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红楼之林家谨玉(完结+番外1-9) >

第165章

红楼之林家谨玉(完结+番外1-9)-第165章

小说: 红楼之林家谨玉(完结+番外1-9)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忧这样潇洒的生活,对徒景辰刺激很大。
 
 徒景辰不希望吴忧沉迷于男欢女爱,这样太可惜了。他直接把吴忧弄到了通政司,哈,这个部门可比翰林院有趣。
 
 吴忧如鱼得水,他就喜欢查人,当然,他也明白皇帝对他的宠信稍微有些过了。
 
 此时吴忧在翰林院念满一年书,又逢考试排名,吴忧考试上相当厉害,他依然是榜首,徒景辰本想安排他做个侍读学士,清闲又清贵。吴忧却一脸大公无私的请调都察院,做起了御史,开始了他鬼见愁的御史生涯。
 
 在朝中,吴忧是个新人,乳臭未干。不过他这人比较聪明,自他中了状元,无数人向他抛出橄榄枝,他一个没接,在吴忧的眼里,这些人不过是虚有权势,真正的权利,只在一个人的手里——皇帝。
 
 从他入通政司的第一天起,他就明白自己要做一个孤臣。通政司实在太特殊了,这种情报组织是皇帝的私人武器,他必须得懂得“谨慎”。
 
 所以吴忧谁都不理,送钱收钱送礼收礼,该参还是参,他念书多,嘴皮子俐落,还有凭有据,一时朝中人人噤声。
 
 可这些朝中大臣也不是好相与的,你把人参急了,人家也得跟你玩儿命,在吴忧参奏他的顶头上司左都御史冯清玄时,吴贵妃之爹户部侍郎吴天祐大人不干了,冯清玄是他的女婿,他岂能坐视不理?
 
 吴大人收集了吴忧收受私贿的铁证,此时吴忧得罪了不少人,很有些人人诛之的劲头儿,不过吴忧眼珠儿一转,他对着吴天祐亲亲热热的喊了一声,“爹。”
 
 吴天祐懵了,你不是我儿子啊,干嘛乱攀亲?吴忧又无辜的说了一句,“爹,不是您自幼教孩儿要铁面公正,不徇私情么?虽说大姐夫是咱家至亲,也要以朝廷为先么?”
 
 “孩儿一直都在听您的话,您不是说孩儿只要有出息,就可以认祖归宗的么?”
 
 “爹,您是生孩儿的气了么?”
 
 吴忧凭地来了个剧情大逆转,吴天祐大人年纪有些大了,逢此当头一棒,怒吼道,“你胡扯!”
 
 两行清泪顺着眼睛无声无息的落下,吴忧拿绢子拭干眼泪,眼圈儿微红,委屈无比带着一种控诉的小眼神儿哀哀怨怨的瞅着吴天祐,那真叫一个揪人心哪。
 
 徒景辰实在看不下去了,从龙椅上起身,退朝。 
 太无耻了。
 
 吴忧的无耻还没完,他亲自跟在吴大人的屁股后头又是认错又是虚扶的伺候了吴大人一把。
 
 这个时代人们对父权有一种血液中的敬仰,父为子纲,父叫子亡子要亡之类的,这爹可不是乱认的。人家吴忧,才貌双全,堂堂状元,位列朝纲,要没点儿缘故,能叫你爹么?
 
 顿时,朝中不少人愤怒了,嗬,原来你们父子二人演双簧呢?一时间各种讽刺谩骂扑面而来,吴天祐大人实在受不了这个刺激,直接晕过去了。
 
 吴忧孝子模样的把吴大人背到宫门口,亲自送回家。
 
 吴忧的麻烦算了了,大家一致认为吴忧是吴天祐大人家的私生子,而吴大人呢,还有个在宫为贵妃的女儿,吴贵妃呢,肚皮极争气的生了皇长子。这个时候,不大有人愿意得罪吴家。
 
 一时间,朝臣对吴忧的攻击都消失了。
 
 吴忧自己给自己找了个铁壳子靠山!
 
 不过,吴天祐大人的日子就不大好过,家里老娘闻信儿,狠狠的审讯了他一番,吴忧到底是不是自家子孙,吴天祐有八张嘴都说不清。后来吴老太太想出了滴血认亲的主意,还差人请吴忧到吴家去说话儿。
 
 吴忧笑非笑的打量了来送信儿的,吴管家,翻脸冷笑道,“当初我母亲如何哀求父亲大人!无奈父亲大人心比石头还硬,如今看我有出息,就想我认祖归宗!请父亲大人跟我母亲商量去吧!母亲同意,我自无二话!”
 
 吴管家赔笑,“不知太太现在何处?奴才回去也好交差。”
 
 “在何处!郊外十里坡乱坟岗上写着李氏之墓的就是了!”端茶送客! 
 吴天祐大人尝到了百口莫辩的滋味儿,就是连他的皇子外孙都旁敲侧击的打听过此事,他恨不能剖心以示清白。
 
 吴忧乃吴家私生子一事也就此传开。
 
 
 
 番外五
 
 
 
 薛宝钗是个有理想的人。
 
 一阙《临江仙》写尽心声: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不过似乎上天并不怎么眷顾于她,她的美貌才智一直不为人所知,直到那一日庙中偶遇西宁王。
 
 不得不说这是个非常才子佳人话本似的开端,不过等待薛宝钗的并不是才子佳人的恩爱,她到西宁王府第一日就从徐妃的丫嘴里知道了自己的身份地位,不过薛宝钗并不惊慌。
 
 薛宝钗有一个优点:稳。
 
 她自来京都,在荣国府见识了贾母的阴狠毒辣、林谨玉的六亲不认、王夫人的口蜜腹剑,当然,薛家节节败退,失财失德失尽名誉,可薛宝钗学到了一样东西:谨慎。
 
 这次在西宁王府,她终于用尽所学,仅三个月便跃升为庶妃。
 
 西宁王喜欢薛宝钗,薛宝钗有杨妃之美,何况正值妙龄,她打叠起千百样小意服侍着年轻俊美的西宁王,也没有自作聪明的拿出教导贾宝玉那苦口婆心的一套。薛宝钗终于学聪明了一次,她真正的认知到了自己的身份,以及这府里数不胜数的姬妾,她不敢捏拿着架子冒半点风险,她,不敢失宠。
 
 她真正见识到王府的体统规矩,以及府里数不胜数的如花美眷。她,并不是最出色的。
 
 不过,薛宝钗有薛宝钗的办法,她在贾宝玉身上失败过一次,总结经验教训就不会再失败第二次,薛宝钗是个聪明人。
 
 她在西宁王面前展现自己的娇美妩媚,在王妃面前恭谨温驯,尽管那里只是个侍妾,薛宝钗却比别的侍妾多一样东西,银子。
 
 此时的薛家还有些薄产,薛宝钗照样以银子开路,再以她宽仁温和的行事,很是收买了几个人。此时她的顶头上司侧妃徐氏却没心思理他,徐氏临盆在即。
 
 薛宝钗是个很有心机的人,她没有单纯的霸住西宁王,而是在枕边儿为王妃说好话,忽然之间,王妃发现西宁王来自己院子的次数增加了,以前每月初一十五两次,现在翻倍了。
 
 西宁王妃容貌并不出众,她也不是很得宠,不过西宁王还是相当尊敬自己的正妻。西宁王妃不是个傻子,肯定要猜是啥原因,此时再看在自己跟前端茶递水恭敬小心的薛宝钗就有些顺眼了。
 
 治平尚德性,有事赏功能。
 
 偏这时一个姓李的庶妃因病过逝了,薛宝钗此时是西宁王的眼中宝,王妃便顺水推舟的晋了薛宝钗的份位。
 
 薛宝钗的确是成长了,她不骄不躁,面上没有半点儿得意之色,甚至比以往更为恭敬小心,因为她知道,庶妃也只是一个妾,她的眼中盯紧的是比庶妃更高的位子——侧妃。
 
 徐妃,病久矣。
 
 徐妃的病是生孩子落下的,可能是胎中营养太过,又缺少运动,孩子个头儿大,难产,徐妃九死一生产下麟儿,也极严重的损坏了自己的健康,她更不知道自己的位子已经被院里的一个小小庶妃盯住,甚至准备一并接手她那不满周岁的儿子。
 
 此时的薛宝钗在王府已过一年了,她成功的讨好了王妃,是所有妃妾中最为受宠的一个,不过并不是专宠,西宁王早已再纳新欢。
 
 这时薛家发生了一件事,薛宝钗在王府站稳了脚跟,曾见过自己的母亲一面,薛姨妈是人嘴笨心软的人,自女儿出嫁,再无人能辖制夏金桂,薛姨妈同儿媳妇没少生气,这会儿见着女儿,怨天怨地哭天抹泪的一通叫苦。
 
 薛宝钗安静的为她的兄长做了一个决定:休妻。
 
 薛姨妈震惊了,薛宝钗温声劝道,“母亲,嫂子嫁进来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何时消停过?咱家百年家族,焉能没有规矩体统,叫亲戚朋友们看到就笑话死了!为人妻媳,上不能孝敬母亲,下不能繁衍子嗣,成日兴风作浪,忤逆尊长,这样的搅家精留她何用?”
 
 现在的薛宝钗有底气说这种话,西宁王在朝中主管内务府,哈,薛宝钗自幼是打理过自家铺子的,知道西宁王手里有怎样的权利,她开口央求了几次,虽然薛家已经不是皇商,不过内务府依旧自薛家采办。
 
 县官不如现管。朝廷的银子最好赚。薛宝钗就这样慢慢的扶稳了已经摇摇欲坠的娘家。
 
 薛蟠这种白痴就这样吃吃喝喝的把银子赚了,当然,薛姨妈母子都以薛宝钗为荣。这个时候的薛宝钗说话自然是有用的。
 
 薛宝钗还说了一句话,“舅舅家的表哥听说也没出仕,哥哥什么样,妈是知道的,独木难支,家里生意越来越大,哥哥一个人照看不过来,请表哥帮衬些才是。都是一家子,表哥是舅舅一手调教出来的,总是信得过的。”
 
 薛宝钗的确成长了,她其实并不了解王仁的能力,现在薛家有西宁王府做靠山,别说薛蟠,就是一头猪也能把银子赚回去。薛宝钗的目的并不在于王仁,她是意在王子腾。
 
 此时的薛宝钗已经确切的了解了自己家的门第是何等的低贱,而自己的舅舅,贵为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的王子腾正好弥补了薛宝钗这一不足,薛宝钗若想继续往上爬,薛蟠是靠不住,也帮不上任何忙的。
 
 不过王子腾不同,薛宝钗素有雄心,她坚信总有一日她会有需要这位相辅舅舅的一天。
 
 薛宝钗还是太自信了,她的智慧用在夏金桂这等泼才身上,绝对一击即毙,不论夏金桂如何哭闹,要生要死了好几天,薛蟠一纸休书连同夏金桂的陪嫁全都给她送回了娘家。这个时代的女人没有太多的权利,给你休书,你就得滚!
 
 夏金桂是触了暗礁,沉了船。
 
 薛宝钗在拉拢王子腾的过程中也搁了浅,王子腾是只老狐狸,他做了一辈子官,在权术阴谋中沉浮了大半辈子,薛宝钗的举动对他而言太小儿科了。王子腾不喜欢薛宝钗,强势的男人一般都喜欢小鸟依人的女人,薛宝钗聪明不够、端庄太过,这是之前薛宝钗留给她舅舅的印象。
 
 听妹妹说外甥女升了庶妃,王子腾面不改色,他心里并没有当回事,或者外甥女真长进了也说不定,不过,接下来的事让王子腾皱眉,看来这位外甥女并没有长进太多。
 
 目的方向是对的,可是太天真了。
 
 王子腾此时已年近花甲,身在内阁,为官而言,这已经是顶点了。此时的王子腾已经不需要再冒险做什么了,薛宝钗只是一个郡王府的庶妃,京都有十几个郡王府,像薛宝钗这样的庶妃加起来以百为单位计算。王子腾很奇怪,他这位外甥女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确定他王子腾会加入薛家的阵营支持她。
 
 别说现在薛宝钗是庶妃,她就是祖坟上冒青烟做了西宁王妃,王子腾也不会与她合作。因为有一个原因,皇上不会喜欢权势太大的相辅。
 
 这缘于王子腾对徒景辰的了解,他不是第一天认识徒景辰了,王子腾最初的投资对象也不是徒景辰,可是在投资失败后王子腾不仅未降职还连连升官直至相辅,跟他相关连的贾史二府都抄了,王子腾仍屹立不倒,可见此人之厉害。
 
 王子腾的厉害更在于他的通达,他觉得自己这辈子最大的不如意就是没个好儿子,为此,他非常嫉妒已在地下陪阎王爷喝茶的林如海。但王子腾更为明智的一点在于,儿子既然不成器,王子腾也不盼他有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