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年华乱晋 >

第57章

年华乱晋-第57章

小说: 年华乱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瑗听了,便就显得有些委屈;“我也知打扰了你,可雷声大,我却是吓得睡不着,这才过来与兄长说话。再说,我也是想早日到达洛阳,却是想快点见到国君,如此,也能早些为我的父亲兄长求情。”
  “阿瑗,你不是那么不懂事之人。这事你却是不可能去求情的,你也知道你父亲犯的什么罪。”刘曜有些无奈。
  “不会的,国君如此疼爱与我,定是不会怪罪我的。等我求上一求,就算不能为父亲兄长脱罪,也要为我的母亲。”刘瑗声音急促便却很是坚定:“我定要见到国君。”
  司马蘅听到这些,才想起,刘宣王公与国君乃是亲人。说不定,国君为了顾忌一些,还真是会见刘瑗的。
  司马蘅想着这些,顿觉得无趣。低下头,却是想离开,却发现王五不知何是醒了过来,正瞪着眼睛看着司马蘅。司马蘅不防,却是被惊吓的叫了一声。
  随着她的声音,屋里谈话声便静了下来,接着屋门被拉了开来,刘曜从屋里走了出来:“阿蘅,你怎么也出来了?”
  司马蘅定了定神,回道:“醒来不见阿瑗姑娘,固,出来找找。”
  这时,刘瑗也从刘曜身后走了出来,却是垂着头不看司马蘅。
  “如此,便都回屋歇息吧。”刘曜却是出声道,然后回头看着刘瑗:“回去吧,好好歇歇。”
  回到屋里,刘瑗先躺在了榻上,等司马蘅也躺上去时,便听到她道:“我的话,你也听到了吧,我,只是一时的落魄,总有一日,会高贵如昔的。”
  “第一次见翁主时,便觉得你很是美丽。其实到如今,我也还是这样认为。”司马蘅开口回道。
  “又何必这样虚伪。”刘瑗冷冷讥讽道。
  司马蘅便不再说话,屋里沉静了下来,不多时,司马蘅便就睡了过去。对于刘瑗的话,她却是没有反驳。一时升起怜惜之情,很快就被刘瑗的话熄灭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离洛阳却是越来越近。周围的景致也是渐渐熟悉起来,司马蘅曾在这条去达洛阳的道路上,艰难走过很长时日。虽如今时过去了也将近一年,但那曾让她饱含心酸的道路,却是记在了心里。
  看着一晃而过的景物,把它们与记忆中的样子对比着,却是发现无多大的变化。但,司马蘅的心却越发的不能平静下来。洛阳,这个她长大的地方,也不知如今是否也还是记忆中的样子。


第八十六章 进宫觐见
更新时间2012…9…29 22:00:06  字数:2793

 战争的苦难终将会过去,新的生活会重新来过。洛阳城的城墙没有筑高,城门没有翻新,只是来往的人群似乎更多了一些。最后留在司马蘅的脑海中的那些惊慌失措早已不见,城中的人脸上有了笑容。
  刘瑗按耐不住的掀起了一点帘子,往外面看去。洛阳是要比渭城热闹繁华,到处不一样的景致,却是让刘瑗睁大了眼睛。
  刘曜在城里有宅子,也不知是前朝哪位官员留下来的。司马蘅与刘瑗随着他住了进去,刘曜没有多作歇息,整了装容,却是马上进宫觐见国君。
  宅子里自是要比路上宿住的地方宽敞许多,刘瑗便没有再跟司马蘅住在一块。司马蘅梳洗了一翻后,便盘坐下来有发愣神。这个当日她唯恐不能逃过的城池,今日里却是再度回来了。闻着熟悉的气息,心里却是同样不安,回到了这里,她能做些什么?以往的故人,是否还能再见到?又或是被熟悉之人认出,那又该如何自处?
  侍人采采却是留下来在了她的身边,在司马蘅发呆间,正一人在屋里收拾着东西。
  过了一会,采采似见司马蘅有些心不在焉,便上前来道:“方才奴婢进城时,偷偷看了一会城中的景致,却是奴婢从未看到过的呢。”
  司马蘅回过神,然后便笑:你从未来过,自是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景致。城中还有许多地方,有机会,我带你去瞧瞧。”
  采采一听,全显得很是高兴:“姝女说话可是当真?奴婢可是记在心里的了。”
  与采采这样说了一会话,方才那一些不安与忐忑便慢慢消失不见了。司马蘅深吸一气,来日方长,如何打算,慢慢筹来便是。
  刘曜回来后,已是夜幕降临。在见到司马蘅时,便道:“国君明日要见你。”司马蘅有些意外:“这么快?”
  刘曜回道:“找你可是许久了,如今听你进了城,自是要快些见你的。”
  刘瑗不知几时站在了两人身后,听到这话便忙上来问道:“国君可是有说几时见我?”
  刘曜看向她,摇头:“国君还未提到这事。”
  刘瑗便有些失望,但并不死心:“明日里,我一块前去可好。王后也是一直疼爱于我,见到我定也是会高兴的。”
  刘曜有些无奈:“阿瑗,这事急不来,等时机成熟定是会让你进宫一趟的。”
  刘瑗一听,便垂下头,神情哀伤:“我知道自己是有罪之人,国君与王后定是不想见到我的。如今这样,我又何颜面活着,只是多受罪罢了。”
  刘曜一听,少不了又是上前去安慰一翻,然后见她神情还是失落,只好又把她送回屋里。而司马蘅站在一边,看着他们进去后,便也转身进了自己的屋子。
  采采跟在她的身后,却很是兴奋:“姝女进宫,奴婢可是要前去侍候?若是去了,啊,那可是奴婢第一次进宫,想想心里就激动。姝女可否先跟奴婢讲讲宫里是何模样,也好让我去时不要失了规矩。”
  司马蘅听了,便想起自小生活的皇宫,那里高檐朱壁,自是普通人家不能比拟的。气派中带着皇家特有的肃穆与庄严,就因此,在宫里面,再是放松自在,那呼吸也是要不由自主的屏息着,后背也是紧绷着的。所以,司马蘅并不是很喜爱呆在宫里,虽然那里是她的家。只是再不喜欢,却也是有着情感的,想着明日里便会再次进去,心里少不了还是有些激动。
  “那里呀,只要多听话少说话便就行了。至于景致嘛,不过也就是一些屋子,并无什么特别之处。”司马蘅慢声回道。
  第二天,司马蘅早早的就起来了,采采在一边侍候她的梳洗,应是要进宫,屋里还多了两位侍女。她们言行举止,一看就知不是一般的侍人,却明显是从宫里出来的。
  她们进来后,便把采采指使在了一边,却是亲自动手,帮司马蘅梳头穿衣。头上却多了许多首饰,而衣服也不是平日里的棉衣,而是换上了颜色鲜艳的绸衣。脖颈腰间,也是戴上了玉佩。
  司马蘅许久不曾作如此打扮,一时之间不太习惯,等回过神来后,往铜境面前一站,却是看到里面一个华丽端庄的女子。
  乘坐的是宫里特有的翟车,御人娴熟的驾驭着往宫里的方向驶去。司马蘅端坐在车里,陪在她左右的是那两位陌生的侍人,而采采并未前来。
  “两位可是一直在洛阳宫里的?”司马蘅开口问道。
  两位侍女听了这话,眼角略对视了下,一位年长些的侍女便恭敬回道:“回姝女,奴婢等是随国君迁都而来的。”
  司马蘅听了,便有些失望,若是打小在洛阳宫里的,那么这会,也许可能与她们攀上一些关系,如此再打听些宫里情况便简单易行些。不过转念一想,又怎么可能派以前宫里的老人前来。也不知以前的宫人是否都还在宫里,为了稳妥,说不定把以前的宫人都消散了个尽的。
  翟车停了下来后,车上的侍女便先下车,然后扶着司马蘅出了车厢。刘曜也从马上翻身下来,看到司马蘅后,便一弯嘴角朝她微颔了下首,却是示意她不必太过紧张。
  早有宫里的寺人等在宫门口,再看到刘曜与司马蘅后,便弯身快步走到两人面前。行了礼,便带着两人进了宫。
  宫里似乎也跟以前一般无异,只是有些地方漆了新漆,看上去透亮了些,但规格却是无太大变动。司马蘅走随着寺人的脚步,穿过熟悉的庑廊。抑制不住的,司马蘅抬眼四望开去,看着熟悉的宫门,却是在脑海想像着,以前君父在这里的举动。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是让司马蘅心酸不已。
  “莫想太多。”刘曜不知几时却近了司马蘅几步,在她身边轻声说道:“等会先见觐见王后,国君却是要等迟些再觐见。”
  司马蘅平复了下心神,点点头。
  中殿,她的母亲在这里居住了近二十年。而司马蘅以前便也来过无数次,每次来到这里,她的母亲都会笑脸迎接着她,叫声,我的清河来了呀,又或是,阿蘅。
  司马蘅看着熟悉的殿堂,心里再次激动起来,这次也是有人迎接出来,但却不再是她熟悉的母亲的身影。
  司马蘅是第一次见这位汉朝的王后,她的年纪看上去与她母亲差不多大,擦着脂粉的脸上挂着笑意,只是那笑意却是高傲与陌生的。
  刘曜与司马蘅上前行了大礼,王后扬了下手,和气的笑道:“免。”
  待刘曜与司马蘅起来后,王后却是不急着与刘曜说话,先是细细的打量了好一会司马蘅,才转头对刘曜问道:“此女便是清河公主?”
  刘曜回道:“然也。”
  王后便笑着点了点头:“国君当日在城外,想把她要了来给将军你做个妇君。虽是亡国公主,倒也不会没了她的身份。只是阴差阳错,隔了许久,却是将军亲自把她找了来,如此一来倒也是有缘。”
  王后虽笑得和气,便一开口的话,却是明显把司马蘅贬了个低。也是,司马蘅在她面前不过就是个亡国公主,着实无需有多大的客气。再加上当日里她逃走,让他们费了不少气力,心里定是也不满到了极点的。今日里会来见上她一面,不是因尊重,怕就是想着一泄心头怨气的。
  司马蘅只是垂着头,没有言语。
  刘曜在一旁回道:“无论如何,公主身份尊贵,是国君的恩赐。只是王后有所不知,如今国君却是把公主配给了永明为妻。”
  王后一瞪眼睛:“这是何时的事情?”
  刘曜笑着回道:“在永明在渭城时,国君却是给了密旨。”
  王后皱了好一会眉头,才再舒展开来,语气有些干干的:“啊,这样一来,不是委屈了刘将军?”不等刘曜回道,她又道:“我还着给将军寻个匹配的人家,看来是不用了。国君也是的,怎么就如此随意的下了这样一个旨意呢。也罢也罢,先不谈论这些。”话完,便就问司马蘅:“清河公主从小便在这宫里长大,如今进来可是有何感受?”
  一通话下来,却是十足的表现了她对司马蘅的不满。少了些贵为王后的气度。


第八十七章 贞夫人
更新时间2012…10…2 22:00:06  字数:2718

 “只觉得还是老样子,无甚多大变化。”言语无法伤害司马蘅半分,这些话不会把她累着也不会饿着,听过就罢了。只是这样的王后,着实让她喜欢与恭敬不起来,因此回话,便显得有些淡淡的。
  王后把心中的不满痛快的表达了出来,再喝了一口侍人递过来的茶水后,这才觉得舒坦畅意了些。于是,神情也就随着柔和了一些,听了司马蘅的话后便道:“虽是易了主,然,只是一年光景,的确也无法变化太多,是我多问矣。”又问:“你离开洛阳这么长时日,回来可还是适应?”
  司马蘅垂首,态度显得温顺:“在这里生活了十多年,只离开一年而已,却是没有不适应的。”
  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