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千山寻亿 >

第253章

千山寻亿-第253章

小说: 千山寻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在大海漂泊了有四五天了,海面还算平静,没有任何的风暴天气,平安到达了交趾郡。
  他们将船停泊在一处港湾,便踏上了这神奇的地方。说是神奇,倒不如说是古老比较好一些。这个地方每一寸土地都透露出原始的风味,透露出淳朴的味道。
  有一个专门供下船走路的栈道。走在这长长的栈道,吹着海风,再看看栈道两边一些商贩,听着他们叫卖他们的东西,也是一种享受。
  从南吹来的海风轻轻的拂晓着这幽静的小村落,宁静而安详,让人一下就深深喜爱上了这个地方,只为体会那从都市到田间的恍如隔世感。
  这个小村落的房子都是干栏式的结构,共两层,上面住人,下面则是牲口。人们在斑驳的房子影子下穿梭而行,面带微笑,朴实而美好。这些居民用野兽的皮或者用麻编制而成,宽厚粗大,手臂上的纹身清晰可见。
  “这里可真好。”宛兰不禁赞叹道,说不出过多的溢美之词。
  “是啊少夫人,这里是靠近螺城的小村庄。”
  背后一个声音传来,惊得她回头看——怎么这个李云聪又跟过来了啊,不是一下船就打发他走了吗?
  蒋堂一把挡在宛兰面前,急切的问道:“你还跟来干什么?不是让你一下船,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了吗?”
  “少爷,另外两个船工在看船。而你们又不懂这里的方言,有我带路,你们就省事多了。”李云聪一脸谄笑,然后转为哀苦的苦瓜脸,“我在这里无依无靠,只怕活不过几天。少爷,少夫人,你们就行行好,让我跟着你们,帮你们拿点东西什么的都可以。”
  真是让人无不动容。也鉴于他这段时间没做什么肮脏的事情,就相信他一回吧。
  果然有个向导就是不一样,至少能做个翻译是吧。
  这个小村落靠近海边,所以经常摆出一些稀奇古怪的且具有当地特色的东西,让外地来的人忍不住想买。比如从海里捞出来的很像是乌龟的,长度大约有半米之长,龟壳上的颜色却并非绿色,而是无数黑白点状。这个便是玳瑁。
  交趾这个地方也是连接国外的地方,也就是不归汉室管辖的地方。据李云聪介绍,这附近的国家也有一些,比如哀牢(现今泰国老挝一代),那里经常有一些人过来这边,带来那边的特产。所以在这个小村落也会见到诸如象牙,亮晶晶的金花泡饰。
  *
  天色慢慢晚了,两人先决定在此住下吧。而宛兰无论如何都不愿这李云聪住在同个小店,努力的打发他回到船里。
  “终于能睡个踏实的觉。”宛兰伸伸懒腰。
  蒋堂靠过来,笑道:“先不急着睡嘛,我是想问下你,你觉得这里会有什么好的机会吗?”
  “这个我怎么知道呢?”宛兰干脆的回答道。蒋堂一定是又把她当智囊使了。
  “你一向不都是很聪明嘛,所以问下你,我们要不要进购点东西回去卖?“蒋堂恭维道。
  宛兰呵呵笑道:“现在就夸我聪明,不会太早了点吧。看在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就随便一说吧。我是觉得再多看看其他地方吧,很多地方都没去呢,你急什么。”
  “那你觉得我们买什么回去好呢?”蒋堂又问道。
  “都行吧。明天我们分头去看看吧。”宛兰说道,这只不过是随便一说说而已。
  “为什么要分头,一起去看看不是很好吗?”蒋堂疑惑道。
  “你呀,真是个十万个为什么?这样分开去看看,效率会高点点。”宛兰解释道,“这样的用意明天你就会知道了啊。”
  休息的时候,宛兰看着他那沉睡的侧脸,心里却股动着不安啊,使得她慢慢的爬起来,再慢慢的走到窗边,最后慢慢的注视着星空。
  星空的星星镶嵌在黑黑的苍穹里,放佛眨眼的小孩一般。都说星星的光是来自万年前的光,深邃和久远,比人类还要久远。与这旷古的神秘面前,必须要报以虔诚的尊敬,述说自己想要说的,甚至是想要原宽恕的,星星都会眨着眼睛,耐心的倾听着。
  之前的话,宛兰是在为开脱自己而说的。来到这个交趾,之前的激动,并不完全是为了这古朴的小村庄,更多的,是为了能找到千亿而激动。
  千亿这个人,几乎占据了她生命的大半,无时无刻想着的不是他。生活百态,犹如万花瞳一般,可她却被不能正视这些幻影,总是会回想当初的美好。那些如初的美好,带着些许的苦涩,犹如人生若只如初见般,有股淡淡的甜蜜。
  如果不是蒋府里的恶斗,也不至于产生这样的反差吧。除了斗人,就是人斗,没有哪一天是让人好好生活的——又想到另一方面,也不知道家里的情况怎么样了,大夫人走了之后,还有没有回来继续找麻烦。
  这些尚且不管,好不容易千辛万苦追到这里了,总该能见到千亿了吧。虽然见到千亿,只为了和他说几句话,了断自己长久的愿望。但又想起之前那寻寻觅觅的般的找寻,从四会县追到夜郎国,又无功而返,跨过了多少山水,依然还是没有消息。
  该不会这次依然如此吧?这样的残酷现实,为什么总会发生在她身上呢。
  也许,不如不见,便是很好的选择吧。如果不如不见,她和蒋堂真的会毫无芥蒂的生活下去,也许不如不见,她会过上另一段生活。
  那么多不如不见,她还是舍不得不能再见。期望明天能在人流寻觅中找到千亿。
  这也就是宛兰说要分头行动的主意原因——真很不想让蒋堂知道,她又再找别人,又再和别人在一起。
  *
  第二天,宛兰便和蒋堂约定,在这个小村落逛一逛,分头找找有什么新奇的东西可以带回去卖的。
  蒋堂哭笑不得,“这个小村落就这么大点的地方,走几圈就没了,为何要分开。”
  宛兰挠挠头,“说不定会发现什么犄角旮旯有奇怪的东西卖呢。”然后就推搡着蒋堂,“好啦,中午回到这个小店就行了啊。”
  就这样,两人分开行动,蒋堂是真的去看看那些新奇的东西,而宛兰,其实,并没有再认真的看。
  她一边看着东西,一边向那摊主问着,“想问你一个问题,之前,大概半年多前,有没有见过像我们这样的外来人呢?”
  那摊主操着浓重的方言,叽里咕噜的不知道在说什么。她耐心的再重复一边,而那摊主依然还是说着当地方言,听不懂在说些什么。
  宛兰有点失望,在这个地方语言不通,如何找到千亿呢?
  她又继续问着其他人,得到的都是听不懂的话语。即使心急又能怎么样呢,语言不通才是最大的难题。
  “早知道带翻译了。”一想起这个翻译,就不禁想起那龌蹉的李云聪了。宛兰不禁头疼起来。不过,话说回来——她发现了一个一直没注意的事情,那就是她说的话,现在想想,也并非正宗的广东话,感觉有点怪怪,貌似是壮话或者什么的,但自己从来不会说,怎么来到这个时代,自己不仅会说还能听懂家人说的话。这也算是穿越时代所带来的被动技能吗?
  再一个大树底下,有一个年轻的摊主,摆着象牙等等外来产品。宛兰心想,“年轻一点的,应该能听懂我说什么了吧。”
  宛兰走过去,试着问道:“不好意思打扰一下,大概半年多前,有没有见过像我们这样的外来人呢?”
  那年轻的摊主愣了一会儿,“外来的人,很多啊。我们这里隔三差五就有别的地方人来。”
  她放宽了心,终于找到能听懂她的话的人了。“半年前,有一个从南越四会县调过来的官员,到这边。”
  那人挠了挠头,“让我想想啊。半年前——不过调到这里的官员也有几个,不知你说的哪一个呢?”
  宛兰疑惑了,“没那么多吧?怎么会有那么多官员被调到这里?”
  “你不知道啊,这里经常有官员往交趾这里调。”那摊主笑道:“有汉室的,有夜郎的,唉——总之各地都会有。因为这里偏远,最适合那些被贬的官员了。所以你看,原本这里不大好,正是有了这些官员来了,交趾才变得好一些,很多人能懂中原文化了。”
  “看来官员被贬从另一种意义上说也有好处。”宛兰不依不挠的接着描述千亿的特征,“他很文雅,最喜欢帮助别人,尤其是老人小孩。”接着又细致的描述身高,外形等等。
  那人想了想,“似乎见到过——”
  宛兰一听有了希望,急切的问道:“你还记得是在哪见到过的吗?”
  “要是我没记错的话——”那摊主交叉着双手,想了好久,这让她等的很不耐烦,尽管只是几分钟的时间。
  他想了什么,“你说的那个人,曾在这里教书,给小孩子上课,不收什么费用。对人也很和善,没有什么官员的架子。”
  “那他现在在哪里啊?”宛兰眼睛眨都不敢眨,死追着问题不放——哪怕只是一点点的希望也好。
  那人又开始回想,想到什么正要说,又摇头否决掉。她在旁边只能干着急,几乎急上了火,但又不好意思催促,心里巴不得这个人说出点好消息。
  “这个——”那摊主终于想出来什么,但是却是这样的话,“要不你去问下那还在教书的人,他在不远处的屋子给孩子教书吧。”
  有希望,总好过没希望吧。宛兰谢过这个摊主,还不忘许诺,“等我回来,再来买点你的东西吧。”
  一路小跑,宛兰的心里犹如五味酱被打翻了一番,集聚了酸甜苦辣,让她的心里忐忑不安。一方面是终于有了千亿消息,可以终止了这长久的寻觅,另一方面,她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这些年过去,看遍繁华,说不定过去的人,早已人非物去。
  一路追寻,到了那个教书的地方。这个教书的屋子,还挺破烂的,上面的屋顶都有好几个窟窿,阳光直晒里面,雨天的话,就更加惨了。莫非,千亿曾在里面教书?在这么差的环境?
  或许千亿并不会在意这些,他那么豁达。而宛兰则心疼他的遭遇,三番两次被贬,最后贬到这里,以前拥有很远大的政治抱负的人,早就被现实一次又一次的击败。
  那个教书的人正好出来,她急忙堵上去,说明了来意。
  “那个叫寻忆迁的,半年多前曾在这里教书。”教书的先生肯定了这个说法,这让她惊喜连连。“不过——”两个简单的字,她的脸上便晴转阴了。
  教书先生想了想,“不过——他现在不在这里了。”
  宛兰心里涌起百里千层浪,冲上喉咙,痒痒的,勉强克制自己哽咽的声音,“那这人——在哪……”越发的没有了底气,只有打心里的啜泣。
  “几个月前,去了西于国,做教化之事。再之后我就不得而知了。你看我现在做的,就是接替那人的工作,留在这里教书。”教书先生说道。
  宛兰佯装镇定,但还是忍不住跌跌撞撞。靠在树下,终于忍不住情绪,心中的千层浪,上涌到脸颊再到眼眶,化作泪水,一滴滴的跌落在地上。
  洒出的泪水,既不是金,也不是银,只不过是宣泄感情的附属物,代表着一个人的悲情,在弥足珍贵的金银面前,无力,而苍白。
  

第四十一章 念兹在兹,何曾或忘
更新时间2014…6…23 11:20:06  字数:4355

 顺着南国的风,
  一点点的前行,
  身后,绵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