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丑女如菊 >

第147章

丑女如菊-第147章

小说: 丑女如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槐呵呵笑道:“三顺,好像这狗不太欢迎你哩。狗最是通灵了。你是不是干啥坏事了?”

刘三顺见张槐果然在这里,还比自己来得早,很是生气,又没有法子。以人家跟青木的交情,就是在这住两晚上。也不会让人奇怪,倒是自己,要是往这跑多了,才叫人奇怪哩。

他暗骂黑狗,狗眼不识人,也没瞧出谁对菊花好来。

没等他说话,小妹大眼睛忽闪着,欣喜地叫道:“菊花!嗳哟!金香也在哩。真是太好了。快来瞧瞧我做的好东西。”

说完,几乎是连蹦带跳地跑向菊花,一脸的兴奋。

她本来心情就好,进得屋来瞧见屋角的房梁上挂满了香肠,心情更好了——这香肠卖了,里面可是有她一份分红哩。

为这事,刘大胖子在家把闺女夸得上了天,说闺女跟着菊花捣腾。比全家干一年收成还多。

因此,对于刘小妹的食品研制工作,也是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光是瓜子就炒了好多锅,各种味儿的都有,又因为她总不满意,反复试验,就把家里今年收的瓜子给浪费得差不多了。

刘胖子见闺女不好意思。反而安慰她道:“种了葵花子可不就是吃的么。你炒出这么多的味儿来,家里待客用的瓜子就够了。”

所以,刘小妹每日在爹娘和哥哥们崇拜的眼光下,觉得自己一个女娃子,居然也为家里帮忙出力。特别有成就感。

这时,她兴奋的声音吸引了大伙,一齐盯着她手中的篮子。

刘小妹来到火桶跟前,把小石头往一旁搡了搡,说道:“石头,让过去一点,我跟你菊花姐姐说事哩。”

小石头不情愿地往旁让了让,刘小妹坐在长板凳上,把脚跨进火桶,对着凑过来的菊花和金香一笑,一样样地从篮子里往外拿东西。

首先就是两小袋葵花子,一袋香的,一袋有点甜味;

接着就是一小罐子香酱,里面掺了碎辣椒片、生姜、蒜末、虾米、笋干,一掀开那罐口的盖子和下面的黄表纸,扑鼻的香味让所有闻见的人都咽了口水;

最后是一只粗瓷碗,里面装着小干鱼,却不是红烧的,倒像是烘烤出来的。

刘小妹有些发愁地对菊花道:“我不晓得拿啥家伙装这鱼哩。难不成也用罐子装?”

可是她的话却根本没人理,李金香忙忙地对菊花叫道:“菊花,快拿筷子来。这酱也不能用手抓哩,鱼也不好用手抓。”

一边说着,一边迅速地抓了两把瓜子,一样味道一把,放嘴里嗑了起来;狗蛋、张杨和小石头更是不客气,也嗑了起来。

李长雨、清木、张槐和长云也围了上来,纷纷赞这几样东西做得好,光闻味道就跟往常不一样。

菊花更是双眼放光——群众的力量果然强大啊!

她也就指点了一个方向,其实这些东西她自己也是不会做的——除了那酱她还能做出来,那瓜子和小鱼她根本不知如何弄,这刘小妹就是聪明,居然叫她给弄出来了。

她微笑着嗑瓜子,一边抬头对杨氏叫道:“娘,娘!”

杨氏却根本不在屋里。

郑长河瞧着这一群娃们,呵呵乐道:“你娘去拿筷子和碗哩,她晓得你们要尝味道了。”

正说着,杨氏搬了几个碗,拿了一把筷子,还抱了一个罐子进来了。

她笑道:“你们吃那瓜子还没啥,吃那酱还是要配些锅巴才好——光吃酱肚子难受哩。”(未完待续)

丑女如菊175_第一百七十五章齐聚更新完毕!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七章 尴尬

高速文字首发,本站域名(八一中文网)丑女如菊176_第一百七十六章张槐惩三顺来自八一中文网()张槐往嘴里塞了颗瓜子,一边瞧着屋里这群人,有用锅巴蘸酱嚼得“嘎嘣”响的,有嚼小干鱼的,有嚼笋干的,有嗑瓜子的,大大小小的娃子全都乐呵呵地忙个不停。【百度搜索八一中文网武动乾坤最新章节】

他问正在吃干鱼的李长雨道:“你觉得咋样?”

李长雨点头道:“我心里更有底气了。放心吧,这么些好东西,我要还做不好这生意,真是蠢到家了。”

他跟槐子认真地讨论着如何卖这些东西,这时候,他们全神贯注的,互相提点着对方,仿佛那些心照不宣的事儿根本从来不存在一样。两人谈论事情的时候,都很默契地没往菊花那边瞧。

青木嚼着锅巴蘸酱,辣得嘴巴直吸气,笑对两人道:“我也有些想法,就是明年要建两个作坊,一个香肠作坊,专门做腊肉香肠;一个酱菜作坊,做辣白菜、香酱、辣椒片、腌生姜这些东西,就是这小鱼也能在酱菜作坊做的。橡子面粉还是各家自己做。”

张槐点点头道:“做的都是咱自家产的东西,田地肯定不能荒了。话说咱这么折腾不就是想多赚点钱,好多买些地么,往后子孙们也有保障。”

青木想着自己正在跟菊花研究的东西,道:“是这么回事。明年我准备种两季稻子,也好让这田出产多一些。”

刘三顺见大伙对妹妹的手艺赞不绝口,心里甭提多高兴了,他嚼着金香拿来的笋干,对青木道:“不成哩。种两季好是好,那田就太伤根本了。我今年在田里种了一茬大白菜,我爹都训我了,说肯定影响明年稻子的收成。”

青木微笑道:“三顺,你也不想想,如今咱可是喂了四头猪哩,我家算上小猪的话,都五头了。这猪粪是干啥用的?还有鸡也比往常喂的多;还有鸭子。有了这么些肥料,我才敢种两季稻的。”

这也是菊花常跟他谈论的循环种植和养殖。

菊花想的是。就算做生意能赚钱,但也要谨记“以农为本”这一条,尤其是他们这些不擅长做生意的乡村人,更是不能本末倒置,如果放下田地去跟城里那些经常做生意的人争一口饭吃。那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了。

所以,她一直是目标明确的,那就是以清南村为根本,发展种植和养殖业。然后才是想方设法把这些出产的东西对外推销。

目前看来,这一步步走得还算稳当。

菊花开心地吃了好些笋干、小鱼,听见哥哥和三顺说种田的事。想了想,觉得把人都利用起来才好,光靠几个人是不成的。

其实,刘三顺、李长明、李长星这些人都是很能干的。

她便对刘三顺说道:“三顺哥,你也见了我家鱼塘里的鱼了吧。才这么短时候,那鱼长得多好。你是个懂鱼的,为啥不养鱼哩?”

刘三顺听了又是高兴,又是叹气,对菊花说道:“我可不是就想养鱼么。可是我家也没地方让我挖鱼塘哩。看明年能不能买些地。挖一块鱼塘出来。我也觉得我要是养鱼的话,准能养好。”

他毫不谦虚的样子让大家都笑了起来。

菊花却说道:“明年大伙都要忙了。你干啥不跟村长说说。把村里的鱼塘都包下来哩?”

李长云诧异地问道:“包鱼塘?那鱼塘是村里的,咋包?”

青木、张槐、李长雨也一齐望着菊花,看她咋说;连刘小妹和金香都停下了吃瓜子。

菊花道:“鱼塘是村里的没错,可也没人去管它呀!就是去年安排了人割草喂鱼,也是不太精心的。要是三顺哥管着的话,那鱼塘到了年底,肯定会比往年出产多得多。你就跟村里定个数,按往年的出产定,一年上交多少鱼给村里,剩下的归你自个。村里也省事了,你忙一场也得些收入。”

刘三顺听了喜不自禁,说道:“这可是个好主意。我就怕村里不答应哩。”

菊花肯定地说道:“不会不答应的。你想,就拿那圆塘来说,要是以往三年都大概出产三百多斤鱼,你跟村里说一年上交四百斤鱼,村里咋能不答应哩?”

不等刘三顺说话,刘小妹急忙叫道:“那我家不要亏死了?这不是赔本么。”

菊花无奈地瞧着她道:“你就这么不信你三哥?那鱼塘没人管还出产三百多斤鱼;你三哥要是管着,可不光是割些草喂鱼了,他肯定会经常捞些鱼苗往塘里放;除了割草喂鱼,还要多逮些青蛙放到那专门产黑鱼的池塘里……”

刘三顺不等菊花说完,激动地连连搓手道:“对哩,我这么一折腾,那鱼的出产准会翻一翻。”

他最近也在家发愁,全家努力地干了一年,竟然还没有小妹跟着菊花灌香肠赚的钱多。他想要跟菊花过好日子的愿望简直是遥不可及。

他也想要个鱼塘跟菊花家一样养鱼,可是家里又没有闲地让他挖鱼塘。

菊花这主意很是对了他的心思,他高兴之余,望着菊花情不自禁地想,这不正好说明菊花跟他是一条心么!这么干两年,他肯定能挣不少钱,正好那时候菊花也长大了,他也好跟郑叔提亲。

他就这么幸福地望着菊花,乐呵呵地笑着,张槐和李长雨全愣住了,连青木也瞧出不对劲来。

可是菊花正细细地跟刘小妹和金香说自己养鱼的经验——她家的鱼塘今年虽然没起,但是经常能看到一斤多重的鱼出没的——她说得很开心,根本没注意到刘三顺的异样。

张槐瞧着刘三顺的神情,迅速地和李长雨对视一眼,又低下头去。二人虽然没有说话,却都从对方惊愕的眼神里看出,他们确实多了一个竞争的人。

槐子心里那个气啊,怪不得前些日子这小胖子专门跟自己作对哩,原来是对菊花也起了心思。

一个李长雨还不够,又多了个刘三顺。

他心里说不出是啥滋味。也不是说害怕争不过他们,只是这心上人被旁人惦记的感觉实在是不好受。

李长雨望着菊花,也暗自叹了口气,心道不止一个人跟自己一样有眼光哩,菊花越是表现出彩,就越是被人惦记,下一个会是谁?

他正想着,忽听槐子笑问道:“三顺,前几天听说你爹娘帮你相看媳妇了?可相中了没?要是相中了,这包下村里的鱼塘,可不是正好赶上了?干一年,挣的钱足够你娶媳妇了。”

李长雨一听,“扑哧”一声就乐了,心道槐子反应倒是快得很,立马就不让这小子好过。

青木虽然也瞧出刘三顺不对劲,只是他毕竟是哥哥,没有槐子那么感受深刻。不过,难得地见槐子吃醋,他心里不由得幸灾乐祸——瞧,终于有旁人发现菊花的好,惦记她了,谁叫你当初糊涂的?

刘三顺听了张槐的话,果然跳了起来,嚷道:“谁相看了?他们不过是去走亲戚。要是真的相看,我能不跟过去么?”

他心里气恼万分,原指望张槐先定亲的,谁料他爹娘办完了二哥的亲事,就操心起自己来。那天虽然自己没去,可是爹娘确实是去帮自己相看媳妇了。

他心里一急,就去看菊花的反应。

只见菊花笑眯眯地瞧着他,见他一脸懊恼的样子,还好心地说道:“那你咋不去哩?这媳妇可是帮你相看的,你不去的话,要是娶家来不满意咋办?”

刘三顺急道:“我爹娘不是去相看媳妇的……”

郑长河哈哈大笑道:“你这娃儿,相看媳妇还不好意思说。这有啥哩?你爹可是跟我说得清清楚楚,那天相看了两家,不过他都不太中意哩。”

刘三顺就跟霜打的茄子似的低下头,心里直埋怨爹娘糊涂,又想槐子怕是发现自己的心思了,要不然不能这样叫他在菊花面前下不来台——这往后菊花还能相信自己是一心一意地对她么?

张槐见他颓丧的样子,心里好过多了,觉得终于报了前些时候三顺跟自己捣乱的仇,又见菊花一副笑眯眯看热闹的样子,明白她对三顺没想法,就更开心了。

刘小妹不愿见哥哥难受,她模糊地猜到些三哥的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