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大宋之风流才子 月关? . >

第509章

大宋之风流才子 月关? .-第509章

小说: 大宋之风流才子 月关? .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苏绅继续介绍道。当然还用不着吕夷简,毕竟他虽然主动辞职,但身份还在那儿。现在这一路的叛军拥有军队近二十万,由于他们杀富济贫,加上装神弄鬼迷惑百姓,所以境内反抗他们的声音并不大。但奇怪的是他们没有立国,而自称圣教,那个教主自称圣天老母,来帮助穷苦百姓消灾解难的。

  石坚点点头,本来他们就是以邪教起家的。可他们一味地杀富济贫,固然因为迎合了大多数的百姓。可没有了这些富人的带领,将会失去重要的经济来源,其实李织这样做,已经就处于被动壮态。只要石坚将国内安定下来,他们虽然势大,控制了近四十个县百万人口,也不足为患,想到这里,石坚忽然明白了种世衡的心意。果然是一个智将,老奸巨滑这滑得好啊。

  石坚说道:“继续说。”

  其次就是第二路,越李与生洞的叛军和侵略者。这一路控制的面积最大,从(南宁)到桂州一直到泸州(宜宾)、州(彭水)一带。这一路虽然地方广,可人口少,经济落后,对宋朝的影响最小。他们继续东向时从海上赶来的狄青带着大军在梧州大败。但同样,也因为兵力不足,狄青不得不相持。

  石坚再次点头。可他知道并不是兵力不足的问题,而是这一带山区众多,大多是少数民族因此必须要谋定而后动,因此狄青必须要得知大量的情报,才能决定行事。这是狄青在等待

  可是苏绅没有看出来罢了。

  然后就是第三路叛军,这一次契丹一反以前那种残暴的做法,打着帮助宋朝匡扶朝纲,勤王的口号了获取必要的财物和供给外,并没有大量伤害宋人。加上克己和允言的身份,确实迷惑了许多百姓,因此这次入侵没有象以前那样,遭到宋朝百姓的强烈反抗。契丹大军在缓缓南进。现在逼近隆德府。这离京城不是很远了上契丹以骑军为主,黄河冰封在京城一日三惊。

  石坚听了冷笑。什么时候我们大宋也要你们契丹人勤王了?不过他知道这是那个耶律蓉的主意。好吧,那我们就试试看到底是谁厉害!不过不让军队伤害我们大宋百姓,那么到时候本官也给你们契丹更多的一条活路吧。

  石坚还真猜对了。耶律蓉还真怕把石坚逼疯了。

  只是他想到了那次在庐州的巧遇在齐耿与张微都成了叛党的主力。他忽然想到了那个文静的小妇人,心中暗自一惊。

  除了这三路叛外,还有四川的叛军,也就是利州路、成都府路、梓州路,但在四川各地的官员和夏~的率领下很快扑灭。可有一条,因为叛地区太多,许多叛党逃入山区,继续游斗,因此并没有结束。

  这一点石坚也明白。四川百姓因为宋朝进入时,王全斌大肆屠杀平民,因此对宋朝好感很差。因此除了王小波之乱,也曾在北宋时暴发了多次的小起义。其实这次都与粮食毫无关系。因为山地阻隔,四川现在与外界的交通并不发达,因此种植棉花的不多,倒也不缺少粮食。只是因为许多农民手里屯集了许多无法用掉的交子,对朝廷有怨言,加上天理教的挑拨与鼓动,这才有许多百姓盲目的起义的。

  然后就到海的倭寇。说到这里,苏绅十分地得意,这次大多可是他的谋划。石坚心里再次叹息一声。毕竟他虽有智谋,但城府太浅,这也是他就是在历史上,也没有让赵祯重用的原因。

  他们号召沿海的海客将所有海上的船只进行狙击,就是商船也必须要宋朝的船只护航,才让他们上岸。听到这里,石坚大惊。

  个主意好啊。再看看这个人吧,或者自己那天点拨一下,不让他在邪路上走得太远。

  这样将倭寇与面上失去联系,成了无根之水。然后从京东南路采取蚕食式搜捕,不但将长江以北所有倭寇消灭,而且顺带着歼灭了几处零散的叛军。现在他们跨过了长江,一路向福州进军,因为这一带也有许多倭寇。他们虽然被官府打败,但流窜到山区,还有天理教的人做他们的向导,因此各地官府本来就将许多兵力抽到西边防守天理教东进,所以没有办法将他们消灭干净。他们正要南向将这一带地区的倭寇清扫。听到石坚到来,赶到码头迎接。

  石坚也奖了他一顿,事实他这种办法做得也很好。不过幸好现在大宋在海上的力量十分强大,如果让这群倭寇进可攻,退可守,那么才是坏事。

  除了这几路叛军,其他地方也有一些叛军在活动。可是听到石坚回来的消息后,因此交子再次恢复作用,商人主动恢复物价,百姓有饭吃了,叛乱的局面开始萎缩。有些人主动脱下叛军的衣服,开始耕田。还有一些叛军见势不妙,逃到山区做山大王去了。这样一来,虽然祸害不大,可有效地牵制了宋朝的兵力。

  再就是西北,也开始发现契丹的影踪,可因为天气寒冷,现在他们只与宋朝进行了小规模的作战,而且还是骚扰为主。不过因为距离远,最新的消息无法得知。

  实际上如果不是石坚使交子恢复信用,以及他那个五等对商人的恫吓,商人不敢哄抬物价了,将经济渐渐恢复过来。宋朝恐怕连两年也支撑不过来,就直接瓦解了。虽然痛恨李织这种做法,可石坚还不得不承认这个女人很有本事。

  石坚知道了具体的消息后,他没有耽搁。回到座船上,开始发布一道道命令。第二天船队继续顺着长江西行。只是到了长江后,大军下了战船。众人才发现石坚已经不在这支船队上,随之消失的还有五千最精锐的骑兵,以及朱耻、崔灭狼,还有新近让石坚看上的小将山遇农多、山遇金番、蒙衷。至于黄真文与海昌义留在大洋岛了。这时候萧小一才下达石坚的命令,让谢晓晨带领一万大军留在江宁府,向青溪方向进军。石坚也怕李织狗急跳墙,向两浙与福建路进军,将这两路溃烂。

  虽然谢晓晨年青了一点,可还有尹、张方平两个智臣辅佐,一路上石坚还亲自点拨过他们,加上这一万精兵无论水战还是山地战,以及丛林战,都很精通,特别适合浙西福西一带山区地形作战。有这一万大军坐镇,最少会顶上五万江南军。

  然后丁与萧小一带着五千人继续顺着大运河北上。当然也要保护公主她们。只是丁的妻子好奇地问道:“石大人妻哪儿去了?”

  被丁痛斥了一顿。你管他到哪里去了?这个连我也不敢过问,你问做什么。不过他们都没有注意,赵蓉听到她的问话,在眼里闪过了一道厉芒。

  ———石坚又跑到哪里去了?呵呵,猜一猜?

  第四百五十六章 虎穴(二)

  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只是站在城头上,雪是茫茫的一片,可看不到万里长城。

  河间府,依偎在黄河边上(现在的黄河从天津入海,与今天的黄河不同,入海口正好在两国边境线上)。这一天正是新年的第一天,如果在往常,城内的鞭炮早就响个不停。原来契丹人经常越过雄州瓦桥关至霸州益津关的防线,来到河间府打草谷,后来从杨延昭在这里镇守了数十年后,硬是让契丹人不敢逾越一步,河间府这才渐渐繁荣起来。再后来石坚在西夏数次大捷,连雄州和霸州与契丹边境处,都没有契丹人打草谷了。

  同时,也因为两国贸易量激增,许多货物从宋朝京城运来,在契丹南京卸下。然后从契丹再将他们的特产装上,带到东京。以至在契丹南京管理盐务的榷盐院(天津武清一带)形成了一个小城。同时也因为从河间府到霸州大城是契丹与宋朝的边境线,因此船只都要在这里停下检查逗留,为河间府带来了繁荣。

  然而就是短短几月间,一切都变了。相于比河东路,河北路是最先失守的地方。特别是那些女真人一个个就象猛兽一样,就是整个宋朝最精锐的河北军,在他们手上也不堪一击。军队不得不转入城市防守。然而在契丹与女真的大军攻击下,一个个城池先后沦陷。然后连带着河东路也出了溃败。

  或者承平日久,让他们最骄傲的也是宋朝最强大的军队在也同京城的禁军一样只剩下一个花架子。可是河间府还在战斗。他们倚靠着城池,还有火炮,还有后面坚强的百姓,一次次地将敌人的攻城打败,就象一座大山,在风雨飘摇中屹立不倒!

  然而当允言克己这两个朝皇室子弟带着大军前来,说现在朝廷已经不是赵家的天下,让一个女人篡位了。这终于使他们迷茫,特别是这两个人带着朝廷的禁军向他们发起进攻时,苦苦支撑了一个多月的士兵士气崩溃了。然后城池失守。

  还好次契人的入侵,并没有大肆屠杀掳掠,可还是当他们呼来唤去,动辄打骂。看着大街上到处都是穿着粗制的兽皮长相凶蛮的异族人,居然让他们奇怪地这些人还说是勤王军。

  虽然没有屠杀每天活在屈辱中,没有一个老百姓感到开心。于是在这个新年里,就象全城人死光了似的,冰冷一片,连一声鞭炮声都听不到。

  现正在河间府的府衙坐着的五个人,却没有一个人考虑到他们的感受。

  其中个人个是勤王军地总指挥克己。一个是副指挥允言。当然他们指挥指挥跟随他们前来地叛军还差不多恐怕就是这个也别想了。更不说凶悍野蛮地女真人契丹人。

  还有一个人就是契丹地北院大耶律韩八。这个人年青时就有大志。辽圣宗微服出猎尔遇到他。看到他相貌非凡。就问他:“你是哪里人。来京城做什么地?”他就回答:“我是北院部人。来到这里是想做官地。”于是辽圣宗好奇地与他攀谈。一谈之下。十分心仪。恰巧有一案久未决。于是是他断此案。立即断清。举朝震惊。

  还有一个是一个汉人老头子。叫杨。如果是石坚那一定会大惊。这个人治尚简易。文才出众。因为官声极高。后来以一个汉人身份担任契丹宰相。在相位上以进贤为己任。事总大统。责成百司。人乐为用。不过因为太过宠幸。心不自安。三次致仕。也是要求退休。才允。

  本来他们不是会前来地。只是后来得知克己与允言到了河间府。让耶律蓉和萧孝穆意识到重要性。所以立即将进攻宋朝换成了帮助宋朝勤王地口号。因此。也将这个名臣请了出来。当然还因为他是汉人这个身份。好安抚宋朝百姓。

  可是允言和克己不知道啊。他们还傻乎乎地偷偷和杨交流。让他在暗中帮助他们。不然这让契丹人分了权。他们很可能会成不了大业。反而成了契丹人侵略大宋地走狗。当然。也不是他们真地很傻。特别是克己胸怀大志。读过许多书。只是现在除了石坚外。恐怕朝中所有大臣。甚至连皇上都认为幽云十六州或者契丹境内所有汉人都在殷切地盼望着朝廷地王军北进。直到后来宋徽宗还在犯着这个错误。

  实际上经过契丹人这么多年地统治。除了极少数汉人外。大多数汉人虽然身份比契丹低下。可也融入了这个国家。

  从他们内心深处,对大宋根本很漠视,或者只是南方一个国家名字罢了。

  当时杨只是笑笑。也没有允许也没有否决。可后来他们才发觉不对,杨来到他们大军中,说了,你们放心你们的安全。成功了你们就是大宋佐王的功臣,失败了你们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