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小市民 >

第58章

重生之小市民-第58章

小说: 重生之小市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要瞎说。”章母并不懂她话中的萌点,笑着呵斥了一声,下一秒自己也想到角色定位的问题,捂着嘴又笑了起来。
  章泽被他俩闹的耳根发红,恼羞成怒地转开眼。两个女人说的话简直不着边际,什么老妈子什么老婆,净是些乱七八糟的。说就说吧,竟然还真的将他的心思猜中了小半。但章泽本就以此为耻,更觉得杜行止是真心将他当做好兄弟的,他这样龌龊地臆想人家对自己心思不洁,实在是肮脏到了极点。
  他这样想着,原本透出粉红的耳垂又慢慢褪去血色。将自己桎梏在廉耻的泥沼里挣脱不出来。
  盯着巴车上方的时间显示屏,他一时茫然了。跟杜行止做了两辈子的好兄弟,他对对方知根知底,自问上辈子是从来没有这种想法的。可为什么到了现在却会变成这样?真的是男人有钱就会变坏吗?他现在有了钱,想的就多了,那么以后呢?会不会越来越无耻?会不会有一天……
  章泽不敢想象自己有一天会变成自己最厌恶的那种人。
  见他面色有异,章母和章悌也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不过却也明白章泽有时候会自己出神钻牛角尖,遂两个都不再说话,对视了一眼纷纷闭上嘴巴。
  杜行止目送巴车离开,从淮兴到长汀县有近两个小时的路程。淮兴市的高速公路还不够发达,车都要从省道国道走,长汀县附近都是山区,山路蜿蜒,他不免担忧章泽的安危。又在心中计算着他的归期,今天去了长汀县,过年走亲戚什么的,恐怕一直要到开学前后才能回到北京了。一想起自己也要在明天回北京去面对张家那些子亲戚,杜行止就忍不住叹息。其实谁家不是那样呢?章家只不过混乱地低端一些,张家这种大宅门,才是真正的暗流汹涌。
  舅舅和大姨还好,小姨……
  拎着钥匙在原地思索了片刻,他摇了摇头,出站回到车里,预备倒车离开,视线不经意从后视镜扫过,他心中一顿——
  窦顺娟居然会在这里。
  窦顺娟穿着执法大队的制服走在一列队伍的最前端,身后跟随着七八个执法队员,正在挨个清肃车站沿路的小吃摊位。几个摊位主没能及时离开,却又不想上缴罚款,在执法队员外围围成了一圈,两方势力展开了拉锯,气氛异常紧张。
  杜行止不由疑惑。他一早就知道窦顺娟的存在,她能进工商局执法大队做大队长,也全部依凭了杜如松为她托关系。因为杜如松这个靠山很硬,小小一个执法大队自然很卖面子,寻常窦顺娟顶着一个大队长的名头,孝敬照收,可这种吃力不讨好的行动是从来不会亲身参与的。
  现在怎么会顶着寒风天出来得罪人这种事情,从来都是嘴上满是大道理的窦顺娟唯恐避之而不及的。
  不过他也只是转念一想罢了,固有的对窦顺娟的厌恶令他不愿意和对方牵扯太多。现在的母亲已经和这些人一刀两断了,等到再过几年,他自己也拥有了制约这些人的能力,那些以往他们给予他和母亲的屈辱,他会十倍百倍地奉还回去。
  最后扫了对峙的人群一眼,杜行止面无表情地收回视线,挂档踩油门离开。
  对峙的人群已经骚动了起来,窦顺娟憋着一股火气,这群满身油污的刁民如此不识抬举,撞上她恰好是心情的低谷期,于是挥手喊了一声:“砸!!!”
  队员们愣住了,面面相觑一阵不敢动手,却听到窦顺娟尖声骂了一句:“死人吗?指挥不动你们了!?”
  队员们不敢得罪上司,出来一个惯来带头的马屁精,试探伸手举起身边摊位上的调料罐往地上一砸!
  破碎的声音让窦顺娟有一种破坏的快‘感,这么长时间以来的不顺心总算消减了一些。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队员们纷纷动手破坏,摊主们的惊吓只是短短的时间,随后被逼上绝路的绝望涌上心头,他们开始还手……
  对峙的人群从摔打物品到肢体冲突的转变是无可避免的,一些摊贩们开始朝着队员们砸鸡蛋面酱之类的东西,但更多的还是丢往发号施令的窦顺娟。群情激奋,以为无人敢抵抗执法的窦顺娟愣住了,然而后悔已然来不及,摊贩们高声呼喝着,大群蜂拥了过来,连那些原本已经跑远的摊贩也调转车头到了这边增援。
  大队铩羽而归,全体狼狈不堪地回到局里,被围观一阵,窦顺娟单独提前去洗澡换衣服了。
  队员们气愤地围在办公室里,一边摘下自己身上粘着的鸡蛋壳一边你一句我一句的抱怨窦顺娟:“不知道什么脑子,说砸就砸不砸就骂,她还真以为自己是个角色啊?”
  “就是,害得我们被打了一顿,以后都不知道要怎么继续管理那一块了。”
  “都说我们是亲信队伍,我看最倒霉才是真的。”
  “这种靠关系做领导还不收敛的人真讨厌……”
  “哪能怎么办,谁让我们没她拍马屁的本事,要是我们也去傍个大款,也不用成天受她的弱智气咯。”
  窦顺娟洗好澡,匆匆回来想跟队员们开会道歉,毕竟这件事情是因她而起,如果不是她的冲动指挥,今天的矛盾也不会变的那么激烈。
  可刚刚扶在门把上,她就听到了办公室内那些队员们的话,动作一时僵住了。她一直明白自己能做大队长靠的不是自己的本事,所以为了在所里立足,拼命地提拔自己的亲信队伍。一队的所有队员都是她一手从其他小队里挑选过来的,这些队员管理油水最足区域,每个月光灰色收入就比工资高出不知道多少倍。她一直以为这些人会满怀感激地尊敬自己,可今天才发现,这些在人前对自己恭敬有加的“心腹”,竟然也在暗地里鄙夷自己。
  窦顺娟只觉得遍体生寒,从跟杜如松关系不再那么亲密后她就感觉到了危机感。局里每个月必有的内部员工表彰再没出现过她的大名,局里对她的出勤率从不关心的领导第一次开始点名批评她工作不到岗位……这些冷遇实际上在其他局里只是一个大队长应尽的本分,可对窦顺娟来说,却出现的突兀。
  她知道是杜如松打点不够到位的关系,可杜如松如今对她,也没有曾经未离婚前的百依百顺了。
  杜如松让她把女儿杜媛暂时休学送回自己的娘家,原先说的在杜家远亲中找个人转移户口的话题也再不提起。杜媛从生下来开始就是爹妈的宝贝,除了偶尔要受杜行止的讽刺外,杜如松和窦顺娟在物质上对她简直是从不眨眼的。现在回到了窦顺娟的老家,骤然换成了小县城的环境,购物也没地方可去,连吃惯的饭店都找不到了。县城的民风闭塞,在那里的亲戚都是很早之前窦家父母没去世前的远房亲人了,七大姑八大姨们最多嘴舌,窦顺娟做二奶的事情只有窦震富一家知晓,亲人们自然一无所知,杜媛这女儿来的突然,自然所有人都惊奇地要来看个热闹。
  看热闹就免不了询问她的父母是谁,杜媛更加抱了个孩子,孩子的父亲也被屡屡问起,杜如松的消息杜媛怎么敢透露?自己的孩子也是没有父亲的,杜媛每次含糊其辞敷衍过去,渐渐的那些亲戚们看她的眼光就变了。
  不敢说自家爹是干嘛的,又带着一个没爹的孩子灰溜溜回来,那么小的年纪也不上学,成天打扮的花枝招展娇滴滴的,肯定不干好事!
  杜媛被排挤后便哭着打电话跟窦顺娟诉苦,可窦顺娟也没办法啊,杜如松下了死命令,说在他危机过去之前,杜媛绝对不能回到耳目灵通的地方。她现在丝毫不敢忤逆杜如松的意思,也总算明白当初张素被冷暴力对待的难堪了,现在的她无依无靠,在淮兴,杜如松是她唯一的靠山,假使这座靠山也崩塌掉,窦顺娟不敢想象自己的生活会跌入如何一个境地。
  想到这里,窦顺娟喉头一甜,奋力将涌上心头的那股寒意给拼命压了下去。
  现在的她不像从前了,可以肆无忌惮地指挥批评别人。一队是她的臂膀,她的精锐,假如这群人都和她撕破脸,那她在大队里就如同一个被架空的领导,没有丝毫威信可言了。
  窦顺娟的脸上缓缓扯起一个扭曲的微笑,平息怒火,笑容越发诚恳和缓。
  然后她微微扭动了手中的锁把,听到屋内的窃窃私语骤然消失,眼前全是带着笑容的熟悉的面孔。
  “去洗个澡吧,今天真是对不起,是我没有考虑周全,让大家受委屈了。”笑容里带着歉意,丝毫看不出刚才的一番挣扎,“这样吧,下班之后大家慢走一步,我在淮兴饭店定个桌,大家好好吃一顿,也算我这个领导给大家陪个罪。”
  队员们都很体贴地推拒,说她也辛苦了,这一次的窦顺娟却没有顺坡而下,执意要请客一顿,办公室里顿时气氛和乐融融。
  然而这高兴不待太久,二队的小队长便匆忙从没有关上的门外冲了进来,气喘吁吁地抚着自己的胸口,他抬起手指着门外:“队、队长!你快出去看看大厅里的电视!承江台的午间新闻、咱们、咱们队上电视了!!”
  窦顺娟面色刷一下变得惨败,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
  乡下的新年是很热闹的。沿途的城镇都张灯结彩,孩子们抱着炮仗满街乱窜,新对联和新福字红艳艳的,章悌收回视线,瞥了眼后座正在沉睡的弟弟,小声问章母:“妈,外公外婆他们怎么样啊?”
  章泽姐弟俩很小的时候在外公家呆过一段时间,但记事后就很少回去了,渐渐的印象也越来越淡。章泽被砍伤入院的那段时间,章悌被送去长汀县大姨家住过几天,却也没有回村里看过外公外婆,之后匆匆被接走了,一家人就来了淮兴。
  章母回想着过去的生活,叹息一声:“你外公啊,人老实,外婆也不坏,就是有点重男轻女。”
  章悌撅着嘴:“都是神经病。”男人倒还好说,女人却也重男轻女,搞的她自己活像不是女人不是被女人生出来似的,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章母瞥她一眼,皱了皱眉毛:“别瞎说,外公外婆还是抱过你几天的。”
  老人们对隔代的小孩都挺疼宠,苛刻也只是对她们这些子女罢了。若要真说起来,章母过的还算好,家中最辛苦的人应该是章悌的大姨杜万红,章母虽然不像小弟弟杜宝刚那样受尽宠爱,但很重的累活还是干的比较少的。
  想起姐姐,章母便有些叹息。这真是个苦命的女人,从小在家里就是最主要的劳动力,砍柴挑水插秧割稻放牛,样样都要兼顾,母亲年轻时脾气暴躁,受了委屈回家发泄,遇到些许不顺便打孩子,打地杜万红浑身都是红痕。然而那时候还小,哪里懂得反抗呢?一句“晚上不许吃饭”便能让挨饿怕了的孩子们战战兢兢学会忍气吞声,委屈从不表露出来,任由母亲消了气后才小声争辩两句。那时候的章泽外婆多半也冷静了下来,晚上的那顿饭便也不执意取消。好歹不用半夜从梦中饿醒。
  其实那个年代的人有几个不是这样过来的呢?村里的其余人家都打孩子,还有被饿死的,杜家的一门兄妹全部活了下来,没一个送了人,也算是章泽的外公外婆尽心尽力了。
  杜万红嫁的早,十六岁就说了人家,十七岁嫁给了同村的一个庄稼汉,干活是一把好手,一个人一天能挣二十个工分,又有人说他在大队里有朋友,早晚要被提拔进去管事儿,如果去管了粮仓,那就是一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