,你多心了。”
  司马蘅便叹了一气,回头把桌案上的一块玉佩递给了采采:“你侍候我这么久,却是一直无东西赏你,这玉便就给你吧。”
  采采却是吓了一跳,忙推辞道:“奴婢乃是下人,哪能拥有这么贵重的玉器,就算有,也是万万不敢戴的。姝女,快快收回去吧。侍候你,是奴婢的本份,当不得如此重赏。”
  司马蘅却是把玉往她手中一塞:“不戴留着也是好的,收下吧。有什么当不得的,给你了就给你了。”
  采采听了,这才有些忐忑又有些惊喜的收了下来。她本就是个聪慧的女子,这玉是收下了,心里的疑惑却是越发的重了。只是,却无从开口问出来。
  刘曜是在辰时派人来让司马蘅出府去的,司马蘅带上采采往府外走去。她没有带上任何一件东西,一如她来时般两手空空。她摸了摸袖中的那把匕首,除了这个。
  经过园子时,却看到刘瑗等在那里。她看到司马蘅,便笑着迎了上来:“我与你们一块去。”
  司马蘅不知刘瑗这般行动是为所何,又容不得她拒绝,只好沉默着与刘瑗一块往府外走去。
  刘曜看到刘瑗的跟随,有些意外,问道:“阿瑗,你怎么来了?”
  刘瑗便笑得温柔:“来洛阳这么久,却是从未出城去过,想趁这机会去看看。阿兄你自去忙,到时不用管我的。”
  刘曜迟疑了下,然后点头算是同意了,再抬目看向司马蘅:“走吧。”
  司马蘅还是跟刘瑗同坐一辆车架,等上了车,刘瑗便放下她一直温柔的笑意,看着司马蘅撇了撇嘴:“你看上并不是很高兴,这可有些奇怪呢。”
  司马蘅道:“难不成我要把高兴的表情露出来?这样一来,倒是让人怀疑呢。”
  刘瑗摇头:“我所指的并不是这个。你看上去并不想离开,又或是有什么让你就算离开,还是放不下的。你虽隐藏的好,但你看上去就是有些忐忑不安。呵呵,你不必否认,我却是看的错不了的。”
  司马蘅听了,便不再言语,而是侧过身子,掀起一点车上的帘子往外看去。刘曜骑着马走在前面,穿着白袍的身姿很是挺直,这样的背影,司马蘅看过许多次。于至于司马蘅甚至有些怀疑,若是以后想到刘曜,他这样在马背的身影会是最是深刻的。
  刘瑗不知几时凑过了身子,顺着司马蘅的目光看去,然后便是冷笑一声:“你不会是因为永明阿兄吧?”
  司马蘅放下帘子,回道:“我是被他救活的,我到如今都还记得,在我以为就要死去时,他给我带来的那道光明。那光不但救了我的命,还让我以后的日子不再黑暗。若说没有眷恋,那是自己骗自己罢了。”这一翻真心的话说了出来,却是让司马蘅心里好受了一些。
  刘瑗看着司马蘅,见她神情认真,便也就收起了笑,但神情却还是有些不屑:“可他的光明,却总还是及不上你的亲人。不然,你又何苦这般心思想着离开。只是希望,日后你不会后悔罢了。”说着,却又是一笑:“我却不会离开永明阿兄的,你倒是放心,你走后,我会好好看顾他的。”
  司马蘅抬起头看着刘瑗:“我知道你帮我的目的并不是这般简单,你真是能够如你所说那般,在永明君身边活得舒服自在么?”
  刘瑗神情一滞,然后微昂起头:“当然,我是不会离开他的。”
  司马蘅看着刘瑗的神情,却是第一次觉得她有些嫉妒。但很快她便就又回过神来,嫉妒?她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情绪?司马蘅越想便越觉得心跳加速,她心中那一直隐藏着的最深处的情绪,似乎隐隐就要展露出来。
  司马蘅不敢再想下去,她收回自己的心绪,忙随便就找了个话题对刘瑗道:“你就不想为你父亲报仇吗?”
  刘瑗呆了一呆,然后哧笑一声:“我倒是想,可你觉得可能吗?让我去杀了国君,还是永明兄?前者我无法下手,后者我下不了手。呵呵,你以为报仇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司马蘅不理会刘瑗的话:“我觉得你是会做的,你不去做,你身边的那些人也会让你去做的。你这次帮我,怕于此就有莫大的关系,只是我一时还未想不明白而已。”
  刘瑗听了,表情淡淡的道:“你想太多了。”
  司马蘅也没有再说下去,刘瑗的表情却是很明白的告诉她,她说的几乎是差不多对了的。至于方才刘瑗所说永远留在永明君身边的话,可能也只能成为她内心深处最奢侈的想法。
  车厢内安静了下来,车外碌碌的车轮声清晰可闻。随着的还有街道热闹的喧哗声,过不了一会,车厢外面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