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丑女如菊 >

第50章

丑女如菊-第50章

小说: 丑女如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木勺的搅拌,那浆水也渐渐地被烫熟、变色,最后成为赤红色的糊状。她快手地用一只大木瓢,将这红色的面糊糊舀到木盆里。装了一大盆,放在案板上冷着。

等完全冷透了,菊花才倒入井水将这粉红色的橡子豆腐泡起来。并拿刀轻轻地划开,切成四四方方豆腐大小的块儿。

刷了锅,把刷锅水装到猪食桶里,这才换了双旧鞋子,也没解下围腰子,提个篮子就往大菜园子去了。

大菜园里的黄心菜也是第二茬了。刚刚长大,也能砍了吃了。

菊花最是喜欢在菜园子里消磨时间,这儿扯扯草,那儿铲铲土,又或弄些草灰土粪均匀地泼在菜秧子四周,为的是助它们防寒过冬,添肥的目的倒是次要了。

主要是冬天里到处一片萧瑟枯黄,只有这两片菜地里才透出绿色的生机。瞧着这满目的绿,极为养眼,而且心里也舒坦。这在冬天也长得油绿肥厚结实的黄心菜、菠菜等她是极喜欢的。

经历严寒的植物就是不一样,菜的外形肥厚结实,倒像攒了一身脂肪越冬的动物似的;味道自然更不是春日的青菜能比的,鲜甜是肯定的。在农家生活过的人都晓得未打霜的菜跟打过霜的菜那是不能比,就是萝卜也是被霜打过后,那味儿才格外的甜。

要不是天冷,她怕是一日要来瞧好几回。就算她极怕冷,也是一日要跑两趟来,扯些菜回家,再把园子仔细检查一遍;遇上大晴天,则蹲在菜地里忙个不停了。

移开挡鸡的栅栏门,菊花走进去,见那黄心菜四面儿绿油油的,到中间慢慢地变浅、变黄,中间一簇黄心嫩嫩的,在太阳下泛着柔和的色彩。她的心立马就柔软了。

踩着垄沟里的稻草——这原是当初菜秧子还小的时候,怕它们不经冻,她跟青木抱了来晚上盖菜用的——她蹲下来仔细地瞧这经霜历雪的黄心菜。

整棵菜外叶翻卷,平伏地上;那叶片上一个坑一个坑的麻窝,有些窝儿里边还积了些草灰;中间的黄心则是聚拢成一簇,极嫩!

她便满足地叹了口气,有些啥不得地砍了两棵,放进篮子。又细细地查看一遍,没见异样,方才起身。

直起腰,见远处的大白菜也在包心了。杨氏为了它包心更快一些,拿草绳子把菜捆了起来,弄得一排排的白菜跟受刑似的,五花大绑!

她忍不住笑了。这辣白菜好吃,让杨氏对大白菜的种植也精心起来。不说别的,拿去送人,人都是极欢喜的,比普通的腌菜有味儿多了。

她出了大菜园,又去小菜园里扯了些菠菜,方才蹲在井边打水清洗。

晌午的时候,菊花拿了两块豆腐,切成薄薄的片儿,用醋、辣酱、炸熟的香油、切碎的小葱,再把一点盐碾碎成细粉末,凉拌了一大盆。

又舀了些猪下水,放在砂锅里,拿了两块豆腐,划成小四方块,铺在面上。把砂锅放在炭炉子上炖热了,汤汁里的肉香味都浸入豆腐里面,才随着几个青菜端上桌。

青木先搛了些凉拌的豆腐吃了,对菊花说道:“这味儿要是热天吃,肯定爽快!”

菊花愕然,心道你不会做,还真会品哩,这可不就是夏天的消暑凉食?要是拌上点糖,用井水镇过了,凉润润的,吃到嘴里又滑又爽。不过她上辈子吃得最多的时候是秋天,到第二年夏天早没了。

后来,进了城,街上也有的卖,味儿自然是不如家里做的好。无论啥样的传统食品,只要工业化了,也就失了真。就是那锅巴超市里也有的卖,商家取的名儿倒很是有乡土气息,可是用水一泡,软塌塌,烂糊糊的,没有一点筋道,当然无法跟土灶炕出来的锅巴相比。

菊花见青木这么说,便道:“我晒了好些在那哩,留到明年也是成的。到时用糖拌了吃味儿才好。”

杨氏赞道:“这粉洗出来了,吃起来也方便。晒干了也不得坏。过两天再磨些,过年的时候,拿来送人,也是个人情。”

郑长河只一个劲的猛吃,青木也是,再也不觉得跟猪吃一样的东西有啥不自在了。

砂锅炖得直冒热气,几人只觉着那豆腐的味儿倒比猪下水的味儿还好,都用筷子捞豆腐吃。

菊花笑着解释道:“这豆腐容易入味,把猪下水的香味儿都吸跑了,自然是好吃,猪下水的味儿就差了好些。不像腌菜烧猪下水,倒是腌菜的咸味浸入猪下水里去了,猪下水的香味也能融到腌菜里,它两个倒是互不占便宜,都好吃。”

青木听了忍不住就笑起来,能把菜的味儿也掰扯出一番道理来,也就他这个妹妹了。

想起槐子说晚上要来吃豆腐的话,便跟菊花道:“槐子和小石头都想来尝尝这橡子豆腐是啥味儿哩。晚上再照这样儿做些,我喊赵三叔也来尝尝。他们都要上山去捡橡子果哩。”

他怕单独叫张槐来有些尴尬,便扯上了赵三。再说,这两家都是跟家里亲近的,也是要请他们来尝尝的,好让他们晓得这橡子果的好处,往后多捡些。

杨氏怕闺女累,对她说道:“这也没啥,你晚上就照这样儿做。冬天里天冷,炒菜容易凉,就烧一个大锅子,吃完了再往里添。也不费事儿,吃了还热乎。”

菊花点点头答应了,想这样确实便宜。猪下水和豆腐都是现成的,只管往锅子里倒就是了,省得跟往常请客吃饭一样,要烧一桌子菜,烦得很!

果然,晚上张槐、小石头跟赵三都来了。

赵三高门大嗓地说道:“我好几回都想问这橡子果你们泡了干啥,到了眼前又忘了问。早晓得人也能吃猪也能吃,我还不拼命地捡。”

郑长河道:“别说了。咱家也是七事八事的,一直没停过,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倒是菊花前儿做了出来,我们一瞧,人也能吃,方才想起来跟你们说。眼下上山捡也成,就是怕有些烂了,剥完壳要仔细地挑,别把那坏的给猪吃就成了。你先在咱这弄些回去喂猪,那果子捡回来还要泡好久哩,不然又苦又涩。”

赵三答应了。

几人围着桌子坐下,从那热气腾腾的砂锅子里不停地捞出豆腐或大肠、猪肚啥的,吃得酣畅淋漓!

杨氏热心地劝道:“你们使劲吃。烧了好些搁那哩。都是烧透了的,回头倒进来烧热了就能吃。待会再带些回家。这个一小团粉能做一大盆豆腐。我准备再多磨些,到时候一家把一些。”

小石头吃得浑身发热,头上冒出了汗,他赶紧搛了些凉拌的豆腐吃了,才跟菊花说道:“菊花姐姐,你多做些,我带回家把我娘吃。我娘要生小妹妹哩!”

杨氏惊喜地问赵三道:“真的,石头娘怀上了。”

赵三裂开嘴嬉笑道:“嗳!怕有两月了!”

顿时大家都笑起来,菊花道:“石头想要妹妹呀?”

小石头笑眯眯地说道:“狗蛋说他有姐姐,杨子哥哥也有哥哥,我想要个妹妹。下一回再生个小兄弟吧!”

大家哄堂大笑起来。

赵三乐呵呵地说道:“儿子,安排的不错。咱下回生兄弟。”

张槐见菊花吃饭的时候,将脸上的面巾向里折了起来,不过还是遮住了脸部。她一边吃饭一边瞄着小石头,乐得眼儿也眯缝了,热气腾腾的雾气中,她笑得极为开心。

吃着香辣的橡子豆腐,张槐实在是心情复杂,好像菊花啥都能做出来,自个还真的没啥本事配得上她。

要是不努力,能把她娶回来么?只怕不能。

求MM们推荐,求收藏。另,我问了责编,说这书五一上架,感谢一直支持丑菊的朋友们。

【】

正文 第五十八章 亲戚上门

这日晚上,一家人围在灯下,听青木算账。

青木手里捏着张纸,对爹娘和菊花道:“我去村长家问了,咱们小青山这块,好一些的荒地要七两银子一亩,就是差一等的也要四两银子。那些种熟了的田地可是十两多银子一亩哩。我想着,买一些好地,开出来种几年就养熟了;也买一些差一等的,开出来留着好种山芋和玉米,山芋藤和玉米秆可是能喂猪的。”

杨氏道:“那就先少买些好地,多买些差地。”

郑长河忙附和道:“对!反正山芋和玉米也不大挑地,那东西贱的很,好养活。”

菊花提议道:“到时候在山芋地的垄沟边沿种豆子,不是多些收成么?”

郑长河一拍大腿,笑道:“咱菊花就跟老种田的一样,这主意好!”

于是大家都笑起来。最后计议妥当,买十亩好地,二十亩次等地,剩下的钱留着明年盖房子和请人开荒。

青木便细细地计算了,又将开荒的时间定在过年后春耕尚未开始的时节;盖房子则定在春耕完成后立即动工。他又想起那时节雨水多,便有些踌躇不定。

杨氏道:“实在不行就等明年秋天再盖房。咱自家先打些土坯,盖个简单的猪栏先用着就是了。”

郑长河说道:“那也不成,白费工夫哩。不如请些人将猪栏盖结实些。等明年盖房子的时候,这猪栏就不拆了,还用这个不好么?先想好房子盖在哪,筹划好了,将地儿先留出来。”

青木赞同地说道:“这样也成。总归这猪栏是要扩大的。这么安排也不显得慌里慌张的,省得到时候抓不着头儿。”

接下来的事情就由男人们出面办了。

青木因跟村长说起买地的事儿,李耕田好心地对他说道:“要买就多买些。你不晓得这两年咱清辉县是胡县令在任上,他可是个好官,不仅为百姓办事痛快,对下边的差役管得也严——那些人出来就不敢胡乱伸手。要知道前一任高县令在的时候,你买几亩地,不送些银子把那衙门里的人,就甭想把地契办下来;收税也是要刮一层皮。这两年你可见收税的老爷们伸手?这胡县令快任满了,到时也不定还在不在清辉县当县令。你赶紧趁他在的时候,宁可家里吃些苦,省些钱多买些地。【】一次办妥了,也好过下次再买又花冤枉钱。”

这李耕田颇有些见识,帮村民办事也尽心,说话也公道,所以,清南村的人都很尊敬他。

青木见他好心地提点自个,感激地说道:“多谢李叔了。那我家去跟我爹商量一回再说。”

李耕田忙道:“去吧。这事可是大事儿,要商量妥当了。你家这回买的多,不比那只买三亩两亩的,我就帮着办了,回头得叫个人跟我一块去清辉县办这事儿。”

青木点头答应了。

来家跟爹娘说了缘由,杨氏出声道:“依我看,还是照原来咱商议的买。那么些地,够咱忙的了。再要买多了,钱也不够;种不了,还要租把人种,咱村租人田地的人家也少。要是请人种吧,也麻烦,明明没钱,还弄得又是风又是雨的,多不好。村里人明年肯定也是要养猪的,到时大家都有钱了,咱再跟着一块儿该买啥就买啥,也不显得出挑。”

菊花暗赞她娘考虑周到,她刚刚也是要这么说呢!钱一多,人一多,事也多。赚的钱还没来得及享受,就整天忙着管那些烦心事儿去了。

青木瞧见菊花含笑的样子,便知道妹妹也是赞成娘的意见的。他问道:“妹妹也是这么想的?”

菊花笑道:“哥,咱还没过几天好日子,别弄得累死累活的。先把这些田地种好了,房子盖好了,房前屋后收拾齐整一些,种上树,菜园子里也多种些菜;再好好地养两年猪,到时哥哥娶了嫂子进门,人也多了,也有帮手了,再买地就不显得慌张了。”

她对这样的日子满意得很,可别弄得太复杂了。

杨氏道:“就是这个话。村长家没钱?咋不见他弄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