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年华乱晋 >

第6章

年华乱晋-第6章

小说: 年华乱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蘅也笑了起来,可很快她又想到一事:“景文阿兄,我听说明日要送清河公主出去,难道能找到我,带我回去?”
  “阿蘅不必担心,国君为了不让胡人听到风声,却是没有来搜寻与你,是让河东公主替你。那些胡人没有见过你,但愿能蒙混过去。”说着,司马睿不知想到了什么,眉头皱了起来。
  “长姐?“司马蘅惊呼:“君父让长姐前去?”怎么会是长公主,她可是有婚约的。宫里还有其他夫人所生的公主,这样危险的事情,要去也是让她们前去的。想到这里,司马蘅便想到,以母亲对她的宠爱,说不定也不会真让她前去胡人那里,很有可能会让夫人们的公主们去,当时心慌意乱却是没有想到这点。
  司马睿似乎猜到了司马蘅的想法:“胡人指名要你前去,我怕他们定是有法子知道公主的真伪,如今你不在,国君让河东公主去,只希望到时发现不是你时,可以平息下胡人的怒气,毕竟她也是晋朝正统公主。”说着,以往柔和的嘴角这时紧绷着:“胡人偏偏要你过去,着实让人不解。”
  在这样的情况下,面对不解的事情,总是能令人更不安。若胡人就这样攻打进来了,说不定反而不会让人这样焦灼不安。如今这样拖着,却更是磨人。
  “这的确让人不明白。”司马蘅有些忧虑的说道:“可长姐那样的性子,会同意吗?”说着,便又想到若不是自己,她也不会前去,便有些自责。
  司马睿回道:“河东公主却是温顺同意了,以她的高傲的性子,却也是让人不解。”
  司马蘅垂下头,看着自己的手心,与这个阿姐怕是以后难相见了。虽从小便与长姐的感情不好,但想着她这样一去后未卜的命运,心里又充满了悲痛。


第九章 出城
更新时间2012…6…28 12:30:05  字数:2026

 “明日里一起去送送她吧。”司马睿似乎看出了司马蘅心里的难过,便轻声说道。
  “阿兄,我是否太过于自私?。”司马蘅抬起头,望着司马睿。
  司马睿疼惜的摸了摸司马蘅的头:“阿兄很高兴你这样做,明知对自己有害还去的,那是愚蠢,与自私无关。别人愚蠢就算了,阿蘅可是要做个聪明之人的。”
  司马蘅被司马睿明显护短的话逗笑了起来:“就跟阿兄一样聪明乎?”
  “跟我一样聪明是不可能的,别太过蠢就行了。”司马睿扬起眉,一本正经的道。
  如此放松的说话,就如往日里一般。两人却是再这最后关头说笑了起来,因为彼此都明白,河东公主一出城,胡人很快就会进来占去这繁华的洛城。他们必需退走,他们也该做好退路了,国亡了,他们该何去何从。
  司马睿没有回丞相府,与司马蘅谈论了许久,然后便在这个偏僻的小院子里用了吃食。除了楚伯,还有的就是那日里的吕二侍卫,司马睿却是没有多带一人前来。楚母似乎也猜到了司马睿的身份,恭敬的准备了食物。
  等夜色降临时,司马蘅问道:“景文阿兄,君父可有说到哪里去?”
  司马睿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听了司马蘅的话,便抬头看上夜空,然后指了指天空中的几个星星位置:“看,就在它们的下面,南方。”
  “几时走?”司马蘅又问,司马睿能这样的回答,便是早已和君父他们商议好了的。
  司马睿没有回头,继续看着夜空:“如今城里被包围着,想走也不能走。只有明日趁河东公主出城时,才能出去。”
  “可无险乎?”听到这里,司马蘅的心便提了起来,接着便想,要走时君父虽说有顾忌,没有前来找自己。那如今他们一走,却是要抛弃自己了吗?
  “如今哪还有安全可言,只有小心些,望能成功。”司马睿回道。
  听了司马睿这话,司马蘅却是不太担心了,以他的聪明才智,应是没有问题的:“君父最是信任阿兄,那明日里阿兄可是要一块出城?”
  司马睿沉默了下来
  看着司马睿的表情,司马蘅不安:“阿兄,到底如何?”
  “若阿兄跟国君一块走,那阿蘅怎么办?”
  司马蘅一听,便怔住了,是了,若熟悉的人都走了,她又该如何?从一开始就只想着逃走,没有顾过后果。后来又有司马睿的出现,她以为便没有了后顾之忧。明日出城定是不能带着她走的,多了她一人,便就打乱了原有的计划。在这危难时刻,一点扰乱,便可能全功尽弃。
  若不是胡人突然来的这一出,可能她就会按先前的安排出城去。可如今,变化来得太快,却是一时无法应对了。
  看着司马睿担忧的表情,司马蘅知道他定是不会不管她的。心里感激的同时,她又怕他为了她而改变计划,置他自己于危险之中,便笑道:“阿兄尽管去,这里无人识我。再说胡人答应不屠城,我再这里应是安全的。”
  司马睿回头看向司马蘅,久久没说话,最后道:“大家都知道清河公主送去了,民众不知道是假的,所以胡人就算知道是假的,为堵悠悠之口,为了民心,相信他们也不会大开杀戒。只是就怕万一-----”
  看着司马睿眼里的犹豫,司马蘅又劝道:“君父最是重要,只要有他在,我们晋朝就还有希望。故,阿兄定要在他身边相助于他。到时,你们安顿好了,再来接我也不迟。”
  “阿蘅。”听着司马藜善解人意的话语,司马睿心里更是不好受:“是阿兄无能。”
  “阿兄怎么会无能,若是无能,能如此年轻便是当朝丞相?”司马蘅抿嘴一笑:“我还等着阿兄,再接我去享些富贵呢。”
  司马睿听了,只是握起司马蘅的手,久久不语,最后叹了一气道:“那阿蘅可是要乖乖的等着,不能乱走。”
  这是同意了按原计划,司马蘅心里一松:“阿蘅都听阿兄的。”
  虽说晋朝就要亡了,但作为一个大国,就算是送公主给胡人这样不光彩的事情,也是给足了仪仗,一点也不比盛时差。
  八匹高大骏马拉着一辆挂着鸾玲的朱漆车架,四周垂挂着绣有祥云的华贵绸布,坐在里面的河东公主看不清她的表情,只是有风吹起时,隐隐能看到她端坐着的声影。车架的前后左右排着两排表情严肃的侍人侍卫,他们应该就是陪着河东公主去胡人那里的。最后面还长长的走着一排婢女,她们的手中捧着案盘,上面蒙着一块块布帕,却是不知里面放了什么东西。但想着应该也是送去给胡人的,那么珠宝之类的东西定是少不了的。
  大街上围满了看热闹的民众,当他们看如此华丽的车架时,似乎是想着车架上那个年幼的公主,是他们性命的希望,都激动的跪下来参拜,然后大声呼唤着:清河公主,清河公主。。
  声势浩大,隐藏在人海中的司马蘅看到这样的情景,心里也有些澎湃,是的,她的阿姐将要牺牲自己,来换他们的性命。若此时坐在马车中的是自己,看到这样的情景是不是就算不甘,也觉得没有那么悲伤了呢。也许她会被很多人记住,在历史的沧海中也许会有她浓厚的一笔。
  “阿蘅,这时我似乎也不觉得河东公主有什么不好的了。”司马睿站在司马蘅的身边,有些感慨道。
  司马蘅点点头:“我们都会记住长姐的。”
  司马睿听了,便转过头朝司马蘅笑笑:“我说过,阿兄希望阿蘅是个聪明人。故,阿蘅不必自责。”
  司马蘅苦笑了下,却是说不出话来。
  这时有人穿过人群,走到司马睿身边,垂首不着痕迹的行了一礼,然后附道他耳边轻声说了一些话。
  司马睿慎重的听了,然后便在那人退后对司马蘅说道:“阿蘅,国君与王后他们出来了。”


第十章 离开
更新时间2012…6…28 21:05:04  字数:2360

 司马蘅一听,便有些紧张的抓住司马睿宽大的衣袖,举目朝四周张望过去:“在哪里?”
  “司马睿看了下四周,然后低声道:“就在人群中,等下城门开时,他们会趁乱出去。”
  “那阿兄也要走了吗?”司马蘅问道。
  司马睿点点头:“时间紧急,阿蘅等会跟楚伯回去,我让他跟吕三照看你。阿蘅你一定要小心,知时间内不要轻易外出,好好的在洛阳等为兄的消息。等局面安定下来,然后便让楚伯他们带你出城。在城外,阿兄有一处庄子,到时你就在庄子里住下。阿兄在南方安排好后,便来接你。”虽不能带她在身边,却是把司马蘅在洛阳城里的生活都仔细的安排好了。
  一开始便不同意跟他们出城,这会听了司马睿的话,心里虽是害怕与担心,但却不敢在面上表露太多:“阿兄,我知道矣。阿兄你要多加小心,这一路怕是不会太平,你要保重。”
  离别的话有很多,但这会却不能一一道来,司马睿紧紧的看着着司马蘅,似要把她的模样深深记下来。最后再看了下四周的情况,见无异状,才又疼惜的摸了摸司马蘅的头:“阿蘅,阿兄走了。”
  司马蘅点了点头。
  司马睿转身大步离开了,他的身影很快被周围的人群掩没,再次见面不知再何年何月。司马蘅心一阵阵疼痛,最后她实在忍不住便抬起手,紧紧抓住垂挂在胸前的那枚玉坠。听说此玉,能够辟邪挡灾,只希望此时大家都能够平安无事。
  从此,给她关怀的父母,与她一块长大的姐妹兄弟,就此分离,在这诺大的洛阳城,剩下的似乎只有她一人。以后的日了遇到什么事,都只能靠自己了。等城门一开,她就不在是晋朝的公主,尊贵的身份从此烟消云散,她这个亡国公主,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怕比一个平民还会不如。
  司马蘅失魂落魄的跟着楚伯与吕三回到了楚伯的家里,楚母似乎也猜到了司马蘅的身份,对她也不像前几日般随意了。
  司马蘅此时也没有心思多谈些什么,只是坐在屋里发着呆,想着这时司马睿怕是出了宫,又想着这时长姐应该到了胡人账里,也不知胡人会怎么对她。
  想着想着,司马蘅猛地站了起来,飞快拉开门,她这一举动,把正在院里小声交谈着的楚伯与吕三吓了一跳。
  “阿蘅姑娘怎么了?”楚伯忙站起来问道。这时就算知道她是公主,却也只能这样称呼司马蘅。
  “你们两人谁去打探些消息?看看城外的情景,也可以多听听民众的交谈,看看胡人又有些什么样的举动。”司马蘅吩咐道,她一下子想明白了,就算她在城里也不算安全,能知道一些情况那是最好不过的。只是如今能用到的人很少,只希望能听到一些有用的事情。
  楚伯与吕三对视了一眼,思虑了下,似是也明白司马蘅的用意,然后楚伯回道:“属下去吧。”然后便对吕三叮嘱道:“你在这里保护阿蘅姑娘。”说着再对司马蘅行了一礼便转身出去了。
  “我儿,外面乱,小心点。”听到动静的楚母,这时从院子一边的厨房走了出来,对正拉开门的楚伯大声说道。
  “知道了,母亲。”楚伯回了一句,然后头也不回的就出去了。
  楚伯稳重心细,打探消息他去的确适合些。
  “阿蘅姑娘,你想吃些什么?”楚母在楚伯走后,对还有些呆的司马蘅寻问道。
  “姑娘喜欢面食。”却在这时楚母身后钻出一个小姑娘,年纪大约十三四岁,却是比司马蘅要小些。身穿着一些粗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