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带着空间成为宋格格 >

第26章

带着空间成为宋格格-第26章

小说: 带着空间成为宋格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廉,所以在灵真墟快速生长的药材们有了去处,她一般用意识力就可以操纵这些药丸生成,但是太辛苦,于是她就去学炼丹,因为炼的是凡间普通药丸,不需要什么高深的修为去使用筑基期才有的真火,她只使用自己的火灵力就可以炼制,更不需要掐法决之类的复杂工序,所以炼制的很顺利,平时没事时就炼一炉,积少成多,也快有几万枚丹丸了。这些都是夏天为以后的突发情况做下的应急准备,都保存好放在东厢的仓库里。



夏天把有些产量过剩的普通药材积攒到一定数量就利用庄子的掩护,让赵滔出售给各大药房,都是便宜价格优质货,当时就想着简单的处理一下过多的药材而已,没想到竟然打出了一条销路,那些药房都纷纷要求签订合约,让庄子给他们提供稳定的药材供应,因为这时京城的药材都要从很远的省份来回运输,麻烦不说,成本也高,现在有物美价廉的大好事送上门,哪家药房都不会放过的。所以夏天决定第二年庄子的土地上种一半粮食种一半药材,在保证口粮的前提下,种些经济型作物增加佃户们的收入,有了合约也不怕那些药房不收购。不过这一年的,都是她提供的,好在灵真墟高产,要不真满足不了北京药房的大胃口。由于降低了药材的成本,各大药房在卖药的时候也采取了一定的优惠措施,为普通百姓也提供了看病吃药上的便利,这是夏天始料未及,却又心满意足的一方面了。



赵滔真是个能干的,深深的体会到夏天想要惠及民众的用心,便运用起原材料免费的优势,在外城开了个不起眼的小药房,请了两个坐堂的老大夫,挑了几个机灵的孩子做了学徒,专门为贫苦的老百姓看病,药费全免,踏踏实实的办了件实事好事。赵三的这件事办的,还真是让她刮目相看了!她一直认为这赵家老三是个滑头的,做生意的哪能缺聪明灵活的脑子呢,所以赵三给人的感觉也是老油条似的,滑不溜手,有些铜臭味。当时她把外联这块儿交给他,也是相中了他这点,能够将开源节流更好的实施起来。没想到,做善事的时候也不含糊,还真是有些出乎意料了,不过这让她非常满意,毕竟她要的就是能做好事的踏实人,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帮助穷苦之人罢了。



第四十五章



夏天在种药材运药材卖药材中平静的度过了大半年,一晃都是康熙三十三年的年末了,又快到年关了。她又炼制了几种成药,治疗肺部虚弱气喘的“爽气丸”,稳定心脏病突发的“救心丸”,缓解胃虚胃疼的“养胃丸”,强身健身的“强身丸”和防治中暑的“正气丸”。不过她没有把这些成药拿出去销售,而是放在赵二那里给佃户们使用,因为都是些防治突发病的丸药,怕万一庄子里的佃户哪个突发了病没有及时治疗出现意外,正好以防万一都准备着。而且使用过的人都觉得药效显著,病根虽然去不了,却可以缓解,很好用。



庄子在这一年的辛勤耕耘中也获得了巨大的丰收,当然与夏天总是去注灵泉水有很大的关系,收起的粮食比其它的庄子要多出一倍,让众人很是喜悦,交了租子税金剩下的卖掉还能存下很多银钱,怎么不叫这些庄稼汉子激动呢!特别是孩子们可以免费的学习还顺便挣手工钱补贴家用,虽然才学了一年多,但是孩子们的认真与刻苦使他们获得了很大的成功,简单的活计都不是问题,让这些先生们都很骄傲。本来夏天还想再收些流民在庄子里定居的,结果今年是个丰收年,全国没什么地方受灾,来京城寻活路的流民也就少了不少,所以也没有收到什么人,虽然与她原来的想法背道而驰,但也证明很多人是能吃上饭的,也就宽了心。



庄子第一年的成功案例,让夏天本来有些担忧的心彻彻底底的放下了,因为她要以这个庄子为模版,到全国各地去开,去帮助偏远地方的人开展新生活。她手上的人就只有老赵一家人了,还在京城各司其职根本走不开,于是她开始张罗人手,准备开春后去其它地方开庄子。



夏天把赵家三兄弟召集在一起开了这么一个动员大会,看他们是什么意思,是和她去开辟新疆土,还是留守。如果要留守那就得给她推荐上像他们这么有本事能干的人才来,她要带走。经过慎重的协商,赵家三兄弟还是留在大本营,但是初期会跟去带着点新人,传授些经验,毕竟拖家带口的想走不容易,父母都已年迈,得在身边尽孝。并且每人都推荐了两个一直跟着他们工作的青年人,口碑很不错也非常能干务实的,最重要的是忠心,对夏天很感激想报恩的。



夏天把这六个年轻人都叫到赵老大家的正厅,近距离的考察了一番。跟赵海学习土地处置的是两个长相非常憨厚的红面大汉,均是庄稼能手,而且办事认真,夏天一瞅他们的面相就知道都是老实人,而且通过她敏锐的洞察力也感觉到他们对她的感激与信任,心下非常满意。



跟赵波学习人事和处理杂务的两个年轻人就长相普通很多了,但是有一股子亲和力,一看就晓得经过锻炼出来的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他们可以不圆滑但是不可以不踏实,对于庄稼人来讲,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是大事,所以公正公平的处事方针,还有要让人有种亲近感的面相和诚恳机变的语言能力,这才是必备的品质。不错,夏天在心里点了点头,赵波这人培训功夫很强,就在现代也是做人事总监的料子。



跟赵滔出外经商的两个年轻人岁数就小了很多,估计是赵滔一手带出来的徒弟了,眼睛特别灵活,一转一个主意似的,很招人喜爱。可是就怕虚浮,办事不够踏实,夏天有意的试了试两人,说了会子话,两个少年骨子里都有股实诚劲,就是学做了生意处事更加圆滑了,再加上年少鬼主意多些,倒显得机灵浮夸了些,看来还得磨练,什么时候能面上看得老实满腹鬼主意那才叫出师了。最后夏天把这些人都潜出去,和赵滔仔细的商量了一下,这两个孩子不行,如果他再带个两年才能真正的出去跟着她办事,现在不够成熟。没办法,最终还是得赵三亲自上阵。夏天就吩咐赵滔在过年的这段时间把这边的事务仔细的交拖给下手,反正章程摆在那里,非常有条理,按规矩办就不会出差子,等着年后了,跟她出去开辟疆土,顺便带着他那两个小徒弟出去锻炼锻炼,以后可以接他的班。



胤禛这一年过得很好,喜事连连,先是夏天的庄子取得了成功,他又喜得嫡子,在修炼上每日都有些许的进步,在灵果和灵泉的帮助下已经成功的步入了炼气二层,体质和五官的灵敏度又上了一个层次,还学会了初级火球术,而且学业上也成果显著,并且一些关系到民生大事的观点得到了皇阿玛的重视,使得他一年都心情舒畅。由于对皇位的淡漠,在心理上与各位阿哥没有利益冲突,所以平时相处上就很自然亲和,板着脸的次数也越来越少,开心时会微笑,没事还能搞个冷幽默,胤禛的变化让大家受宠若惊,平时和他的关系自然而然的走了近些,特别是小些的阿哥更能感觉到胤禛对他们的关心,在上书房的时候对他们的学业也是非常看重的,虽然有时严厉些,但总能让他们获益非浅,都很尊敬他。胤禛对太子的态度还是恭敬有嘉,有了好的想法会先和太子商议,让太子呈给皇上定夺,得到了皇上的嘉奖和夸赞也会主动说成是太子的功劳,让太子很有面子,他也因此办成了很多实事,并得到了太子的赏识,也算一举两得吧。



福晋因为嫡子的降临,在府里是如虎添翼,威风八面的,平时去宫里请安都能昂着头挺着胸,感觉份外有底气。后院还安静没人给添堵,没事哄哄孩子,管管家事,很是顺心。傍晚胤禛都会在她那吃晚膳,再去书房里办公学习,她觉得日子过得很是幸福。李格格从刚开始禁足的天天闹腾,到后来的平静消沉,也不过才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她心里无数次的期盼着胤禛的出现,但是回回都落空,她甚至连自己犯了什么错都不明白,一直懵懂的接受了惩罚而心有不甘。她总是在想着有一天胤禛会想起她,让她再出去,还是会风光无限的,她还这么年轻靓丽。但是人的希望如果一次又一次的升起,再一次又一次的落空,那么这人也会崩溃吧,仅仅是时间问题罢了。风情妩媚的李格格就这样消失在了胤禛的脑海里,成为后院的一个木头摆设罢了。



第四十六章



夏天与胤禛不论白天有多忙,每晚都会恩恩恩爱爱的相拥聊天修炼,谈些当天的行程和遇到的人和事,彼此都能敞开心菲交换些意见,感觉很温馨和踏实。但是夏天却一直没有身孕,让她很烦躁,很担心是因为自己的灵魂和身体不相合导致的,却也没有办法,只能安慰自己是孩子的缘分还没到吧。但是每当从胤禛那里听到弘晖如何如何了,心里就不住的泛酸,福晋虽然没有爱情,却也和胤禛有了弘晖了,有了一生的牵绊,算是另一种圆满吧。但是修炼上的成效还是很显著的,由于药田的关系,在灵真墟里呆的时候比以前都要长,修炼的也更用心了,还修习了炼药,对于灵力的运用上更上了一层楼,都是值得开心的事儿。这一年没有白白的度过,总还有很多值得她欣慰的事情。



康熙三十四年悄悄的来了,对于准备了一冬天的夏天来讲仿佛还慢了很多,她一直盼望着春天的来临,这样她就可以加快脚步去开新庄园了。经过二个月的研究,夏天选定了离北京稍近的保定城,并且事先与赵滔商议具体在哪个地方落脚,赵滔过完年就奔那边去了,还带着那六个年轻人,帮助他办事。



夏天白天就利用轻身术快速的在北京和保定之间来回,因为赵滔利用四阿哥奶娘儿子的身份,很快的打通了保定的关节,买地建房一系列动作都很顺利,并收拢了附近村子穷苦农户二百多户,共一千二百多人。都坚持遵守了双向自愿原则和严格的品性审核程序,最终在春耕之前紧赶慢赶的把这二百多户落实下来。因为有了京郊庄子的成功例子,所以一切都按原有的制度来,很快就进入了状态,孩子们的教育问题也按部就班的开展了。紧接着又在保定府里开杂货店,都是有先例的,两个学生意的小年轻,一个负责店里的事务,一个为庄子里办理采买事宜,很快都上手了,赵滔成了总管事。那两个分土地的和两个管人事的也都纷纷上岗认真工作,庄子进入了正常的营运状态,很让夏天欣慰,仅仅三个月的准备,就有了如此效果,她不得不佩服赵滔这个人的能力了,实在是个人才!当然,夏天为此庄子付出了大概五万两的投入,还是比京郊的便宜了一半。不过这些只是开始,慢慢的庄子有了收益,不仅佃户可以过上好生活,她也会有好的回报的。



接下来的每一年,夏天都会在京郊的庄子里选出能干的年轻人,到新地方开个新庄子,收拢当地最穷苦的人家,为他们提供好的生活环境,还给孩子进行免费的教育。一直持续了四十年,她有了大大小小三百多个始源农庄,帮助了上百万人,还不包括庄子带动的附属产业所帮助的更多的穷苦百姓,特别是在荒年施粥放粮救助的穷苦人家。



很多年后,庄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