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丑女如菊 >

第294章

丑女如菊-第294章

小说: 丑女如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槐子冷笑道:“还不是李家人,张狂的很。长雨自己倒没拿班做势的,那些亲戚却跟家里出了个皇帝似的,处处要强。我不过是让刘叔帮着挑了两担橡子果,三爷爷李明堂就说我雇长工捡果子,又说村长家要是也跟我一样,把所有的佃户都找来捡,村里人不是一个也捡不到了?我也懒得理他。都快进棺材的人了,整天找事。后来村长叫了长雨爷爷来,才把他拽回去了。”

菊花道:“谁家没有难缠的亲戚?他这人不也跟咱五爷爷似的,不知自己几斤几两。李长风中了举人,又不是他孙子中了举人,整天上串下跳的。”

槐子吐口气道:“还有好些李家的人,比他也不差,干旱的时候,为了抢水,吵得一团糟,光欺负杂姓人家。这是咱杨子中了秀才,不然这回的事怕是不能这么算了,就算村长拦着,明面上他不敢咋样,背地里使绊子。”

菊花皱眉道:“他这是不知好歹。村长祖孙三代固然都很明理,不过这也是他们聪明之处——对这村里的事看得真真的,哪像他那老糊涂,还当这村里跟往常一样,李家独大哩。哼,当初要不是因为李家族人多,咱干啥要把如何收拾橡子果儿的法子跟他们说?这个也就罢了,毕竟得益的是大家,咱也算做了件好事,那办作坊我们完全可以自己来,想带谁就带谁,还不是因为在村里势单力孤,怕他们眼红破坏,才索性将大伙全捎上捆在一块的?他不知感恩,总觉得这些都是应当的。”

槐子点头道:“如今是跟往常不一样了,村里人也不怕他们了,至少还有咱家、赵家、刘家能依靠。你不晓得,要不是因为村长处事还算公道,这村里就要分成四党,跟朝廷也差不多了。”

这比喻虽然形象,可是太讽刺了,菊花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起来。

的确,这个小村也有自己的政治形式,因为张杨等三人中了秀才,张家、赵家、刘家在清南村崛起,小村也是风云变幻,跟当年是不能比了。至少她再有赚钱的买卖,不用担心那么多,跟自己娘家插伙就成,不必拉扯上旁人。

因为李长风的缘故,村长李耕田是肯定要交好这几家的,偏那些不争气的亲戚专拖他的后腿。

她越想越好笑,懒懒地说道:“咱又不想在村里当土皇帝,甭跟他们争强,该捡多少是多少,随他们闹去。只是往后再捣腾出啥赚钱的营生,就不用管旁人了,再想带挈他们,做梦吧!”

槐子点头,笑道:“村长也头疼,他爹是族长,最近很是罚了几个人,才消停些。”

两口子正说着,板栗忽然哭了起来,菊花忙转身去照料他。

葡萄从外边进来道:“我来吧,少奶奶。等我帮他换了尿布,你再喂他们。”

菊花点头,任她帮两个娃儿都换了尿布,然后她抱过小葱开始喂奶,板栗则被葡萄送去刘婶那——刘婶比她奶水足多了,她家小井儿根本吃不完。所以每次她只奶一个娃,省得吃一半没吃饱,惹得娃儿哭。小葱乖巧些,当娘的就偏心,总是将板栗送去让刘婶喂,自己喂小闺女。

槐子也是偏爱闺女一些的。他凑近菊花,瞧着闺女细巧的下巴,使劲吃奶的模样,忍不住摸摸她的小脑袋,那一头胎发触手柔然,心里软软的。

他瞅了这娘俩一会,很舍不得走,可是看看外面,这一耽搁,日头都偏西了,于是起身道:“我下地去了。你回头睡一会。啥心也不要操,再养两月就能出门了。”

菊花点点头,目送他出门。

其实她也谨慎的很,丝毫不敢大意,别说干活了,就是吃东西,她为了能早日康复,那也是忌嘴很严,嘴里都淡出水来了,弄得她从不敢上桌吃饭,就怕看见满桌菜,又不能吃,心里难受。

正文 第三百六十六章 丑女要翻身

下午,菊花外婆汪氏牵着小葫芦和二舅母林氏一起来看她刘云岚捧着一只瓦罐子跟在后面。

葡萄在厨房门口看见她们,忙对着菊花窗户叫道:“少奶奶,外婆带小葫芦来看你哩,还有二舅奶奶也来了。”

何氏在厨房里忙叫道:“外婆来了?先去屋里坐,我把这包子蒸上就来。”

汪氏乐呵呵道:“你忙,我们自己进去,不用你张罗,省得耽误你干活。”

刘云岚对葡萄道:“葡萄,去拿两个干净的碗和勺子来,我给你少奶奶炖了鱼汤,趁热让她跟你娘都喝一碗。”

葡萄忙喜悦地答应了,转身进了厨房。

菊花闻声从房间里迎出来,对着满头白发的汪氏叫道:“外婆!”又转脸对林氏叫了一声“二舅母”。

汪氏笑眯眯地上前道:“嗳!你刚睡起来?我们准备早些来的,云岚说你要睡晌午觉,就这会子才来了。你嫂子炖了鱼汤来哩,你快来喝一碗。”

她九月初就带着来寿来清南村学堂上学,不过菊花月子里不容易见人,所以不大过来;林氏则是趁着板栗和小葱满月,来送满月礼,顺便探望小儿子来寿。

菊花刚想对刘云岚道谢,就听小葫芦脆生生地叫道:“菊花——

这下把大伙都听愣住了,紧跟着又听他接道“姑姑!”

菊花不禁扑哧一声笑了起来,这娃儿·四个字分两段叫,咋听了这么别扭哩!

汪氏等人都哈哈笑了,刘云岚嗔怪地对儿子道:“葫芦,不要分开叫,要连起来叫‘菊花姑姑,,晓得么?”

葫芦听了似懂非懂,有些莫名其妙。他其实并不像大家预计的那样闷,虽然大多时候不吱声,可是有时候对着熟悉的人嘴巴却甜的很·让人猝不及防,就像眼下主动叫菊花。见大伙都笑意盈盈地望着他,便又对菊花叫了一声:“菊花——姑姑!”

菊花忍住,不敢大笑,对刘云岚道:“随他吧,这么小,能叫这么清楚都不容易哩。外婆,二舅母坐。葡萄,帮忙装一碗汤送给你娘。

葡萄忙上前接过刘云岚手中的罐子放在桌上,揭开盖子·舀了两碗汤,一碗端给坐在木椅上的菊花,然后端着另外一碗去西屋送给她娘。

这里菊花就着碗里奶白色的鱼汤喝了一小口,赞道:“云岚姐姐这黑鱼汤熬得浓浓的,喷喷香。还有这么多哩,外婆你们都喝一碗吧?葫芦,过来姑姑喂你喝汤。”

葫芦听了使劲摇头道:“不喝,姑姑喝。”

刘云岚便赞道:“咱葫芦最听话懂事了,不跟姑姑抢东西吃。姑姑要养奶哩,好喂弟弟妹妹。”葫芦嘻嘻笑着靠在娘身边·看着菊花喝汤。

汪氏慈祥地笑道:“晌午我们都吃了鱼,是红烧的,这个是专门炖把你喝的。”

林氏眼睛骨碌转·对菊花道:“啧啧!菊花你们真大方,那个刘黑子一家,管吃管住还管给工钱,你连喝汤也不落下他媳妇,也不知她哪辈子修来的好福气,找到你们这样的东家。”

菊花轻皱了下眉头道:“她在帮我奶板栗哩,我奶水不多,不够两娃儿吃的。”

林氏笑道:“那住处和工钱哩?听说你们还要另外盖房子让他们住?菊花·要不我跟你二舅也来帮你干活吧,反正家里那十几亩田也赚不了啥钱,你这边肥水省得流了外人田·我还能就近照看来寿。”

汪氏惊怒不已,狠瞪了她一眼道:“眼皮子浅的东西!肥水·哪来的肥水?人家不干活,就靠槐子跟菊花养?他们就这么蠢?”

菊花好笑地看着林氏,慢悠悠地说道:“二舅母,刘叔一家干活可是起早摸黑,哪怕半夜有事,也是随叫随到,连葡萄都要烧火做饭带娃儿,你也想干这活?这还不算啥,最重要的是,如果他们犯了错,我打得也骂得,或者转手就能将他们卖了,你愿意跟他们一样?”

林氏听了傻眼,她当然不愿意了,她不过是眼馋刘家好吃好住的。不过,要是不付出,就想好吃好住,菊花脑子坏了,才会这么干。就是开善堂,那也不过是给人一碗稀饭吃罢了。

汪氏恨铁不成钢地对儿媳道:“人家是没了活路,才卖儿女,卖田地;你好好的家里有十几亩田,还不知足,还嫌赚钱少,想做奴仆,脑子进水了?谁家赚钱容易,青木、槐子,他大姑和姑爷,哪个不是起早贪黑地忙,不然坐家里那钱从天上掉下来?”

刘云岚在一旁听了抿嘴笑,也不吱声。

一时菊花吃完,葡萄进来将碗筷收拾了,然后偷偷地瞥了林氏一眼,匆匆低头出去了,显然刚才她听见了林氏的话。

这里祖孙几人说了会话,汪氏就催促林氏回去,“他爷俩在家没照应,吃饭还不知咋糊弄哩。你趁早走,也省得到家天黑了,赶不上做晚饭。”

林氏不情愿地小声道:“等晚点让青木赶马车送我呗!”

汪氏瞪她道:“送你?送你到了家,他再摸黑回来?你咋从来就不能为旁人想想哩?你外甥还在地里干活哩,你多走几步路也不会死。”

林氏见老太太发怒,急忙道:“好了,好了,我走就是了。娘,那来寿就费事你照看了。他姑忙得整天不得闲,他表嫂还要照看葫芦,你老人家好歹多用心些,要记得帮他添衣裳鞋袜,缺啥东西就托人带信给我,我让人送来。

菊花听了这话诧异——咋转眼这么懂事了哩?

汪氏面色缓和了些,点头道:“这我都晓得。他是我从小带大的,我比你知道。回去好生伺候他爷俩,门户要看紧些,来财也要拘着点,没事不要让他去下塘集—那地儿事多。”

林氏连连点头答应,又跟菊花刘云岚打过招呼,叮嘱了好几句,才出去了。

刘云岚跟上去道:“我送送二舅母。葫芦就呆在姑姑这,跟老太太一块,娘马上回来。”

葫芦点头,趴在汪氏腿上揉搓。

两人在门口碰见何氏,又是一番寒暄客气,然后林氏才走了。

何氏端了一碟包子进来,笑着让汪氏,葡萄另拿了干净的碗筷来,让她们吃包子。

菊花用筷子将一只包子分开,搛了小小的一块喂葫芦,一边纳闷地问汪氏道:“外婆,我咋觉得二舅母变了,虽然有时候说话还跟先前一样,可是刚刚那话说的,我就觉得不像她说出来的。”

汪氏看了何氏一眼,有些尴尬,讪笑道:“你这娃儿,看让你婆婆笑话。亲家,我这个二媳妇是有些不省心,要人盯紧了。不过她就是嘴碎,喜欢叨咕,身子重,眼皮子……也有些浅······”

她越说越羞愧——这缺点还少了?嗯,她还算怕自己,不敢不敬长辈。

何氏将她的神情看在眼里,忙笑着圆场道:“我听青木娘说过。要说她也没啥大坏,有些媳妇不孝敬婆婆,那才叫人恨哩。你老人家多操些心,常管教她些,不就成了?其实我们也都是毛毛躁躁的,我婆婆在世的时候,也常教我些话,我娘昨儿还说了我一顿哩!”

汪氏听了她的话,喜笑颜开,道:“就是这个话。”转头又对菊花道,“你说刚才的话不像她说的,那是因为你不常见她,她如今可是变好多了,在家干活也还算勤快,对来财来寿照看也精心。这回带了好些衣裳鞋袜来,都是她晚上点灯帮来寿做的。就是有时候还犯老毛病,不过说了她也能听到心里去,不像以往,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

菊花笑道:“这就不错了,得慢慢来么。”

她看着外婆花白的头发,有些心酸,林氏一点改变就让她这么高兴,真是“望媳成材”。也不知这对婆媳上辈子有什么恩怨纠缠,这辈子不像婆媳,更像母女。对,她觉得汪氏待林氏更像母亲待闺女,管起来也严厉,对她的不贤惠又一再宽容。

说笑一会,何氏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