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九重紫(吱吱)至523章终章完结 >

第407章

九重紫(吱吱)至523章终章完结-第407章

小说: 九重紫(吱吱)至523章终章完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年纪大了,高氏厚道,庞氏奸狡,映雪以后只能靠着长子过日子。

    “你想怎样?”她只好问次子。

    王知杓目光闪烁,道:“我,我想搬出去住!”

    虽然早就在预料之中,王许氏心中还是一阵刺痛。

    她闭上了眼睛,半晌才睁开,道:“我写封信给你父亲。”

    王知杓心中狂喜,眉角眼梢不由得流露出几分来。

    他应着“是”,有些迫不及待地离开正房。

    后罩房却传来庞玉楼的骂声:“……你个臭不要脸的,为了个男人宁愿害自己的娘家的兄弟和侄儿,结果还是被男人给像双破鞋似的甩了,我要是你,早就一抹脖子了结了!你男人刚才可是带着嗣子来了,你知道你男人都说了些什么吗?人家怕你回去之后又坏了嗣子的婚事,特过来放话的,让你过继的时候别去兴窦家的兴!”

    王家的宅院并不大,加之王楠成了亲,王檀也大了,王映雪回娘家后,以为自己会很快就回窦家的,住进了母亲的后罩房,之后就没有了“空”房子安置她,她也就在后罩房里落了脚。

    这两年庞玉楼说话越来越难听,和那市井妇人骂街没有什么人样,王家上上下下的丫鬟也因为轻看王映雪几分。

    而王映雪因为自己十月怀孕辛辛苦苦生下来的女儿却嫌弃自己,脾气变得越发暴躁,哪里忍得住庞玉楼这样的挑衅,推开门就和庞玉楼对骂起来:“你是个什么东西?不过是王家落难时被你爹爹倒贴给我们王家一个东西罢了,上不敬姑婆,下不教导子女,是我们王家厚道,没有休了你……”

    屋里的王许氏听着,一口气没有喘上来,人就昏了过去。

    正房立刻乱成了一团。

    王知杓怕老妻搅了分家的事,顾不得母亲,急急地去了后院,把站在抄手游廊上大骂的庞玉楼拉到了一旁,低声道:“你这是干什么?母亲已经应了让我们搬出去过。你还吵什么吵?也不怕丫鬟婆子们看笑话!”

    我就是看不得王映雪这副狗眼看人低的样子。

    庞玉楼在心里道,抬眼却看见了高明珠屋里的一个小丫鬟,正扒后门后探头探脑朝里张望,她知道不是高明珠就是高氏让人来看动静,心中一动,冲着那小丫鬟道:“你回去跟大嫂说一声,我人虽然搬出去了,可楠哥儿和檀哥儿还是两兄弟。我也还是楠哥儿的婶婶。楠哥儿今年落第,都是被这贱妇给闹得,让楠哥儿跟了我一起出去读书去,不能叫她把这屋里大大小小的人全都给害了!”

    小丫鬟哪里敢搭话,吓得拔腿就跑。

    得了信的高氏却唏嘘不已,对儿媳妇道:“若你二婶真的搬了出去,你们就跟她过去读书去,家里这样乱糟糟的,也不怪楠儿这一科落了第。她虽然势利,可势利也有势利的好处——楠儿是少年举人。若是中了进士,对她。对檀儿都有好处。没有了你姑母,你二婶做起表现文章来还是一套一套的。”

    高明珠愕然。

    她婆婆向来贤淑,现在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可见是忍无可忍了。

    “那您呢?”她也不想待在这个家里,不说别的,王映雪和庞玉楼的对骂就让人听了面红耳赤不自在,何况她还有年幼正在学说话的儿子。

    “我?”高氏无奈地道。“就这样熬着呗!”

    总好过把儿子媳妇都折进去的强。

    她此时深深地后悔,当初怎么就为王映雪出了头的。

    这难道是报应不成?

    高明珠迟疑道:“要不让我和孩子服侍相公去高家读书吧?那里更清静。”

    她很不喜欢庞玉楼。

    高氏摇头,道:“你公公不会答应的。”

    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跟着庞玉楼他们搬出去了。

    可那也比现在强。

    她轻轻地点了点头。

    一向维护王映雪的王知柄这次破天慌的没有反对,而是轻轻抚了抚妻子的肩膀,低声道:“你也跟着一起过去吧!孙子年纪小,楠儿要读书,家里没有个主事的人不成!我就留下来。总不能让母亲面前没有个伺候的人。”

    高氏讶然。

    王知柄朝着妻子笑了笑,道:“我也不是没有私心的。”

    高氏紧紧地握住了丈夫的手。

    王许氏却像一下子苍老了十岁似的,她目光锐利地盯着长子,厉声道:“这是你的意思还是高氏的意思?”

    王知柄心头一颤,但还是咬了牙道:“这是我的主意!”

    王许氏的目光一下子散了,人也颓然地靠在了大迎枕。

    这个家,要散了!

    难道要她为了那个不孝女,就把儿子媳妇孙子都撵走不成?

    念头闪过,她听见儿子喃喃地道:“我这也是为了映雪好。她这样,窦家肯定是不管了的,窦明那孩子又是个不知道轻重的,也一样指望不上,她以后还得跟着侄儿侄媳妇过日子,这要是让孩子们对她生出怨怼之心来,她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王知柄的一席话打动了王许氏。

    她拨了半天的佛珠,对长子叹道:“你们也别吵着分家了,我做主,把映雪送到乡下的田庄里去!”

    王知柄重重地给母亲磕了几个头。

    王映雪知道了在屋里要死要活的。

    王许氏这次铁了心,让心腹的婆子压着王映雪去了田庄。

    高氏也算是和庞氏联手了一回,趁着这个机会把家里的丫鬟婆子放的放,卖得卖,配的配人,全部都换了,又悄悄地吩咐派了得力的婆子去了田庄,并嘱咐她:“把人看管起来,别让她和外面的人接触,免得疯言疯语的传出去不好听的话。若是老爷老太太追究起来,自有我为你做主。”

    婆子奉命而去。

    庞玉楼也悄悄地派了婆子去服侍王映雪,前面的话和高氏说得大同小异,后面的话地是“这人哪没有三病六害的,除了老太太,谁还记得她,你只要别把人给折腾死了就行了”。

    婆子笑着领命而去。

    姐妹兄弟们,送上今天的加更。

   

第四百六十三章 风帆

    窦世英只觉得如释重负,松了口气。

    他高兴地揽了宋墨的肩膀,对窦德昌道:“等会回去把你父亲叫过来,我们好好地喝两盅。”

    过了继,称呼就要换过来了。

    窦德昌得称呼窦世横为“六伯父”。

    他记得,偏偏窦世英还没习惯。

    窦德昌讪讪然地笑。

    宋墨忙给他解围,道:“岳父大人说错了话,等会罚三大杯。”

    窦世英这惊觉,忙道:“好,好,好。我自罚三大杯。”看着窦德昌目光不免有些歉意。

    毕竟是和父母生离,窦德昌原来还有些芥蒂的,这样的窦世英,不知怎地,让他扑哧一声笑,胸中的那点郁闷突然间不翼而飞,他感觉到自己不是被父母送了人,而是因为嗣父太可怜了,让他去安慰这个长辈。

    “父亲到了请客的日别说漏了嘴就行了。”他笑吟吟地道,“不然五伯父不会放过你的。”

    窦世英呵呵地笑。

    宋墨见两人这样,很是欣慰。

    而窦德昌对宋墨心里就有一点点佩服。

    自己比宋墨年长,行事却不如宋墨观察入微,体贴周到。

    他对宋墨不免高看两眼。

    窦德昌过继的事,就这样正式的定了下来。

    窦世英正式发了贴请窦家在京都的姻亲到静安寺胡同里喝酒。

    窦明这知道窦德昌过继到了窦世英名下。

    她顿时气得心血翻滚,抬手就把炕桌给掀了,跳起来道:“我不同意!凭什么把窦德昌过继过来?”

    周嬷嬷欲言又止,在心里道:当初七老爷也想着把你留在家里招赘的,可你抢了四小姐的姻缘,四小姐又嫁入了英国公府。西窦不过继,难道还绝嗣不成?何况窦家虽然弟很多,适合过继的除了窦德昌还真没有旁人。

    可这话她怎么能当着窦明说!

    窦明大半年来脾气可是越来越暴躁,就是侯爷,也要时不时地刺上两句,屋里服侍的丫鬟婆们个个战战兢兢,大气也不敢出,整个正院多半时候都是静悄悄的没有声响,像个冰窟窿似的。让人进来就觉得满体生寒。

    窦明却越想却觉得自己有理,吩咐周嬷嬷备车,去了静安寺胡同。

    窦世英硬着心肠不见她,让高升传话给她:“出嫁从夫,夫死从。你既然已经是别人家的媳妇。应当孝顺婆婆,服侍丈夫,以后有什么事让丫鬟婆来传个话就是了。”

    窦明却觉得父亲还恨自己当初选了魏廷瑜,朝着高兴就是一脚,嚷道:“他们那样逼我,父亲不仅不出面维护我,现在还和我秋后算账。难道只有窦昭是您的女儿,我就不是您的女儿吗?”

    窦世英听了只觉得窦明蛮横无礼,想到纪氏委婉的指责,他不得不承认。自己把这个女儿给惯坏了。

    现在教她正道,应该也不迟吧?

    窦世英躲着不见窦明。

    窦明在那里闹了半天没人理会,怒气冲冲地回了济宁侯府。

    仆妇们面露惊恐,但纷纷上前迎接。

    窦明看着。心里加烦躁,眼角的余光却看见一个小厮飞绕过璧影不见了踪迹。

    她认得那个小厮。

    叫如意。在魏廷瑜的书房里服侍。

    是魏家的家生,今年八岁,身材瘦小,人却很机灵。

    他为什么看见自己就跑?

    自己是吃人的妖怪不成?

    都说跟着谁就向着谁,难道平时魏廷瑜跟他说了什么?

    窦明心里立刻像生了根刺似的,她打发了外院的丫鬟婆,带着周嬷嬷等人转身就去了魏廷瑜的书房屋。

    魏廷瑜不在书房。

    如意上前禀道:“侯爷去跑马去了!”

    自己一回来他就跑马去了,什么意思?

    窦明心头冒着火,目光挑剔地在书房里转了一圈。

    书房里非常的整洁,搭琴的杭绸换成了宝蓝色的,四角还垂了金黄色的璎珞,显得很贵气;书案上的青花瓷花觚里插了一把大红的山茶花,让书房都变得明丽起来。

    没想到书房的丫鬟小厮还挺用心的!

    窦明冷笑一声,转身回了内室。

    她带信给柳叶胡同的母亲,告诉她过继的事。

    柳叶胡同那边短简的回了句“知道了”,就没有了下文。

    她觉得很是奇怪,让周嬷嬷带了些东西去柳叶胡同,只说是孝敬王许氏的,让周嬷嬷探探那边的情况。

    周嬷嬷回来告诉她:“老太太挺好,只是没有见到七太太,说是和二舅太太吵了一大架,心里不舒服,歇着了。”

    王映雪常和庞玉楼吵架,窦明是知道的,她并没有起疑,问周嬷嬷:“那窦昭可知道过继的事?”

    周嬷嬷道:“听说英国公世爷曾陪着老爷去给七在就太磕头。”

    窦明气得把的里的梳都扔到了地下。

    她左思右想也没有别的办法阻止窦德昌的过继,只好吩咐周嬷嬷:“过继的事,你不要声张,他们事先不告诉我一声,也别指望着那天我回去给他们添光增彩。”

    言下之意,也不用告诉魏家的人。

    周嬷嬷暗暗摇头。

    就算侯爷两口都不去,于窦家的颜面又能有什么影响呢?

    别人只会说窦明是怕嗣兄夺了本应该属于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