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丑女如菊 >

第161章

丑女如菊-第161章

小说: 丑女如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耕田气恼地说道:“咋回事?你甭跟你老子卖关子了,一口气说出来吧。”

李长雨笑了:“他没相中呗!没起那心思,所以就不可能上门提亲了。”

李耕田点点头,叹了口气道:“是这么回事。当初柳儿……”

他没说下去,柳儿已经嫁人了,还是不要提这事比较好。果然方氏也冲他摇摇头。不叫他说,怕儿子听了后,在外不小心说漏了嘴,惹祸就不好了。

李长雨却没注意,自顾说道:“当初槐子娘可是上柳儿家提过亲的。虽然没成,说明他家人起过这心思,槐子也没反对;可是你瞧最近两年。他家跟谁提过亲?”

李耕田和方氏一想,张家最近两年确实没到任何一家提过亲,他纳闷地问道:“不就是想要晚两年成亲么?”

李长雨摇摇头道:“那青木哩?说晚两年,这还不是定亲了?槐子没定亲。那也是没相中合适的人罢了;等他相中了,也一准跟青木一样。会定亲的。”

李明瑞不满地说道:“难道你金香姐还配不上他?”

李长雨嗔怪地说道:“爷爷!这不是说他觉得金香姐不好,这是……这不就跟爹当年一样么!”他不能说出槐子惦记着菊花的事,一着急就把他爹当年的事给搬了出来。

李耕田听了愕然,随即狠狠地瞪了儿子一眼——居然打趣到他老子的头上了;一旁的方氏也是脸色微红。

李长雨自觉失言,忙掩饰地说道:“我的意思是说,不管他家或者槐子心里是个啥想法,总归他对村里这些女娃还没起心思,要是上门提亲怕是不会成的。咱还是不要自讨没趣了,不然对金香姐不好哩。你想,金香姐就在眼皮底下。他要是有想法,不早就上门求亲了?”

李耕田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道:“是我糊涂了。他家去年还挣了些钱,也不像原先那么穷了。要是有这想法,自然是会上门来提亲的。”

李长雨听了连连点头。心里松了口气。

他虽然一万个想槐子早点跟旁人定亲,但也明白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还是不要让金香姐白受委屈了。

方氏听了停下手中的针线活,担心地问道:“那要咋办,真要把金香嫁出村?”她也不舍得哩。

李长雨听了莫名其妙,问为啥金香姐就不能嫁出村。

待听了他们说了理由后,又想起三十晚上小石头和狗蛋在菊花家说的话,忍不住就大笑起来,看见三个长辈都脸色不善地瞪着自己,才急忙收住笑声。

他想了想,对爹娘说道:“这寻亲最紧要的是寻个好人家,其他的还是不要太在意。就算是金香姐嫁出村去了,往后还怕她过不好?旁的不说,等我生意做顺了,帮姐姐姐夫支起一摊小生意还是能做到的,干嘛要死赖在村里不走?这要是全村的人都想着闺女不外嫁,那可不得了,到时候家家娶的都是村里的,准要天天吵嘴打架。”

李耕田听后想了想,也忍不住笑了起来,拍了拍腿道:“是这么回事。还是往外找,能选的人也多一些。回头跟你叔好好说说,他还等着在村里挑一个哩。”

李明瑞只得说道:“你跟老二说,可不能找远了。我活不了几年了,这几个孙子得放在跟前才成。”

李长雨急忙笑道:“爷爷,瞧你说的啥话,大过年的,多不好。你这身子骨好着哩,等开春了,就出门到处走走,再活二十年没问题。”

李明瑞听了高兴,笑道:“活那么大,不成老妖精了。”

正说着,李耕地就来叫爹和哥哥嫂子过去吃饭了。

李耕田便拉着他,把李长雨的意思和自己的想法都说了一遍。

李耕地便说道:“也是我眼皮子浅了,才想着一定要在村里找。长雨说的对,咱慢慢寻摸着,只要人好,甭管远近。金香那么能干,还怕日子过不好么!”

李耕田笑道:“可不就是这个话!”

一家人遂去吃饭不提。(未完待续)

丑女如菊192_第一百九十二章闺女不外嫁更新完毕!

正文 第一百九十四章 跟踪

高速文字首发,本站域名(八一中文网)丑女如菊193_第一百九十三章脑袋给驴踢了来自八一中文网()第二天,李长雨约了张槐一起去叫人插柳。八一中文网

他一见了张槐,就想起昨晚的事来,不禁上下打量着他,面色古怪,心道,我可是帮你挡了一桩大麻烦哩。不过,只怕挡了初一,挡不过十五,往后你这麻烦还是会不断的,除非你对着村里人宣告要娶菊花。

张槐被他瞧得莫名其妙,低头瞧瞧自己身上,衣裳虽旧,也是干净整齐的,并无不妥当的地方,便狐疑地问道:“咋了?你这样瞧我干啥?”

李长雨笑道:“没啥,不过是觉得你今儿特别玉树临风、神采飞扬罢了。”

张槐瞥了他一眼说道:“不说就算了,甭瞧得我心里毛毛的。你那些词儿还是留着用到李家二郎身上去吧!”

李长雨听了这话,想起李长云,忍不住就笑了起来

两人便先往李长星家去,叫了他后又挨个地叫李长云、李长明、孙铁柱、赵大嘴、刘二顺、刘三顺、黄小墩等,浩浩荡荡的一大群男娃子,就在河边忙活开了。

这也不是什么正事,大伙忙了大半天,也嬉笑打闹了半天,下午早早地收工,一路说笑着回村。

张槐到家让他娘帮着烧一锅水,说是要洗澡,自己则趁空剁了些红萝卜,掺了些橡子果,满满地拌了一大桶猪食,提过去喂猪。

他脱下外面的衣裳,套上件破烂的褂子,戴上顶草帽,快速地把猪栏清理了一遍,又提了两桶水冲洗干净,方才歇手。

这是他和青木琢磨出来的——把猪栏的地面铺了厚木板。方便冲洗,不然的话,几头猪还不晓得要把猪栏糟蹋成啥样,难不成每一次清理的时候都刮一层地皮下来?

何氏见儿子进了家门就忙碌不停,清猪栏、喂鸡、搬柴扫院子,很是心疼,烧好了水,唤他去洗澡。自己则开始做晚饭。

她坐在灶洞后面烧火,一边想着上午黄奶奶问自己的话,得跟槐子说才好,也让他心里有个数儿。

张槐洗完澡出来,浑身轻松地捧了本书坐在门口看着。

何氏把饭焖了。便收拾儿子换下的衣裳,丢进木盆,搬了只小凳子坐到儿子对面,一边搓洗一边想着跟他说说话。

她瞧着儿子身上虽然补得周正但却洗得有些掉色的短袄,对他说道:“过几天我去集上扯些布,帮你做两件衣裳。八一中文网你都没一件像样的衣裳,全是补了又补的。唉!青木如今比你穿的好多了。”

张槐正看得出神,听了他娘的话一愣。皱眉道:“青木是青木,他家如今比咱过得好,干啥要跟他比?那人家有钱人还穿绸缎哩,咱能比得起么?这衣裳补好了还不是一样穿,费事再做了。”

何氏听了无奈地说道:“‘人靠衣装,佛要金装’,咱也不比那些有钱人,不过是做两件好些的粗布衣裳穿罢了。穿齐整些人也显得精神,就是菊花见了也……”

张槐见他娘今儿说话无头无脑,这会儿又扯上菊花了,忙打断她的话道:“娘,你说啥哩?菊花要是不喜欢我,我穿啥好衣裳都没用;她要是喜欢我,我再穷她也不会嫌弃的。说到底。咱拼命干其实还不是为了自家么?顶多不过是为了让她瞧明白,我是个肯上进能吃苦的人。”

何氏见儿子不爱听这话,就不再往下说,转而叹了口气,对他道:“槐子。娘就是心里着急,要是菊花明白你的心意就好了,不管过多久咱都等得起。可是你眼下也麻烦哩,来了好几个人探口风,都叫我推了,那些理由都说不过去哩。”

张槐听了这话,神色认真起来,他合上手中的书本,问道:“不是说了过两年说亲么?”

何氏斜睨了他一眼道:“哄人哩?人家问先定亲,过两年再成亲哩?你就是老推,推多了也让人说闲话不是,咱也没那个条件把姿态摆的高高的。要是说相准了媳妇,旁人就没话说了。”

她见儿子沉思不语,接着说道:“今儿黄奶奶来探口风,问我到底是个啥意思,要不要帮槐子挑媳妇。说有人托了她,要是我有那心思就说出来相看一番,若没那心思她就不用说了。我只好说没那心思。还说我家杨子念书很用功,如今他爹和哥哥都憋了股子劲头,要先攒些家业,让他考个秀才出来,其他的都往后靠哩。”

张槐听了就微笑起来,递给他娘一个赞赏的眼光道:“娘这不是说得蛮好的么。这个理由好,比先前的理由都好。”

何氏就白了他一眼道:“老这么的也不是个事儿。我咋觉着最近来说媒的人多了哩,就是不说媒,也是来探口风的,我也不好说啥。要不,我跟你郑婶子提提这话?”

张槐想起菊花那淡然的微笑,摇摇头道:“还是甭说了,就算郑婶子答应了也是不成的——她还是会听菊花自个的意思。娘不要着急,我心里有数。”

“慢慢地努力,总会做到的”,这是菊花对他说的。若是整天想这些,该做的事却一事无成,那最后还是被人瞧不上。

他见娘有些烦恼的样子,笑道:“再有人问,你就说我也不晓得是咋回事,许是脑袋被驴踢了,就是不想说亲,不就完了。”

何氏起身将衣裳装到篮子里,泼了脏水,笑道:“有你这样说话的么,这么糟践自个?”

张槐放下书,到井边帮她打水,一边对她道:“这说亲的人忽然多了,你晓得是咋回事么?甭以为你儿子就有多吃香。”

何氏笑骂道:“我儿子就不吃香,那也不差,肯定不会是脑袋被驴踢了。你说是咋回事?”

张槐就把三十晚上在菊花家听小石头说的话跟他娘讲了一遍,听得何氏“呵呵”笑了起来,没想到是因为这个缘故,连小儿子都被人盯上了。

她是个厚道人。也没笑话小燕的娘,一边洗衣一边对张槐道:“这不是乱来么?村里的男娃也都不错,不过这姻缘是要讲究点缘分的,要是不管不顾就为了把闺女留在村里,胡乱地配对,迟早要折腾出事来。”

张槐提起一通水,倒进盆里,嘴里说道:“可不就是这个话。你现在晓得不是你儿子吃香了吧。我想长星啊、三顺啊、长云啊,都会遇到这事。”

“遇到啥事?”微暗的暮色中,张杨夹着几本书跑进了院子。

张槐看着弟弟,皱眉道:“杨子,往后早点回来。这么老盯着书也是不成的。你得常常歇息,开春了,更要多出来逛逛。”

何氏听了急忙道:“我也是这么说。你还小哩,多念几年,你长风哥不是去年才考上秀才的么?”

张槐道:“他这个年岁考上秀才,算是少年得志了。还有人考了几十年,一把胡子了还没考上哩。”

这话听得何氏脸色都变了,望着小儿子欲言又止。

张杨见娘担心的样子。笑道:“娘放心,你儿子要是二十岁之前没考上秀才,就回家种田,肯定不会考到胡子一把还死不放手的,那不是脑袋给驴踢了么?”

何氏听这兄弟俩一个个都说“脑袋给驴踢了”,有些好笑,骂了他一句“鬼扯哩”,把衣裳三把两把清洗完了。晾在屋檐下,招呼儿子进屋吃饭。

因张大栓出门了,就母子三人在家。

何氏一边吃着饭,一边望着两个儿子,心里十分满足。看看张槐,还是有些为他担心,暗想。得找个机会跟郑嫂子透点意思出来,不指望她能让菊花答应这亲事,至少让她和郑大哥心里有数,甭把菊花乱许了人。

**********

菊花今儿没到河边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