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书香府第 >

第83章

书香府第-第83章

小说: 书香府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少权贵子弟从不把人命看在眼里,而她却不同,这份仁心足以让我侧目。之后得知她不惜性命策马狂奔,竟是为了替亲姐伸冤,高门女子多得是勾心斗角互相陷害之辈,如此情深意重实为难得,此事让我对深闺女眷改观,或许荣华权力背后当真仍有善良心慈之人。”

话说到此,袁丛骁下意识朝宜琼看去,只见宜琼似是忆起往事,眼神里透出温暖,她鼓励他继续说下去。袁丛骁轻了轻嗓子,接着说道,“惊鸿一瞥过后,我曾派人打听,得知她竟是孟家姑娘,家学渊源,才华横溢,更是书法大师虞宪文座下弟子,”袁丛骁顿了顿,话锋一转掩去了话音里的柔情,笑道,“所以,宜珈定是我娘眼里顶号的儿媳人选!”

宜琼注意到袁丛骁口里从“孟六姑娘”到“宜珈”的转变,又听了他一通深情告白,心里信了五分。平心而论,袁丛骁是个不错的婚配人选,家世背景过硬,又是自己的熟人,品性人格均有担保,宜珈若是真嫁了他,她们姐妹俩倒能再续前缘,聊解思乡之苦。宜琼想着想着,心里的天枰又向袁丛骁倾斜了几分。

“这事儿我也做不得主,不过倘若你是真心实意的,我倒能替你打听打听……”宜琼模棱两可的许诺,能有亲人作伴,宜琼心里痒痒的。

袁丛骁心里笑开了怀,面上仍一本正经,“那丛骁先谢过嫂子!”握拳!又搞定了一个!

宜琼从这会儿起打心眼里开始把袁丛骁看做自家人,未来妹婿对待,她好心的提醒道,“下月初可是六妹十五及笄之礼,若你真有这心思,不妨好好准备准备。”

袁丛骁嘴角上扬,笑道,“嫂子不必担心,我早已准备妥当。”

所谓搞定婚事的前提是搞定爹妈亲戚,袁丛骁从宜珈的兄长亲姐出发,已迈出了不小的一步。而他的情敌元微之虽在感情上领先他一步,但在家长方面却落后了一大截——他连自己亲爹亲娘都没能成功说服。

元微之被关了禁闭,元尚书执掌刑部出生,自己的家管的那是针插不进,水泼不出,元微之想要买通看守放行那简直是痴人说梦。在一切逃跑举动无望之后,元微之采取了最老套却最管用的一招——绝食!

翩翩贵公子关了没几天,两颊纤瘦,脸色苍白,宛如谪仙般不食人间烟火,仿佛就要羽化而去,梁夫人倒地心疼自家儿子,元微之折磨自己,顺带也往梁夫人的心里捅了几把刀子。

“老爷,微之三天没喝一滴水了,再下去身子可就不成了……”梁夫人急得团团转,荣华富贵是重要,可儿子要真死了她找谁哭去?!

元老爷不为所动,自顾自地看着书,丢出一句,“饿不死,到时候一碗参汤灌下去,死人都能活过来。”

梁夫人急红了眼,“老爷,参汤只能救一时,微之这孩子死心眼,我们总不能时时刻刻看着他啊,到时候他要再寻短见可怎么办?!”

元老爷不耐烦的吼了一句,“等孙家姑娘进门了,要死就让他去,没用的东西!”

梁夫人叫丈夫骂得呆愣在地,微之……到底是他们的亲骨肉啊!梁夫人擦了擦眼泪,无论如何她不允许自己辛苦养大的儿子白白丧命!

86黄粱梦

元家发迹不过短短三十年,官邸倒是修的毫不逊色勋爵世家,粗看沉稳大气,细节处又彰显其精致华贵,屋檐上五只角兽昂首挺立,廊柱间万蝠翻飞。梁氏着一身华衣,环佩叮当,从布料到首饰无不是宫里赏下来的珍品,身后跟了八个俏丫鬟,她步子急促地朝元微之的屋子赶去。

“呀,”小丫鬟阿凝惊呼出声,她刚出屋门一转身差点撞上太太,吓得她连忙跪在地上求饶。

梁氏瞥了一眼她手里的托盘,四菜一汤原封不动,梁氏拿手摸了一下盘底,凉的,想来放了许久,她怒道,“怎么端了冷菜给二少爷?躲懒是不是?还不块去换热乎的!”

阿凝不敢还嘴,捣头如蒜,一溜烟跑去了小厨房。梁氏狠狠的瞪着她的背影,直到看不见了,才转过头正面关着的房门,她深吸了一口气,“吱呀”一声推开了雕花大门。

“微之,娘来看你了。”梁氏脸上堆起笑容,往里屋走去,却见儿子并未躺在床上歇息,反倒站在书桌前静静的写字。

梁氏小心翼翼的走到微之身旁,探头看去,“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若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梁氏心中一动,惊诧问道,“微之,你怎么忽然看起佛经来了?”

元微之并不看他母亲,抬手蘸了墨汁继续挥毫,淡淡说道,“抄写《心经》让人耳清目明,心静如水,母亲不如也试上一试。”

梁氏笑得有些勉强,她的眼光从字转移到儿子身上,儿子消瘦了,写字的手骨节分明,本来得体合宜的衣裳如今堪堪宽出一寸。清明慑人的双目下泛起青色,抿紧的双唇不见血色,憔悴的神色叫梁氏心里猛地一揪。

“微之,先别忙,娘给你带了几个人来。”梁氏敛了心神,轻轻拉住微之的衣袖,元微之收回手臂,将袖子从她手里扯出,梁氏尴尬一笑,先一步往前走去。

“来来来,这几个是新来的丫鬟,都是认字识数的,你看看,若有中意的就留下来,娘给你做主。”梁氏侧身,让微之正面瞧瞧那八个俏丫鬟。

元微之听罢不由皱起眉头,转身便要离开,梁氏赶忙抓住他的手腕,劝道,“男人身边有一两个红颜知己,最是正常不过了。她们都是娘悉心挑出来的,样貌品性不见得比孟家姑娘差……”

听到宜珈的名字,元微之步子一滞,心下微明,带着审视的眼光扫了一圈那几个丫鬟,果然,每一个身上或多或少都带了宜珈的影子,或是一副相像的剪水秋瞳,或是同样秀挺的俏鼻樱唇,甚至有一个还生就了一对浅浅梨涡,梁氏能凑齐这些姑娘,想来当真花了不少心思。

可惜,元微之并不领情,他哂然一笑,对母亲说道,“既然如此,不如让她们先去父亲身边服侍好了,红袖添香,又显得母亲大度容人,一箭双雕实为难得。”

梁氏让他气得脸色一阵白一阵红,元微之扔下一干人等,踱回书桌前,继续抄写佛经,如今唯有佛语才能让他静下心来,不至癫狂发疯。

梁氏看着儿子略显踉跄的步伐,再忍不住,冲上前去拦住他,“就非孟宜珈不可了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就为了个女人寻死腻活,你对的起你娘我么?!”

被梁氏一拽,微之的字划出了纸张,留下一道浓浓的墨迹,他却丝毫不在意,空了一个字的间隙,继续抄写下去。梁氏被他淡漠的态度激怒,一把抢过桌上的宣纸,狠狠揉成一团扔在地上,“写写写,你除了会浪费笔墨还能干什么?!”

元微之被夺了纸笔,他冷冷看了母亲一眼,一言不发,朝里屋走去。许是多日未进食,又受了梁氏刺激,元微之忽然脚下一软,跌倒在地上。梁氏憋着的一口气在看到儿子摔倒的瞬间化作云烟消散,她惊恐的跑上前去,顾不上仪态风度,她一把把儿子抱入怀中,焦急的询问,“微之,儿子,儿子你怎么了啊?”

元微之下意识要撑地站起,手脚却不听使唤,绵软无力,他舔了舔干燥起皮的双唇,一阵头晕目眩。梁氏大骇,忙唤人把儿子抬到床上,手忙脚乱的请来了大夫,大夫看了也只摇头,说是心结难解,恨得梁氏没把这庸医拖出去。

“儿子,儿子你醒醒,只要你好起来,娘什么都答应你。”梁氏抱着儿子,泫然欲泣,两个儿子里她一向偏疼这个聪慧灵气的小儿子,如今好好一个儿子弄成了这幅半死不活的样子,她心里不知有多难受。

元微之底子并不差,不过是多日未进食一时虚晃,迷糊间听到母亲的声音,他下意识的哼出声响。

梁氏以为儿子不信自己,情急之下连连保证,“娘都答应你,娘什么都答应你,你要娶孟家姑娘,我们就娶孟家姑娘,只要你好好的……”

元微之这会儿清醒了,他睁开双眼,眼前仍有些迷糊,他努力朝母亲看去,梁氏砸下一颗眼泪,抱着儿子许诺,“明儿,明儿娘就放你去孟府,你先喝碗参汤垫一垫肚子可好?”

元微之不知是否该相信母亲,梁氏从阿凝手里端过参汤,耐心劝道,“你不喝就没力气,到时候怎么去孟家找人家姑娘?你父亲那儿有我,你乖乖听话,娘一准帮你把心上人娶回来,只要你平平安安的,别再吓娘了……”

梁氏真情流露,眼泪一串串下落,元微之沉默了片刻,伸出手握住了母亲的,梁氏大喜,眼泪砸在他手背上,端着参汤,一口一口喂微之服下。

元微之歇下后,梁氏轻声出了屋子,她从腰间拿出贡缎锦帕擦干眼泪,长呼出口气,儿子一时半会儿没事了。至于微之心心念念的孟家姑娘,“来人,替我送个口信给孟家当家的,”梁氏唤了心腹前来,“就说,元家无意与罪臣外女结亲,望孟老爷子多多谅解。”她是答应了元微之让他亲自去孟府求婚,至于孟府不答应,可和她没一毛钱的关系。

翌日,大清早的元微之便醒了,他换了身崭新的衣服,认真对着镜子照了又照,阿凝捧着热水进了屋子,惊呼,“二少爷,你怎么这么早就起了?”

元微之温柔的对阿凝笑笑,向她招招手,“阿凝你来的正好,快替我束发,带那支羊脂玉簪子。”

阿凝赶忙放下铜盆,净了手,朝少爷走去,“二少爷今天似乎格外开心呀?”

阿凝是个老实丫头,肠子直得一点弯儿都不会拐,心里怎么想的脱口而出。元微之心情甚好,笑着回答她,“是啊,今天我要给你娶二奶奶回来了!”

阿凝大叫,“呀,二少爷要去娶孙小姐嘛?孙小姐好凶,阿凝怕。”

元微之好脾气的纠正她,“不是孙小姐,是孟小姐!孟小姐不凶,温柔又体贴,定会对阿凝好的。”他想起了宜珈身边的几个丫头,个个都被她惯得个性十足,棱角分明,不由好笑的摇了摇头。

“唔,那阿凝也喜欢孟小姐,”阿凝露出一张笑脸,蹿倒着微之,“那二少爷快去,快点把温柔的二奶奶带回家来!阿凝给她做午饭吃!”

元微之笑出声,双眼笑成了两轮弯月,嘴角不住上扬。

孟府,孟老爷子早接到了元家传来的消息,心里一阵怔忪。元家本身虽然并不如何出色,可两个儿子养的还是很不坏,老大已在官场小试身手,大有接替元尚书的资质。老二天资聪颖,在书画上极有天赋,若好好钻研一番,未必不能超越虞宪文,成为新一代书法宗师。若真如此,把宜珈许给元家,倒真是个不坏的选择。可惜了,强扭的瓜不甜,孟家百年世家,骄傲与自尊不容他人亵渎。

元微之提着一颗心,竟顺利的出了元府,不由松了一口气,连带着走向孟府的步伐也轻松起来,见着老丁头格外亲切,“丁大爷,我想求见老太爷和你们六姑娘,劳烦你通传一声。”

老丁头难得被主子叫做“丁大爷”,喜滋滋的引了元微之在照壁处候着,前去通报老太爷了。

老太爷背着手,点了点头,朝正堂走去,元微之已经在堂内等着了,见老太爷来了,忙躬身行礼问安。

“贤侄今日造访,不知所谓何事?”孟老太爷打了一副官腔,捋着胡子问道。

元微之心里有些忐忑,头一次在一向亲厚的老太爷面前不知如何开口。这是他争来的机会,他用命搏来的机会,元微之抬起头,正视老太爷,掷地有声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