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丑女如菊 >

第23章

丑女如菊-第23章

小说: 丑女如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他们心中,这是很严重的事情——要是郑长河的腿不能好,那青木家可是倒了一个壮劳力,绝对是件悲惨的事儿。所以,这时候但凡跟郑家有些交情的都会来瞧瞧,更何况张大栓父子和郑长河父子两代的情分。

待听了秦枫的话,晓得郑长河不会残废,张大栓父子俩齐齐地松了口气,脸上才露出笑容来。

郑长河躺在床上斜眼瞅着张大栓道:“你担心啥?怕我死了没人陪你喝酒哩?”

张大栓“呸”了一声道:“我说你这老东西咋说话哩?也不怕娃们听了难过,满嘴胡说八道!”

赵三笑道:“能胡说八道,说明身子没大碍。要是治不好了,你瞧他还能跟你掰扯这些闲话不?”

大家一齐笑了起来。

杨氏感激地说道:“他爹是和三哥儿去打猎才摔的。虽然也猎了些东西,也连累了三哥儿,害得你们也都来瞧他。晚上都不要走了,就拿这些野味招待你们。秦大夫,你还没在我家吃过饭哩!”

几人急忙推辞。

赵三说道:“要是往常,嫂子一开口我就留下了,哪儿还会跟你客气。不过眼下长河大哥躺在床上,这饭吃了也没劲是不?等长河大哥好了,那时嫂子再好好地让菊花烧一桌子菜,请咱们来吃。//百度搜索八一中文网看最新章节//”

张大栓连连点头,说到时候要长河陪他喝酒。

杨氏无法,只得对张大栓道:“张大哥,你诚心来瞧娃他爹,这鸡蛋我就留下了。这鸡你拿家去吧——瞧还在下蛋哩,吃了多可惜!”

张大栓一瞪眼道:“我拎过来了,你让我再拎家去,这咋行哩?不就是一只鸡么,我跟长河几十年的情分还比不得一只鸡?”

秦枫笑道:“别吵了!郑婶子,你就别客气了——这也是他们的一片心。咱们走吧,让郑叔好好歇歇。我开了方子,回去配好药,一会让青木带回来,早晚煎了让郑叔喝。明天这时候我再来帮郑叔换药!”

杨氏无法,只得和青木送他们出来。

张槐偷偷地瞄一眼厨房,没见着菊花的身影,隐隐有些失望。他来的时候还以为会瞧见她泪水涟涟的样子哩,甚至都仔细地想着该如何安慰她,却终究不得主意!

来了却没瞧见流泪的菊花,松一口气的同时,心里又空泛的厉害!

唉!他最近是真的魔怔了!

青木对张槐道:“明儿帮我跟夫子告一天假,就说我爹腿摔了!”

杨氏急忙阻止道:“瞎说!刚上学就告假,那不是乱来么。你呆在家里也帮不上忙,还是甭折腾了。要不,你爹该生气了。”

秦枫微笑着对青木道:“青木,你就安心地上学吧——你爹有我照看呢!你在家也帮不上忙。”他很是支持这些娃子去学堂念书的。

赵三叮嘱杨氏道:“嫂子,要是有啥事,就到村里说一声儿,我跟大栓哥就来帮忙。青木,你就别跟着添乱了。好好读书要紧,顺便帮我看着石头那小子,甭让他在学堂惹事!”

青木无法,只得答应着。

随后几天,菊花家里也是人流不断。

村里的人来了不少,有真出于关心来探望的,有虚应人情来打个照面的,也有抱着闲心来凑热闹的,还有就是有些小心思来探探菊花家底的,如柳儿娘。来了大都带些鸡蛋面条之类的东西,乡下人原也没啥珍贵的东西能拿得出手就是了。

搞得杨氏竟然不得闲儿,一天到晚跟这些人应付去了。

菊花自然是窝在厨房里,想点子给她爹弄吃的,好补身子。

几个来探望的妇人坐在菊花家的院子里闲聊,柳儿娘叹口气道:“唉!怪道人说‘福祸难料’,你说长河大哥往年打猎哪回不是野鸡兔子提一串?这回却倒霉,咋把腿给跌断了哩!这么躺着,不是活受罪么!”

狗蛋娘也同情地接过话茬道:“可不是,这人要是倒霉喝凉水也塞牙缝哩!青木娘,我觉着你最好去云天寺上一炷香,这心里也踏实些。”

李长星的娘程氏笑道:“那感情好,我也正想去哩。哪天咱们一块去上香!”

杨氏为难地说道:“怕得过些日子——我眼下不得闲哩!青木去学堂了,他爹又这个样儿,我要走了,就菊花一人搁家,有事儿都叫不到一个人哩。”

狗蛋娘热心地说道:“你要想去啊,我就让我家梅子来陪菊花。你家里有啥要帮忙的就跟我说。乡里乡亲的,有啥好客气的。谁家还能没个难处!”

众人也都纷纷附和。

柳儿娘怪异地瞅着狗蛋娘,不知她今儿为啥这样热心。

不过她也没想深究,而是感叹地接道:“就是,你家的青木和菊花都是听话省心的娃子,往后你是要享福的。就是眼下难一些,也不是不能过。要有啥难处你可要开口说哩。——怕是帮长河大哥瞧腿得不少银子吧?”

杨氏确实有些感动,毕竟人都是好心,俗语说的“伸手不打笑脸人”,人家问了,她也就老实地答道:“可不是么?把家里攒的钱捣腾光了,还跟赵三借了些哩;这往后还得买些好的帮他爹调养身子,药费也还要不少哩。”

柳儿娘闻言心下暗喜,忙道:“你也甭愁。要不我借些把你?日子还得过不是!”

杨氏忙谢道:“那倒不用了——眼下还转得开。要用钱的时候再麻烦你!”

说了会闲话,几个妇人就告辞离开了。

柳儿娘和狗蛋娘走在一块,她笑眯眯地对狗蛋娘说道:“青木这娃子真是不错,要长相有长相,要人品有人品。也就是刘家塘那家子没眼光,放着这好的女婿,反挑起人家妹妹来了。难不成菊花还嫁不出去?真是笑话!这世上有的是对称的姻缘。俗话说‘龙配龙,凤配凤,老鼠的儿子配打洞’,菊花自然会有愿意娶她的人。你说这家子还没开始议亲,就挑这点,简直是笑死人了!”

狗蛋娘听了眼睛一亮,但随即又说道:“话是这么说,郑嫂子可心疼菊花哩。那王媒婆不是说她帮菊花挑了人,郑嫂子都瞧不上么?终究还是对青木的亲事有影响的,可怜青木这个好娃儿。”

柳儿娘笑道:“人家养了闺女,能不宝贝么?肯定是王婆子挑的人太差,郑嫂子才不应承的。我倒有个好人家,想说把菊花。你这样关心青木,不会是想要青木做女婿吧?你家的梅子也不小了。”

狗蛋娘忙道:“别瞎说!我家的梅子,她二叔要把她说到别的地方哩!一个村里,太近了,做亲家不好——容易起是非。不过我娘家有个侄女,倒是蛮和青木相配的!你能帮菊花说到好人家?”

她不可置信地瞧着柳儿娘,眼里有着惊喜和期盼!

柳儿娘得意地笑道:“我说的准保郑嫂子满意。到时候,连你也要谢我——要是你侄女能嫁把青木的话!”

狗蛋娘十分欢喜,忙忙地询问是谁家的娃子。

柳儿娘不自然地笑道:“还没影儿的事哩,咱们也不好乱说。往后啊,可要管住这张嘴。听说前儿李老大把花婆子狠狠地揍了一顿,我可不想被我家老头子给揍了。”说着笑了。

狗蛋娘也笑了起来,连说是这么回事儿!又嘱咐她若是帮菊花说成了亲事,可要告诉她一声儿。

柳儿娘答应了。

柳儿娘回到家,心里着实得意。

前儿出了王媒婆帮菊花说亲被拒的事,她还在心里顾忌,不好上门开口哩。没成想昨儿这郑长河就摔了腿。这下好了,郑长河家欠下一屁股的债,家里要啥没啥;给儿子说亲,人家还嫌弃那丑闺女。

这样情况下,她去帮菊花说亲,男方还能出些彩礼钱,那杨氏还不高兴坏了?自己也能挣些谢媒礼,也算做了一桩好事,把这嫁不出的丑女给嫁出去了,面上也光彩不是!

她美滋滋地想着,完全不觉得自个在干一桩混账事儿!

【】

正文 第二十六章 柳儿的抗争

原来,这柳儿娘有个本家的远房兄弟,也是个鳏夫,现下四十二岁了,儿子都娶了媳妇,分开单过。

他日子过得也很清闲,家里也有点积蓄,于是想找个老伴,好搭个伙过日子。因是半路上求亲,也没特地找媒婆,就托了柳儿娘给寻摸!

那日,在镜湖边,菊花救了小石头,柳儿娘正在一旁瞧热闹。

她忽然想着,要是把菊花说给那远房的兄弟,倒也是不错的一门亲——反正瞧菊花这样儿,是甭想嫁个合心意的人了,还不如找个年纪大的好好过日子。

不过见了杨氏很宝贝菊花的样子,她心里又拿不准主意——怕杨氏不舍得。

因此,她也就略略地在她兄弟面前提了提,没多说。

那汉子却道:“那样丑的丫头,说来做啥?让人笑话!正经找个小寡妇好过日子,我又不是出不起彩礼!”

柳儿娘不乐意了:“哎哟!我说大兄弟,你以为小寡妇那么好找?就有,她说不定还带个拖油瓶哩,你还得帮人养儿子!菊花虽然脸难看,那是小时候不知被啥咬了,才变成这样儿的,身上可是一点儿事没有。我说句不好听的话,天黑把灯一吹,还不是货真价实的黄花大闺女?菊花可是才十二岁,那身子是小寡妇能比的?”

那汉子听了一想,果然如此。再一想年轻时成亲那会儿,自家婆娘那水嫩柔滑的身子,不禁心里一热,便点头道:“也好。那你就费些心,帮着说合吧。”

柳儿娘踌躇道:“要不我在这为难哩!那菊花的娘可是很心疼闺女的,还说嫁不出去就养她一辈子,断不让自个的闺女受委屈。我就怕她舍不得——”

那汉子不悦地打断她的话道:“不就是嫌弃我年纪大么?我就下个血本,出四两银子的彩礼——我儿子娶媳妇才花了八两银子哩——你要是把这事办成了,我谢你一两银子;要是她家还要加价,顶多再加一两——五两银子,不过你的谢礼我只能出半两银子了。”

柳儿娘大喜,连道一定尽力办成这事,叫汉子听自己的好消息。

她笑道:“我们那里穷人家娶媳妇,也就二三两银子的彩礼。你出四两银子娶那丑丫头,那郑长河还不得乐昏了头!”

那汉子也很是自得,心道娶个水嫩的也很划算,脸上丑正好,不打眼。要是那从里到外都鲜亮的,不说人家不愿意嫁自己,就是嫁过来了,自己也不放心哩——没准就嫌弃他年纪大,跑出去偷汉子。这样多好,她脸丑偷不了汉子,而身上又只有自个能摸到看到。因此,心下十分满意,一心一意在家等柳儿娘的好消息!

谁知柳儿娘正要找机会去给菊花说亲,却出了王媒婆的事,她倒不敢冒昧地上门了。

再过一天,郑长河的腿又摔断了。她才又高兴起来——这下好了,自己眼下上门可不就是雪中送炭?

只是她这次倒霉,虽然听说了王媒婆帮菊花说亲被拒绝的事,详细的情况却不太明白——人都把议论的重点放在了花婆子挨打这件事上,最爱说嘴的花婆子又被李老大给关在家里,以至于她竟是完全猜错了内情。

她满心以为那王媒婆说给菊花的肯定是又老又穷,至少绝不会像她远方兄弟那样愿意出四两银子的彩礼;她自己爱财,也错估了郑长河两口子的心思,想着郑长河摔断了腿,欠下了外债,这四两银子可不就是意外之喜么!

她家的柳儿也才敢要二十两银子的彩礼哩,柳儿可不比菊花漂亮好多倍?

就这么的,柳儿娘忍到下午,对在房里绣花的柳儿道:“我到你长河叔家去瞧瞧。你在家好好绣花,别到处乱跑。一天天的大了,抛头露面的叫人笑话!”

柳儿坐在窗前,诧异地瞧着神采飞扬的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