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无上神兵 >

第499章

无上神兵-第499章

小说: 无上神兵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个小鬼被杨南这般一变,果然是有了一个人样,只是杨南这仙印虽能遮去五鬼身上的鬼气、让人看不出破绽,但五个小鬼若要使用术法,必然会露馅……



若是露了馅么……杨南有的是苦果子给他们吃……



“咦……你变好看了……”



“哈,你也是啊……看这脸蛋,看这身材……”



五个小鬼见自己变了模样,当即嘻笑着打闹在一起,妙源仙子嘻嘻一笑,道:“郎君变,我也变,我就变个寻常女子的模样吧!”



妙源仙躯一转,万点仙光俱都笼入身内,飘飘仙衣瞬间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却是一套朴素之极的荆钗布裙!那绝世的仙颜早就化成了一张平凡略带黝黑的面容,就是将她扔到人海里,也无人能认得出来。



妙源这一变,星目变成浊眼,玉面化黑面,娇躯略显臃肿,除了举止尚有几分出尘气息之外,里里外外就是修道中人也难看出破绽来。



“妙源好模样,看我变来!”



杨南哈哈一笑,也收了仙光祥云,身上道袍一晃,化成了一套寻常白色儒服,他头上的道冠也变成了儒冠,腰间霸仙剑化成了一柄竹扇,白袍儒巾、面孔黝黑,倒像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寻常书生!



这书生像是一个饱读诗书之士,除了长得其貌不扬之外,嘴角还留了一个大大的黑色胎记,身上半点仙光灵气也无,倒是有几分酸丁腐儒的呆气!



赖哈见众人都变了模样,当下不由为难的瞪着大眼、望着自己壮硕高大的身躯道:“啊耶,我不会太精细的变化之术,这下可是难办,贤弟,你不如也帮我变变?”



“呵呵,如今家丁也有了,夫人也有了,只差一个管家没有,兄长便委屈一下,做一个老实厚道的管家吧!”



杨南笑声之中,两股仙力顺着赖哈硕大身躯一转,转眼间赖哈身躯瞬间缩小了许多,身上妖气更是半点不剩,他那忠厚老实的面庞依然未变,只是略显苍老了许多,这样一来,倒还真像是一个管家!



杨南见众人变化已毕,正色道:“我用仙力印住你们身上鬼气、妖气,不到万不得已之际,不可妄动术法,否则在人间惹出乱子,我唯你们是问!听明白了没有?”



杨南的规矩是不可妄动法术,而不是不能动用法术,以他的性情,若让人欺上门来,岂会依照这条规矩?如此安排,只不过是怕五个小鬼在人间闹出什么乱子罢了。



赖哈向来与人相安无事,不用术法倒也无所谓,五个小鬼心中懊丧无比,正迟疑间,杨南冷冷的道:“若让我见到你们有违逆我令之处,我定教你们好看!”



自杨南成就仙人法力之后,身上杀气几成实质,此时有意而为,好似冬日倾下一盆冰凉雪水,令五个小鬼心中战战难安,当即答应不迭的应承了下来。



杨南领着妙源从僻静之处走出,赖哈急忙带着五个小鬼跟了上去,杨南到得港口城池市场前,但觉眼前一亮,众生百业尽在眼前,卖鱼的、卖菜的、行商的、开铺的,林林总总、各式各样,在这城池中来来往往,好不热闹。



不远处的城门上镌刻着‘凌波城’三个大字,杨南微一思索,将幼时所记的九洲全图在心中一略而过,便知自己身在何方,东海连接天、西、东三洲,此地便是东洲诸道中的问玄道。



而凌波城正是问玄道辖下十府中果得府治理的县城,整个问玄道港口无数,果得府却只有一个凌波城与海面接壤,杨南一见此处地名,心中已然有数……



问玄道、果得府,看来有缘之地便是得果府城了!



果得府始建于千年前,推本溯源,东洲一地曾是上古洪荒仙果界,果得府方圆十万里之内曾有过一个大大有名的神仙,这个神仙不是旁人,正是如今被世人尊奉为阳神的阳羲大神!



阳羲大神成道之后,在世间香火庙宇也是颇多,世人大多前往阳神庙中求子,盖因阳羲大神后宫极多,佳丽三千,世人攀凿附会,便以为阳羲大神必定多子多福,但凡想求子,必去阳神宫。



但是,若是阳神在人间有灵,见自己引以为豪的神通仙法不受百姓重视,倒是成了求子的神仙,不知会做如何感想?



阳羲大神修道之初,曾立在果得府洪荒地界中一棵仙树之下,这颗仙树屹立天地之间不知亿万载,阳羲坐在树下千年,有一日树上仅有的一枚仙果成熟落下,阳羲大神取而食之,渐进大道妙境,此后更悟出人伦阴阳、功参造化的神妙仙诀,千万年后,阳羲得道飞升,在世间留下种种神奇传说。



阳羲得果而成仙之传说由来已久,果得府那棵独一无二的仙树早在千万年前便已不复存在,后来那处地界便成了问玄道,阳羲得果之处便成了果得府,世间依旧传说,那棵仙树并未消失,而是被阳神潜藏某处、静待有缘之人,千万年来,不知多少修士将果得府翻了个底朝天,也没见过那株仙树何在,后来便渐渐无人肯信这等市井流言。



杨南也知道这个传说,对那棵能助阳羲成道的仙果并没什么好奇之心,如今这世间灵气与洪荒之际实在差了千倍,一棵仙树千万年方才结成一果,就算真有仙果,只怕到今天也未必会成熟!



食仙果,成仙道,对寻常修士有莫大诱惑力,但对杨南又有什么好稀奇的?



妙源也知道这个洪荒古老传说,她嫣然笑道:“这个风流神仙福缘极佳,成道便有仙果相助,可惜郎君是要成道果,而非寻仙果,这果得府果然是郎君的有缘之地!”



杨南呵呵笑道:“休管他道果仙果,我们如今都是凡人,便该过过凡人的日子,哈兄,且去寻一辆马车来,我等前往果得府安家落宅便是。”



赖哈久在冥河地界,对人间一切倒也不陌生,他当即入城寻了一个车马行,租了一辆马车来代步,此番杨南入凡间为的便是体悟道果天心,诸般行径便不能再用道法,连行路都要与凡人相同。



''



正文第五十四章节李府!



九洲车马道路极为达,宽阔官道四通八达、行人往来极为便利,赖哈去了不久,却从车马行内出来一脸苦笑的道:“公子,今天车马行大车全无,倒是有一辆可载二十人的大车可借用,不过,却是要与他人混杂,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入得凡间,赖哈与五小鬼便不能再用往日称呼,如今杨南这一副书生打扮,他们便称起了公子,以杨南如今的身份,与普通百姓混在一车之实在有些委屈,可这凌波小城却只有这一家车马行……



杨南拉着妙源纤软手掌,笑道:“我又不是什么王家贵戚、公候子弟,与百姓同乘一车有何不可?且付了银钱,便上车就是。~”



杨南既到人间,万不得已绝不动用道法,赖哈心本来也无高低贵贱之分,他应声便去寻了掌柜,定下了这辆马车的七个座位。



车马行的租用马车人满即,杨南入得大车之,却见车木椅简陋、却也宽敞,他扶着妙源自找了一处坐下,五个小鬼与赖哈却将二人拱卫其,隐隐做护持状态。



凌波城至果得府不过千里之遥,杨南默坐车,潜运玄功,每日只是闲看车外世间景象,几日下来,与车百姓闲聊之际,他便对如今的九洲状况略有了解。



九洲如今皇帝已是七世,此朝皇帝姓杨名用,本名蓝用,号仁宗,杨用生性宽仁谦逊、心性绵密柔长,为帝之前曾是工部侍郎,擅治水、擅理政,信奉‘民如水、君如舟,擅治水者,乃顺水势也,非霸律酷刑能治之’这条杨南曾经说过的话。



杨南成了本朝太祖之后,幼时在长安所说的每一句话、写过的每一篇章俱被后世皇帝集成‘太祖集’,其间掺杂了后世诸多观点的言论更是为历代皇帝所信奉,太祖集只有短短一十二篇,不足十万字的内容,但却每一字、每一句都被儒门学子、朝庭官员细细品读,不仅历代帝皇奉之如宝,其地位大有立身儒门诸圣经典之列的迹象。



仁宗治下,百姓久享太平盛世,大煌王朝得天下不过二百多年,其间历经七代皇帝,二百多年的盛世太平,无非是得托杨南‘选举、公议、监管’等手段之福。



如今的东洲政通人和,气象繁华,小小官道上车马不绝,士农工商各行其道,杨南这一路看过来,倒是津津有味、颇多感触。



“杨贤侄,你此番回到果得府,可是要去寻些什么营生?”



一路下来,车其余十三人也渐渐与杨南熟悉起来,说话的正是车身份最高、家财最富的李老员外。



这李老员外饱读诗书、一派儒雅,姓李名何,曾任过一任知县,虽然颇有家财,却是乐善好施、淡泊自甘,他与杨南一路攀谈下来,不禁对杨南生出几分喜爱之意。



谈吐不俗、胸襟宽广,举止雅、生性随和,光凭这几点,李老员外便忽略了杨南那其貌不扬的长相,连带着生出几分爱才之意来。



杨南呵呵一笑,拱手道:“老员外说得正是,学生远游归来,不想在海上翻了船只、家财尽没,如今只有娘子、家丁相随,更何况家亲族俱已亡故,此番回果得府,正是要寻一个营生聊以糊口。”



杨南随口取了一个杨难的名字,取字道果,自称是久居海外土人氏,此番落叶归根,却是要回故乡果得府来,他变出果得府的户籍凭,倒也无人置疑。



李老员外手抚长须,点头劝慰道:“财如浮云,去不足惜,人且平安就好,你若有志科举,老夫便写一副贴子,推举你去乡试就是,若有功名在身,也胜过行商为贾。~”



士农工商,士者为先,无论是道士、佛士还是儒士,地位俨然高其余三类一等!



只是,杨南怎会去考什么科举?他闻言只是笑道:“多谢老员外盛情,只是学生无意官途,于官学并不擅长,更何况本朝圣上贤明通达,人才辈出,我只要寻一处地界安家即可。”



“嗯……”李老员外微微点头赞许,他本来便是淡泊之人,于权势并不热衷,杨南不想做官,他也不以为异,他沉吟少许,忽然道:“道果贤侄,老夫见你颇有才学,不如到果得府之后,寻一乡学令你传道授业、造福乡里,一来可以安家落户,二来可为朝庭造福,不知你意下如何?”



杨南也是随缘而为,当下点头笑道:“老员外致仕已久,却心在民生朝政,可谓仁心如海,学生岂敢推拒?”



李老员外呵呵大笑道:“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非一君之天下!此乃太祖皇帝格言,太祖英明神武,虽从未登位为帝,却是人人敬服,若人人能将天下视为已任,则九洲永享太平矣!如此便说定了,老夫在果得府外尚有一处闲宅,你们全家大小俱要寻宅,此宅便低价售予你便是了。”



杨南听他夸赞自己,心暗暗好笑,点头道:“晚辈足感盛情,有道是无宅便无家,幸好我娘子身上尚有纹银千两,足可安家了。”



千两身家,在九洲也算小富之家,即便是安家落宅、落籍成业也是绰绰有余。



李老员外连连摆手道:“何用千两纹银?市价三百两,便收你二百两就是,你我一见如故,正是忘年之交,以后作个通家之好,也是一段佳话。”



杨南哪里肯占这正派老者的便宜,当下定要给他三百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